罗扬琴,欧小凌
(1.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 510630)
综合护理干预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学生患者中的应用
罗扬琴1,欧小凌2
(1.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63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广州5106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大学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实施和效果。方法选取40例大学生NAFLD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饮食、运动和心理干预,健康追踪与教育,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脂肪肝程度。结果干预后BMI、ALT、TC、TG 指标均明显改善:BIM(24.60±1.93 ) kg·m-2, ALT(23.60±10.77) U·L-1,TC(4.24±0.84)mmol·L-1,TG(1.47±0.35)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脂肪肝病变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6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BMI、ALT、TC、TG与肝脏影像学指标,促进疾病转归。
脂肪肝;早期医疗干预;护理;青年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非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样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发病率逐年增高,是当今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且发病群体日益年轻化[2]。
据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人群NAFLD发病率约为3%~5%,肥胖者(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超重者(BMI≥25 kg·m-2)和正常体质量者的患病率分别为94%、67%、25%[3]。目前NAFLD尚无疗效理想的治疗药物,主要以饮食和运动为主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治疗,辅以纠正代谢紊乱的相关治疗。现对在校大学生NAFL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选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2014年9月体检确诊的大学生NAFLD患者40例,其中男生26例、女生14例,年龄18~24岁,肝脏影像学检查显示:脂肪肝重度3例、中度8例、轻度29例,所有病例均为初诊,无临床症状且并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经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研究。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10年3月修订的《非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中非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4]。
1.2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护理干预1年,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具体干预措施包括:(1)建立健康档案。每例患者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饮食及运动习惯,心理状况,NAFLD知识了解情况,相关的临床检查报告等。正确评估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2)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BMI和劳动强度(学生群体劳动强度属于中、轻度),计算总能量摄入量,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20%,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0%~60%)[5]。以高蛋白、低糖、低脂、低盐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在严控总热量与营养素配比的基础上,根据营养成分表与食物交换法,合理配餐(早餐占1/5、中餐占2/5、晚餐占2/5),保证营养摄入。同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忌吃油炸、甜食、高糖饮料,少吃动物脂肪、内脏,适量摄取具有降血脂的食物;规律三餐,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快、睡前进餐。(3)运动干预。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喜好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据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NAFLD患者适合中强度和中低强度,较长时间的全身有氧运动为主[6]。在运动干预中应遵循“四原则”: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全面发展和持之以恒[7]。以心率为判定指标,当用心率来表示运动强度时的目标心率称为靶心率,计算公式靶心率=(220-年龄)×(65%~85%)。适强度的运动应该控制心率在靶心率的范围,持续时间为30~60 min,运动疲惫感在20 min左右消失为宜,每周运动3~5次。运动方式选择健身跑、健美操、快走、游泳、爬山、球类运动等。(4)健康追踪与教育。创建微信群,定期有计划地发放NAFLD相关知识在微信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方便学习与互动;提供网络平台,鼓励患者交流干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给予及时帮助;定期举办户外活动与讲座,进行健康指导与随访,对坚持不佳者重点指导;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正常作息,戒烟酒。定期每2个月评估患者身心状况,是否有坚持运动,饮食控制与健康作息,健康知识水平是否有提高等,做好记录并归档。根据患者评估的结果,调整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5)心理干预。指导患者记录“心情日记”,内容主要记录干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疑虑、困惑,自我如何调节、处理,如面对美食的诱惑,运动后的疲惫等。记录有利于自我审视和修正,减轻干预过程中出现的紧张、焦虑、烦躁、抑郁。同时有利于随访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1.3观察指标干预前后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肝脏影像学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肝实质回声的增强与肝内管道的显示程度,将脂肪肝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肝实质回声轻度增强,可显示肝内血管的边界与膈肌;中度:肝实质回声中度增强,肝内血管的边界与膈肌显示欠清晰;重度:肝实质回声明显增强,肝内血管的边界、右叶后部与膈肌显示不清晰或基本不能显示[8]。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干预前后BMI、ALT、TC、TG)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干预前后脂肪肝程度:正常、轻度、中度、重度)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干预前后BMI、ALT、TC、TG比较对BMI、ALT、TC和TG干预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BMI、ALT、TC、TG比较
2.2干预前后脂肪肝程度比较对肝脏B超脂肪程度干预前后用秩和检验,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脂肪肝程度比较/例(%)
注:经秩和检验,Z=-6.164,P=0.00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NAFLD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与胰岛素抵抗及相关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而体质量增长过快或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脂是其易感因素[9-10]。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学业压力大、运动减少、吸烟、饮食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喜零食、油炸食物,熬夜)等,都会引起肥胖、糖脂代谢紊乱,导致这一群体NAFLD发病率高,且一般无临床症状。目前治疗NAFLD尚无特效方法,本研究提示早期有效地、系统地建立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从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及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其糖脂代谢和体质量减轻,从而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肝脏脂肪的沉积;并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有效改善了其BMI、肝功能、血脂等指标,促进了疾病的转归,降低发生糖尿病、肝硬化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让患者恢复了健康。
NAFLD是可逆的,为干预NAFLD提供了可行性[11]。而护理干预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针对大学生NAFLD患者—高学历、低依从性特点,通过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正确评估其身心状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定期追踪随访,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使其坚持饮食及运动治疗,自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了其进入促进健康的良性循环。
高脂高热量的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及缺乏运动是NAFL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12]。因此本研究采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重点在于饮食与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可控制热量摄入过多,降低游离脂肪酸的吸收,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质的代谢和转运,达到调节饮食结构和热量的平衡[13]。而有氧运动能减轻肝脏内脂质沉淀及炎性反应,提高骨骼肌细胞的自噬水平减轻外周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防治脂肪肝的目的[14]。而且运动能抑制甘油三脂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同时能调节人体生理与心理状态,提高人体免疫力[15]。大学生NAFLD患者学历高,知识吸收快,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我们利用网络、手机平台,传播NAFLD相关知识及营养配餐知识,让他们主动参与配餐,并结合个人喜好,建立了个性化的餐单;而且他们精力充沛,闲暇时间多,通过定期举办登山活动、球类运动、舞蹈表演等,丰富运动方式,激发大家的运动激情,释放压力,有利于干预方案的实施。
当前NAFLD诊治不单是临床医学问题,而且是预防医学、社会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16]。通过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的制定和实施,能有效改善大学生NAFLD患者BMI、ALT、TC、TG与肝脏影像学指标,提高NAFLD病患人群的逆转率,促进疾病的转归,以减少相关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但本研究存在局限之处是经费不足,患者未能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便更好的及时调整干预计划,促进疾病的转归。希望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增加样本量,设计观察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组与饮食干预组或运动加饮食干预组等,让研究结果更具说明性、科学性。
[1]任万华,张娇,王强修.肝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48-261.
[2]冯如剪,马蕊香,王玉新,等.饮食、运动联合干预对青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8):925-926.
[3]Dooley JS.Sherlock肝胆病学[M].郑明华,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02-506.
[4]中华医学会肝脏学分会脂肪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3-166.
[5]范建高,曾明德.脂肪性肝病[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9-467.
[6]袁永彦,卢红元.运动疗法在肥胖型大学生脂肪肝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肝脏,2013,18(11):791-792.
[7]俞惠琴,周峰,刘晓红,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社区流程化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8):23-24.
[8]章蓉,吴凤芸,徐贵发.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评价[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8):113-116.
[9]秦艳,张晾,潘杰.高脂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3(1):72-74.
[10] 王秀丽.对年轻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的浅析[J].当代医学,2011,17(9):158.
[11] 高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9):664-667.
[12] 陈艳丽,张宝,管石侠,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体脂成分及膳食营养素摄入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3):306-309.
[13] 赵海明,徐俐,郭睿.动机性访谈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饮食和运动对血脂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2):93-96.
[14] 张洁,傅力.自噬机制在运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5):465-466.
[15] 郑永才,陈亮,路富林,等.运动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J].肝脏,2015,20(1):51-53.
[16] 谢谓芬,陈岳祥.临床肝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03-314.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LUO Yangqin1,OU Xiaoling2
(1.ChineseCollegeofJinan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0,China;2.DepartmentofNeurology,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college students.MethodsForty case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NAFLD were selected.Their health records were established and intervention was conducted on diet,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with health tracking and education.Body mass index (BMI),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triglyceride (TG) and fatty liver degree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BMI,ALT,TG,TC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BIM (24.60 ± 1.93) kg·m-2,ALT (23.60 ± 10.77) U·L-1,TC (4.24 ± 0.84) mmol·L-1,TG (1.47 ± 0.35) mmol·L-1.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fatty liver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Z=-6.164,P<0.05).Conclusion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tients’ BMI,ALT,TC,TG and liver imaging indicators,and promote the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Fatty liver;Early medical intervention;Nursing care;Young adult
10.3969/j.issn.1009-6469.2016.08.056
2016-03-16,
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