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字当头创新治堵

2016-10-10 10:45陈钢
经济 2016年24期
关键词:公交系统专用道换乘

陈钢

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大都市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痛”,而应对拥堵的方法可以粗略地分为“堵”和“疏”两类。“堵”的方法如道路限行、车辆限行、拍卖车牌等;“疏”的方法主要是发展公共交通。

如何来通过“疏”的方法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首先,树立“窄马路、密路网”新的道路布局理念,建成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配合的道路网。欧美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路网密度普遍在12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日本东京、横滨、大阪和美国芝加哥甚至超过18公里/平方公里。我国多数的大城市处在5-7公里/平方公里之间,最高的才接近10公里/平方公里。路网密度低意味着车均道路长度短、拥挤、可达性低,出行距离长、行人过街难和通行效率低的现象。我国的公交覆盖率和渗透力低,线路重复系数高,从而使道路的先天不足显而易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第十六条指出,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其次,建设自行车专用道。从交通效率看, 一条机动车道的空间足以容纳两条自行车道, 一辆轿车占用道路面积, 可容纳10-12位骑车人。以欧洲的德国为例,德国正在建一条超过100公里、贯通其西部杜伊斯堡、波鸿等十个城市,覆盖200万常住人口的自行车高速公路。自行车专用道单向路宽4米,机动车辆禁行,因其无交叉路口所以全线无红绿灯,全程有类似高速公路的超车道、天桥和地下过道。晚间有路灯照明,冬季会有专用机械清理积雪。据设计者表示,此高速路已超越服务骑行爱好者的次级目标,而是真正把自行车纳入公交系统。

据悉,德国人设计西部自行车高速路时,约60%的路段建在鲁尔区的废弃铁路上,此举可免于大部分拆迁征地,避开与其他道路交汇,降低了成本。

再次,实现无缝接驳。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即为接驳,但是如何实现无缝,需进行多重考量。仍以欧洲为例, 首先,欧洲大多数公交站台都在离地铁出口处5-30米的距离;然后,主要地铁站和郊区火车站的出口处安排有立体的自行车停车棚;最后,在换乘客流特别大的车站,把公交站和出租车站布置在站台的另一侧,乘客在站台上便可换乘,实现真正的零距离。

最后,建立公交票制。在维也纳,公交或地铁单程票价为2.2欧元,一张日票为7.8欧元,从购票之时到次日凌晨3点,可以不计次数地乘坐任何公交车辆。在伦敦,公交系统提供日票、周票、月票、季票、年票和针对师生的学期票等多种票制,伦敦的地铁单程票价为2.5-4英镑,买一张储值的日票,一天之内随便刷,票务系统以11英镑为上限,次日凌晨两点将超出部分退至日票中。

由此可见,想要治理交通拥堵,不无办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来治堵,通过多种方式达到最终的目标,那么终将实现道路虽堵,但必有一“疏”。

猜你喜欢
公交系统专用道换乘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武汉建成全国首条共享单车专用道
重载改性彩色SMA沥青路面在BRT公交专用道上的应用
智能公交系统网络设计研究
金勤献:微公交系统打通校园出行最后一公里
青岛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与公交系统接驳研究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
海口今明两年建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等三大项目
城市公交专用道设计标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