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于财政支付压力的影响分析
——以中小学教师为例

2016-10-10 09:06董振廷
社会保障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财政负担测算养老保险

董振廷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北京,100081)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于财政支付压力的影响分析
——以中小学教师为例

董振廷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北京,100081)

2015年,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文件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工作,其目的在于破除双轨制,建立起更为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然而,改革无疑面临着诸多问题与阻碍,均需要有关部门予以应对、解决。基于此,本文通过选取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作为研究标的,模拟测算出了改革与不改革情况下财政所要承担的支付压力的变化情况,并就工资增长率、投资收益率和账户做实程度等变量进行了关于财政负担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制度的优越性与可持续性,且合理的工资增长率等配套措施安排将有助于财政压力的进一步降低。最后,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明确改革思路、注重配套措施、合理设定工资增长率、安全地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注重与企业职工的养老待遇公平等建议。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财政支付压力;职业年金

一、引言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办发〔2015〕2号文、3号文,正式拉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序幕。发文中明确了,要将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编制内员工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来,并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单独账户,与企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分别运营。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从而在微观层面上,弥补改革前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养老待遇差距;在宏观层面上,起到对冲财政支付压力与制度转轨成本的作用。通过这一改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差异等问题均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然而,在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历史沿革中曾面临诸多难题,国家有关部门曾多次着手就这一制度进行改革,却均未取得显著成效。历史改革措施主要包括1992年由人事部出台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要完成养老保险制度并轨;2008年由国务院发布的国发〔2008〕10号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前期试点工作。综合分析来看,制度设计难度较大、改革初期财政压力较大、公务员养老待遇降低所带来的政治压力等因素构成了改革的阻力。

基于这一背景,笔者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于财政支付压力的影响分析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首先,测算出改革与否财政支付压力的不同状况,能够完善顶层设计对于改革进程推进的制度布局。其次,财政支付压力的对比能够及早显示出改革可能造成的转轨成本,并提示有关部门予以应对、解决。再次,本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安抚被改革群体、减小改革阻力的作用。总的来说,本文对河南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否的财政支付压力进行了对比测算,希望能够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提供借鉴与参考。此外,本文选取了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进行模拟测算:教育机构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与机关单位在财政拨款类型上具有一致性,而差额拨款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需要在后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文献回顾

通过大量检索文献来看,目前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于财政支付压力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主要有两类相关度较高的文献资料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是通过分析国外对于公职人员群体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先进经验、我国历史沿革现状及可能存在的改革阻力等内容,讨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最优制度设计及改革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与应对。郑秉文(2015)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具有其必然性及动力,而改革的动力在地方和中央又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地方表现为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离退休员工待遇给付的财政压力,在中央则表现为社会性因素,即党政机构面对的、来自于社会的对于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制度“碎片化”等内容的抨击。同时,其强调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传统和社会团结均有着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郑功成(2014)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不可孤军奋进,要注重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同步解决好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编制、劳动关系等问题,并建立起完善、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姜岩(2014)探讨了政府介入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然性,并从政府预算管理的角度入手,为解决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改革可能面临的转制成本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建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12)分析对比了美国、日本、英国及德国政府雇员的养老模式,将其归纳为统一型、独立型与补充差异型,并提出我国在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建立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养老保险制度,并通过设立职业年金等措施对公务员养老待遇进行补充,同时注重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郑秉文(2012)分析了澳洲超级年金遭遇困境的原因与经验教训,提出市场化投资固然可能享有较高的收益状况,但要为养老基金设立专门的避险渠道,同时要为强制性和自愿性的养老基金安排不同的投资举措,以进一步规避风险。

第二,是通过假设或选用不同的定量研究方法对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转制成本、隐性债务、财政压力进行测算。陈开思(2015)通过将年份与财政支出额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于我国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财政支付压力进行了测算,得到了在改革初期,由于转轨成本的原因,财政支付压力呈现增长趋势,但从长期来看,其增速低于不进行改革的财政负担,说明改革具有制度的优越性。郑秉文(2008)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模型假设,在全面考虑财政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不同负担比、国家雇员养老待遇替代率、员工工资与退休待遇增长率、人口增长、新加入员工数量与入职年龄、退休年龄和在职员工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从长期来看,不仅财政支付压力较不进行改革的情况相对较低,且其占GDP比例也较低,充分表明改革减轻了财政负担。黄晗(2014)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养老保险改革与企业职工一样,也会遇到转制成本的问题,但国家雇员的转制成本应由政府全权承担,同时其通过测算表明,这一改革所造成的转制成本不会影响财政安全。贾康(2007)对于隐性债务进行了一系列测算,认为隐性债务问题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在尽可能早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公共资源、并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法对这一问题予以解决。而在具体的做法上,其认为可以通过设立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等措施对隐性债务问题进行处理。

三、改革与否对于财政支付压力的影响测算

本文将根据国办发〔2015〕2号文中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对改革与否的财政状况进行具体的模拟测算,以考察改革与不改革两种情况对于财政支付压力的不同影响。

(一)测算参数定义

Wx: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工资;

w: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工资增长率;

Et:第t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

AEt:第t年职业年金缴费基数;

a:改革后,员工向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基金缴费年限;

b1:改革后,员工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

b2:改革后,员工向职业年金基金缴费率;

c1:改革后,单位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

c2::改革后,单位向职业年金基金缴费率;

F:不改革情况下的财政支出额;

TF:改革情况下的财政支出额。

(二)测算模型介绍

在改革后,员工在岗时,依照个人工资的8%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依照个人工资的4%向职业年金基金缴费,并均计入个人账户;单位依照自身工资总额的20%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依照工资总额的8%向职业年金基金缴费,并均计入社会统筹账户。员工退休后的领取规则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类似,一般包含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补偿性养老金和额外的职业年金基金等,具体数值分别与个人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缴费基数、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社平工资等有关,本文中不再进行赘述。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的财政支付压力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财政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额;第二,财政向职业年金基金的缴费额;第三,制度转轨成本,由原有体制内现收现付制度下,没有形成个人账户积累的“老人”与“中人”的养老保险空账压力、隐性债务等构成,通过检索大量的相关文献,本文中将这一隐性债务数额规定为改革后养老金待遇与不进行改革养老金待遇的差额。即:

则改革与否对于财政支付压力的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对改革后的空账压力与待遇差压力进行进一步的测算。

第一,空账压力:在目前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机制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个人账户未完全做实的状况,如8%的缴费比例中,仅有3%完成积累,另有5%实际上以现收现付的形式流出账户,但账户仍以8%的缴费额进行计息,于是流出账户的5%的缴费额及其利息便构成了隐性债务。

以E记作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d1记为流出的缴费比例,DFt记为第t年的隐性债务,it记为计息利率,则空账压力的迭代公式为:

DF=t(DFt-1+E×d1)×(1+it)

第二,待遇差压力:将制度改革带来的待遇差新增压力记为NF,每位员工的待遇差压力为nF。

而上述压力可以通过职业年金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缓解,记AEt为职业年金缴费基数,缴费率沿用上文假设为b2+c2,利率记为it,则职业年金账户累计额AAt迭代公式为:

AAT=(AAt-1+AEt×(b2+c2))×(1+it)

AAt即为职业年金制度对于缓解上述压力的作用表现。

(三)数据说明与参数假设

1.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河南省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样本量总计5271人。教育机构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类别,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财政支付压力测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事业单位样本本身也有着不同于公务员样本的易得性与可测算性,故测算数据具有相对的优越性。

(1)样本性别分布:其中男女比例约为1∶2,符合教师行业普遍的男女比例结构。

表1 样本性别分布

资料来源:河南省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基本信息数据库,2016年2月。

(2)样本年龄分布与每年退休人数:可以看出,其中女性样本约比男性样本年轻5-6岁。

表2 样本平均年龄

资料来源:河南省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基本信息数据库,2016年2月。

图1 每年退休人数

可以看出,样本的每年退休人数较为平均,退休高峰期将出现在2028年前后,为287人,若养老金领取年限以15年计算,则退休费的支出高峰期将出现在2043年。

(3)样本工资结构和工资水平: 样本员工工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与津贴、补贴两大类别,从极值与平均工资可以看出样本群体工资水平差异较小,反映出了事业单位工资结构较为均衡的特点。

表3 样本工资结构和工资水平(元)

资料来源:河南省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基本信息数据库,2016年2月。

2.参数假设

(1)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按照国办发〔2015〕2号文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与员工分别以工资总额与个人工资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20%与8%,向职业年金基金缴费8%与4%。为了突出空账压力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假设个人8%缴费中的4%做实,未做实的4%仍按规定计息。

(2)工资增长率与退休待遇增长率:本文中的工资增长率假设为近5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约12%。考虑到为了减小改革阻力,相关部门势必将出台相应的工资增长改革措施,故在宏观测算中不再做变动假设,在后文敏感性分析中再对工资增长率进行分段假设。

(3)个人账户积累利率和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记账利率假设为4%,其中空账部分仍以4%的利率计息运行。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初步假定为4%,后文中将对这一利率进行不同假设,考察在市场化投资环境中,财政支付压力与投资收益率的敏感性程度。

(4)测算期间:模拟测算期间为2016-2059年,涵盖44年,从微观个体来看,基本反映出了在岗职工从就业到退休再到极限生存年龄的过程。同时,从宏观层面分析,其也涵盖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与经济增速放缓的阶段、工资快速增长的阶段与工资增速放缓的阶段与社会保障制度从完善期到成熟稳定期的转变。

(5)退休年龄与生存年龄:本次研究在退休年龄这一参数的假设上参照了现行的延迟退休政策思想,假设2016 -2019年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退休年龄为55岁,2019 -2029年男性退休年龄为65岁,女性退休年龄为60岁,再到2030年后男女均为65岁退休。而生存极限年龄假设为100岁。

(四)测算结果与分析

1.样本数据测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文中所构建的模拟测算模型对于改革与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财政支付压力进行测算,得出如下运行结果:

表4 财政支付压力模拟测算结果(1)

资料来源:河南省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模拟测算后所得。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进行改革与改革后的财政支付压力对比趋势如图:

图2 财政支付压力模拟测算结果图(1)

图2中的实线为不进行改革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养老负担的财政支付压力;点线为假设工资增长率为12%、职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为5%、个人账户累计利率为4%、个人空账比例为5%、测算期间为44年、在逐步递进延迟退休年龄的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财政支付压力。

通过对线性关系图分析可得:在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的初期,财政支付压力大于不进行这一改革情况下的财政负担,不难分析出,这一状况并非是由改革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改革所带来的转制成本、隐性债务、单位向社会统筹账户、员工个人账户的缴费压力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但改革后的财政支付压力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且改革后相对于不进行改革的财政支出额增加比例始终呈现出降低趋势,这说明改革后的财政支付压力增加速度小于不进行改革的情况,为逐步缓解财政负担提供了条件。

而在2036年左右,也正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时期的时间段左右,进行改革的财政支付压力与不进行改革的财政支付压力基本持平。且在2034年之后,进行改革情况下的财政负担始终小于不进行改革的财政支付压力。

在2045年,进行改革与不进行改革两种情况下的财政支付压力均达到峰值,其中不进行改革情况的峰值为7.02亿元,进行改革的峰值为6.25亿元,改革的“降峰”效果得以显现:在峰值到来时,进行改革与不进行改革相比降低了11%的财政负担。

同时,这一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保守的投资收益率、账户空账程度等假设的限制,在后文中笔者将变更相关假设以考察财政压力与相关因素的敏感性关系。

总的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通过尽可能早地承担转制成本、空账压力、隐性债务,以改革初期在合理范围内增加财政负担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人口老龄化压力达到峰值时所造成的较大财政支付压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显示出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四、不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一)工资增长率的敏感性分析

模型进行模拟测算的工资增长率假定为恒定的12%,在实际经济发展进程中,这一数值假定无疑是存在局限性的。因此,在对于工资增长率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敏感性分析中,本文对工资增长率进行分段的数值假设,具体如下:2016-2025年为16.33%,2026-2035年为12%,2036-2045年为10%,2046年以后为8%。

从2016年的16.33%逐步降低为2046年以后的8%,其中16.33%是“十二五”期间该省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不难看出其增长速度较快。在笔者看来,为了减小改革阻力、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相关部门将出台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以弥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后的待遇差异,因此在改革初期将工资增长率假设为16.33%。而后,在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工资制度改革、“人口红利”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逐渐消失、社会保障政策逐步趋于稳定、长期激励计划在工资结构中比重增加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笔者认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率将呈现出分段降低的趋势,即假设中的由2026年-2035年的12%,到2036年-2045年的10%,再到2046年以后的8%。模拟测算得到如下结果:

图3 财政支付压力模拟测算结果(2)

表5 财政支付压力模拟测算结果(2)

(续表5)

建立年金支出增加比例年度不改革财政支出(亿元)改革后财政支出(亿元)建立年金支出增加比例年度不改革财政支出(亿元)改革后财政支出(亿元)0.528220310.791.21-0.139520535.114.400.429920320.961.37-0.135820544.644.010.359620331.111.51-0.132020554.073.530.304220341.301.70-0.129520563.242.820.240220351.561.94-0.126420572.392.090.173320361.882.20-0.126720581.461.280.123620372.182.45-0.126420590.680.59

资料来源:河南省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测算后所得。

可以看到,由于在改革初期较高的工资增长率,使得改革后的财政支付压力比较低工资增长率情况下的财政负担有所增加,且改革与不改革的情况财政负担持平的时间后延,比较低工资增长率情况下的延后了5年左右,出现在了2041年前后。

而在达到2045年达到峰值时,较高的工资增长率对于降低财政支付压力表现出了更为积极的作用,降低了0.96亿元的财政支出额,减轻财政负担约达13%。同时,在2045年财政支付压力最大值过后,分段工资增长率对于降低长期的财政支付压力产生了进一步的作用,测算结果表明其产生的财政支付压力均小于恒定工资增长率情况下的财政支付压力。

(二)投资收益率的敏感性分析

叙事元和时空元是考察一个以叙述为主的文体重要的因素,在时代条件的作用下,修辞转向带来了儿童文学在精神、认知、审美等方面的能量,同时也促进了儿童诗学的逐步完善。

模型测算中的职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率设定为4%,现在考虑改变这一收益率,以考察财政支付压力与投资收益率的敏感性关系。保持上文中设定的分段工资增长率不变,分别假设投资收益率为3%、5%、7%和9%。得到如下结果:

图4 投资收益率与财政支付压力的敏感性分析

不难看出,随着投资收益率的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于减轻财政负担的作用逐渐增加,及随着投资收益率的增加,财政支付压力不断降低。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合理、安全的市场化投资运营安排所具有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三)账户做实程度的敏感性分析

保持分段工资增长率不变,假定投资收益率为5%,考虑单位向职业年金基金账户缴费做实程度变化所导致的财政支付压力变动情况。分别假设单位向职业年金基金缴费的8%全部做实进入个人账户和仅积累4%进入个人账户两种情况进行模拟测算,得到如下结果:

图5 投资收益率与财政支付压力的敏感性分析

不难看出,在仅做实4%的情况下,改革后财政支付压力的峰值为6.06亿元,而在单位缴费全部做实的情况下,改革后的财政支付压力为5.75亿元,两种情况的财政负担负担缺口达到了0.3亿元。这一结果表明,随着单位向职业年金基金账户缴费的做实程度增加,财政支付压力将随之减少。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充分查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文献资料后,通过选取河南省某一中小学教师群体对改革与否两种情况下,财政支付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测算,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长期来看,具有制度上的优越性。对模拟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在改革的初期,财政负担较不进行改革的情况有所增加,但从长期来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财政负担将逐渐与不进行改革的情况持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对于降低财政负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显示出了制度改革的优越性。

第二,由于转轨成本等原因,需要尽早进行改革,以规避长期隐性债务积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转轨成本与隐性债务在本文的模拟测算中具体表现为改革初期增大的财政支付压力,而开始改革的时间越晚,需要解决的“老人”与“中人”的隐性债务规模也就越大,转制成本也就越高,因此,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应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动改革地深入运行。

第三,通过进行工资增长率、投资收益率等因素与财政支付压力的敏感性分析,不难看出财政负担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得到进一步减轻。合理的工资增长率、稳健的市场化投资运营安排、逐步递进地延迟退休政策、做实账户积累等等做法都能够使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显现。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了促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拟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相关部门应在顶层设计过程中明确改革思路,尽早落实改革进程,以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平稳着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方面繁多,可能受到来自各方的众多阻力,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考虑改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并选择合理、有效的应对之策,为改革保驾护航。其中,诸如转轨成本中“老人”、“中人”的隐性债务如何解决、空账压力如何应对做实、如何化解公务员、教师、医生群体在改革后所面临的待遇下降情况、财政如何发挥其兜底保障功能等,都需要妥善地予以解决。

第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专门的运营机构对基金进行稳健的市场化投资运营。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随着假设基金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财政支付压力不断减轻,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在“注重安全、保持稳定、保持流动性”等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设立专门的运营机构,适当地开展职业年金基金乃至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市场化稳健投资,以市场运作的积极性与活力进一步降低财政负担压力。

第三,注重账户做实比例,应对空账压力。在目前我国部分积累制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空账压力始终是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在提高账户实际做实比例的情况下,财政支付压力同样有所降低,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通过发挥财政的作用、完善预算管理等手段,尽可能地提高账户积累程度,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四,注重改革的配套措施建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制度改革涉及问题众多,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配套设施予以保障,诸如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编制问题、递进的延迟退休政策、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注重精算技术运用与精算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应得到重视。

第五,在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公平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方面原因正是其员工与企业员工的退休待遇替代率水平存在差异,而随着改革的进行,职业年金制度作为弥补机关事业单位员工退休待遇降低的补偿性措施,同样可能导致其与企业员工之间存在不公平的状况,对此,我国应继续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建设,以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1]卢驰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财政压力分析》,载《经济研究》,2008(1)。

[2]黄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转制成本研究》,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6)。

[3]郭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替代率测算》,载《保险研究》,2015(4)。

[4]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2012(52)。

[5]周凤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转轨财政压力分析》,载《地方财政研究》,2013(3)。

[6]薛惠元、宋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养老待遇吗?》 载《经济体制改革》,2015(6)。

[9]职业年金制度研究课题组:《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进程中的职业年金制度探索》,载《中国高等教育》,2014(10)。

[10]郑秉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从“碎片化”到“大一统”》,载《中国人口科学》,2015(1)。

[11]郑秉文:《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统一改革的思路——“混合型”统账结合制度下的测算》,载《公共管理学报》,2009(1)。

(责任编辑:H)

The Analysis About the Impact of Organs and Institutions Pension Reform for Finance—Taking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s the Example

DONG Zhenting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a series of documents in 2015 to start the organ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pension system reform,which aims to break the two-track system,and establish a more equitable and sustainable pension system.However,the reform is undoubtedly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and obstacles,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are required to deal with and solve.Based on this,by selecting a group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s a research subject,simulation and measure out the reform without changes to bear the financial pressure to pay under the reforms,while regression analysis,the payment of the national financial pressure macroscopic changes were predict.Studies indicate that organs and institutions pension system reform and sustainability advantages of having a system,and supporting measures to be a fair wage growth and so will help to further reduce the financial pressure.Finally,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conclusions,the paper put forward a clear idea of reform,focusing on supporting measures,set reasonable wage growth,market-oriented investment operations safely,with emphasis on the treatment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pension fairness recommendation.

financial pressure,occupational pension,pension reform

猜你喜欢
财政负担测算养老保险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 农业规模经济效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论PPP项目如何控制政府运营补贴支出,减轻财政负担
输电线路附着物测算系统测算功能模块的研究
有关τ-可测算子的Young不等式与Heinz型不等式的逆向不等式
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确定及指数化调整机制设计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T)-可测算子迹的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