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教学 陪伴成长

2016-10-08 10:16
今日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开课陪伴教室

晏燕

当教师是我少年时代的梦想,长大后我如愿地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开始了我的教育人生。

三十五年的从教生涯,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它需要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需要你付出时间和耐心,需要你承担各种各样的压力。在我眼中,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魅力所在,它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为了构思一个个别开生面的教学设计,为了设计一个个不同凡响的教学环节,伏案思考;为了组织一次次成功的班会活动,走进学生心灵,冥思苦想,和同事热烈讨论;为了课堂上一次次突发奇想,临场发挥,巧妙应对,而志得意满,欣喜若狂;为了“战胜”一个个顽劣学生,同他们持久较量,频出奇招……这些职业体验,美妙无比。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三十年前一次上公开课的经历。当时,为了迎接县电教年会的召开,县教研室挑选我上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富饶的西沙群岛”。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子计算机在中国尚属尖端技术,互联网在中国还未开通,视听教学在全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在一个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小县城尝试它,其难度可想而知。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年轻人的闯劲,我选择了迎难而上。我一头扎进了县电影院的影片库。经过耐心挑选,终于找到了一部西沙群岛的纪录片的电影拷贝。反复观看后,将其剪辑成了几分钟的影视资料。一个多月的煎熬,压力山大。最终通过艰苦的努力,获得了出彩的效果:我把电影放映机搬进了教室,为课堂注入了动态的电化教学,给幻灯片时代增添了新的教学手段。孩子们被生动的影像深深吸引,兴奋地投入学习之中。我感受到了与会代表的赞赏,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这段过程虽然艰苦,但我却乐在其中。因为我的付出带给自己和别人的都是享受都是快乐!

创新的热情,使我每天乐滋滋地沉浸在教学工作中。我总会在备课时产生一些新的创意,然后在课堂上与孩子们的思维发生碰撞。孩子们在我启发下,时而表演,时而辩论,时而泪流满面,时而又迸发一阵阵欢笑。我总是陶醉其中,孩子们也很享受这样的学习生活。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魅力无穷。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陪伴学生成长,在我眼中,是无比幸福的人生经历。

我班有一个学生,他聪明过人但又超级顽皮。老师们都被他搞得焦头烂额。我经过冷静分析,抓住他贪玩好耍的特点,跟他打持久战。我跟他约定:凡是发现他课堂不听讲,除上厕所外不准出教室玩耍。同时又约定,只要上课主动发言一次,就取消禁令。开始几天,涛声依旧,但我严格斗硬,同他软磨硬泡,毫不退让。在我的持久战法之下,他终于“投降”了,课堂上开始发言了。我不断地鼓励他,鞭策他,让他在同学们面前尽情发挥他的辩才,让他充分感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违纪的次数少了,课堂上发言积极了,在班上朋友多了。在同他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他很多可爱之处:幽默、开朗、重感情、大方、情商高。对他调皮捣蛋,多了一分宽容,多了一分欣赏。

我现在所带的班级,是我从教以来遇到的最难缠的一个班。学生大多任性,自控力弱。同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做“斗争”成了我这个语文教师最核心的工作。让我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是,严格要求没有疏离我和学生的距离,我始终是学生心目中最可爱的老师,最想亲近的人。当我课间走进教室,学生们常常排成检阅队形,故作严肃样给我行军礼,齐声高呼:“晏大大好,晏大大辛苦了!”每当我路过操场遇到我班的学生时,学生都会一拥而上,和我拥抱,交谈。还有许多男孩会毫无拘束地和我攀着肩像朋友一般谈笑风生。

我和学生的亲密关系,常常引起其他老师的不解:“你平时对学生要求那么严格,为什么学生一点都不怕你,还和你那么亲近呢?”我的总结是:秘诀在于坚持陪伴学生成长。在课间,当其他老师去办公室喝水、休息时,我却走向教室,走进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玩耍、交谈。当周末,一些学生家长自发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我都乐意地接受邀请,和家长一起策划、组织学生活动,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快乐地游玩。从他们纯真、快乐的脸上,我也收获了教育成功的满足。

我很享受教师职业给我带来的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也很珍视与学生在共同岁月中积淀起来的特殊情感。每当假期来临,我都会在家里乐滋滋地接待一拨又一拨已毕业的学生,和他们一起看影集、毕业纪念册,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听他们分享成功与困惑。

我热爱教育工作,离不开学生,这也是我这个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多年来坚守教学第一线的真正原因。

对于怎样成为教育中的生活家,我的感悟是:热爱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创新,勇于担当,就一定能从教育生活中获得成功、快乐和幸福。

猜你喜欢
公开课陪伴教室
陪伴
“313”教室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陪伴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