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旭
[摘 要]当前,我们处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环境中,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大学生接触面更广泛,视野更开阔,但是也产生了对物质的过度崇拜,忽视了精神的追求的问题。同时,大学生生活浮躁,形成了只说不做、知而不行的态度。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强调“践履之功”、“事上磨练”、“不行不足谓之知”,其中蕴含着许多知行价值方面的认识和道德思想教育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知行合一;德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守仁,字伯安,学者称为阳明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并且独创了“心学”这一思想体系,影响深远。王阳明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时程朱理学中存在的知行脱节、知而不行最终导致“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提出“知行合一”说。“知行合一”思想是王阳明重要理念之一,他指出“知”与“行”二者是相互包含、相互融合的整体,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知行观,开创了知行这一组范畴关系新的领域。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来源及内容
1.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来源
“知行”这一概念范畴最早出现在《尚书·说命中》“非知之坚,行之惟艰”,意思是理解事物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在实践活动中如何去行动,这简述了知行二者“知易行难”的关系。到了先秦儒家哲学这里,由于一直关注的是如何将人培养成标准的人,也就是所重视的是“成圣何以可能”的问题,所以从孔子开始就提出“行”统“知”的理念。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此外,还有荀子“知之不若行之”,这些论题都强调了“行”对“知”所具有的统摄性、首要的意义。程朱理学时,程颐提出“知先行后”的论题,“行”要以“知”为指导,为根据。
首先,这是王阳明自身实践的结果。正德元年,王阳明遭宦官迫害,被贬往贵州当龙场驿驿丞。在龙场环境恶劣,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当地人言语沟通不畅,自己耕地、砍柴、烧饭。可以看出,经过龙场的一系列磨难,王阳明龙场所悟的“道”是在皮肉之苦中熬出来的。先前,他虽饱读先哲之书,但对其中所述之事没有亲身体验,所以理解的也不深刻。正如他所说:“及谪贵州三年,百难备尝,然后能有所见,始信孟氏‘生于忧患之言非欺我也”。(文录《与王纯甫书》)过去,读孟子的“生于忧患”之言,却未亲身经历,从而怀疑这是在“欺我”。直到贬谪龙场三年,“百难备尝”才真正领悟到“生于忧患”,所以可以看出,龙场悟道后,王阳明重视行对知的作用。他对弟子说:“古人言语俱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得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许多苦心处。”(《传习录》下)古人之言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这些话中包含着他们的亲身经历。
其次,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是在延承宋明理学基础之上,站在“心即理”的心学立场上对程朱理学知先行后、知行分离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当时,程朱理学知行分裂、知而不行的弊端已引起王阳明重视,在重新审视知行关系,批判程朱理学自身存在的理论缺陷,加以自身实践证明,提出“知行合一”命题,可以说是构成了王阳明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观性原因。
此外,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还有其宗旨。一是要反对当时只知不行的社会风气。由于程朱理学强调“知重于行”,造成了知行脱节的弊端,面对社会问题,人们夸夸其谈,形成了只说不做的现象,根本无法解决社会问题。二是王阳明用“知行合一”之说控制住人的念虑。他说:“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传习录》下)也就是说要把“不善”扼杀于发动之处,消灭于念虑之中,不能使之见诸行动。王阳明提出的这两点宗旨可视为他提出“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原因。
2.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内容
王阳明“知行合一”中所讲的“知”其实指内心的本体,也就是“良知”,所谓“行”指的是“致良知”,躬身实践。“知行合一”说是针对程朱理学的知行分二,知而不行而言的,是在继承了孟子的“良知”理念又加以自身研究而提出的。孟子的“良知”是本然的,是一种客观的,而王阳明的“良知” 是主体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是有意识的活动,进而提出“知行合一”这一思想。
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会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求外。”(《传习录》) 意思是知是心的本体,见到父亲自然之道“孝”,见到兄长就知道“悌”,看到小孩掉入井中自然会有恻隐之心。“知是行的的注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全书》卷一《传习录》上)他认为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德育实践过程中,知和行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动态过程,二者缺一不可。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做事情必须要亲身实践,“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同样的,在王阳明看来,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必须要“事上磨练”,只说不做,夸夸其谈必然是只知不行,没有主动去做有道德的事情,从而也没有创造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目的是将传统教育中的“学、问、思、辨、行”这五个教育环节融入到德育过程中,用“知行合一”理论来提高人们道德思想。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行不一。这里的“知行不一”之高校德育过程中知与行分离,先知后行,也就是重“知”而忽视“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教育学生使学生主体做出有道德行为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但是德育工作与教授语文、数学知识不同,它本身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在德育工作中,面对具有独立意识的大学生,教师普遍采取传统授课形式,将教育大纲要求的德育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当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学习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即通过外在的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做出正确的行为活动,可这种方法也造成了“行”的后滞,教师在课上教给学生德育知识后,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也就结束了,殊不知学生自身有主动性,有些学生没有通过内在良知向外在行为转化,对课上德育知识知“知”不“行”。
2.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时至今日,高校德育中仍然存在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倾向。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必须有有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这需要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但是学校在德育过程中重视教师主体性,忽视受教育者的地位,认为通过教师的作用,传授给学生知识,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德育知识的客体,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大学生有自己的认知,对同一种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能力,并且崇尚个性,所以高校在德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3.缺乏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的必然途径。但是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仍缺乏实践活动,没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了知识和能力的脱节。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一个民族的行旺发达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撑,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后基力量,必须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知行这一范畴进行了哲学论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1.加强道德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王文成公全书》)梁启超曾疾呼:“现代学校式教育,各种缺点,不能为讳,其最显著者,学校变成‘知识贩卖所,办的坏的不用说,就算顶好的罢,知识间发行知识的‘先施公司。”(《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所以学校在教授学生时不应把传授只是为最根本的目的,知识的传授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如何应用知识。王阳明说:“道学问即所以尊德性。”(《传习录》)学习知识和技能不仅是生活的一种手段,更应是为了道德教育而服务的,道德教育应贯穿于知识教育的始终。
王阳明认为:“知识俞广而人俞滋,才力愈多,而天理俞蔽。”(《传习录》)这句话是说知识的越多未必德行越高,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道德实践中,才能发挥知识的真正作用,否则才能和知识学的越多,良知反而越容易受蒙蔽。在道德教育中,王阳明反对“空空道问学”,只传播道德的理论知识,而不把道德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所以高校在道德教育中使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到能力的实践,真正做到受教育者的“知行合一”。
2.尊重学生主体性,加强学生自我省察的能力
王阳明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由于在先天禀赋,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产生诸多差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人格特征。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强调了人的主体性,突出了人的价值。他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传习录下》)主张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受教育者不同年龄、不同的学习基础和资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他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培养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环境背景下,大学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接触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不同的价值观。大学生提倡个性追求,因此,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走在人的发展的前面,要为大学生提供道德引导,当然同时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积极主动地态度。
当今社会,在父母和学校的保护下,许多学生生活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中,有些父母和老师越俎代庖,常常给学生规划人生,不尊重学生主体性,使学生丧失了独立判断的能力。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过程中要“行”,要“事上磨练”,做到“慎独”。“慎独”在学生道德形成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因为道德品质的形成由外在规范向内在心理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内因起决定作用。
3.注重师德建设,以身作则
王阳明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在德育过程中以身作则、以身示教,他认为学生会从教师的行为、语言、习惯等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王阳明用自身行动践行了“知行合一”思想,言传身教,让学生深刻感知、理解其学说,让学生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该学说。
高校在师德建设中,首先,教师应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王阳明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必须坚守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尤其在德育课程上,不应敷衍了事,应当做到“知行合一”,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其理论。
其二,教师应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作为高校的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有着广泛的知识面,性格特征各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向大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利己,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影响深远,其中蕴含的教育方法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知行合一”思想为我们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王阳明.传习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3.
[3] 方加尔.王阳明心学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4]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卢文敏.“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
[6] 吴兴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7] 姜瑾.王明阳“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2015(8).
[8] 杨军昌.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影响[J].教育文化论坛,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