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立臣
[摘 要]合情推理既是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的必要技能,也是未来生活进行有效思维的需要,合情推理更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找准知识生长点、衔接点、延伸点,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关键词]合情推理;培养策略;生长点;衔接点;延伸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强调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该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方法推断某些结果。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数学活动中常用的合情推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定义、公理、定理以及确定的数学规则没有接触过,如何培养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实践体会。
一、找准知识生长点,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因此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一课时,我在新课开始前,设计了以下的内容:
1.口算:
5+4=( ) 6+3=( ) 7+2=( ) 5+4( ) = 2+7( ) =( )。
2.说一说:
40里面有( ) 个十;30里面有( ) 个十;80里面有( ) 个十;4个十是( ) ;7个十是( ) 。
这两个知识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特别是1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挑战性,放在这里好像有点多余。但正是这个知识点,以及前一课时刚学习的“几十里面有几个十”,是学生今天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关键点,只要理解了两个知识点和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就能顺利掌握今天要学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和方法。为了能让学生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和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在教学例题30+20时,我先让他们观察情景图,接着又安排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标盘拨一拨,让学生独立探索或和同桌讨论算法。他们通过操作和观察,就会发现几十加减几十,用小棒摆可以看成几捆小棒加减几捆小棒,用标盘拨珠子可以看成十位上的几粒珠子加减的简单计算,慢慢地就会得到几十加减几十的计算,可以看成几个十加减几个十,更简单一点地想,就是几加减几的得数后面再加个0。也许学生不能将这个简单推理的过程表述出来,但通过这样的几个步骤,学生就能领会这样的计算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二、找准知识衔接点,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在合情推理中,还有一个人们经常使用的推理方法,那就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或者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相似或相同,这样的推理通常称为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过程一般包括“观察、比较——联想、类推——猜测”三个环节。类比推理在计算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单元中,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9加几,第二段教学8、7加几,第三段教学6、5、4、3、2加几。在教学9加几时,教材虽然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算法,允许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在教学中,我还是借助直观重点讲解了“凑十法”,使学生在初步理解并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编了顺口溜:想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余数。如在做9+3时,让学生很快说出:见9想1,把3分成1和2,9和1凑成10,10加2得12。虽说这种说法并不十分科学,但对学生掌握“凑十法”很有帮助。在教学第二段8、7加几时,我只要找到“9加几”和“8、7加几”的衔接点“凑十法”,让学生回忆“凑十法”的主要步骤和思考过程,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很多学生就能主动把“凑十法”迁移到8、7加几的计算方法中来。因此在教学“8、7加几”时,我没有按照书上要求的,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说算法,而是让学生直接从9加几的“凑十法”中推导出8、7加几的“凑十法”,然后用小棒摆一摆,验证刚才的计算方法,再一次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三、找准知识延伸点,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由此看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只就书本教知识,还需要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教材上许多开放题,就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很好素材。
如在教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后,练习中安排了如下练习题: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发现同时出现三个算式,再让学生照着规律写出几个算式,学生的正确率还是很高的:99-45=54;99-54=45;99-63=36……但在追问这样写的原因时,很多学生认为:被减数都是99,减数的十位是1、2、3,那接下去肯定是4、5、6……减数的个位8、7、6,接下去肯定是5、4、3……对于差的写法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学生却不愿意深入。为此,我在后来的教学中,先出示99-18=81,让他们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没有了其他两题的干扰,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这道题用99减去一个两位数,差的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正好同减数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相反,而减数和差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正好是9。然后出示第二第三题,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这种算式内在的规律。接着再写下去,学生看到的就不仅是规律本身,而且理解了规律是如何形成的。为了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这类题的规律,我还让学生猜想一下,被减数是88、77……的情况。经过计算,发现这个规律可以运用到任何被减数个位十位相同的两位数计算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还通过自己的猜测、验证,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合情推理能力。
小学生的推理能力,随着他们学习和实践逐步发展、完善。我们要从他们接触数学开始,就着力培养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燕燕.重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研(数学),2003,(3).
[3]徐斌艳.数学推理活动在数学教育中的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