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讨

2016-10-08 00:49沈英萍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学前教育

【摘 要】本文在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并阐述分析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即: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强化课程建设;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体系设计。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34-02

2014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当前人口基数为13.68亿人,其中0-6岁的儿童超过一亿,再加上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幼儿园、早教机构等成为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明显无法适应家长和社会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较低,导致幼儿教育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没有为儿童的成长奠定稳固的基础,反而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一点我们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就可以看出。近年来社会上频发的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映射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缺失。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联。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教师的主要培养阵地,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对于保证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更好履行教师职责,完成教育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为更好的了解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问的方式对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解,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35份,共访问50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这些方式得出了以下结果:一是学生对于当前社会上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这一问题的看法,95%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和学校教师一再强调的对幼儿充满爱心、耐心理念相违背;二是对于幼儿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职业道德(多项选择)这一问题,85%的学生选择了照顾和教育好幼儿,97%的学生选择了不打骂、不虐待幼儿,64%的学生选择尊重家长,不收取家长钱财等;三是对于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这一问题,选择对幼儿教师有着充分的兴趣的学生仅有15%,85%的学生选择了父母或者教师的建议以及幼儿教师的就业前景更好;四是对于是否终身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仅有41%的学生选择了肯定,其余学生选择了否。

通过以上调查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当前中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仍旧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虽然说大多数学生对于关心爱护幼儿都持肯定观点,但是通过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原因不是对幼儿教育的喜爱,而是更多的处于就业的考虑,这种思想决定学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时虽然不会出现虐待幼儿行为,但是教育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对此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教育。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于幼儿教师缺乏足够的认同感,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仅仅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视为其未来工作的一个跳板,缺乏足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忠诚。其次从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不同于本科学生,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并不是十分成熟,这种情况决定了学生对于幼儿教育的认知更多的来自于学校的相关教育。在调查访问中学生对虐童事件持反对态度,认为和学校一再强调的对幼儿充满爱心、耐心要求不符这一结果来看,中职学校对于学前教育职业道德的理解更多的停留在“哄孩子”身上,而不是完全的将其视为教育行为,这也是部分学生觉得“幼儿教师=保姆”,社会地位较低,不愿意终身从事这一职业的一个主要原因。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一方面当前学校更重视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对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要求,虽然说开设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之类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并没有太大区别,难以让学生对职业道德形成正确的认识。最后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关于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目前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定性,很多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都是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为蓝本的,忽略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考核。

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具体的人才培养措施。对此笔者建议中职学校应当以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以当前社会幼儿教育现状为参照,针对性的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进行调整。其中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将培养学生与现代幼儿教育相适应的职业道德素养放在首位,具体而言应当包括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幼儿的爱心、培养学生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的健全心理、培养学生与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素养等内容。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积极与当地各公立、民办幼儿园合作,适当的提高学生实践比例,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存在的职业道德素养不足之处,例如对待幼儿耐心不够、脾气较为暴躁等,然后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改进,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建议学生转变专业。

(二)调整课程设置,强化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上,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当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一下设置:一是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配,适当的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必须要让学生长期的处于幼儿教育实践中,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二是在必修课上,可以针对性的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师德常识》、《社交礼仪》、《心理健康》、《幼儿教师口语》、《就业指导规划》等必修课,以此来改变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该专业的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三是在选修课的开设上笔者认为要尽可能的开设一些文化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开设一些民间游戏课程,便于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幼儿相处,将教育置于游戏中的有效途径。四是在教材内容上,要给予任课教师以一定的自主权,确保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实用性教材。当然,最为理想的是教师能够自主开发教材。

(三)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体系设计。当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教学方法的失当,对此应当对现行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灵活的采用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所谓的课内外指的就是课堂上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一味的进行理论讲授,通过一支粉笔、一面黑板向学生讲述职业道德,而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幼儿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展现给学生,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来总结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以此加强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实现课内外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校内外则指的是将课堂学习与幼儿园见习实习相结合,定期让学生到幼儿园与幼儿教师和儿童相处,切实体验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种种职业道德素质,然后形成总结报告。

事实上,职业道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很多教师介于近年来多次出现的“虐童事件”就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关心爱护幼儿等同起来,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幼儿职业道德不仅仅包括对幼儿的关心爱护,更包括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正确认识以及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多管齐下的采取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于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以烟台某职业学校为例[D].烟台:鲁东大学,2014

[2]赵敏.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J].才智,2010(2)

[3]王瑞花.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策略探析[J].才智,2015(8)

[4]吴丽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2011(4)

【作者简介】沈英萍(1975— ),女,京族,广西防城港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美术。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学前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