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阐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改革现状 对策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004-02
我国高校依据国家相关部门下发的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文件精神,开展了许多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成效较为明显。但是,因为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仍旧差强人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认真总结当前的改革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走向做出认真思考,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出谋划策,以确保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高校体育的教学工作仍存在实践课学时较多、理论课学时较少的问题,对体育技术方面训练比较重视,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轻视。有调查研究表明,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学时仅占整个教学总数的1/10,还有的更少,几乎没有理论课教学。这种教学观念过分强调了锻炼学生体质,没有遵循终身体育学习与健康第一的理念,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体育意识较为淡漠。在学生自身意识淡薄的体育观念影响下,学生难以掌握技术,难以掌握更多的技能,进而难以提高体质。
(二)教学模式陈旧。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较为陈旧,通常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地强调。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忽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身份,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体育教学程序化,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手段不创新,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很难促进学生个性更好地发展,不利于身心健康。
(三)教学形式单一。我国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通常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体育教学,按照男女性别进行分班的体育教学方式不多。在班级体育教学中,学生接受了相同的授课内容,但是,不同学生之间生理状况、心理情况、身体素质、性别、体育能力、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等存在不同,如果按照相同的内容进行授课,就会导致过分重视共同参与,没有注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和体育爱好,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严重不符。
(四)考核方法不科学。在当前的高校体育课程考核中,最为常见的手段是体能测试和体育达标测试,评定方法较为单一,考核方式也较为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育水平,考核方法不全面、不科学。有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不需要参加过多的体育锻炼就能在体育考核中达标,取得较高分数。有的学生不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虽经努力参加体育锻炼也难以达标,还难以提高体能,因为考核机制不全面,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体育教学改革的片面性。
二、对策与建议
(一)更新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理念能否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发展相适应,对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必须从体育教学的功能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将教学中心转移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上来,实现学生身体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因此,应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紧紧把握住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健康。在学生终身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终身体育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与发展,进一步促进健康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个学生在校期间体育学习的最高阶段,也是学生时代的最后阶段,与社会体育直接衔接,因此,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丰富教学内容。“健康第一”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应对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采取课堂上所学习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指导健身训练。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注重自身锻炼、淡化竞技,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另外,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应该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机地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锻炼科学等结合在一起。首先,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和实用性,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与体育能力的需要。其次,认真传授健身方法和理论基础知识。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快速学习和掌握健身方法和理论知识,在“健康第一”理念的指导下,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再次,将运动项目进行简化,并进行创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适当降低动作的难度,在学生宜于接受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简化、创新与编排,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后,在传统项目教学基础之上,在教学中增加流行项目。例如,体育舞蹈、运动健美、游泳、滑冰等各种项目,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三)改革考核制度。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考核中,往往要求学生及格或达标就可以,这导致学生只要求分数高低,不去追求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对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和考核体系,将评价考核的重点立足于检验教学水平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基础之上,全面评价学生生理与心理状况、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多少、爱好与兴趣等,将传统的达标考核评价转化为多因素综合评价,依据考核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建设师资队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体育教师,制订有效科学的培养方案与措施,建设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要强化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高校的体育教师要主动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确保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二是构建完善科学的激励与竞争机制。高校的体育教学教师团队要团结高效,具备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师,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逐步实现交流、科研、教学、训练等活动。要在激励机制的激励下,鼓励教师参与各种竞争,培养教师创新与改革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三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要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其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
三、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走向
(一)体育教学必然走向终身体育教育。体育教学的全新教育理念是终身体育教育,对个人的健康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终身体育教育。从一个学生的学习开始,体育教学、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就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贯穿于生命之中,服务个人的身体健康和体格强健。所以,高校体育的教学工作必须与学生个人的终身体育有机结合,同时为学生开展终身体育锻炼提供可靠保障。高校体育的教学工作,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和兴趣,然后进一步发展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融合终身体育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各项要求。
(二)要符合学生需求与身心发展特点。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与学生要求和个性特点相符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首先,更加需求体育知识。高校学生除了要掌握锻炼技术和一定的技能外,还必须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确保能够做到终身体育。其次,学生健身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健身不但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再次,满足学生对健美的渴望。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明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健美已经成为时尚。最后,学生对娱乐的追求。体育活动不但可以健身,还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可以在运动中得到乐趣。
(三)教学内容必然要丰富多彩。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改变,教学目标由旧有的单一教学目标发展为多元化目标,主要体现在健身、娱乐、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竞技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为进一步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凸显了体育教学工作的竞争性、娱乐性及以人为本的教学特点,同时突出了团结协作精神和拼搏进取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抗挫能力和自控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
(四)要重视不断创新。在当前充满创新的年代,创新已成为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体育课程教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关键,体育教师必须充当好这个角色,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确认学生是整个教育和学习的主体,营造学生自由发挥的氛围,提供给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空间;其次,改革教学方式与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创新内容,指导帮助学生开展创新。
总之,要确保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有效落实体育教学工作中的科学理念,让学生全面、科学地去了解体育课程,依据自身实际培养体育爱好,进行体育锻炼,全面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珊珊.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2]张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2)
[3]程斌鹏.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
[4]崔红艳.终身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
[5]付海燕.试论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4)
【作者简介】曾忠文(1970— ),男,本科,副教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