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燕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方式描述的各级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若能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框架下在语篇学习的不同环节适时、巧妙地设计形式多样、操作便捷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架,可有效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彰显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双重性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活动导学 语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7-030
本文结合我自身的一节牛津小学英语新教材赛课的课例,探索如何在语篇教学的各个环节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合适的语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钻研教材,精心选择歌曲、游戏,活动中温故知新
义务教科书《英语》在五下 Unit 4 Storytime板块涉及肢体类词汇:leg, arm, hand, foot和疾病类词汇:headache, fever, cold, 涉及询问病情的Whats wrong? 及两种回答方式:Ive got…; My...hurts.知识点相对不集中,句式极易混淆,这就要求教师搭建适宜支架,铺设台阶,分解难度,从而帮助学生拾级而上。考虑到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身体部位有一些接触与了解,但对于My …hurts这种句式却从未接触过。以学生熟知的身体部位为切入点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运用My …hurts这一句式可以确定为学生语篇阅读之前的“最近发展区”。
鉴于这种情况,我以一首幽默、风趣的动画歌曲“Doctor, doctor”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同时touch and remember 从歌曲中听到的身体部位。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复习了之前学过的肢体类单词,在听听、唱唱、相互交流中了解、学会了新词汇:leg, arm, tooth, stomache等,在Simon says的游戏中以TPR的形式操练了新词汇,并在真实的动画情境中理解了句式My …hurts的意思及运用语境。
二、依托插图预测文本,活动中整体感知语篇
在义务教科书《英语》五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s Storytime板块的教学中,鉴于本单元是五年级上学期教材的第四个单元,学生已进入高年级,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学习策略,课文动画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若使用不恰当则会干扰学生的思维,故我采用了让学生带着“Who is seeing the doctor? ”和“Whats wrong with them?”两个悬念倾听课文录音、根据对话语篇内容寻找问题答案的方式向学生整体呈现语篇。
“阅读中属于知识的形成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茅蓓蕾,2007)在以任务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寻读语篇,帮助学生提炼语篇框架的同时,我以简洁的Learning tip 引导学生通过划出关键句并用“Whats wrong?” “Ive got…”进行第一人称的问答,在此基础上进而以“Whats wrong with Su Hai?” “Shes got a… She has to…”进行第三人称的问答,由于read and match和read and tick两个任务支架之间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地进行的,所以学生能够顺利地穿越语篇阅读期间的“最近发展区”,能有针对性地、多角度地阅读语篇,获取细节、交流信息,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
三、借助图文板书复述语篇,智慧对话中凸显交际工具本能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要通过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必须以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作支架,引导学生不断运用语言知识,在运用中内化语言,在运用中输出语言。复述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重组与转换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把学过的语言现象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在新版《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5A Unit 4 Seeing the doctor Storytime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根据图文结合的板书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复述对话语篇。在相互问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成功地复述了语篇内容,更重要的是,我在此过程中由扶到放,引导学生依托语篇文本,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中对语篇重点进行运用,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得到提升。
(特约编辑 左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