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程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2016-09-30 19:57任红梅
当代旅游 2016年6期
关键词:基本策略教学设计

任红梅

摘 要:教学设计在任何学科教学中都是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它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本文从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方面出发:解读教材、解读学生,提出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教学设计;解读教材;解读学生;基本策略

教学设计在任何学科教学中都是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它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教学设计的好坏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有所获,我们教师就需认真地进行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教师需做的工作有很多,比如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制定目标、开发课程资源、创设情境、组织活动等,今天我们就联系品德课程择其中几个要点简要交流一下:

一、解读教材

好的教学需要下功夫去解读教材。我们首先一起系统地认识品德课程。品德课程分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生活》是原来思品、生活和自然学科整合后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形成良好品德为目标的活动行踪和课程,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原来的思品学科和社会学科整合后的综合课程。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具有社会性、开放性、综合性三个基本特点。

二、解读学生

解读学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情分析。课改以来,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入课堂,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优秀教师都具有两种非常关键的智慧,即解读教材的智慧和解读学生的智慧。其实这一发现用老师们耳熟能详的,传统话语来讲,就是两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这是我国教师备教材、备学生经验的生动刻画,抛开不同话语系统的表述差异,毫无疑问的是,解读学生的智慧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品德学习时的个性差异,教学设计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服务,以教学引导,促进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必须把学习和学生作为焦点,以帮助每一个学生有效地学习为目的。当然这是理论,是教育理想,教育现实中不可能有同时满足几十位学生的设计,但我们要追求让我们的教学设计尽可能的去满足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学情。

三、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策略

(一)领会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是把教育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的过程。教学设计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二)把握教学设计的特点

第一,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的方法。这个系统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评价五个因素,因此需要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判断和操作,教学设计从教什么入手?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实用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

第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生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强调充分挖掘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发生和有效进行,一方面主张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着重考虑的是对个体学生的指导作用。

第三,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第四,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凸显品德学科的特征

1.教师要成为学生品德学习的支持者。具体表现在:

(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由于品德课程是一种开放性的课程,其内容往往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领域,而这些内容又时常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特点,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一个组织者,否则课堂教学将会成为一盘散沙,学生将会不知所措。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参与能及时了解学习状况进行回馈调整,抓住有价值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有利于因材施教,参与能真正融入体验性学习的情境之中,分享学生的学习快乐,缩小学生之间的距离,参与还可以从其他教师和学生那里学到许多新知识。通过参与学习,教师的知识结构,将得到更新,能力将得到增强,自身素质将得到提高。

(3)教师是学生学习情感的支持者。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在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内心体验,它通过人的主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并直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新课程中,就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而加以重视,我们教师要力求做到:

创造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形成学生探究性学习内驱力;

因材施教,注重指导提供适合于学生体验学习的材料;

强调移情,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渗透的方式迁移到学生身上,使之产生情感的共鸣。

积极评价,充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情感因素就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个性得到长足的发展,学习将成为愉快的过程,身心会得到全面发展。

2.让学生成为品德学习的体验者。体验式学习是让学生不仅要用脑,还有用眼、用耳、用嘴、用手、用自身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身感悟来领悟到的知识、接受道德观念。它是教育中学生情感的发生发展,只有在学生参与体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去建构知识理解人生感悟人生,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所以,注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经历体验感悟人生的真善美,才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生命的价值,唤醒学生沉睡的潜意识,点燃学生生命的火把形成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这一主题,为的是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了解安全知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安全标志,并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住在哪里每天是如何上学的,路上要经过哪些地方有哪些主要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点,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并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上学路线。同时,让学生在平时过马路时注意观察交通安全标志,并收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会,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交通标志,介绍在哪儿找到的,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在上学路上如果遇到各种交通标志,应如何做?为了强化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游戏,让学生轮流扮演交通民警,进行上学路上的磨砺,比如听红绿灯指挥,避开汽车,走人行道的,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鼓励学生自己分配角色,教师根据内容创设各种各样的情节内容,学生在模拟的交通状态中,掌握交通安全的一些基本知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的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情境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

3.让家长成为品德学习的合作者。

第一,让家长合作参与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

第二,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合作学习;

第三,让家长合作参与课堂教学的延展活动。

参考文献:

[1]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袁小东.探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创新[J].新课程学习(下),2011,11.

猜你喜欢
基本策略教学设计
例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与“玩”结合
浅谈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