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状况及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2016-09-28 04:50:32毛贵如王丽姿许桢桢陈燕娜
护理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住院

毛贵如,王丽姿,许桢桢,陈燕娜



·科研论著·

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状况及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毛贵如,王丽姿,许桢桢,陈燕娜

[目的]调查多次住院的冠心病病人的疾病认知及服药依从性情况,探讨反复住院冠心病病人服药依从性与疾病感知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IPQ-R)、慢性疾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多次住院的198例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9.72分±7.55分,依从性一般者83例,依从性良好者115例。冠心病病人经历最多的症状是胸痛、胸部不适、出冷汗、心慌及呼吸困难,症状认知得分为4.55分±1.64分;病人对病情以及自身的认知各维度中疾病周期(急/慢性)均分为2.91分±0.36分,疾病后果认知均分为3.12分±0.39分,个人控制均分为2.83分±0.38分,治疗控制均分为3.28分±0.26分,疾病一致性均分为2.80分±0.57分,时间轴均分为2.70分±0.70分,情绪表征均分为2.87分±0.63分;多次住院的冠心病病人更倾向于将患病归因于行为因素(食物或饮食因素、缺乏运动、吸烟、自己行为导致)、心理因素(压力或烦恼、家庭问题或过度烦恼)、免疫因素及生理因素。冠心病病人疾病周期(急/慢性)、疾病后果认知、情绪表征与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良好,疾病感知水平中等,个体差异明显,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的重视和干预。

冠心病;疾病感知;服药依从性;重复入院

疾病感知是病人利用以往的疾病知识经验来分析解释当前的症状的过程[1]。研究表明,疾病感知很大程度上影响病人的健康行为和治疗依从性[2]。病人的疾病感知情况可以预测病人是否严格遵守医嘱,决定病人的预后[3]。疾病的感知是动态的,随着病情的进展及治疗反应而发生改变[4]。而冠心病作为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反复发作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自我管理的长期性、复杂性、涉及日常生活诸多方面改变的特性,往往在不同的方面影响着病人的疾病感知变化。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冠心病病人的服药依从性与其复发性、病死率呈负相关。而冠心病人群的服药依从性现状不容乐观,加之冠心病病人治疗中用药的种类多及疗程长的特点,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的服药依从性需要给予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的疾病感知状况及其各维度之间的关系,预测其治疗依从性,探讨其与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了解病人对自身健康结果的理解,从而指导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病人198例,其中男127例,女71例;年龄42岁~85岁(68.09岁±9.43岁)。纳入标准:①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②病程≥6个月、病情稳定;③既往因冠心病住院次数>2次;④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⑤无认知障碍,同意配合此次调查。排除标准:①首次住院的冠心病病人;②病程<6个月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③精神疾病病人;④严重听力、语言表达障碍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1.2.1.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病人的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特征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费用来源、家族史、治疗方式等。

1.2.1.2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Revised,IPQ-R)采用了尤黎明等针对冠心病修订的IPQ-R调查病人的疾病感知状况,包括症状认知、病人对病情以及自身的认知、病因估计3部分。①症状认知:包括12个冠心病相关症状,调查者要求病人逐项回答是否体验过该症状,然后询问病人认为该症状是否与冠心病有关(不管是否出现过),病人第2个回答“是”的个数,即是病人症状辨别得分。可以了解病人患病后对症状的识别程度,他们经历了哪些症状,分数的高低表明感知到的冠心病相关症状的多少。②病人对病情以及自身的认知:包括疾病周期(急/慢性)、疾病后果认知、个人控制、治疗控制、疾病一致性、时间轴及情绪表征7个维度和3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分~5分评分法,1分为完全不同意,2分为不同意,3分为没意见,4分为同意,5分为完全同意。其中12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各维度总得分除以每个维度的条目数即为该维度的平均得分。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72,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63~0.73。③病因估计:共列出23个可能导致自身患病的原因,与第2部分计分方法相同。计算每个因子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说明病人倾向于认为此因子为患病原因。

1.2.1.3慢性疾病病人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该量表由许卫华等[5]针对我国国情而编制,包括16个条目及1个总体评价条目,分为服药依从行为表现和依从行为的健康信念(障碍和益处)两部分,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每个条目计为1分~5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51分为依从性不良,51分~67分为依从性一般,68分及以上为依从性良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2,重测信度为0.95。该量表已经用于国内慢性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调查测量[6],其信效度得到认可。

1.2.2调查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心内科多次住院的冠心病病人,发放问卷并解释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病人独立填写或调查者协助填写。问卷回收时及时审核各条目,避免遗漏项。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标准α=0.05,采用双侧检验。

2 结果

2.1冠心病病人慢性疾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得分总分为69.72分±7.55分,依从性一般者83例(41.9%),依从性良好者115例(58.1%)。

2.2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情况

2.2.1症状认知病人经历最多的症状是胸痛、胸部不适、出冷汗、心慌及呼吸困难,得分为4.55分±1.64分,说明病人认为平均有4.55个症状与冠心病相关。说明当前病人能准确辨别冠心病发病症状,具有一定的冠心病相关知识,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当身体不适时能够引起重视。

2.2.2病人对病情以及自身的认知(见表1)

表1 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疾病认知得分±s)

2.2.3冠心病归因计算各项条目平均分发现,病人的首位疾病归因是食物或饮食习惯(3.38分±0.90分)、自然老化的过程(3.38分±0.89分),其次是高血压(3.35分±0.85分)。具体得分见表2。

表2 冠心病疾病归因各项目得分情况±s)

2.3冠心病病人的疾病认知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见表3)

表3 冠心病病人服药依从性得分与疾病感知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良好,说明多次住院的病人对服药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疾病反复发作及再次住院的经历让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有所改善。随着病程变长,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会影响病人的疾病认识、适应疾病过程的应对态度和行为改变意愿、动机,多次住院的冠心病病人对疾病的基本知识及治疗方案的正确认知会增多,从而行为会发生改变。“久病成医”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帮助病人提高治疗、服药的依从性,同时验证了“久病成医”在健康教育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3.1多次住院病人的症状识别能力相对较低,应加强冠心病临床表现的宣教自我调节理论指出:个体在执行某种行为过程中的感知可影响病人决定是否坚持该行为。具体到病人的就医行为则是病人的症状体验可对病人行为起到反馈作用,感知疾病症状的痛苦经历有助于病人在身体不适时及时就诊,治疗依从性行为得到坚持。本调查显示:病人经历最多的症状是胸痛、胸部不适、出冷汗、心慌及呼吸困难,症状辨别平均得分为4.55分,说明病人认为平均有4.55个症状与冠心病相关,低于王菊等[7]调查结果(4.87分),与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银屑病等)相比较低,说明调查中冠心病病人症状识别能力较低。症状的识别能力有助于病人有效地进行症状管理,有效的、合理的症状管理措施可以帮助病人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降低病死率、延长寿命的目标。另外,对于冠心病病人,完全消除症状是不可能的,2011年更新的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医疗质量评估标准中,增加了症状管理标准。症状管理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日渐突显。卢长林等[8]认为症状的管理有助于消除保健措施之间效果差异,应把症状管理与病人的经验作为治疗中的首要目标。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冠心病临床表现宣教,促进病人及家属的疾病知识教育,让病人了解冠心病的严重危害、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诱因因素,掌握冠心病的基本急救常识,采取有效的症状管理措施,提高病人的症状管理能力,主动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冠心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也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积极应对的能力,控制复发的危险因素,疾病发作时病人能够正确识别症状,让病人做到知其症、明其因,主动参与到疾病的防治工作中,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避免重复住院,减轻自身的经济负担,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3.2关注多次住院病人的心理状况,针对病情认知情况的个体化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疾病感知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人对病情的认识中治疗控制、疾病后果认知及疾病周期得分较高,说明病人认识到冠心病是慢性疾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目前疾病的治疗比较满意,有信心。个人控制维度的得分与治疗控制的得分有差距,可能与多次住院、病情的反复造成的负面情绪有关,病人对自我管理能力的质疑,自身产生疲劳感,降低了冠心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的信心;疾病感知的各维度间存在相关关系,疾病的后果认知及疾病循环性影响着其情绪表征。研究证明,病程的漫长、病情反复,病人会出现疲劳感或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信心[9]。研究中病人反复住院,感受到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多,强烈感受到冠心病的反复发作,难以预料,情绪上感受到的负面影响随之增加。李月明等[10]针对冠心病病人医学应对模式研究中有治疗史冠心病病人倾向于屈服等消极的应对方式,支架植入术能有效缓解病人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是并不意味着疾病痊愈,由于冠心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病人往往担心再次出现症状,再次住院时,病人可能会产生悲观心理,从而选择屈服的应对策略。提示不同的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是不同的,在纠正病人消极的疾病感知的认识时,要寻找影响疾病认知的因素,更好地进行干预。改变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强调医护、病人及家属主动参与,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给予安排生活,促进病人的自我实现、自我接受、自我尊重,提高病人治疗的自信心与个人完善水平,从而改善病人及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

3.3明确病人疾病归因特性,纠正错误认知,提高病人自我管理水平、健康促进行为冠心病是体内外多种因素作用不同环节共同的结果。有研究指出疾病归因影响着病人患病后如何改变生活方式[11]。疾病归因有助于病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参与运动锻炼,积极治疗。病人对疾病病因的认知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其采取何种健康管理方式[12]。周淑贞等[13]在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对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中指出,疾病感知因子可以对病人健康促进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提示可以通过干预病人的疾病感知,促进病人健康行为的积极实践。本研究结果显示:多次住院的冠心病病人更倾向于将患病归因于行为因素(食物或饮食因素、缺乏运动、吸烟、自己行为导致)、心理因素(压力或烦恼、家庭问题或过度烦恼)、免疫因素及生理因素。说明随着对冠心病这一慢性病的认识的加深及反复住院,接受医护人员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后,病人对于患病原因有了较深而明确的认识。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在对病人患病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病人自身意识中患病归因情况,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病人干预措施的依从性,做到治病、防病双管齐下。

3.4冠心病病人服药依从性与疾病感知的相关性病人感受到冠心病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多,情绪反应越强烈,服药依从性越差。本研究结果显示:疾病感知中的疾病周期认知、疾病后果认知、情绪表征与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P<0.05)。可能原因是:多次住院的经历让病人意识到冠心病作为慢性病的特性,疾病的严重性、长期服药及住院带来的经济负担让病人易产生担心、焦虑、害怕、抑郁等负性情感反应,而情感反应可能通过否认等不适应的应对机制对依从性产生负面影响[10]。提示医护人员对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在明确其对病情认知的同时,应注意观察其对疾病的情感反应,对病人因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药物治疗。

4 小结

冠心病病人的疾病感知水平仍待提高,尤其要关注多次住院病人的情绪表征的变化,通过了解病人在病程中的适应性,医护人员实时参与干预,重组病人的疾病认知,督促病人及时求治,增加治疗依从性,提高病人参与度,从而改善预后,继而改善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的实践度。

[1]宋莉,胡大一,杨进刚,等.疾病感知问卷中文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适用性和信效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2):822-825.

[2]Goodman H,Firouzi A,Banya W,etal.Illness perception, self-care behaviour and quality of life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a longitudi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3,50(7):945-953.

[3]罗兴伟,蔡太生.个体心理模式对慢性疾病预后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8):41-43.

[4]Ogden J.健康心理学[M].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

[5]许卫华,王奇,梁伟雄.慢性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测量量表的编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6):558-567.

[6]李红,陈萍.福建省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290-1294.

[7]王菊,张晓丽,陈琪尔,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疾病感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4):272-275.

[8]卢长林,杨进刚.充分重视冠心病患者的症状管理:2011年美国冠心病和高血压医疗质量评估标准评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z1):51-54.

[9]Monirpoor N,Besharat MA,Khoosfi H,etal.The role of illness perception in predicting post-CH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under CABG and PCI[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32:74-78.

[10]李月明,郑梅,梁晓梅,等.冠心病患者入院时医学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3(5):647-648.

[11]French DP,James D,Horne R,etal.Causal beliefs and behaviour change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how are they related?[J].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5,10(2):167-182.

[12]Chen S,Tsai J,Chou K.Illness perceptions and adherence to therapeutic regimens among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1,48(2):235-245.

[13]周淑贞,肖淑凤.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对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5):313-315.

(本文编辑苏琳)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illness cognition condition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repea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ao Guiru,Wang Lizi,Xu Zhenzhen,et al

(Zhuji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510282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llness cognition condition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repea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illness cognition among repea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A total of 198 repea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a third-level grade A Hospital in Guangzhou c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filling out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 revised version(IPQ-R) and chronic illness patient medication compliance measurement scale.Results:Medication compliance score of repea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69.72±7.55.The compliance of 83 cases was common.And 115 cases were with good compliance.Most experienced symptom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ere chest pain,chest discomfort,cold sweats,palpitation and dyspnea.Cognitive symptoms mean score of them was 4.55±1.64.The average score of patients towards illness condition and their own cognitive dimension of the disease cycle(acute/chronic) was 2.91±0.36.Mean score of cognition towards disease consequences of patients was 3.12±0.39.Personal control mean score of them was 2.83±0.38.Therapy control mean score of them was 3.28±0.26.Disease consistency mean score of them was 2.80±0.57.Time axis mean score was 2.70±0.70.And emotion representation mean score of patients was 2.87±0.63.Repea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more likely to attribute illness to behavioral factors(food or dietary factors,lack of exercises,smoking,and self-behavior induced),psychological factors (stress or annoyance,family problems or excessive worry),immune factors and physiological factors.Disease cycl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acute/chronic),the consequence cognition,and emotional representation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ir medication adherence(P<0.05).Conclusion: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repea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good.The level of illness awareness of patients was moderate.And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was obvious.Medical staff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gni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disease of repea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ronary heart disease;cognition of disease;medication compliance;repeated hospitalization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07020028。

毛贵如,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丽姿(通讯作者)、许桢桢、陈燕娜单位:510282,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引用信息毛贵如,王丽姿,许桢桢,等.多次住院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状况及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9C):3344-3347.

R473.54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7.007

1009-6493(2016)09C-3344-04

2016-03-04;

2016-08-02)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住院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祝您健康(2023年7期)2023-07-06 21:15:15
妈妈住院了
服药禁忌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10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祝您健康(2020年10期)2020-10-12 14:04:48
服药先分阴阳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