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的修行之道成就绵延历史的文化名片

2016-09-28 09:04蔡传喜汤立许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咏春拳武术传统文化

蔡传喜 汤立许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咏春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武术的重要拳术之一,在当前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具有塑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时代使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咏春拳的流源、特征和价值进行阐释,研究认为:咏春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技击简洁实用、技法攻守兼备、拳理崇尚科学和拳法训练可控;其广泛的价值认同归结于“以武立人”的教育价值、舒心益智的健身价值、不惧强敌的防身价值和“产、学、研”结合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武术;流源;咏春拳;传统文化

2013年11月16日,习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咏春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武术的重要拳术之一,是传统武术的一个代表性品牌,已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之下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集养生、健身、技击和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时下,随着电视剧《李小龙传奇》,电影《叶问》《咏春》《一代宗师》等热播后,又一次掀起功夫迷们对咏春拳的热潮,以此缔造出的咏春拳再一次被世人瞩目、倍受青睐。介于咏春拳从“自强不息、尚武崇德”的民族精神到“忠贞爱国、不惧强敌”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人们以武立人、修生养性和治国安邦等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今咏春拳国内开花国外香,对咏春拳的流源、特征和价值进行阐释,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咏春拳,并指导咏春拳的发展,继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历史透视:咏春拳之源流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只因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关于咏春拳源流的探讨一直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但又不得不正面直视的话题。传说中它的创始人颇多,追根朔源目前咏春拳缘起于何处有五种代表性的观点。其一,严咏春创咏春拳说;其二,五枚创咏春拳说;其三,一尘庵主创咏春拳说;其四,至善禅师创咏春拳说;其五,佛山梁赞先生创咏春拳说等。学者黄涛著《咏春拳》一书中也认为“其一,咏春拳创于福建严咏春;其二,咏春拳创于五枚师太;其三,咏春拳的创编与五枚师太和严咏春均无关系,是河南嵩山少林寺弟子一尘庵主所创;其四,咏春拳创于福建泉州少林的至善禅师。”学者侯丽红指出“叶问作为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和咏春拳有着不解的渊源。同时,他对咏春拳的创新与发扬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的咏春拳传承人们对有关咏春拳的起源和创始人等都各执一词,均以为各自的言辞真实可信即可做权威立论代代相传。即使是当今的咏春拳传承们也无人能手持证本、倾泻确切的文字和实物史料来证实咏春拳的先哲鼻祖当属何人。因此,咏春拳的源起说法颇多,但是由于缺少史料文字的记载,倘若仅仅只是凭借民间传说,时为不足以服众。以上诸多说法各有其本,从史学严谨角度出发,咏春拳的历史背景、创始人、传承脉系、创始的时间和地点等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于此之外,由于叶问和李小龙掀起的世界性功夫热,促使海内外的功夫迷出于对咏春拳的敬仰、崇拜和痴迷,导致咏春拳术被神化、传承人被传奇化,使之与历史真相相差甚远。时下,咏春拳的流源和发展被一致认为是“源于严咏春,衍于梁赞,盛于叶问,扬名于李小龙”。

2.超越自我的修行之道:咏春拳之特征

2.1简捷实用:咏春拳之技击特征

简捷实用是咏春拳的技击特征。即以最简捷的动作、最短的距离、最快的出击直接猛攻对手,迫使对手近距离格斗,以此展现咏春拳的技击实用性。作为一门完整的武学体系诸或是格斗体系,咏春拳不仅刚柔相济、内外合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极强的实战能力和杀伤力。咏春拳讲求的是在短距离内以最快的攻击速度和反应能力来击败对方。咏春拳的招法实用,动作朴素,手法丰富多变,起脚必配手,出手护中,发腿隐蔽。讲求快、巧、稳、准、狠,特别是在手法技术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其技击实用性体现在迫使对手近距离格斗。“人过我桥三分险,转马偏身把形朝,遇敌寻桥需落马,转身灵活标马快,桥入三关任我打”,这便是咏春拳寻桥的特征。要求练习者首尾相应利用身体的重心点来移动身体,以最短的路线和速度消打敌人的进攻。“标指”的招法柔化刚发、消打同时、落点穿透无不是咏春拳技击实用性的集大成体现。要求有弹性、快速,并富有爆炸力,因此咏春拳练习者的手臂应该像一根富有弹性的藤条或是弹簧一样,当它遭遇到外来压力时,它会弯曲强韧而有力度,但是当它回弹时的力道却是极为惊人的。基于相同的道理,很多国家的警察都将警棍替换成富有弹性的橡胶棍。当然为了强化打击速度与增加打击的“穿透性”,警棍的头部还是包有铁皮。总体看来,改进后的警棍比原来全部铁制的警棍看上去要文明和谐一些,而且携带也更加方便,但是打击的威力却丝毫没有减弱,甚至更强焊些许。由此可见,咏春拳是一种更加注重实战格斗和快速制动的拳术。

2.2攻守兼备:咏春拳之技法特征

攻守兼备是咏春拳的技法特征。即作为防护极为严密的格斗体系,咏春拳不仅手法“密不透风”而且招法“快如闪电”,充分体现了咏春拳的攻守兼备性。咏春拳是一种防护极为严密的格斗体系,可以算是传统武术中防护技术方面的极致。咏春拳注重实战功能,招式千变万化、出招灵活、短桥窄马,重点强调“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咏春拳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手法“密不透风”和招法“快如闪电”。这如此完备的攻防体系体现了咏春拳攻守兼备性的特征。虽说咏春拳有短小、凶悍的近战术之称,是一种典型的直线型攻击性拳术,但其基本策略仍是攻中有防、防中带攻。攻守同步是咏春拳区别于其他拳术体系的一大特征。咏春拳要求每一个练习者都必须做到攻守同步或攻防合一(有些咏春拳师傅也称之为“一手进,一手出”),并以此作为格斗中的定律。“小念头”是咏春拳最基础、最根本的套路,是咏春拳的入门套路。“小念头不正,终身不正”即很好的讲述了练习者在练习小念头时要注意守中用中、正面朝形的防御原则。“四门”防御是咏春拳中的重要防护技术,也是咏春拳的格斗特色之一。所谓“四门”,即在身体上半身的正面位置划出一个四方形的面积,其“四门”标准是高不过眉、低不过腿、宽不过两肩。咏春拳善用“寸劲”来智取,在较短的时空内出手制胜,因此咏春拳出拳频率较高,讲究阴阳并举,攻防兼顾。综上所述,不论是咏春拳手法“密不透风”、招法“快如闪电”、善用“寸劲”的智取,还是“四门”原理的格斗特色无不体现咏春拳攻守兼备性的特征。

2.3崇尚科学:咏春拳之拳理特征

崇尚科学是咏春拳的拳理特征。即咏春拳拳法直接精简,每一个技法和动作技术均是参照人体解剖学和人体力学为基础,无不在体现咏春拳的拳理科学性。咏春拳体系中的理论和技法是咏春拳历代传承人经过实践的不断地运用和总结并改革创新而成。咏春拳拳理科学性体现在技术理论的合理。其间每一个技法和动作技术均是参照人体解剖学和人体力学为基础,其拳法直接精简,拳理博大精深。咏春拳套路简单,步法灵活多变,动静结合紧密,人体神经组织和各个部位器官都相继参与运动。科学地进行咏春拳训练,不仅能使人体在柔韧性、灵活性、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能改善身体机能,调养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预防青少年易形成的弓背、含胸等不良身体姿态,使身心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在拳理科学性上,中线理论是咏春拳技术体系中必须遵循的核心原则。中线是指“一个物体的重心所在”,即承受着整体物体的核心力量,其顺序遵循人体头部至尾闾这一脉线,是防守与进攻需要遵循的“中心线”。话且说来,例如进攻时向对方中心线攻击使之达到破坏对方重心,致使对方肢体失去稳定性,达到重创对方的目的;另一方面,例如防守时守住自己的中心线,牵动对方的攻击使之沿着中线这个平面如“分水”般化解对方攻击,这即是防守最直接、最有效的可行性的最佳路线。其中像“朝面追形”“来留去送”“内门手与外门手”和“日字冲拳”都是中线理论的集中体现。但是像泰拳、拳击和跆拳道等这些现代搏击术在进行搏击时通常采用的是“先一防,再一打”的模式(即先用一只手去格挡对方来势的攻击,然后再用另一只手快速反击对方)。所以在善用“先一防,再一打”风格的武者在同咏春拳拳师切磋时,基本上是很难把握咏春拳高效率、中快节奏的格斗风格。大多数咏春拳的推挡招数(防守动作)、衔接的动作几乎是同时进攻。这便体现了咏春拳对动作时效性的追求。综上所述,咏春拳拳理中有如精气神论和经络学说等传统武术常见的技击理论,也有如中线理论、攻守同步等风格独特的技击理论,都集中体现了咏春拳拳理的科学性。

2.4训练可控:咏春拳之练习特征

在传统控制理论中,可控性的概念是指对被控对象而言的。即是指能否从某一初始输出状态通过控制使其按照预定轨迹达到预定的输出状态,或是能否通过控制使对象从某一初始状态点达到预定的任意状态点,但是不管其运行路径如何(点状态可控性)。训练可控是咏春拳的练习特征。即在咏春拳整个体系中,前三套徒手拳法,基本上都是在原地打完,在进行练习时并不需要特别大的场地,以此突出了咏春拳的训练可控性。咏春拳在进行练习时并不需要特别大的场地。在咏春拳整个体系中,前面所说的三套徒手拳法,基本上都是在原地打完,仅此第二套“寻桥”有向两侧的移步动作,除了器械中的八斩刀、六点半棍以外。作为一种典型的直截了当的短打型拳术,并不像其他传统武术需要10m以上的场地有着多个分段的来回,另外还需要附加闪转腾挪以及滚翻跳跃来彰显风云再起的威武雄风。“拳打卧牛之地”用以形容咏春拳训练的可控性。所谓“卧牛之地”,即牛卧直接倒下所占的面积。“拳打卧牛之地”,则表意为该拳术对场地大小要求不高,即便是在狭小的环境里依然可以进行搏斗来击败对方。其具体方式因各拳术而异,但不外乎主要是在原地进行各种拳、肘、膝、脚等动作来进行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空击练习。首先,因为咏春拳在讲求瞬间决定胜负,出敌致胜是在咏春拳技击风格上,稳稳抓住了有效战机快速解决战斗的缘由,从而决定了咏春拳不同于其他格斗术跟对手进行大范围搏斗的根结所在。其次,咏春拳在器械的练习上要求并不高,可以说不论是居于家中还是户外场所均可随时随地进行咏春拳的练习。不同于健身健美和拳击散打需要悬挂式沙袋和杠铃哑铃等工具来辅助练功,所以咏春拳的练习方式具有极强的可控制性。

3.绵延历史的文化名片:咏春拳之价值

3.1以武立人:咏春拳之教育价值

以武立人作为咏春拳教育价值所在,从咏春人谦虚忍让的性格到咏春人救死扶伤的行为方式无不是咏春拳教育价值的体现。说来也巧,在咏春拳历史上出现的多位顶尖高手都颇具书生气质,或本身就是儒家子弟。查阅文献资料,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自小就饱读诗书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众所周知,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武术派别众多。咏春拳同其他所有拳术一样历来重视“武德”。“以武立人”作为咏春拳体系教育的基本原则,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武术凝聚力的体现,用以培育学生养成尚武崇德的民族精神。谦虚忍让是咏春人的性格特征,救死扶伤是咏春人的价值所在。梁赞大师行医习武救过无数伤病人员,叶问在上个世纪战乱的年代用自己的所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并广收弟子,在弘扬中国武术的同时,也进一步传承了“忠贞爱国、不惧强敌”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仿佛我国的民族精神有些跟不上时代精深的步伐,近几年以咏春拳为题材的电影凭借高票房和高关注度的傲人成绩,无疑使咏春拳在继承中发展成为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更加促使了咏春拳“以武立人”教育价值的彰显。

3.2舒心益智:咏春拳之健身价值

舒心益智作为咏春拳健身价值所在,科学地进行咏春拳训练,不但能使人体在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能改善人体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舒心益智的健身价值。时至今日,在我国开始实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今天,咏春拳作为一项既实用又简单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经常练习咏春拳的人,能提高人体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增强骨骼抗折、抗弯、抗压缩、抗扭转的能力。如果是年长的人经常坚持锻炼,还能减少骨质疏松等症状的出现,延缓衰老的退行性变化。详细说来,对于青少年而言可以促进身体气血循环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的成长发育。对于中年人而言,练习咏春拳可以大大缓解工作的压力愉悦心情。对于老年人而言,练习咏春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健强身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如此说来,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咏春拳并且能够合理的运用自己的所学也将有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咏春拳套路简单,步法灵活,动静结合,人体神经和各部位器官都参与运动。科学地进行咏春拳训练,不但能使人体在耐力、速度、力量、灵活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能改善人体机能,调理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青少年易形成的含胸、弓背等不良身体姿态,使身心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猜你喜欢
咏春拳武术传统文化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咏春拳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传统武术“咏春拳”在职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