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风流 南京博物院藏京江画派作品

2016-09-27 02:37赵启斌
收藏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鹤庆画派镇江

□赵启斌

京口风流南京博物院藏京江画派作品

□赵启斌

Zhenjiang is also named as Jingkou in the old time. It is a city with a profound history of painting and its painting is featured with distinguished geographic flavor. From the end of 17th century to the second half of 18th century, Jingjiang School of Painting gradually came into being. The School was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of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rofound painting history and tradition in the Zhenjiang area. The article makes a general surv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and inheritance of th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 through the exhibits stored at the Nanjing Museum

南京博物院曾在2015年秋以“京口风流—清代京江绘画特展”及“京口风流——南京博物院清代京江绘画特展”,展出镇江地区明末至晚清画家笪重光、蔡嘉鲍皋、蒋璋、王文治、潘恭寿、黄鹤、潘思牧、张崟、顾鹤庆、明俭、周镐等人的绘画作品八十余件、套,时间跨度近300年。这是南京博物院以京江绘画为专题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展览,比较全面地反映出镇江地区17世纪至19世纪的绘画风格特色和艺术成就。本文以南博藏京江画派作品为例,对画家、创作、作品及地域特色作探讨。

京口为镇江旧称,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镇江“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南京),亦一都会也”,是江南地区开发比较早、具有悠久历史和先进文化的一座历史名城。镇江早在六朝、隋朝时期,就已经发展为人口稠密、经济繁荣、人文昌明的都会城市,长期发展形成的雄厚的经济条件以及重要的政治军事地理位置、先进的文化环境和秀丽优美的自然风貌,为镇江绘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充实的条件。根据《丹徒县志》、近代何宾笙《润州画苑录》等书的统计,镇江历史上共有画家290余人,清代至民国初年达245余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有百人之多,占清代画人的二分之一,镇江作为我国重要的绘画重镇而在绘画史中占据比较突出的地位。

镇江地区具有悠久的绘画创作历史,早在六朝时期,就已经诞生了一批著名的的画家,戴、陶弘景、张僧繇、萧绎等人都有在镇江活动的经历。在我国绘画史具有影响力的绘画艺术家在六朝次第出现,标志着镇江绘画艺术的第一次崛起。接续六朝的文脉、大运河的开通以及静海节度使在镇江的设置,促使隋唐、五代时期镇江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继续抬升,绘画艺术继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韩、王洽、顾况、周文矩等绘画名家在镇江的迭次出现,使镇江在中国美术史上继续占据重要的地位。两宋时期,镇江继续保持了自身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宋沈辽《镇江龙游寺宴堂记》说,“近世衣冠人物多出于东南,而往来金山者,冠盖相望于道”,镇江作为这一时期的政治重心、文化重心、绘画艺术重心,吸引了不少的画家在这里停留、寓居和创作,赵仲、蔡肇、苏轼、米芾、米友仁父子、翟汝文、郝澄、赵芾、江参、赵山甫等,都在镇江有停留、寓居从事绘画艺术创作的经历。“文人画”的实际开启者苏轼曾经十多次留居镇江,“二米云山”的创造者米芾评价自己的画是“先是潇湘得画境,次为镇江诸山”,亦是在镇江开辟出了深具自我艺术特色的山水画新画风。尤其这一时期米芾、米友仁父子在镇江的出现,促使镇江地区的绘画艺术水准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镇江地区的绘画又一次进入了绘画历史的发展高峰,米芾、米友仁父子依据镇江地区秀丽的自然风貌和气候特色创立的“米点皴”,更是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元、明两代,虽然镇江艺术的星空略为黯淡下来,即使如此,也出现了郭天赐、杜堇等艺术名家,保持了镇江地区绘画创作的历史传承。接续这一悠久的绘画传统,明末清初以后,镇江地区的绘画终于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境地。

明末清初是镇江地区绘画的又一个历史活跃期,以笪重光、谈耕之、张禹村、沈龙、鲍彝、王旦章、笪寿、易理、王岩、吴石、毕暹、牟义等人相继出现,标志着这一时期镇江地区绘画创作活动活跃期的到来,尤其笪重光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笪重光的绘画创作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对清代和近现代的镇江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山水画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次展出的笪重光《秋亭远山图》、吴期远《山水图》、《山水图册》即是二人比较重要的作品。《秋亭远山图》为仿倪山水,作一坡两岸意象。淡笔皴擦,浓墨横点,潇洒淋漓,如含霜聚雨,凉籁吹荡。笔意超逸萧散、清奇疏旷,高情逸趣溢于纸幅。吴期远的《仿元人山水图》以近景与中景构图为主。近处作叠岩危立,皴后以罩染苔点;中景茅屋村居、疏树环绕。远山以花青略作淡抹,皴染相兼。亦给人笔致潇洒、浑古天然之感。山水图册则作江岸平常景色,境象或远旷寂寥,或清幽明畅,或闲放简远,或细密深邃,画面具有浓郁的诗意。全幅笔墨清润明净、雄浑幽深,从中传达出画家清寂、苍莽而沉郁的精神意绪。这一时期镇江地区的绘画特色和发展演变的轨迹,在本次“京口风流—南京博物院清代京江绘画特展”所展出的作品中确实有着较为清晰的体现。

吴期远 山水图

吴期远 仿元人山水图

笪重光 秋亭远山图轴

十七世纪末期至十八世纪,镇江地区的绘画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鲍皋、蒋宗海、黄鹤、周曾培、周序培、法嘉梓、笪王已、蒋占我、骆倚兰、王文治、潘恭寿等,都是活跃于这一时期的京江籍的重要画家。“京口三大家”蔡嘉、蒋璋、张琪的绘画创作实践,代表了这一时期镇江绘画所达到的高度,亦标志着镇江绘画创作旺盛期的到来。蔡嘉的《判官图》、《岁兆梅花图》、《松下道人图》、《命驾图》、《仕女图》、《一径吟秋图》、鲍皋的《老石新篁图》、《墨梅图》、蒋璋的《寿星图》、《人物山石花鸟图》、张琪的《花卉图》、王文治的《柳燕图》等,都是此次展出的此一时期镇江画家比较重要的绘画作品。蔡嘉的萧散疏朗、鲍皋的超妙明快、蒋璋的狂放劲捷、张琪的绚烂飙劲、王文治的简淡清远、黄鹤的清润明洁、潘恭寿的幽秀苍厚,都在画面中鲜明地呈现出来。潘恭寿是这一时期镇江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他的绘画初无师承,后受王文治、王宸的影响,秀韵天成,表现出浓郁的文人画笔墨格调。潘恭寿笔路多变,佛像、人物、花鸟、山水、肖像均极为擅长,对京江画派整体绘画风格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展出的潘恭寿《焦山图》、《仿米氏山水图》、《唐耀卿蕉林论茗图》、《柏萱竹石图》、《翠壁红林图》、《临丁云鹏洗砚图》、《仿古山水图》、《玉兰茶花图》、《幽亭秀木图》等,即是院藏潘恭寿比较重要的绘画作品,既有对境写生的作品,也有仿古之作,既有水墨、浅绛设色之作,也有没骨山水的创制,且绘画题材覆盖范围广,面貌多样,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了潘恭寿的杰出绘画艺术才能。此外,此次展出的王文治的《柳燕图》、黄鹤的《教子图》也很值得称道。王文治的《柳燕图》图作柳树栖息三燕情形,形象简殊,笔意劲秀,格调高雅,具有简远的精神意境,不愧为文人画高手创制的作品。黄鹤是王文治的妹婿,他的《教子图》则作五公鸡觅食场景,五鸡或追逐奔跑,或专心低头吃食,或回首昂立着眺望,公鸡造型极具有变化,全幅兼工带写,笔墨洒脱,敷色明快,深得工笔写意的精髓。从题跋可知,此图寓有呼儿早起读书的内涵,以公鸡寓儿孙,确实立意新颖,给人以生趣盎然之感,亦不愧为工笔写意花鸟画的佳作之选。

蔡嘉 仕女图轴

蒋璋 寿星图轴

潘恭寿 焦山图轴

潘恭寿 唐耀卿蕉林论茗图卷

黄鹤 教子图横幅

潘恭寿 翠壁红林图轴

十八世纪下半期至十九世纪上半期,是“京江画派”为主活跃的历史时期,也是镇江地区的绘画艺术发展颇为繁盛的一段历史时期,张崟、顾鹤庆、潘思牧、王玉燕、周镐、明俭、周镐、胜昌汉、黄兆禧等,都是活跃在这一时期的画家。根据文献记载,一般都将张崟等人的出现作为“京江派”出现的开始,冯金伯《墨香居画识》谓“落笔浓重,展卷了然,望而知为京江人”,到张崟活动的时代,“京江画派”的整体面貌顿然出现了。张崟、潘思牧、顾鹤庆、周镐为“京江派”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将镇江地区的绘画艺术又引领到了又一非常活跃的历史时期。此次展出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占据相当的分量,诸多重要的藏品和平日难得一见的藏品基本上都从画库中提出来,参与本次的展出。张崟的《春流出峡图》、《寒江独钓图》、《潇湘夜雨图》、顾鹤庆的《辋川诗意图》、《山亭清幽图卷》、潘思牧的《玉山草堂图》、《秋山萧寺图》、明俭的《霜林秋色图》、周镐的《寒林行旅图》、张深的《槐街踏月图》,都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张崟的《春流出峡图》,此图也是“京江画派”的代表性作品,比较鲜明地体现出“京江派”绘画的地域性特色和落墨特点,让人细细品读之下,不由击节赞赏。

“京江画派”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初期、盛期、延续期”三个发展阶段,共有三、四代画人组成:初期以潘恭寿等人的出现为第一代,他们是“京江画派”的先驱性画家;“京江画派”的领袖人物张崟等人为第二代画家群;张崟等人的弟子辈及再传弟子为第三代绘画群体。从潘恭寿等人在十八世纪下半期的创作活动开始到张崟、顾鹤庆、周镐等活跃的十九世纪上半期,大致经历了100年左右的时间,十八世纪末期和十九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是“京江画派”艺术活动最为旺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京江画派”创作活动最被认可的一段时期。从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京江画派”画风前、中、后三期的变化。

王文治 柳燕图

潘恭寿 临丁云鹏洗砚图轴

鲍皋 墨梅图页

早期画家潘恭寿、周曾培、周序培、黄石等人的绘画创作,具有先驱的意义,直接引领了镇江绘画向前继续发展。正是在宗法吴门绘画沈周、文征明以及宋、元人的画风,又融入写生的笔调,多写镇江(古称京江)周围景色,京江画派的绘画特征才终于被确立出来,所以蒋宝龄《墨林今话》评说“镇江派”时说:“花卉竹石、佛像皆超绝,而尤擅山水,自文、倪上窥宋元,高自位置,下笔便思千古,有镇江派之目”。从展出的潘恭寿等人的绘画藏品看,具备了这一特点,在擅长诸家画法的基础上,别出机锋,逐步确立出了京江画派的典型艺术风貌。

张崟 潇湘夜雨图折扇

张崟崟春流出峡图轴

张崟 寒江独钓图轴

张崟、潘思牧、顾鹤庆等人所生活的时代是京江画派画风日趋成熟的时代,鲜明的整体绘画特征和个人绘画风格已经形成。张崟的绘画“落墨浓重,望知而为京江人”,潘思牧用笔沉厚,墨色淹润,给人以沉雄之感,顾鹤庆的作品则恢奇洒脱,清新明净,将江南明丽、秀雅的景色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顾鹤庆画柳与张崟画松,同为“京江派”绝艺,人称为“张松顾柳”,也体现出“京江画派”此一时期在山水画上的成就和特色。此一时期“京江派画家”以镇江风景名胜、地貌特色入画亦是“京江画派”的创作特色,绘画的地域性特点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从展出张崟、潘思牧、顾鹤庆等人的绘画藏品看,均具备了这一特点,具有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落墨浓重和地域性强的绘画特点。

第三代“京江画派”的传人大多为张崟、潘思牧等人的弟子辈,张崟家族习画者达几十人之多,张深、张瀚、张灏、云谷、丁琪、郭瑚、郭琏等,都是张崟子侄、外甥辈中的佼佼者,潘圭为潘思牧之子。在第三代“京江画派”画家中,周镐的成就最大,影响也最大,周煃、胜昌汉、黄兆禧、张芳、袁澄等人都曾师法周镐,从事绘画艺术活动。周煃的绘画水平代表了“京江画派”晚期的画风走向和绘画成就。落墨浓重的特点,在第三代京江画派的传人周镐、明俭、周煃等人身上尤为突出。此次展出明俭的《霜林秋色图》、周镐的《冬山空阁图》、《寒林行旅图》、《山亭听泉图》、周煃《秋山隐居图》上,都可以明显感受到“京江画派”落墨浓重、墨采沉郁的绘画特征。

王文治(1730-1802年)是“京江画派”特别值得提出的著名代表人物,没有王文治,很难想象“京江画派”能以如此整体性的阵容出现在画史上。王文治不仅从事绘画创作,而且在书法上也具有非常精湛的造诣,他的书法得董其昌神髓,

秀逸天成,与梁同书(1723-1815年)齐名,世称“梁、王”,具有相当的影响。王文治的书法造诣为“京江画派”注重笔墨在观念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另外,王文治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翰林侍读,其社会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对于“京江画派”的崛起实质上也起到了精神领袖的作用。王文治与“京江画派”许多画家相友善,常常为他们的画作题跋,他的题跋也往往为士林所宝重,因而无形中提高了“京江画派”的绘画格调和社会地位。从此次展出的“京江画家”的作品上,可以看到数量众多的王文治题跋,亦见王文治在“京江画派”画家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对“京江画派”绘画创作的深刻影响。王文治积极参与绘画创作活动,对于“京江画派”的传播和“京江画派”整体性的认同,确实起到了其他任何一位画家不可代替的作用。

顾鹤庆 山亭清幽图卷

张深 槐街踏月图轴

此外,在绘画理论领域,镇江地区也出现了三部颇为重要的著作也很值得一提,即《画筌》、《传神秘要》、《写真秘诀》。笪重光的《画筌》在清代画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书四千余字,荟萃了古人论画的精华,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持论精微透彻,颇得王翚、恽寿平等人的好评,近代以来,汤贻汾、黄宾虹等人也给以极高的赞许,汤贻汾曾有专门的著作《画筌析览》,对《画筌》进行专门的研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亦多所阐发。金坛人蒋骥所著《传神秘要》,是清代有关肖像画的重要专著,论述肖像画法十分详尽。出身肖像画世家的丹阳人丁皋著有《写真秘诀》,则是丁家几代肖像画经验的总结,是研究中国传统肖像画的珍贵资料。

明俭 霜林秋色图轴

周镐 寒林行旅图轴

潘思牧 玉山草堂图轴

明末清初以来直至十九世纪绘画群体的出现,是镇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绘画历史传统长期综合发展演化的结果,因而促使新一代绘画群体成规模的出现,形成非常鲜明的地域性绘画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审美理想。以张崟、潘恭寿、顾鹤庆为代表的“京江画派”绘画群体的出现,则标志着十九世纪镇江地区绘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京江画派”的出现,宛若最后一抹亮丽的余晖,在我国传统山水画时期发射出最后一轮耀眼的光芒!“京江画派”作为我国传统时期出现的最后一个山水绘画流派,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标志着传统山水画的终结和新艺术时代的出现。十九世纪后半期,随着我国近、现代的到来,中国山水画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责任编辑:刘昱)

Works of Jingjiang School of Painting Stored at the Nanjing Museum

Zhao Qibin

猜你喜欢
鹤庆画派镇江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民族艺术学习之新华启示
《鹤庆艺文志校注》前言
鹤庆古城考
明清时期鹤庆科举史研究
薛永年:谈古代的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