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1)

2016-09-27 04:34严文珍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欣赏美术小学

严文珍

摘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320-02

1.注意观察,收集素材,展开想象

少儿绘画创作的过程,其实与成人搞绘画创作过程大同小异。在创作前,都需要深入观察与了解生活,目的都是为了收集创作的素材。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够丰富。所以必须细心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细心观察生活,观察事物。善于发现有意思的内容,新奇有趣的事物。学会观察并不是看看而已。熟视无睹,其意思就是看惯了的东西,如果是漫不经心的,也像没看见一样,在脑子里没有印象,没有记忆,所以要学生学会观察,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地有目的地去看,去分析,去留心和记忆,回想生活中的事物或其中的过程、细节,绘画创作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辅导少年儿童绘画创作,收集素材时,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命题创作。这首先要引导学生相对集中一点,有目的地观察、记忆、为自己的绘画创作收集所需的各种形象,并可以通过画速写或画记忆画来收集有关的素材。例如"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范围较大,我就引导学生以小见大,细心观察家乡的变化,观察美丽的校园,鲜花盛开的公园,繁华的街市,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商店等等。通过观察感受和记忆家乡的美来体现祖国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绘画"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画的兴趣。对有关科幻题材的主题创作,不能到实地或实景观察,就让学生通过搜集有关的书本材料,或观看有关的电视、录像、电影等。二是自由绘画的创作,没有特定的主题,需要鼓励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善于观察,留心周边的事物。让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思考把平常的事物通过想象变成不平常的画面。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展开必要的想象。这种想象是有了"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感而发。告诉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开始,有时观察到的具体景物不一定理想。这时,可以加工改造,把它画漂亮,包括造型和色彩。也可以放大、缩小或取舍。有时还可以把没有生命力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样子,当然还可以通过夸张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2.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第一,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茵茵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使他们感到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第二,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细节。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刺绣时,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做绘画作品看。

第三,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的,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第四,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接受,并常常用来作为自己的范本。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儿童之所以喜欢欣赏美的造型艺术作品,是由于生动直观的视觉表象容易唤起他们的心声,但并非每种艺术作品儿童都爱欣赏,都容易接受。只有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儿童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习惯,不断加强欣赏指挥,才能有效地完成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任务。小学生天真幼稚,求知欲旺盛,对各种新鲜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这些心理特征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常常反映出来:年龄较小的儿童喜欢强烈的刺激,他们对于色彩艳丽、对比性强烈、明朗、简练、结构完整的绘画作品,外表华丽、富有儿童趣味的工艺品很是喜爱。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应该对欣赏的内容有所选择,要讲究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这样,艺术作品美的因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启发学生思维,陶冶情操。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只有让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吸收美术知识与技能,积极完成学习的任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比较中发现、在讨论中感受、在评价中体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再穿插点音乐,让他们从中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相信他们会很轻松地完成任务。

猜你喜欢
欣赏美术小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