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燕
摘要:汉字书写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现实情况是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情况并不理想。当我们没有办法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艺术时,我们应当引导孩子先学会规范地书写汉字。书写规范的训练方式是多样的,本文结合汉字的特点,阐述如何利用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的书写趋向规范。
关键词:汉字书写;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63-02
中华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种文字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他三种均已消亡,只有汉字至今被完整地保留,其书写还演变为一门艺术。200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书法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汉字的书写过程不等于写字,我们将这个过程艺术化。书写的过程既是情绪表达的过程,也是书写者心、眼、手统一的过程。汉字书写的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以及探索,提高基本的人文艺术素养,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1.影响汉字书写的原因
虽然学校教育已经开始重视汉字书写的教育。但是学生的汉字书写情况依然不乐观。书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高要求,因为现实情况是好多学生连汉字都写得不规范。所以可以说汉字书写教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1 频繁使用电脑打字。频繁使用电脑打字已对青少年的汉字书写造成了不良影响。频繁使用电脑打字造成青少年不再认真地体会书写汉字的工整性、艺术性。他们不重视汉字的书法艺术,甚至于写出的汉字不仅难以辨认,而且错误百出。
1.2 电子化的影响。虽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汉字书写的教学,但落实到实践当中不容乐观。当然学校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汉字书写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目前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都存在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所以书写教育需要学生自身的重视以及家庭教育的监督。
2.书写教育的实施方案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汉字的书写教育是学校教育应该加以重视的部分,毋庸置疑的是汉字书写艺术教育应该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进行切实有效的书写教学。
2.1 故事导入,引起兴趣。故事导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较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只要故事中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大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老师可以从《仓颉造字》、《习字》、《书法家王羲之》等小故事入手。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从字的演变历史入手,利用汉字本身就是一幅画的特点,引导学生像学画画一样学习汉字。老师可以找出,或做出相关动画,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体验到汉字的书写演变的神奇。
2.2 充分准备,指导书写。在指导书写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选择一些古人的字帖让学生进行研读学习。这并不是厚古薄今,而是因为经过时光的考验,能最终流传下来的作品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在小学阶段练习笔画时,教师应对结构的安排和通篇的布局有所渗透,用针对性地指导孩子运用田字格书写,树立学生书写的结构意识。
2.3 认真比对,了解书写。在指导写字之前,教师应先教会学生一些看帖的方法。最常见而又有效的方法是"找茬"。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字是怎样的写法?长短是怎样的呢?它的竖笔是"悬针"还是"垂露"?有无倾斜,倾斜的方向和角度又是怎样的呢?笔画之间又是怎样安排的呢?将这个字深深地印在脑子之后再下笔。在学生的字写得比较工整以后,要更加强调结构的巧妙安排, 通篇布局的和谐统一,此时的练习也可以不再局限于方格纸。
2.4 仔细修改,提高书写。完成书写内容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自己写的字与原帖进行认真比较,通过反复地对照,把自己不足的地方用红笔标出并改正。通过多次仔细对比更正训练,孩子们能够及时发现并更正自己的不足,书写自然能进步得更快。到了中高年段时书写的要求就不能再停留在写字的层面上,而是要引导孩子去读古人的帖,从中发现并体验到汉字灵动之美。
2.5 注重握笔,规范书写。"找茬"游戏是为了让学生的字写得更为规范,但是汉字的书写更讲究线条的流畅。虽然我们在引导孩子写字的时候要横平竖直,但是这不表示笔画就是僵硬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握笔的技巧,通过正确的握笔方式去控制书写的力道,让汉字写起来笔划或舒展柔和或刚劲有力,显现出笔划间的强弱变化。这个时候应该强调他们的握笔姿势,很多学生握笔握得太紧,写出来的字就显得很别扭。有些人认为握笔姿势不是书写的决定因素,但是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握笔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书写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2.6 开展活动,延续书写。浓厚的书写氛围,丰富的活动,能够有效保持学生的书写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内书法展,通过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的成长。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班级汉字书写(书法)竞赛、书法展览。比如进行:班级"小小书法家"的作业展评,班级"优秀硬笔字展示",也可以在班级文化墙上布置书法作品展示角,增强班级写一手好字的书写氛围。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把"识字和写字"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为新课程的四大目标内容,并且要求在每堂语文课堂中应该安排10分钟进行写字教学,还强调应该把写作的过程当作练字的过程。
总而言之,自古以来便有"字如其人"一说,汉字书写的规范与美观与否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最直接体现。语文学科与汉字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应结合学科特性,重视并加强学生书写教育,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参考文献:
[1] 寇学臣,毕芳芳,杨银波,张士文. 当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J]. 学周刊,2011,16:195-196.
[2] 刘伟. 从电脑打字对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影响谈汉字书写教育[J]. 宜宾学院学报,2005,06: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