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东
【摘 要】 本文认为,需求驱动改革、经济基础驱动上层建筑改革、“摸着石头过河”驱动“顶层设计”,这些中国特色改革的驱动模式让我们规避了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弦易帜的邪路,使我们的改革在不偏离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相信,全面深化改革在这种驱动模式下也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关键词】 中国;特色改革;驱动模式;顶层设计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已近4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改革一次又一次给全球发展带来曙光和希望,也一次又一次让“中国崩溃论”破产。本文尝试从改革驱动模式的角度对我国特色改革之路进行解读,以期为读者客观公正地看待初期的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
一、需求驱动改革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从需求的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之一脉相承,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过程。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从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不同,任务要求不同,但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需求这一改革目的没变,我国改革因人民群众需求而生,因其需求而变。需求由个人消费需求和公共消费需求构成,其满足与否有赖于私用品生产系统和公共品生产系统的发展,两大生产系统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系统,担负着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需求的责任。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坏取决于两大生产系统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而改革恰恰是提高两大生产系统质量和效率的根本途径。
计划经济一度为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在所有制结构上片面强调“公”与“纯”,一切以计划为纲,对市场规律重视不够,无法完全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发展。为尽快提升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私用品需求,我们党决定以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对私用品生产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尝试取得了极大成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在全国范围推广,粮食产量逐年攀升,为其它各领域的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顺势展开,最终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基础上,非公有制经济也迅速发展,与公有制企业一道为社会提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着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私用品生产系统的改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总量需求供给不足的问题,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群众的需求层次得到极大提升并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公共品生产系统的改革对象主要是政府及其它公共品供给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共机构运行效率,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制,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消费需求。相对私用品生产系统的改革,公共品生产系统的改革相对滞后,比如直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才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为政府“正名”: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品需求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转型的同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就牵住了公共品生产系统改革的牛鼻子。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的环境下,公共品生产系统的改革必定能乘风破浪,取得显著成果。
二、经济基础驱动上层建筑改革
30多年的改革在解决社会总量供给不足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教育改革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住房改革中的土地财政问题,医疗卫生改革中的药品药价问题,贫富差距加大带来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基础问题,很多已经触及上层建筑,在原有的改革框架下很难得到解决。另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参政议政的愿望不断加强。经济基础的变化产生许多新的事物,要求政府必须进行对应的上层建筑改革来满足经济基础的变化。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我们现阶段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是上层建筑的改革:
在国家治理领域,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改革。通过政府向市场分权、政府向社会分权、中央向地方分权实现国家治理主体多元化,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私用品和公共品的多元化需求。具体而言,就是激发活力,让公众在市场改革中,创业创新获取“红利”;公布政府权力“负面清单”,制止权力腐败,让公众保住“红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专心公共服务,让公众享受改革“红利”,进而促进我国转型升级,向创新型国家迈进,实现社会和谐。同时在党的建设领域,通过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三、“摸着石头过河”驱动“顶层设计”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路径没有规律可循,没有经验可依,全部依靠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有经验也有教训。
1、摸着石头过河
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种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从“点”开始,逐步向“面”拓展,随着时间上的持续、空间上的扩大,个别经验上升到一般经验;二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再由领导层进行概括、总结和推广。在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情况下,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面对外开放,涉及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只能自己摸索总结。这个时期的改革不是纯粹的自上而下式的改革,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在达成共识、统一思想的前提下鼓励地方大胆探索、勇敢尝试,自下而上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这个时期遇到的问题大多是新问题,产生的思想也大多是新思想,三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为现在的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顶层设计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摸着石头过河”自身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另一方面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站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刘易斯拐点”,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伟大中国梦,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又一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改革之初的既得利益者有一些成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阻碍,所以当前新一轮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打破既得利益者的藩篱,提振改革的动力和信心。这些既得利益阶层自然不愿主动放弃嘴中的肥肉,联合地方利益集团抱团阻碍改革,甚至在某些领域和行业固守一隅顽强抵抗;加上几十年的改革至今累积的一些矛盾已经凸显,这个时候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和部门自觉地推进改革、打破既得利益堡垒,难度很大;这必须依赖于顶层设计,先将改革的目标、原则、要求等定下来,再稳步向前推进,使得地方政府和既得利益者向社会公平交账,这个时候强化和突出顶层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社会内耗和摩擦。
3、“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
重视“顶层设计”的同时,没有忽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改革的内容系统全面,有改革的理论准备、有明确的改革目标、有详细行动规划方案与时间表,还有改革的实践探索和参考。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创始人科斯在其著作《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指出,“中国经济大转型绝不是靠一个全知全能的政府,处心积虑、耐心设计的结果”。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区域发展不均衡、利益格局多元化、信息传递不对称,这决定了任何一项“顶层设计”都要和当地的发展实际相结合,融入本地元素。李克强总理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三个清单”建设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也就是鼓励“顶层设计”模式下的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摸着石头过河”不是没有方向和目的的“瞎摸”、“乱摸”,而是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努力打造“顶层设计”下的地方样板;“顶层设计”也不是闭门造车、一劳永逸,而是在地方探索和创新的反馈中完善制度指导和政策指引。两者结合起来,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创新和升华,是“知行合一”在新环境下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两大强力引擎。
需求驱动改革、经济基础驱动上层建筑改革、“摸着石头过河”驱动“顶层设计”,中国特色改革的这些驱动模式让我们规避了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弦易帜的邪路,使我们的改革在不偏离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世界各国纷纷讨论“中国速度”和“中国模式”。我们无意追求中国社会发展的高速度,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也无意向世界其它国家宣传推广“中国模式”,但驱动中国改革的模式可以作为其它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借鉴和参考,毕竟它才是纷繁复杂发展表象后相通的东西。全面深化改革在这种驱动模式下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伟大的中国梦也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周爱兵.中国道路为什么走得对—写在改革开放35周年之际[N].人民日报,2013-12-23.
[2] 杨芳.李克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推进结构性改革[EB/OL].人民网,2015-12-03.
[3] 萧冬连.国有企业改革之路: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J].中共党史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