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庙会文化传承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2016-09-22 06:32连建功
关键词:庙会传统活动

连建功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旅游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0044)



·信息与文化·

传统庙会文化传承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连建功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旅游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0044)

传统庙会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商业、文学、音乐、美术、工艺、体育等文化类别,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重大。文章以河南为例,从传承主体与对象、传承场(空间)、传承方式、传承内容、保障体系等方面对传统庙会文化进行研究,并从活动运营机制、文化内涵、宣传推广、产业关联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传统庙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

传统庙会;文化传承;创新;河南省

传统庙会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交制度,以祭祀神灵为核心,围绕特定庙宇,在特定日期内,举办特定的宗庙祭祀活动,吸引大量民众前往朝拜祈福,从而形成一种周期性的群众活动,因同时伴有商业贸易、传统杂耍、民间美食、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多种活动,庙会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传统庙会具有独特的内容和价值,构成了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研究综述与对象选择

(一)研究综述

传统庙会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社会现象,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风情民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早在1991年,陈玉明就对邢台火神庙庙会的历史、形态和举办状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1]。1992年高占祥首次提出了“庙会文化”的概念,将其概括为以寺庙为依托,融宗教祭祀、商业贸易、休闲娱乐、艺术表演为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2]48。2000年后,学术界对传统庙会的研究逐步深入,并走出了单纯民俗学的狭隘领域,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学者也开始关注传统庙会的研究,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庙会的历史渊源、功能体现、当代价值、文化保护及其庙会期间的特色民俗活动、文学艺术、美术音乐等方面[3]。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传统庙会的保护与传承逐步成为研究的主流,2011年赵若言以高淳庙会为例,提出了庙会活动中唤醒“民族文化自觉”和如何处理庙会文化保护和商业开发之间的平衡的问题[4];2012年李华锋从庙会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庙会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措施[5];2013年刘晓以泰山东岳庙会为例,阐述了当代庙会转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6]。总体而言,国内有关传统庙会研究的个案较多,而对传统庙会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较为缺乏。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传统庙会作为地方文化的标志性载体,其文化传承与创新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传统庙会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包含原始崇拜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人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被称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7]14,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河南省传统庙会数量众多、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文化传承和创新状况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庙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方便研究,文章选取河南省、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项目为研究对象。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 000多项,其中传统庙会类61项,包括国家级8项、省级19项、市级34项。对传统庙会的文化承载、活动特征、运营模式等内容进行研究,能有效地了解国内传统庙会的文化传承机制和发展趋势。

二、传统庙会文化传承的体系构建

传统庙会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传承的意义重大。传统庙会文化传承体系涉及政府、民众、民间团体、企业商户、新闻媒介、宗教庙宇、艺人等多方利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传承主体和对象、传承场(空间)、传承内容、传承方式和保障系统。

(一)传承主体和对象

传承主体和对象是传统庙会文化传承的核心,前者是文化的传递者、传播者,后者是文化的接受者、继承者[8]。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多为师者、父兄、尊长等,传承对象为徒弟、孩童和晚辈。就传统庙会而言,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和空间,其传承主体并非个体所能承担,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多由部落自发组织,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村镇社区、政府、民间团体、企业等层面,传承主体日益多元化。庙会文化传承对象主要是指参与庙会活动的各类信众、民众和旅游者,他们对庙会文化的接受与庙会文化的内容、传承方式有关,也与他们的文化层次、参与动机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传承场

传承场是传者与受者进行文化传承所建立的关系网络,它可表现为特定的自然空间,也可以表现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空间,实际上,文化传承场多是自然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的结合体。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凡是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在确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举行传统的大型综合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形式[9]10。传统庙会源于特定的自然空间,地方自然环境的不同对当地民众的精神信仰具有重要影响,其在特定时间、地点举办丰富多彩的宗教、民俗、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人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又彼此建立起一种人际网络,形成典型的社会文化空间。当然传统庙会文化的传承并非仅仅局限于庙会所在地,社区、学校、新闻媒介、场馆,甚至企业都可能成为庙会文化的传承场。

(三)传承内容

传统庙会从古老的社祭发展成为宗教祭祀、文化娱乐、商贸交易、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活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其举办宗旨也日益世俗化,是地方文化综合展示的重要平台。庙会文化承载了宗教、艺术、音乐、歌舞、餐饮、商贸、体育、民俗、人际交流等多种文化内涵,是任何其他社会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搞好庙会文化传承首先要对其所蕴含的多元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掘其当代意义和价值。不同庙会有不同的文化内容,在传承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以河南省的传统庙会为例,太昊陵庙会、盘古庙会、女娲城庙会侧重根亲文化传承,禹州药交会侧重中医药文化传承,宝丰马街书会却是全国曲艺文化的主要传承场。

(四)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传承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的总和。和一般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传统庙会是多元文化的综合体,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载体,庙会期间不仅可以观赏到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皮影、木偶等表演艺术,而且能近距离接触剪纸、蜡染、刺绣、编织、雕刻等传统技艺,庙会本身也蕴含着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和谜语等内容,从而成为这些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空间。此外,还包括师徒、家庭、社区、学校教育、各类典籍、媒体等多种形式的传承。随着信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民大众和旅游者自媒体传播日益在庙会文化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保障系统

保障系统由文化传承的制度、环境、法律、政策、措施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构成,它提供了庙会文化传承的外在动力,并对庙会文化传承体系的运行发挥监控和评估作用。传统庙会在特定时代背景、特定区域产生和发展,往往具有深刻的时代和地域烙印,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文革”时期,国内很多庙会被当成“四旧”而被禁止,改革开放以后,基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传统庙会又重新复苏。目前,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传统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出台政策、优化环境、完善硬件设施,使得庙会文化及其期间的民俗、歌舞、曲艺、音乐等文化形式得以有效传承和发扬。

三、传统庙会文化传承体系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指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系统运转的形式和功能。就传统庙会而言,其文化传承必须明确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图1)。

图1 传统庙会文化的传承体系

(一)传统庙会文化传承体系要素之间的关系

传统庙会文化传承体系中,传承场(空间)和保障系统是传统庙会文化传承的外围系统。传承场就是传统庙会的举办自然空间和文化空间,不仅包括特定的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而且还包括庙会举办地的文化积淀、宗教祭祀、建筑风格、歌舞音乐、特色商品及其信众和旅游者参与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保障系统是庙会文化传承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环境,它提供了庙会文化传承的外在动力,对庙会文化传承体系的运行发挥监控和评估的作用。

传承主体和对象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前者组织举办庙会活动,属于供给的一方,后者消费体验,属于需求一方,他们之间类似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围绕庙宇,组织以宗教祭祀、文化娱乐、商贸交流为核心的传统庙会,老百姓和旅游者通过参与庙会活动,实现其精神宣泄、商品获取的消费目的。庙会的内容、形式和特点直接决定其参与对象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老百姓和旅游者的特点和对庙会活动的反应也会反作用于庙会举办主体,促使其采取和调整文化传承的策略。实际上,在庙会文化传承体系中,传承主体和传承对象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其中,民间组织、企业商户、演出艺人很多情况下既是传承主体,又是传承对象。

传承内容是庙会文化传承的核心,失去了核心,传统庙会的文化传承将不复存在,但传统庙会的传承内容既受制于传承场和保障体系,也受制于传承主体和传承对象。不同传承内容适合不同类型的传承方式,同时也需要不同的保障机制。庙会期间的民间曲艺、杂耍、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通过特定的传承人进行传承,但这种传承方式对于传统庙会却不适合,需要传承主体发挥作用。政府相关部门除对庙会文化空间加强保护外,还应该创新其传承方式,诸如举办寻根问祖性质的祭祀大典、休闲娱乐性质的民俗文化节、商贸交易性质的博览会、学术研讨性质的国际文化论坛等。

(二)传统庙会文化传承体系的运行

在传统庙会文化传承体系中,传承主体和对象是核心和动力,内容传承是根本宗旨,传承方式是手段和载体,传承场和保障系统是外围环境,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整个传承系统良性运转。以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太昊伏羲氏为“三皇之首”,为纪念其功德,在其长眠之地淮阳建有陵庙,并举办固定的祭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太昊陵庙会及其相关传统习俗传承场自然而成。祭祀主体一直延续民间和官方两条脉络,官方记载其庙会从唐代兴起,宋代规模渐大,赵匡胤亲颁“修陵奉礼诏”,祭祀规格为最高的“太牢”祭祀。朱元璋自制祭文,派官祭祀,为后代帝王仿效[10]。受官方主导影响,民间对太昊伏羲的祭祀也较为繁盛,清末已具有相当规模,民国时期达到顶峰。“文革”时期,特定背景下庙会被迫停止,改革开放以后又得以恢复。1993年以来,淮阳县政府一直主导祭典活动,后来升级为市级、省级层面。2013年开始,公祭伏羲大典由民间团体举办,当地政府不再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得到有效实施。太昊陵庙会期间,从敬拜人祖、摸子孙窑,到栓娃娃、抢旗杆,再到担经挑、泥泥狗、讲经、唱经等民俗活动,无不彰显出其所蕴含的根亲、生育、艺术、宗教等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当前庙会功能逐渐由祭祀向着经贸、文化、旅游、休闲等综合型活动的转变,传承内容、对象和方式也日益多元化,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太昊陵庙会文化的影响力。总体而言,传统庙会文化传承体系的良性运行需要体系中各要素的有效整合和功能发挥,不管是庙会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还是庙会所承载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类别,传承的关键在于对传承体系统筹兼顾,政府监管和传承主体的作用发挥至关重要,相应的保障手段却能够确保传统庙会沿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河南省传统庙会文化的传承机制

(一)河南省传统庙会的发展特征

通过对河南省61项市级及以上庙会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数量众多,历史悠久。明清高峰时期,河南省几乎是村村有会,每年举办庙会高达数万次,时至今日,庙会数量亦在千次以上,淮阳太昊陵庙会、商丘火神台庙会等很多活动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其二,季节性强,分布集中。河南传统庙会大多集中在春季农历正月、二月、三月,数据统计占比70%以上。空间布局上相对集中,整体而言可分为以浚县古庙会为代表的豫北庙会群,以马街书会、关林庙会为代表的豫西南庙会群,以太昊陵庙会为代表的豫东庙会群。这些多分布在村镇,占比近70%,从而构成乡村集市贸易的重要形式。其三,规模较大,形式多样。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太昊陵庙会,高峰时日均人流量达40多万人次,2008年曾创日流量82.5601万人次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被称为中国最“牛”的庙会。除庙宇祭祀主题外,河南传统庙会还有药会、书会、灯会、花会、摸摸会、面人会、添仓会等多种形式。其四,河南省传统庙会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包含祭拜、进香、祈福、还愿、求子、歌舞、曲艺、商贸、旅游、文化交流等多种活动。庙会上的锣鼓、歌舞、高跷、杂技、魔术、曲艺等,通过演员憨态可掬、潇洒幽默的表演,博得人们哈哈大笑,成为为地方民众提供精神享受的平台,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其五,根亲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淮阳太昊陵庙会、西华女娲城庙会、西平嫘祖庙会、桐柏盘古庙会、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使河南传统庙会具有鲜明的根亲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河南省传统庙会文化的传承困境

河南省传统庙会经历了产生、发展、衰落到复兴的过程。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文革”时期随着寺庙的破坏,大多数庙会被迫终止,改革开放后,为发展地方经济、满足民众精神信仰需求,许多庙会开始复兴。每项庙会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步发生改变,河南省传统庙会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困境。文化挖掘不到位、缺乏历史积淀和地方特色,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内容和形式创新。在具体操作层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封建迷信活动充斥,几乎每个庙会都是“看命算卦”先生的集聚地;其二,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庙会上销售的洗化、服装、食品等多为三无产品,质量毫无保证;其三,色情表演横行,南乐仓颉庙会、新密李堂庙会等都曾出现低俗表演的现象;其四,政府监管缺失,导致交通、治安秩序混乱,环境污染严重,娱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河南省传统庙会的文化传承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其健康持续发展。

(三)河南省传统庙会文化传承的创新策略

1.政府引导,创新运营体制

传统庙会文化的传承主体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民间到官方再到民间的演变过程,市场化运作是传统庙会现代性建构的必然之路。但作为地方标志性文化载体,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肩负传承主体的重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民间参与”的市场化运作道路。在政府引导下,民间团体、企业、社区、民众、商户等充分参与,并有效带动商贸交易、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等相关产业发展。河南省具有丰富的庙会文化资源,应在文化主管部门专门设置节庆庙会管理机构,对全省庙会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筛选文化传承的精髓,建立河南省传统庙会数据库。在淮阳、浚县、宝丰等具有特色庙会的地区建立传统庙会生态保护区,对庙会活动本身及庙会期间的传统歌舞、音乐、美食、民间工艺等进行动态保护。依托省内科研机构和高校成立传统庙会文化研究中心,对中原特色庙会文化及传承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国内外传统节庆活动运作模式,引入民间团体和商业组织,为传统庙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文化主导,创新活动内容

文化是传统庙会的灵魂。河南省每个庙会都有其特有的文化主题,都有一段美丽动人、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典故。昔日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等众多神话故事成就了桐柏盘古山庙会、西华女娲城庙会、淮阳太昊陵庙会、沁阳神农山庙会等。传统庙会必须深入挖掘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将风情民俗和地方特色融为一体,传承经典,并吸纳当代元素,与时俱进,贴近老百姓和旅游者的需求,创新活动内容,创造新时代文化精品。早在2009年,鹤壁就对浚县古庙会的文化传承进行了积极探索,将庙会升级为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节庆期间举办社火表演、非物质文化展演、摄影展、地方戏曲展演、美食文化展、文化论坛、媒体采风、旅游推介、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等多项活动,有效带动了鹤壁市经济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同样,河南省很多传统庙会都可以根据其主题特色,结合现代民众需求进行内容和形式创新。以嵩山摸摸会为例,其又叫摸黑拍手定情会,具有传统生育习俗文化的重要特征,延绵今日已成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盛会,为彰显其文化的内涵,就可以在庙会期间举办相亲大会,将其办成民间浪漫文化节。

3.加强宣传,创新品牌培育

传统庙会文化传承的前提必须扩大其影响力和提高其知名度,只有这样才能将庙会所具有的文化精髓发扬光大。除太昊陵庙会、马街书会等少数活动外,河南省很多传统庙会只是区域性活动,缺乏整体包装和系统推介,传承对象只局限在狭小的区域内,不能走出河南,走向全国。其实,从文化主题来看,河南省很多传统庙会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诸如西华县的女娲城庙会和桐柏县盘古山庙会,盘古、女娲均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民众信仰的重要对象,可以通过创新传承和传播方式,将二者活动进行全方位整合包装推介,使其产生非凡的吸引力。可利用网络游戏、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将全省所有庙会信息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进行现场直播和实时互动,吸引民众和旅游者参与点击和交流;开通网络祭祖平台,开展献花和网络寄语祝词等活动。其品牌培育可借鉴国外狂欢节、嘉年华的运营模式,在保持传统经典的同时,吸收国内外优秀时尚文化。加强活动前、中、后期的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从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色彩、体验性强、知名度高的庙会品牌。

4.全民参与,创新产业关联

和传承主体一样,传承对象也是庙会文化传承的核心,传统庙会应尽可能扩大传承对象的范围,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一般认为,传统庙会的传承对象是老百姓和旅游者,其实活动运作涉及政府、宗教、民众、学者、商户、媒介等多方利益主体,他们既是传承主体,也是传承对象。地方传统庙会应该创造一种“全民参与”的狂欢氛围,在活动设置上应贴近民众生活、服务普通百姓,同时融入时尚元素,符合现代人求新、求美、求奇、求异的心理,吸引各类层次的人群参与庙会活动。同时拓展庙会产业链条,依托文化主体、活动期间的特色活动,将庙会和现代会展业、文化旅游业、商业贸易活动等密切关联,使之效益最大化。如禹州药交会、百泉药交会可以和中医药博览会对接,渗透全新活动运营理念,培育传统庙会品牌。庙会文化的神秘性及其期间的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等,为庙会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契机。河南省传统庙会大部分已进行了旅游开发,并形成了中岳庙、太昊陵、大伾山等多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庙会期间,景区贴近民众需求,纷纷推出10元、20元不等的惠民票价,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促使河南庙会旅游飞速发展。

5.完善保障,创新传承空间

传统庙会文化的有效传承不仅和传承主体、对象、内容、方式有关,而且还和地方政策、基础设施、环境、教育、人才供给等保障要素密切相关。传统庙会形成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空间,其文化空间环境的改变必然引起传统庙会的改变。河南省传统庙会的良性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保障系统。其一,组织保障,建立河南省节庆庙会专业管理机构,加强文化传承的引导;其二,政策保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促使传统庙会活动良性运行;其三,资金保障,设立河南省传统庙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基金,扶持省内传统庙会的文化传承、宣传推介与创新;其四,设施保障,加强交通、环卫、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其五,教育保障,实施传统庙会进社区、进校园、进教材的“三进”活动,在高等院校相应学科内设置传统庙会课程,和国内外高校合作培养活动运营人才。

传统庙会活动所包含的一些文化价值仍然是广大人民今天所认同、所追求的,是我们现实国家目标可以借助的巨大文化资源。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耕社会孕育的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在现代社会逐渐消逝、淡忘了。文化、风俗习惯作为民族生活的镜子,是经过千百年打磨而成,不仅是我们民族物质生活的载体,而且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写照。如何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现代观念与传统习俗之间寻找支点、寻求平衡,葆有、弘扬我们民族之根,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1]。

[1]陈玉明.邢台火神庙庙会[J].民俗研究,1991,(4):56-58.

[2]高占祥.论庙会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3]李秋香.庙会文化研究论略[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71-74.

[4]赵若言.民俗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高淳庙会[J].科学与财富,2011,(3):195.

[5]李华峰.简析庙会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6):156-157.

[6]刘 晓. 当代庙会转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青海社会科学,2013,(1):34-38.

[7]高有鹏.狂欢季节——庙会中的信仰与生活[M].北京: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2015.

[8]段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6.

[9]汪振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0]赵喜珠. 太昊陵祭典庙会的特点及开发价值[J].学理论,2013,(3):123-124.

[11]韩大强. 论春节仪式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功能[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2):104-108.

(责任编辑:韩大强)

2016-07-20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豫商文化研究项目(YSWH201500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ZD-02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S077)

连建功(1980—),男,河南新乡人,讲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G122

A

1003-0964(2016)05-0078-05

猜你喜欢
庙会传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元宵节,逛庙会
老传统当传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回到“风”中——评《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