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爱萍, 管金梁, 盛 蔚
(合肥工业大学 a.经济学院;b.工业信息研究院,合肥 230601)
基于省会功能定位的合肥市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陶爱萍a,b,管金梁a,盛蔚a
(合肥工业大学 a.经济学院;b.工业信息研究院,合肥230601)
产业空间布局既要立足于城市功能定位,又要为实现城市功能服务。文章基于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在分析合肥市当前产业空间布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合肥市省会功能总体定位和五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分别从战略功能定位、发展功能定位、基础功能定位三个层次提出合肥市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设计,并结合圈层理论提出合肥市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路径,对合肥市省会功能的发挥及各主体功能区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省会功能定位;产业空间布局;主体功能区;合肥市
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科学发展、集约发展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过于注重投入产出效益,而往往忽视了对产业进行合理地空间布局,经过了几十年高速发展后,有限的空间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就逐步显现出来。过去在城市外围的重工业部门,如今也已经处于城市扩张的核心地区,因此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就迫在眉睫。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安徽省处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关键时期,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在全省“调转促”工作中应当好排头兵,发挥标杆作用。本文立足于合肥市实际,从省会功能定位和主体功能区的角度,分析产业空间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路径,旨在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合肥市产业布局优化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1.省会功能定位的理论基础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具有集聚、辐射、创新和协调等功能。省会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同时具有普通城市的一般功能和省会城市特有的功能,要对省会城市功能定位,必须先研究城市功能。
(1) 城市功能对于城市功能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科着眼点不同。从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角度看,城市功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周一星,1995)[1]。从社会学角度看,城市功能指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规范、制度、风俗等的相互协调配合,从而维持人们的城市生活(林波,2001)[2]。从经济学角度看,骆金方(2005)[3]、付丽萍和舒亚东(2010)[4]认为,城市功能是城市这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在国家或地区所承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
(2) 省会城市功能定位20世纪末,定位理论开始应用于城市功能研究。高宜程等(2008)[5]认为城市功能定位是在对城市自身优劣势、区位条件、外部环境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城市在区域中的区位,使城市在区域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获得更大城市竞争力的过程。而省会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其城市功能的定位代表了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国际战略(高凌等,2007)[6]。根据付丽萍和舒亚东(2010)的理解,省会功能定位与城市功能定位一样,都是基于城市的基本条件,确定城市的主要功能并将其作为发展方向;但区别于城市功能定位,省会功能定位更要考虑省会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地位,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等因素。
2.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
(1) 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指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空间的优化组合,它包括一个地域的宏观格局与框架、区域的空间组合关系、各级经济中心与周围地域之间的关系、区域结构网络关系和空间结构类型等。宋金平(2009)[7]认为,产业空间布局是城市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空间反映,是社会生产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地域体现,其本质是企业组织、资源要素和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集散与流动。詹红岩(2013)[8]认为,产业空间布局指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和各环节在地域上的组合、分布,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和效果,因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2) 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现代产业布局主要从成本和收益的权衡角度选择最佳的产业布局模式,其核心是能够最大限度缩小成本,获取更多利益(薛东前等,2014)[9]。经典的产业布局模式如Krugman[10]、Fujita[11]等学者研究的“中心-外围”的圈层产业布局模式: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经济最后会自发形成以农业为外围、以制造业为中心,或以制造业为外围、以服务业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结构。伦敦、纽约、东京的产业集聚就呈现这样一种模式(谭裕华,2014)[12]。从产业分布结构角度出发,产业空间布局模式有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三种(李洁,2015)[13]。一是增长极模式。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和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该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增长极具有极化和扩散效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某个区域或产业起着增长极的作用,辐射和带动周围地区产业的发展。二是点轴模式。点-轴理论以中心地学说、空间扩散理论、增长极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来看,产业首先集中在少数点上,即增长极。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增长极的增多,以及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点与点之间必然会建设各种形式的交通通讯线路使之相联,这些线路即为轴。这些轴线为服务点而产生,一经形成,便对人口和产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之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点,从而形成点-轴布局模式(关伟和胡艳慧,2008)[14]。三是网络模式。该模式是点-轴模式的继续与深化。根据产业布局集聚扩散规律(曹颖,2005)[15],当产业进一步发展后,集聚机制的作用逐渐减缓,扩散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产业进入成熟期时,集聚和扩散机制同时作用,逐渐形成成熟的网络布局模式(包世泰等,2008)[16]。
1.三次产业结构与省会功能定位存在较大差距
省会城市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经济功能方面应该率先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2010年合肥市三次产业比为4.91:53.92:41.17,南京为2.83:46.46:50.71,杭州为3.50:47.84:48.66。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巢湖市、庐江县被划入合肥,对合肥市三次产业结构造成一定影响,三次产业比变为5.73:55.05:39.22。与南京的2.66:44.93:52.41、杭州3.37:47.38:49.25的相比,合肥市产业结构明显偏重。2014年合肥市三次产业比变化为4.87:55.25:39.88,南京市三次产业比为2.43:41.08:56.49,杭州市三次产业比为2.98:41.77:55.25,相比较而言,合肥市产业结构依然偏重(表1)。
通过直接相减计算可知(表2),2011-2014年,合肥市第一产业比重平均减少0.29,南京市第一产业比重平均减少0.08,杭州市第一产业比重平均减少0.13;合肥第二产业比重平均增加0.07,南京第二产业比重平均减少1.28,杭州第二产业比重平均减少1.87;合肥第三产业比重平均增加0.22,南京第三产业比重平均增加1.36,杭州第三产业比重平均增加2.00。与南京和杭州强化“三二一”产业结构不同,2011-2014年合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其产业结构依然为“二三一”,这与合肥市的省会功能定位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合肥市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增长极作用。
表1 2010-2014年合肥、南京、杭州三次产业比
表2 2011-2014年合肥等省会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平均变化
从法人单位数及其从业人数来看(下页表3),2014年末合肥市第二产业法人单位2.29万个;第三产业法人单位8.44万个;南京市第二产业法人单位2.76万个,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0.64万个;杭州市第二产业法人单位6.71万个,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6.53万个。与南京、杭州相比,合肥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最少。2014年末合肥市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为181.4万人,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为239.8万人;南京市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为216.2万人,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为284.8万人;杭州市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为286.99万人,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为301.54万人。与南京、杭州两个城市相比,合肥市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也最少。从合肥市从业人员分布来看,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这不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律,制约了合肥省会功能的发挥。
表3 2014年合肥等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2.产业发展趋同现象比较严重
合肥市产业布局的空间趋同主要表现为各区、县、市在重点产业选择上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目前合肥市发展汽车产业的地区有蜀山区、包河区、经开区、肥西县4个,发展家用电器产业的地区有经开区、肥东县、肥西县3个,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地区有高新区、新站区2个,发展装备制造产业的地区有经开区、肥西县2个,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地区有高新区、巢湖市、肥西县3个,发展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地区有经开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6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有瑶海区、包河区、高新区3个。这种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导致各区县市特色差异不明显,使得相关龙头企业难以根据地区的特色做出正确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各园区和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浪费社会成本;加剧了园区和地区间的竞争,使得区域间竞争大于合作,又因为产业整合目标的位置过于分散,企业间的关联和协作难以展开,增加了产业整合难度。
3.各主体功能区重点发展产业集聚度不高
产业集聚能在技术、知识、信息传递、人力资本贡献等方面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能使集聚区内要素自我良性积累、规模收益递增、产业链自主延续。然而,从目前合肥市各主体功能区的重点发展产业来看,其集聚程度仍然不高,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按照国家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结合合肥市总体发展战略,可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五类主体功能区域,即优化提升区、重点拓展区、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和禁止开发区。优化提升区位于合肥市中心,集聚了各类高端要素,最终形成商贸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重点拓展区位于优化提升区的外围,是合肥市工业化的重点地区,最终打造成为合肥市各类产业集聚的高地和支撑全市发展的增长极;农业发展区位于合肥市下辖的县区内,是全市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区域,最终打造成为以现代农业为核心,旅游、居住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保护区和禁止开发区为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区内仅存在一些旅游产业,因此本文不再叙述其产业布局问题。各类主体功能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优化提升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但目前区内传统商贸业占据较大比例,现代服务业项目尚处于推进状态,广告营销、咨询与设计、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滞后,集聚度不高。特别是作为合肥市老工业区和仓储区的改造完善片区,其第三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区内进入“2014安徽企业100强”或“2015安徽企业100强”的服务业企业只有安徽省盐业总公司等少数企业,尚未集聚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和服务业品牌。
重点拓展区工业基础较好、创新潜力巨大,适合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并建设面向区域的现代服务中心。然而,目前该区区内的高端产业集聚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集聚区内产业之间(例如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缺乏关联,且高端产业集聚度不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难以发挥合作协同效应,造成“集而不聚”的现象。同时,区内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还未完成建设,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产业没有完全转移到集聚区,导致这些产业在重点拓展区内分散布局,产业离散分布现象比较突出。
农业发展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然而,就该区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区内缺少国际、国内知名的跨国、跨省农业企业,大部分农业企业是小型企业,尽管有省级、市级龙头企业,但其所占比重较小,市场占有能力有限,不能创造出良好的效益,集群的凝聚力不强。合肥市虽然已经拥有一批省内外知名的名、优、特农产品,但品牌经营能力不强,消费者认可程度不高,无法形成较高的市场份额,也就很难诱发良好的产业集聚。
4.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较突出
产业空间布局需要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作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合肥市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生态空间减少等问题日益凸显,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严重,特别是巢湖流域水污染问题和城市雾霾问题已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资源方面,合肥市人均水资源量从2010年的608.55立方米/人减少到2013年的386.81立方米/人,急剧下降。除了水资源以外,土地资源的短缺、不合理利用也会影响产业空间布局。在合肥市产业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因为瑶海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项目,主城区释放了大量土地。但这些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许多土地仍处于闲置状态,土地利用率低,造成合肥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制约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另外,在能源消耗方面,2010年合肥市能源消耗强度为0.78(吨标准煤/万元),2014年为0.54(吨标准煤/万元),虽然近年来合肥市能源消耗强度明显降低,但与杭州等城市相比,合肥市工业能源消耗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表4)。
表4 2010-2014年合肥市工业能源消耗强度
在环境方面,据统计(表5),2010年合肥市SO2排放量为3.20万吨,COD排放量为0.40万吨,氨氮排放量为0.25千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0.33万吨。2014年合肥市SO2排放量为4.24万吨,COD排放量为0.78万吨,氨氮排放量为0.34千吨,工业废水排放量为0.69万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所增加,同2010年相比,2014年合肥市SO2、COD、氨氮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增加了32.5%、95.0%、36.0%、109.1%,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五年间翻了一番。对合肥市来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表5 2010-2014年合肥市环境污染情况
1.基于省会功能定位的产业空间布局总体设计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是联结长三角和中西部的关键节点城市,起到引领全省、联动区域、面向全国的重要作用。安徽省要以合肥市功能定位为基础,依托合肥都市圈,将合肥市的产业空间布局纳入到全省的分工体系,从城市间的联系、对接角度来考虑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城市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和互动,使得增长极功能更加凸显。基于合肥市省会功能定位的产业空间布局设计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即战略功能定位、发展功能定位和基础功能定位。战略功能定位为全国性的功能定位,包括现代化、国际化和持续化发展;发展功能定位为区域性的功能定位,包括技术创新、产业优化、发展协同和区域竞争;基础功能定位为省内的功能定位,包括生产消费、管理服务和集散流通。
合肥市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全力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长期内将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合肥市拥有国家级大蜀山森林公园和国家级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首批园林城市、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自然环境优美宜人;以马钢(合肥)公司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正有序进行,以合肥市高新区为依托的高技术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合肥市的可持续发展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因此合肥市要继续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着眼于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奋力打造的“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合肥市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是全国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会员城市,这些表明合肥市的技术创新持续进步并得到广泛认可。合肥市要以创新优势为基础,一方面继续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显示面板、白色家电、生活日化等传统优势产业,使之不断壮大,同时加大这些传统产业的创新力度,使合肥成为传统制造业的创新高地;另一方面要加强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科技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的外部引进和本土创新,把合肥打造成高技术产业的领头羊。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加强和深入,各产业会由量变累积为质的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凭借技术创新的推动得到优化。由于合肥市的城市体量和功能限制,产业发展会逐渐遭遇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双重限制,以及不符合合肥省会定位的城市功能限制,因此合肥市的产业空间布局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视角内统筹考虑。在省内要以皖江城市群和合肥经济圈为基础,破除壁垒、打造平台,使得各种要素畅通流动,使得符合省会功能的产业和生产环节在合肥集聚,其他不符合省会功能或辅助性的环节疏散到省内其他城市,从而带动全省经济协同发展。在区域内更多表现为城市间的竞争,合肥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省会城市相较于杭州、南京等省会城市差距明显,但是合肥具有后发优势和较弱的发展路径依赖,因此合肥要紧紧把握自身的优势,积极融入区域的发展竞争。以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避免传统产业的重复发展,努力引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和金融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将其打造成为合肥新的增长极。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应当在履行省会功能的同时积极围绕省会功能定位来对各产业进行合理布局。2014年合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 158亿元,省会经济首位度提高到24.74%,占全省产值的近四分之一。因此,合肥市要努力凝聚全省的资源要素,加强全省制造业的领头地位;合肥市应发展高端商业业态,避免低端重复建设,以吸引全省的高端消费集聚;合肥市要充分发挥政府资源、企业资源、教育资源、交通资源等资源的优势,使得人员、物资、商品和服务在合肥聚集并向全省流通,并以此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物流集散、金融服务、餐饮住宿和教育培训等产业。
2.基于圈层模式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路径
合肥市的产业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郊县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空间分布格局,合肥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也基本符合该格局,因此合肥市产业空间布局优化需要将“中心-外围”的圈层产业布局模式和合肥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以探究出符合合肥市实际的合理路径。
(1) 核心市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路径核心市区即中心城区,该区域是完全城市化了的地区,基本没有大规模的种植业和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与之相对应的是合肥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优化提升区,该区域位于合肥市二环以内。优化提升区内集聚了之心城、万达广场、银泰中心、淮河路步行街、宁国路商业街以及火车站周边各专业市场等高、中、低档商业业态;财富广场、安粮东怡金融广场、安徽国际金融中心、坝上街环球金融中心以及各银行网点和各中小金融服务公司等金融业态密集分布;包公祠、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等旅游观光资源丰富。与此同时,区内也存在着以瑶海老工业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集聚区,以及现代高端住宅区和传统老旧小区甚至棚户区毗邻的现象,产业空间布局亟待优化。
从商贸业来看,应大力发展高端商贸业,错位发展以形成合肥高端商贸业的自有品牌和特色,培育形成固定的客户群,吸引全省乃至省外的消费者;切实发展中端商贸业,使之切合大众的品味和消费水平,杜绝重复投资、低端建设,同时避免不符实际地向高端发展;限制发展低端商贸业,一方面要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引导批发市场等低端业态转型升级或合并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手段,自然淘汰那些不符合发展趋势的低端商贸业,为其他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和资源。从金融业来看,合肥市要立足安徽省,辐射长三角,形成安徽省金融中心和长三角金融高地。通过政策、人才、资金等优势吸引未在合肥市落户的商业银行设立分支行,努力争取已经落户的银行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业务,对外资银行落户合肥的可能性进行前期调研;大力发展滨湖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在服务安徽的同时,面向长三角乃至全中国。依托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借助包公故里和国家级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在全国打响“包公牌”和“湿地牌”。对于传统的工业区,在向区外进行转移的同时,还可以借鉴北京“798”艺术区的成功经验,将废弃的工业厂房改造成为艺术区,用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内的老旧小区和棚户区进行拆迁改造,对商业区和居住区进行合理规划,为产业发展释放出宝贵空间。
(2) 中间城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路径中间城区位于核心市区和外围县区之间,居民点密度较低,建筑密度较小,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为主,与之相对应的是合肥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拓展区,该区域位于合肥市二环和各县之间。重点拓展区内涵盖了合肥市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有合肥市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合巢经开区、蜀山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包河工业园、瑶海工业园、庐阳工业园、桃花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区内集聚了合肥市的大部分制造业,但是区内产业布局分散,各开发区和园区产业发展趋同,因此要在全省的范围内统筹规划,形成合理的集聚区产业分工格局。
本文依据合肥市产业发业发展现状及产业规划,提出以下四大集聚区及各区发展重点。东部产业集聚区要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经济开发区、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新型化工、钢铁深加工、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家用电器、商贸物流等产业,并和省内其他城市形成合巢芜产业带。北部产业集聚区要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庐阳工业园、瑶海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为主体,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纺织服装、包装印刷、机械加工等产业,并和省内其他城市形成合淮蚌产业带。西部产业集聚区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蜀山经济开发区、南岗科技园、柏堰科技园为主体,重点发展家电、汽车、电子信息及软件、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公共安全等产业,并和省内其他城市形成合六叶产业带。西南部产业集聚区要以经济技术开发区、肥西桃花工业园、包河工业园、新港工业园为主体,重点发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并和省内其他城市形成合桐安产业带。
(3) 外围县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路径外围县区即合肥市周围的各郊县,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是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区、物资供应基地、休闲旅游之地,与之相对应的是合肥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和禁止开发区。区内工业和商业发展较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各主体功能区要依托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发展历史和发展政策,因地制宜,寻找适合当地的产业空间布局路径。农业发展区内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推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如苗木花卉种植、特色水果种植、水产养殖等产业;生态保护区和禁止开发区要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旅游观光产业和旅游纪念品制造业;同时在具备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地区,可以开发生态旅游业和特色农家乐。此外,拥有巢湖半汤温泉和三河古镇等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地区,要充分发挥优势,打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形成比肩国内一流的高端旅游产业。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考虑省会城市主体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要统筹编制合肥市及各主体功能区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明确合肥市及各功能区内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同时,基于圈层理论的合肥市产业空间布局路径是现实、可行的。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 扩大环境容量根据省会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空间布局的要求以及污染来源的不同,各主体功能区采取相应的治污措施。对优化提升区内涉及危害环境的企业实施就地改造、异地迁建和依法关停;对重点开发区内的守法企业在税收政策上给予倾斜,向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发出整改意见,对按时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企业进行适度奖励,对拒绝整改的企业进行处罚;积极引导农业发展区内产业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加大生态保护区内水体污染物减排力度,规范生态保护区内畜禽养殖业及水产养殖业,加强对水体污染物的处理,整顿关闭区内无序、污染大的矿山;加强对禁止开发区内森林公园和湿地的保护,禁止一切危害生态的活动,严格保护水源地。
(2) 加强地区合作增强开放发展的意识,加强合肥与周边城市在政府间、行业间、企业间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互促共进的经贸合作关系。一是要加强政府层面的互访沟通,与周边城市政府和对口职能部门建立定期互访沟通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定期协调沟通,增进了解,扩大合作;相关职能部门要掌握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动态信息,及时宣传到行业协会和企业层面。二是推动行业层面的交流互动,积极发挥装备制造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以协会为纽带,加强行业间的沟通交流,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引导同行企业相互合作。三是加强企业层面的协调沟通,邀请周边地区企业走进来与组织本市企业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创造各类交流平台,举办信息交流、合作洽谈、项目推进等多形式合作活动,互通有无。
(3) 完善政策体系制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一揽子基础政策,包括: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作为明确各功能区鼓励、限制和禁止的产业的筛选标准;不同行业优质企业认定标准,作为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和行政性收费减免、租金贴补等财政支持措施的基础性依据;不同行业企业发展潜力认定标准,作为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贷款补助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选择基准;技术创新认定标准,为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无形的资产评估服务提供依据;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为合理控制用地规模,集约使用土地资源提供衡量标准。这一揽子基础政策既要保证企业充满活力、蓬勃发展,又要确保能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林波.基于功能定位的国际现代化都市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3]骆金方.当代桂林城市功能定位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2):206-208.
[4]付丽萍,舒亚东.试论武汉城市功能定位——兼与中部省会城市的功能定位比较[J].汉江论坛,2010,(4):23-28.
[7]宋金平.区域经济学: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8]詹红岩.青海省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问题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3,(5):54-58.
[9]薛东前,郭瑞斌,才超,等.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时空格局与布局模式演化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 (2):77-82.
[10]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s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 (3):483-499.
[11]FUJITA M, KRUGMAN P.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4,(1):139-164.
[12]谭裕华.工业城市的生产型服务业集聚研究——以东莞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5):131-135.
[13]李洁.基于产业集聚的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2):167-172.
[14]关伟,胡艳慧.基于市域范围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8,(3):92-96.
[15]曹颖.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及理论依据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 (5):72-74.
[16]包世泰,李峙,王建芳,等.空港经济产业布局模式及规划引导研究——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例[J].人文地理,2008,(5):27-31.
(责任编辑谢媛媛)
Research on Industrial Layout in Hefei City Based on Provincial Capital Function Orientation
TAO Aipinga,b,GUAN Jinlianga,SHENG Weia
(a.School of Economics; b.Institute of Industrial Informatio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601, China)
Industrial layout should be made not only on the basis of urban functions, but also for realizing urban function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urban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industrial layou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industrial layout in Hefei City. 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capital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Hefei Cit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five main functional areas, an overall design of industrial layout in Hefei City is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ree different levels of function orientations, including strategic function orientation, developing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basic function orientation. The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of industrial layout in Hefei City are also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ncentric zone theory. The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ovincial capital function display and the industrial layout optimization in Hefei City.
provincial capital function orientation; industrial layout; main functional area; Hefei City
2016-01-20
合肥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项目(2015FFCJ0326)
陶爱萍(1970-),女,安徽枞阳人,教授,博士。
F427
A
1008-3634(2016)04-0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