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晓, 李 早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601)
徽州传统聚落空间对现代人居环境设计的启示
喻晓,李早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230601)
文章解析了徽州传统聚落空间形成与发展过程,运用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研究其外部空间环境的形成机制,以此探讨并分析黎阳in巷现代商业街区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提出现代人居环境设计在传承传统聚落空间特征过程中的新思路。
徽州村落;外部空间;阴角空间;黎阳老街
(1) 研究背景传统聚落受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材料技术等因素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建筑风貌,而在外部空间的布局与形态上因地区差异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特点,皖南徽州古村落在地域风貌特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兴盛,当地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和自下而上自组织的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代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常以建筑师为主体,在规划上大体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模式,在宏观布局上对传统聚落空间有较多的传承与表达,但在微观处理上缺少自下而上自组织形成机制的思考,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的建筑空间形态大同小异,容易形成类似的城市风貌。在现代建筑与规划设计中如何弥补“自下而上”过程的缺陷成为传承与发展需要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以外的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意义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1]。外部空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主要由底面、侧面、顶面缺少一或两个元素所创造的空间。建筑实体构成外部空间的侧面,其建筑实体特征直接影响外部空间性质,而外部空间又是当代人居环境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建筑实体空间的设计对外部空间环境有直接影响。
第一,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日本芦原义信曾就“外部空间”提出了 “N 空间(消极空间)与 P空间(积极空间)”的概念,如图1(a)所示。以一个围合A空间的实体空间B为对象,从B空间到A空间具有一定的计划性,A空间因B空间的围合而确立, B空间具有计划性,由外而内秩序性更强,因此B空间可被称为积极空间。相反,当A空间成为实体空间时,B空间则无计划性,从内而外增强了空间的扩散性,此时,B空间则为消极空间。由此可以看出,积极空间更利于人员聚集而消极空间不利于集聚。对于外部空间而言,院落、广场等空间利于人们参加聚会、交流等活动,可以视为积极空间;而街巷、道路等空间则希望人们行走与流动,可以视为消极空间。
第二,阴角空间。以“升”为例,“阴角”空间指内侧陷进去的空间,而“阳角”指“升”外侧突出的空间,如图1(b)所示。若从外部空间的道路与建筑关系来看,“阳角”空间很容易创造,“阴角”空间很难成立[2]。
在外部空间中,“阴角”空间实际上在领域上包围广场,包含于内侧之中。保持转角的“阴角”空间,可以为城市增添魅力而吸引人们,因而可以创造出一种把人拥抱在里面的温暖、完整的城市空间。相反,当沿着棋盘状道路布置建筑时,全都成了“阳角”空间,形成了似乎要把人挤出去的非人性城市空间。当代外部空间环境应更多地创造“阴角”空间,如院落、广场等积极空间,形成城市公共空间,满足人们室外活动的需求。
图1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徽州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这种过程受较大格局的自然山水环境、风水观念、宗族意识、儒家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对村落选址、总体布局、路网结构、重要节点等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形成外部环境、空间序列及节点空间;另一方面则是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这种过程是受地形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以居民生产生活为需要,营造建筑单体并不断向外扩展而形成群体,从而自然形成不同的外部空间形态特征。徽州传统村落的外部空间主要有水口、村口、街巷、水圳、广场、院落等,从图底关系上看,“天井”也是外部空间中缩小的院落。
(1) 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徽州村落在最初选址上受风水理念的影响较大,追求“枕山、面水、环屏”的自然环境。其次,根据自然环境对村落形态进行初步的布局,确定主要的街巷体系,形成村落的主体框架。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方面,将自然水系引入村内,形成水口、水圳、水园等一系列水环境,满足生产与生活用水,同时起到防火与改善人居环境的作用。同时,在总体布局上受宗族意识的影响,以聚族而居为主要特征,即宗祠一般位于村落心理中心或祭祀中心,各支祠以宗祠为中心布置,宅基地则以本支祠为中心,形成了层层相套的团块结构。
徽州村落由于聚落规模、家族实力、自然地形等因素,导致其外部空间序列一般都遵从“启-承-转-合”的章法。大体而言,徽州村落主要以水口、村口、街巷、祠堂等这一主要空间序列,水口常设水口建筑或水口景观、村口一般以“牌坊”标志,街巷、水圳蜿蜒盘曲,宅居成组成团布局,祠堂以及门前广场形成全村的空间高潮,具有重要的仪式性与祭祀性。
(2) 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徽州村落在自上而下的整体规划布局之后,宅基地上民居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组织建设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徽州民居不仅需要尊重儒家礼制,且须适应周边环境。
就单体而言,徽州民居可以分为主体部分与附属部分。从空间模式上看,徽州民居受儒家礼制的影响,主体部分是“一明两暗”的三合院基本单元,即标准化模块。平面呈“凹”字型,三开间,中轴对称,各空间围绕一横向天井布置,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两侧厢房狭小阴暗。此基本单元沿中轴线以不同方向向前后加接,形成“回”、“H”、“日”其他三种基本型,如图2(a)所示[3]。在村落群体组合上,徽州民居的主体部分因基本单元中天井的存在向周边多方向、灵活地生长,形成横向与纵向多进空间,每一进均以天井贯通。
徽州民居除了主体部分的扩展,附属部分如厨房、储藏等空间随周边不规则地形布置,以适应主体部分与街巷、环境之间的空间衔接。有的狭小空间便形成各种徽州宅园,不仅丰富了空间环境,而且改善了居住小气候。这样,建筑与建筑之间挤出曲折的街巷,形成不拘一格的空间肌理与丰富多样的视觉,附属部分空间的布局便成为徽州民居中因地制宜的自由化体块,如图2(b)所示。
图2 徽州民居平面分析
由此可见,徽州村落外部空间大多是由标准化模块与自由化体块相结合而形成的,适合当时徽州地区地狭人稠情况下的人居环境。
黎阳老街位于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黎山社区,与屯溪老街隔江相望,老街主街空间肌理清晰,但主街周边建筑空间肌理较为杂乱。黎阳in巷是对历史悠久的黎阳老街的更新改造项目,其规划的目标是通过保留、修缮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与物件,提取徽州村落与建筑文化中的内涵,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营造现代化商业街区,重塑老街的空间形态与肌理。黎阳老街的更新改造规划可从“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和“自下而上”的空间设计解析,了解其对徽州传统村落外部空间的传承过程。
(1) “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整体规划对街区内几幢历史建筑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整体性保护、整治型保护、局部保护等不同措施,同时保留老街主要街道的平面格局、空间尺度、地面肌理等。为了减少对老街肌理的破坏,整个片区将路网结构规划成“五横一纵”的街巷体系,“一纵”是以原黎阳老街为主要轴线,以此轴线向滨江方向延伸五条主要街道形成“五横”,街巷之间划分成片状地块,形成组团结构。
规划在新街巷体系的基础上打造重要节点空间,沿主要街道引入水系,形成水街。在黎阳in巷东侧主入口处模仿徽州村落中水口、村口的外部空间,以牌坊为标志,以水系为开端,引入石桥、园林等元素,形成入口广场;西侧入口处附近则以迎宾广场为标志。在主要轴线黎阳老街中部与光明巷相交处,以传统五凤楼式的戏台为中心,戏台前形成中心广场,类似徽州村落中祠堂前广场,成为整个街区的中心。沿江区域为开放式滨江景观带,东部灯塔为整个区域标志,中部光明巷端部牌坊处为滨江码头。
(2) “自下而上”的空间设计从徽州村落外部空间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在自上而下的规划之后,由建筑单体空间到群体空间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是外部空间特色形成的关键,因此,黎阳in巷在规划设计上也需要考虑由单体到群体“自下而上”的空间设计过程。
第一,空间演绎。 通过上述对徽州村落外部空间形成机制的分析,利用阴角空间理论可以做如下探讨,如图3所示。以“回”字形的实体空间表达阴角空间与阳角空间的关系,形成最基本的围合空间。将基本的围合空间四边打开,形成四个“L”型的建筑空间,这样保留了阴角空间的特征,形成围而不合的空间。逐个对每个“L”型建筑空间进行转换,阴角空间的特性逐渐减弱,而阳角空间的特征渐次明显,空间则由院落的特征逐渐转变为街巷特质。按上述变化模式,可将其以线性、非线性这两种组合分析,“L”型的建筑形式作为单元化模块,通过建筑实体变化对外部空间的影响较大,能形成不同特征的外部空间,如在建筑空间内部形成院落,而在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街巷、广场等空间。这与徽州村落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类似,而且其外部空间特征也较为一致。
图3 阴角空间与阳角空间变化分析
第二,外部空间形成分析。由于黎阳in巷是以餐饮、娱乐、商业、旅游等功能为主的业态定位,规划布局对建筑单体的朝向与内部功能没有特殊需求,因此“L”型的建筑单体空间能满足该地块的设计要求,从而营造不同外部空间环境。与带天井院的徽州民居不同,以“L”型建筑围合的院落式布局既能解决建筑内部通风、采光、消防等功能问题,又符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心理需求,如下页图4所示。
东西向的主要街道整体保留了老街原鱼骨状街巷肌理、空间尺度、地面铺装等,主街东侧范围扩大了原街道的空间尺度,原街道的地面肌理予以保留,扩大部分为水街的空间。地块大部分的建筑空间以“L”型平面布局为主,建筑利用阴角空间的特性,围合而成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院落空间,院落内布置树与石等景观,提高整个建筑界面的环境品质。这些院落既能与“L”型的建筑室内有空间上的对话关系,又可以直接或间接与街巷联系,加强了外部空间环境与建筑室内空间的交流。
建筑在布局时阳角空间部分则自然形成了街巷空间,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控制在1-2之间,尺度宜人。曲折蜿蜒的街巷在节点处形成转折,加之过街楼与门拱等要素的设置,形成景观不同而连续的街道界面,增强了类似于徽州村落中街巷模糊性的空间感受。同时,整个街区在外部空间布局上设置了广场等放大的节点空间,以牌坊、戏台等要素强化停留场所,利于人们聚集与交流。
图4 黎阳in巷外部空间分析
总体而言,黎阳老街的更新与改造是以单元化、标准化的建筑空间形式通过旋转、拼接等手法表现了不同的外部空间环境特征,与徽州村落自下而上的自组织模式非常相似。
(3) 启示现代人居环境设计需要将城市规划、建筑、景观三种学科联系起来同时考虑,形成三位一体化设计。良好的外部空间营造对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对城市特色风貌的塑造有积极作用。
黎阳in巷商业街区总体规划与单体设计的空间营造方式,均与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的形成过程相类似,从内涵上吸收其形成机制,以现代设计语汇表达,这也是现代人居环境设计最重要的方面。街区外部空间保留了传统街区的空间肌理且融入的现代空间具有徽州村落的外部空间特色,其外部环境既有流动空间又有驻足节点,室内外空间相互融合渗透,而保留的徽州古民居与新徽派风格的现代建筑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风貌特色。街区外部空间的塑造既符合当代人对室外生活环境品质的要求,又具有现代地域风貌特色,是现代人居环境设计案例的典范,值得借鉴与参考。
传统聚落空间是先人对当时人居环境设计的思考与实践,对其深层意义的研究与探索对于当代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黎阳老街的更新改造规划中,建筑设计师在深入研究徽州传统聚落空间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并利用了传统聚落空间形成过程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结合现代建筑与规划设计,营造了丰富多变的外部空间环境。因此,黎阳in巷现代商业街区不仅在空间、形式等方面传承了徽州传统聚落与传统民居的特征,而且在真正意义上传承了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的组织过程。
[1](日)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
[2](日)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44.
[3]段进.空间研究——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
(责任编辑蒋涛涌)
Enlightenment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pace in Huizhou to Modern Human Settlements Design
YU Xiao,LI Za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601,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pace in Huizhou are analyzed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ts exterior spatial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ternal space design theory. Then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spatial environment of the modern commercial district in Liyang In Lane is explored. The study can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spreading of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pace in modern human settlements design.
Huizhou village; exterior space; inside corner space; Liyang ancient street
2011-11-26
喻晓(1989-),男,安徽屯溪人,硕士生;
李早(1972-),女,安徽合肥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J59
A
1008-3634(2016)04-0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