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江林 王 帅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
——基于全国62所高校的抽样调查
●檀江林王帅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外部生态,其现状不容乐观,思政课堂流于形式、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话语体系陈旧俗套等矛盾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导致革命传统教育的实效性低、时效性弱、亲和力差。尽管如此,挑战中蕴含着机遇,运用自媒体平台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更受大学生欢迎。为此,我们不断探索“互联网+革命传统教育”的育人模式,着力构建“政府推动、社会倡导、行业自律、高校引领、个体践行”为一体的实施路径,助推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在自媒体时代的成功转型。
自媒体;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调研时指出,“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1]袁贵仁同志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深入阐释、广泛宣传,丰富载体、强化实践,持之以恒抓好落细落小落实。”[2]这些论述,无不彰显革命传统教育的时代价值。21世纪是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时代,从1.0升级到2.0,目前又向3.0的自媒体时代迅速迈进。自媒体的开放、即时、互动特征,加剧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加多元、多样、多变。与时俱进地发展革命传统教育,彰显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独特功效,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
为探究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现状,廓清存在的挑战与机遇,借以建构革命传统教育转型发展的对策体系。2015年8月,我们利用赴江西“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考察交流的机会,对基地内来自全国62所高校的近千余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有效率达93.33%,样本范围涵盖东中西部各类型院校,其中虽不乏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和兰州大学等一流名校,但二本院校数量占优,总体兼顾了普遍性与多样性,为论证分析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其发布的第37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其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3]90后大学生由于受教育水平高、掌握新事物能力强,同时又渴望与外界交流互动,触“手”可及的自媒体势必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在我们的调查中,有84.57%的学生每天使用自媒体累计时间在2小时以上,4小时以上者达到43.57%,高达17.28%的学生使用时长超过6小时!超长的使用时间折射出各类自媒体对其影响已至潜移默化的地步,甚至是“日用而不自觉”。因此,经过实证调查厘清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在自媒体环境中的真实状况,成为当前第一要务。
(一)思政课堂流于形式,革命传统教育实效性低
讲求实效,是德育教育的生命与灵魂。[4]思政课堂一直作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主渠道,调研中我们首先将目光锁定它。在调查“在思政课堂上,您使用手机登陆自媒体的频率”时,结果依次为 “每节都玩”
*本文系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多元互动式’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与应用”、教育部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项目“高校思政课‘交互式’实践教学法构建与应用”(教社科司函[2015]66号)的研究成果之一。(22.16%)、“经常登陆”(36.28%)、“一般”(18.35%)、“偶尔登陆”(15.10%)和“基本不玩”(8.11%),前三项累计达到76.79%。凸显即便老师通过点名等手段维持较高的出勤率,也难保革命传统教育的实际效果。革命传统教育流于形式的背后隐藏着深层次文化矛盾,与被调查者深入访谈透视出他们不爱接受思政课教育的真正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与专业课程无关,对今后就业没有帮助;只要签过到,听与不听没区别;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不如干自己喜欢的事等。其中所彰显的功利主义倾向,恰与革命传统教育所强调的优良作风背道而驰。
(二)脱离学生日常生活,革命传统教育时效性弱
当被问及“你对我国革命历史传统的认识程度如何”时,大部分学生的认识比较肤浅,只有3.43%受访者“非常深入”、27.43%“比较深入”,合计仅三成。革命传统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信仰教育,先认知、再认同、才能践行,如此低的认知率凸显我们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方式存在问题,“蜻蜓点水”般的传播难以撼动人心。访谈中不少学生表达出类似观点:大学本应是思想碰撞出火花的地方,但思政课堂却依然延续中学时代政治课的说教法,教科书式的长篇大论让人审美疲劳;即便偶尔组织外出学习,也往往是走马观花,事后对相关人物的事迹仍旧一知半解。这足以说明,要使革命传统教育在当今时代继续焕发光彩,教师必须要转换思维,与学生主动交流,与生活紧密结合,其时效性才能真正提升。
(三)价值观念更加多元,革命传统教育大环境差
90后大学生作为新生代人群,从他们的各种追求不难发现:标新立异并崇尚多样,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标签。在调查中我们非常关注“导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多选)”,“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和“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媒的作用”分别以65.14%和61.57%的认同率位居前列。互联网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西方价值观渗透的廉价窗口,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叠加放大效应则起到推波助澜作用。遍观今日互联网,可谓乱象丛生,网络大V、意见领袖等大行其道,扮演外部势力的代理人,一些别有用心的言论充斥网络空间,对整日浸润其中的大学生产生恶劣影响。然而,教育工作者并未对此作出及时有效的回应,致使“擂台赛”变成“独角戏”,不断恶化革命传统教育的舆论环境。
(四)话语体系陈旧俗套,革命传统教育亲和力差
为调查当代大学生对革命传统教育的认同度,我们设置“你认为对大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当今社会是否具有现实意义”问题,统计结果依次是“非常有现实意义”(29.86%)、“现实意义较大”(50.43%)、“一般”(13.43%)、“现实意义较小”(5.09%)和“无现实意义”(1.19%),说明革命传统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认同度总体较高。然而,从统计结果和访谈资料来看,存在矛盾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革命传统教育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又对革命传统教育持消极反感态度。上述矛盾绝非偶然,访谈中我们向学生询问反感原因,基本可以归纳为:授课方式呆板单调,老师讲的话不愿听、听不懂、更记不住;脱离日常生活的话语体系不接地气,给学生造成高高在上的印象,导致革命传统教育亲和力差。
(五)寓教于乐更受欢迎,革命传统教育亟需转型
较高的认同度表明革命传统教育在大学生中拥有广阔潜力,但开发这股潜力却需要以更具吸引力的形式出现。在关于“你认为通过何种途径,可以更好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多选)”的调查中,结果前两位依次是“开发红色旅游资源”(57.71%)和“利用自媒体在线传播”(51.00%),均过半数的比例凸显大学生迫切希望在寓教于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悟革命传统。红色旅游就是一种将教育功能和旅游活动有机结合的主题游览活动,以其放松身心、振奋精神的独特魅力广受青少年欢迎,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新形式。自媒体使革命传统教育的在线传播成为可能,观看电影、欣赏歌曲、浏览图片等手段以数字化方式真实再现历史场景,使革命传统教育更有感染力。
(一)当代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面临自媒体无处不在的挑战
1.教育主渠道遭遇新媒体冲击。课堂作为现行教育体系中联结师生的主渠道,在革命传统教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传统的红色教育教学往往缺少有效整合,形式比较单一,比较分散,实效性不强。[5]随着各类自媒体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课堂教学中“缺席”、“伪在场”现象益发严重,其生命力面临日渐式微的风险。这是传统教育所遭遇的新媒体挑战,在革命传统教育领域表现尤甚,因为课程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年代久远,容易产生疏远感。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加速了文化全球化,各种社会思潮激烈碰撞,致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日益多元,反过来进一步增加革命传统教育的难度系数。如何促进课堂主流渠道与线上新兴媒体的双向互动,实现自媒体时代的顺利突围,成为必须回应的时代挑战。
2.教育方式亟需话语体系转换。长期形成的官方话语体系根深蒂固,不采用大学生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去传达,不接地气的语言已造成大学生审美疲劳。教师主体缺乏寻找学生主体话语关注要点的方法,教学双主体之间有效的话语链接没有形成。[6]简言之,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话语体系亟需转换。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人们超越时空感悟红色历史的客观载体。[7]教师话语体系固化阻碍红色资源价值的发挥,观点多数来自参考书,缺少自身解读,社论体语言过于“高大上”,难以打动学生。“给力”、“且行且珍惜”、“蛮拼的”……这些脱口而出的流行语已成为特定时期特定事件的文化标签,具有高度传播性,构成当代大学生话语体系的重要元素。办公自动化程度提高虽增加了教师接触网络用语的频率,但仍有不少教师视网络语言为非主流文化而加以排斥,导致教育双主体间在话语方式上的矛盾日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功实现从“革命”到“建设”的话语体系转换,革命传统教育仍需完成从官方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换。
3.网络宣传教育阵地面临意识形态博弈。互联网已经从读图时代进入视频时代,尤其WiFi越来越普及,4G网络越来越便利后,微博、微信、微视、陌陌等媒介方式大众化,致使“人人成为自媒体”,不同主体在网上竞相发声,引发舆论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总体来看,我们对自媒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网络阵地的影响还不够强大,特别是运用自媒体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能力远远不够。网上流传的“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形象地反映了当代青年扭曲的价值取向。[8]自媒体的泛娱乐化倾向大肆蔓延,部分大学生借用后现代手法,歪曲原作的形象和含义,制造强烈的反讽效果,在言语宣泄中反叛现实。网络上随意歪曲历史、任意编造情节、丑化英雄人物的现象随处可见,很多大学生出于娱乐目的,反而对这些文化糟粕颇为追捧,他们对革命传统的舍弃和漠视令人扼腕叹息。加之不学历史、不明真相,遇到别有用心之人挑唆煽动,极易成为被操纵的对象。网络中的意识形态博弈对革命传统教育形成巨大冲击,割裂着优秀文化的传承脉络,不断消解着革命传统教育的实效性。
(二)自媒体给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带来重要机遇
1.数字化手段丰富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传播形式。伴随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信息的即时交互传播成为渗透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新势力。这无疑加速了教学媒体的变迁和开放课程的崛起,一次教育领域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微博、微信等日益大众化和“慕课”教学广受追捧正是这场变革的鲜明注脚。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自媒体化进程中也难以置身事外,利用自媒体提供的数字化手段,积极拓展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外形式,是“立德树人”宗旨得以实现的关键。革命传统教育的传播形式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从单一课堂教授过渡到多元户外体验,由基于物质实体的直观教学发展到基于视听辅助技术的智能教学,教育形式的丰富带来教育效果的提升,这恰恰是自媒体平台的优势所在。自媒体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迎合了大学生对新奇体验的追求,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刊、形象生动的历史短片,乃至革命主题的手机游戏,均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丰富了传播形式,延伸了传播范围,增强了传播深度。
2.短平快阅读改变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接受习惯。自媒体随意平等的交流方式促进公众话语方式转变,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介即信息”,换言之,各类自媒体终端与生俱来的工具效应消解了传统的宏大叙事方式,代之以短平快的碎片式表达。以新浪微博为例,很多网络大V的一条微博可以在数小时内转发评论过万、甚至几十万次,其内容仅寥寥数字,再配以几张图片,类似的几何式传播在微信公众号也随处可见。这充分反映出一个重要趋势:短平快的碎片式阅读越来越成为主流,正逐渐改变大学生的接受习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优良传统,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从容就义的李大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9]“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等。实践证明,将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凝练成隽永含蓄的历史故事,传播效果更加理想,我们只有主动适应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短平快的阅读习惯,才能创造革命传统教育新的生长点。
3.多媒体设备提升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教育效果。“互联网+”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利条件,“互联网+教育”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了学习的时空局限,创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微博、微信等用户终端的简便性和手机、平板等便携设备的移动性相结合,释放出巨大的教育能量。把握这一机遇,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普及率。信息化在不断改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育过程将不再局限于校园,传统学校、在线课堂、网络学院等共同构成教育系统的有机体。受教育者既可以通过传统面授方式获得知识,更能够借助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师可以同时在一个虚拟的教室中进行课程学习和讨论,在线学校成为教育新潮流。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应高度重视现代化设备的合理运用,拓宽革命传统教育的渠道,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电视、电影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是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红色影视既有娱乐属性,更有教育意义。目前,不少红色老区已经建好红色网站,作为向外界展示的窗口,不仅拉动了红色旅游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
自媒体对于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而言,既是无处不在的挑战,更是迎面而来的机遇,迫切期待政府、社会、行业、高校、个体等各方用实际行动去回应。
图1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运行机制图
(一)政府推动,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计200个,还有数量更多的省市县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上各地纪念馆、展览馆和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遍布全国,[10]这都是我们宝贵的教育资源,应该善加利用。政府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对于切实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革命老区作为“红色文化”发源地,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有天然优势,以革命老区为重点,建设红色文化体验区,打造参观学习与休闲娱乐一体化的文化旅游项目。第二,革命老区多位于山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推动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实现“红色历史、绿色风景”协调发展,既有利于推广革命传统教育,又有利于帮扶老区脱贫致富。第三,红色文化保护是地域性很强的事业,不少地区财政拮据,外来资金又短缺,费用明显不足,政府既要加大财政投入,更要拓宽融资渠道,借助市场化运作,动员社会单位和相关企业参与进来。第四,以塑造红色品牌为核心,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资料和经典事例,编写面向大众的红色读本和手册,提高其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五,鼓励围绕红色主题进行文艺创作,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讲好红色故事,推出包括小说、歌曲、电视剧、电影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精品。
(二)社会倡导,营造健康文明的整体氛围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利益格局面临深刻调整,旧的价值标准日益消解、新的价值标准逐渐建立,社会缺少共同价值准绳的持续指引,导致各种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商人制假售假、官员贪污腐败、路人见死不救……种种现象触目惊心,这不仅与革命传统的精神内核背道而驰,更对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46.86%的学生认为社会变革背景下负面新闻影响了其价值观,而这类影响一旦固化,将是难以逆转的。因此,社会各界有必要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范围,为革命传统教育顺利开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氛围也有大小,小氛围是家庭,中氛围是单位,大氛围是国家。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细胞,耳濡目染的家风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长辈们用“善”去引导孩子,还可对“恶”防微杜渐。单位作为社会的组织肌体,拥有好风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但对不同性质单位作风要求也不同,政府机关要清廉为民,生产企业要诚信经营。国家作为社会的结构形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弘扬革命传统蕴含的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等内核,培养具有忠诚爱国情感、良好综合素质和积极精神面貌的大学生,为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行业自律,制定合乎主流价值的业界规范
自媒体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存在许多法律监管上的“灰色地带”或盲区。一些大V、网红受利益集团驱使,凭借特殊的社会地位积攒人气,然后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持续公开散布违法信息,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大学生作为自媒体的主流用户,长期浸润在此类歪风邪气中,革命传统教育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会被慢慢稀释。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新浪、腾讯等公司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增强自律意识,依法办网,坚决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严格执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制度。微博、微信公众号、个人社交账号、新闻客户端等运营主体更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为违法违规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在现有法律法规尚不明确的地方,可以通过组织行业联盟、签署自律公约的形式制定业界规范,联盟内成员要恪守自媒体职业道德,共同维护良好的互联网舆论秩序。
(四)高校引领,探索深受学生喜爱的阐释方式
挖掘和利用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引导大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要建立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体系,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分,纳入总体规划,探索开发深受学生喜爱的系列课程,实现革命传统教育的规模效应。一方面,要让革命传统教育“走进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演讲、诗歌朗诵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师也要提高自身新媒体素养,学会利用微博、微信等建立红色论坛、组织在线群组等方式,围绕相关话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对话。另一方面,要让革命传统教育“走出课堂”,注重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养成作用,利用重要节假日、历史纪念日等良好契机,把教育场所延伸到户外基地,精心组织革命圣地游以及各种学习考察,如 “探访伟人故里”、“重走万里长征”等主题活动。高校要顺应自媒体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革命传统教育融入网络,将历史事件的精彩内容、英雄人物的生动事迹制作成软文、微博、动漫、微电影等网络作品,通过建设红色主题网站、发布红色微博软文、推送红色微信链接,讲好“红色故事”,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从而扩大传播规模,创新传播内容、提升传播效果。
(五)个体践行,强化革命传统教育的日常践履
信仰凝聚着人的价值追求、统摄着人的精神生活。[11]革命传统教育是大学生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子,需以日常生活为根基,着眼日常生活的真实体验,将理论教育贯穿于生活实践,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大学生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践行主体,面对生活中的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决不能一味地抱怨和批判,而应该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生活,通过志愿服务、义务劳动和社会考察等形式广泛接触现实,密切联系群众,主动完成革命传统教育的知、情、意、信、行的转化过程,在实践中运用真知、发现新知、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从而不断践行核心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为此,大学生首先要履行文明上网的义务,就是有的放矢、恪守底线,多浏览健康内容,使网络成为自身成长的助推剂;其次要抵制谣言、明辨是非,互联网绝非净土,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刻考验着我们的辨别力和控制力,对于虚假欺骗者要敢于揭穿、勇于举报,增加网络的正能量;第三要知行合一,弘扬正气,无论线上线下,都要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采。
[1]新华社.一定要让革命老区发展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在江西看望慰问干部群众纪实[J].当代江西,2016,(2).
[2]袁贵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16-02-05.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CNNIC,2016.
[4]赵维东,李玉梅.重视利用老区红色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1,(22).
[5]占毅.高校红色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7).
[6]邓景,唐韬.网络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体系转换——以网络用语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4).
[7]汪立夏.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以江西省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8]王永灿,吴磊.自媒体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嬗变及引导[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9]赵传海.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卓越贡献[J].社会主义研究,2004,(4).
[10]赖华林、曹开华.“红色资源”开发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04-09-22.
[11]靳玉军,江亲祥.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践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15,(13).
(责任编辑:冯永刚)
檀江林/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帅/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