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林 张沥韦(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模式研究
王书林张沥韦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针对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如何“翻转”这一现实问题,试图根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理清翻转的意义,并从“内部翻转”和“外部翻转”两个方面出发,建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有意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未来教学组织形式,为传统课堂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发展模式。为了提高翻转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逻辑的视角出发,探索翻转课堂教学逻辑,揭示其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路径,实现课堂教学从知识逻辑到认知逻辑,教学逻辑到学习逻辑转化与统一,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这一理念的最早提出者是20世90年代初哈佛大学的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但将这一理念形成一种教学理念并在教育中得予应用的却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伯格曼(Bergman)和萨姆斯(Sams)。他们在2007年的教改实验中采用了教师事先制作好上课视频,由学生课下自己观看,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课前视频学习过程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与相互交流,之后,Salman Khan(萨尔曼·可汗)强化了这一概念,认为翻转课堂是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中听课,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疑问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他所创建的可汗学院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发展,逐渐使翻转课堂成为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课堂教学方式。其翻转可以理解为两种形式的翻转:
1.外部翻转——“自主先学”
“外部翻转”是指教师根据学情、教学内容设计开发学习资源,录制教学视频上传公共网络平台。学生在教师的组织、调控、支持下,借助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媒体进行学习,这种翻转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先学”学习内容及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2.内部翻转——“以学定教”
“内部翻转”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大数据等多种现代技术查看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在课堂创设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深化学生的知识学习,形成了“课前自定步调学习知识,课上师生互动内化知识”的“以学定教”教学组织方式。
(二)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的实质
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是指有意义学习活动的结果。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认为,意义是教学活动中学生认知经验的核心,当学生主动运用某种内在的认知操作与其自身的经验相互作用来解释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从而使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意义就产生了。换句话说,有意义学习就是指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其中,实质性是指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的联系,是用不同形式的等值语言来表达同一概念;非人为性是指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合乎逻辑的而非任意的联系。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旨在习得新的意义,反过来说,新的意义则是有意义学习的结果。
在奥苏贝尔看来,学生原有的认知是有意义学习最重要的条件。而认知结构是否良好会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是否可以注意到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固定作用适当观念,顺利地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因此,学生认知结构、学生的年龄层次、认知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教师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习者表现出有意义的学习心向,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能够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将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实现新旧观念的同化,习得新的意义。其二,所要学习的材料对他或她来说是有潜在意义的,亦即这种材料能以非任意的方式在实质上同其知识结构相联系。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实现有意义教学活动过程和学习结果。如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学生有意义学习过程
(注:逻辑的意义性是指:学习材料同学生的学习潜能范围内的相应的有关观念之间的非任意的和实质的关联性。)
如果缺少这两个先决条件,那么,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就都不可能是有意义的。
翻转课堂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从课前强调学生的独立自学到课中“以学定教”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将学生的“学”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的“教”则成为引发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条件性的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将学生的“学”作为教师的“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更加便捷有效地进行学习。而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根本在于知识的内化。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也不例外,其一切教学目标的达成依赖于学生对知识的习得和内化。
(一)翻转课堂有意义学习理论上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强调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材料通过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加工过程,从而真正地理解、内化知识,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应主动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与新材料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实现新旧知识的内化,形成一个精致化的认知结构。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认知上的主动性对于知识的获得和内化具有决定性作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缺乏认知主动性的学习活动是机械的、无意义的,不可能通过知识的内化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实践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实践上是可行的,翻转课堂通过“视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图、文、声并茂的脚手架,脚手架用恰当的言语、图片、故事等方式呈现,这样不仅可以指导学生注意新的学习任务中的重要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以激活和连接学生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经验和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学习任务中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地掌握知识。这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活动开始时给学生提供理解新材料的桥梁——先行组织者,即给学生提供一个认知上的脚手架,强化其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在新材料和已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联系是一致的。
因此,翻转课堂通过“视频”为学生提供的图文并茂的脚手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多次学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是以促进学生学为落脚点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应真正体现知识的有效转化。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静态层面的“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转化以及动态层面的“教学逻辑”与“学习逻辑”转化。根据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理论,结合翻转课堂的概念,我们构建出一个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模式(如图2)。
图2 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模式
(一)静态:知识逻辑到学生认知逻辑的转化
在这一阶段,翻转课堂的关键是以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以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知识的初次内化。其主要步骤有:
1.对学生进行认知分析
对学生进行认知分析,把握以下两个基本问题:其一,确定学生现有认知结构的哪些方面同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内容之间存在适当的关系,即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与新知识相关的认知经验的可利用性;其二,了解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和新知识之间的协调程度,即新旧知识之间有哪些相似点和差别点,并在视频内容的设计中重点解决他们之间真正的或表面的矛盾。教师在微视频设计中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把握和处理可以帮助学生将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在内化过程中成为有意义的知识。
2.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强化学生有意义学习
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有利于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的结构,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发展。教师可以从内外部采取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强化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从内部来说,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提供相应的认知脚手架,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认知差距,从而提高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中的重要概念及概念之间内在联系的注意。从外部来说:以学生理解为中心,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学内容,才是有意义学习的证据,避免使学生“不懂装懂”,产生机械学习的心向,因此,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为理解而做出的努力,对于学生机械学习的行为倾向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增加学生在有意义学习过程中的愉快经验,激发其有意义学习的动机。
3.合理设计与制作视频
教师主要是通过合理地设计微视频,在视频讲授中帮助学生在教学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主动运用某种内在的认知操作与其自身的经验相互作用来解释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从而理解微视频中讲授的知识点,将具有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习得新意义。
视频的设计划分为三类:教学辅助性视频、自主性视频、综合性视频。辅助性视频学科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它以确定的单一知识点为主题而设计辅助教学为目的教学视频,其目的是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辅助性视频从选择知识点、微课的设计和录制,反思都需要精心的设计;自主性微课是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内容而设计的教学视频。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通过微视频的互动练习和学习,节省教师讲授课程的时间和精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此视频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获取简单易懂的经验;综合性视频指的是以综合性的知识为主要内容,既能在课堂上进行教授又可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全面的教学视频。它不是前面两种微课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多种课程的整合,而形成的全面综合的新型资源。这类视频课注重所讲知识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二)动态:知识的教学逻辑到学习逻辑的转化
1.合理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再次内化知识
翻转课堂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也正是学生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新旧知识的过程。当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同化新旧知识遇到困难时,必然会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而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对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不断地扩充、深化和发展认知结构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检查学生通过视频学习的情况,如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作业层级,测试学生的知识盲点,最主要的是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班级学生进阶作业的完成情况,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水平以及存在的认知偏差,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
2.师生交流,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在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反馈的课前学生观看微视频的学习结果,了解学生知识初次内化的情况,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提问、随堂测验等方式再次掌握学生知识理解的水平,通过师生互动进一步认识教学活动设计的优点与不足,为下一次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经验借鉴,不断地促进师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共同发展。
3.反思与有效评价学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觉地对教学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反思教学过程,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师生自觉的反思和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翻转课堂作为正在探索中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其教学往往更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为目的,自觉地对翻转课堂教学过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审视、评价和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实现其教学意义。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翻转课堂有意义教学是翻转课堂基于学生有意义学习逻辑视角进行的教学理论探索,以期对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希望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可以真正突破发展困境,在未来课堂教学革新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3.
[2]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刘婧,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85.
[3]朱德全.教学系统对话机制的生成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06(10):68-72.
[4]D.P.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佘星南,宋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5,194.
·编辑温雪莲
The Method Research about the Meaningful Teaching of Flipped Classroom
Wang Shulin,Zhang Liwei
As a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Flipped classroom brings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Flipped Classroom,“how to flip”becomes a realistic problem.In allusion to this problem,tries to ravel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lip according to the meaningful learning theory of D.P.Ausubel.And tries to construct a meaningful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static and dynamic,in terms of two aspects of internal flip and external flip.
flipped classroom;D.P.Ausubel;the meaningful learning;teaching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