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思 郭欣雨 姜 峰
中国.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 030001 E-mail:15110398423@163.com △通讯作者 E-mail:Jiang6011@ 163.com
·论 著·(发展心理)
硕士生的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特质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陈思思 郭欣雨 姜 峰△
中国.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 030001 E-mail:15110398423@163.com △通讯作者 E-mail:Jiang6011@ 163.com
目的:探讨硕士生特质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1040名硕士生,采用自我接纳量表(SA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特质焦虑问卷(T-AI)评估其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与特质焦虑。结果:①女生在消极应对方式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生(t=-2.60,P<0.05),城市学生自我接纳得分高于农村学生(t=-2.37,P<0.05);②自我接纳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r=-0.57,P<0.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50,P<0.001);特质焦虑得分与自我接纳(r=-0.61,P<0.001)、积极应对方式(r=-0.49,P<0.001)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58,P<0.001);③自我接纳直接预测特质焦虑(β=-0.61,P<0.001),又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预测特质焦虑(β=0.34,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8%;又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预测抑郁(β=-0.25,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5%。结论:硕士生特质焦虑与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特质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
自我接纳;特质焦虑;特质应对方式;中介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中学生、大学生的焦虑水平逐年上升[1-2],而研究生作为一个更为特殊的学生群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他们不仅面临学业、毕业问题,而且面临情感、婚姻、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引发消极情绪,焦虑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3],适当的焦虑并不损害身心健康,但若焦虑的强度和频率较高,则可能发展成焦虑障碍,这将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4]。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焦虑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都将焦虑作为个体预料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模糊性威胁将出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情绪状态,包括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等。当今学者们大多采用Spielberger和Cattle提出的观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时间段内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具有可变性;特质焦虑是指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焦虑倾向,是经常表现出来的持久的、相对稳定的焦虑。近年来的研究者纷纷探索不同人群特质焦虑的影响因素,多为中学生、大学生,对硕士研究生群体的特质焦虑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一般都是较为孤立地探讨自我概念(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5]、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6]、应对方式与特质焦虑[7]之间的关系,多为相关研究。实际上这些变量不仅可能分别影响特质焦虑,而且变量之间存在中介或调节效应。
自我接纳是以自我价值、长处和重要性等方面的自我评价为基础,形成的一种自我态度,是影响焦虑的内部因素之一[8]。应对作为一个重要的调节或中介变量,在心理应激和健康之间起到重要作用[9],目前关于应对的概念是多维的,本研究采用姜乾金编制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衡量研究生的特质应对方式,该问卷具有在不同应激过程中的跨情景一致性或个性特质属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有比较稳定的影响[10]。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考察硕士生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的关系以及特质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期为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提供实证性依据和支持。
1.1对象
选取山西省某高校2015级1075名硕士生新生,以系为单位统一施测,施测时间均在40min以内,现场回收,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040份(96.7%)。其中男生308名(29.62%),女生732名(70.38%);城市430名(41.35%),农村610名(58.65%)。
1.2方法
1.2.1自我接纳量表(The 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11]共16个条目,每个条目1(非常相反)~4(非常相同)4级评分,总分在16~64分之间,总分越高,表明被试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反之越低。在本次研究中,总量表的α系数是0.83。
1.2.2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10]共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方式(PC)和消极应对方式(NC),各10个条目。每个条目1(肯定不是)~5(肯定是)5级评分,消极应对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越倾向于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越倾向于积极应对。在本次研究中,消极应对分(NC)量表的α系数是0.73,积极应对分(PC)量表的α系数是0.69。
1.2.3特质焦虑问卷(Trait Anxiety Inventory,T -AI)[12]共20个项目,每个条目1(几乎没有)~4(几乎总是如此)4级评分,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得分越高表示特质焦虑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α系数是0.66。
1.3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回归等方法分析数据。
2.1不同性别、生源地硕士生各量表得分比较
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生源地硕士生在自我接纳、特质应对方式、特质焦虑方面的差异。女生在消极应对方面得分高于男生,城市硕士生的自我接纳总分高于农村硕士生,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生源地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
表1 不同性别、生源地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
变 量 男 女 t P 农村 城市 t P自我接纳总分 43.97±5.24 43.41±5.85 1.53 0.126 43.23±5.73 44.07±5.57 -2.37 0.018 NC因子分 24.64±5.93 25.72±6.25 -2.60 0.010 25.55±6.34 25.14±5.92 0.96 0.338 PC因子分 36.15±5.33 35.44±5.79 1.83 0.067 35.38±5.79 36.04±5.45 -1.86 0.063特质焦虑总分 37.94±7.62 38.42±8.22 -0.87 0.380 38.62±8.25 37.79±7.72 1.65 0.100
以性别、生源地为自变量,自我接纳、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特质焦虑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2(生源地)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生源地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对自我接纳、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特质焦虑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F=3.57,1.52,3.37,0.30;P>0.05)。
2.2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变量间的相关
通过Pearson积差相关法,对3个变量及其各维度得分进行相关分析。表2显示,硕士生的自我接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特质焦虑与自我接纳、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变量间的相关(r)
2.3特质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等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13],第一步以自我接纳(X)为自变量,特质焦虑(Y)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二步以自我接纳(X)为自变量,消极应对方式(M)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三步,同时以自我接纳(X)、消极应对方式(M)为自变量,特质焦虑(Y)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3显示,消极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8%。
表3 消极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
依据同样的方法,对积极应对方式(M)在自我接纳(X)与特质焦虑(Y)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表4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5%。
表4 积极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学生自我接纳得分高于农村学生,与李彦牛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4]。这可能因为城市学生家庭条件较好,成长环境也较好,这些有利条件有助于他们的自我接纳。女生在消极应对方式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生,这与李金钊、郭文斌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5],这可能是因为女生与男生相比,感性胜于理性,遇到事情更容易受消极情绪影响,因而不能积极、理性地处理问题。
本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接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这与曹婧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6]。高特质焦虑往往与低自我接纳、低积极应对方式、高消极应对方式密切相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17],这揭示消极应对方式和低自我接纳是特质焦虑形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在自我接纳与特质焦虑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即自我接纳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特质焦虑水平,还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产生影响。这是因为自我接纳水平高的个体,能够较好地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加自信,当面对各种挑战时,更倾向于采取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因而焦虑的频率和强度也就较低;相反,自我接纳水平较低的人,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认识不清,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当面对各种挑战时,更倾向于采取不成熟、消极的应对方式,比如逃避、自责等,因而焦虑的频率和强度也就较高。
从研究人群上看,本研究被试主要是一年级硕士新生,而且是医学院校,被试群体较为单一,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扩大样本量,增加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院校、不同地域的人群。
[1]Xin Z,Zhang L,Liu D.Birth cohort changes of Chinese adolescents'anxiety: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1992-2005[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0,48(2):208-212
[2]辛自强,辛素飞,张梅.1993至2009年大学生焦虑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6):648-653
[3]吴钰.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131-133
[4]Mcnally R J.Anxiety sensitivity and panic disorder[J].Biological psychiatry,2002,52:938-946
[5]方必基,刘彩霞,方菁,等.医学生自我概念与焦虑的关系[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11):109-110
[6]吕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5):747-752
[7]刘溪,梁宝勇,高健,等.特质焦虑、应激和应对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602-605
[8]刘芳,李松.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9):784-785
[9]Li C1,Chu F,Wang H,et al.Efficacy of Williams Life Skills training for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health:A pilot comparison study of Chinese medical students[J].Asia Pac Psychiatry,2014,6(2):161-169
[10]姜乾金.特质应对方式问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36-37
[1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88-189
[12]郭家群.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焦虑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20-1322
[13]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4]李彦牛,王艳芝,孟海英.河北师范大学学生自我接纳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6):517-519
[15]彭美娣.护理本科毕业生特质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10):2566-2567
[16]曹婧,王凤兰,阎晓丽,等.239例女性戒毒人员应对方式与自我接纳的相关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3):190-192
[17]张东,李秀艳.医学生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6-8
http://www.cjhp.com.cn/
Relation between Self Acceptance and Trait Anxiety: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rait Coping Style in Postgraduate Students
Chen Sisi,Guo Xinyu,Jiang Fe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cceptance and trait anxiety in postgraduate students,and analyz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rait coping style between them.Methods:Totally 1040 postgraduate students were surveyed with the 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and 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and for assessing their self acceptance,trait coping style and trait anxiety.Results:①The negative coping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emales students than male students,the SAQ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urban students than in rural students(P<0.05).②The score of SAQ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actor scores of TCSQ“negative coping”(r=-0.57,P<0.001),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actor scores of TCSQ“positive coping”(r=0.50,P<0.001).The scores of T-AI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actor scores of SAQ(r=-0.61,P<0.001)and TCSQ“positive coping”(r=-0.49,P<0.001),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actor scores of TCSQ“negative coping”(r=0.58,P<0.001).③Self acceptance could not only predict trait anxiety directly(β=-0.61,P<0.001),but also by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negative coping(β=0.34,P<0.001)and positive coping(β=-0.25,P<0.001)indirectly,in which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ratios were 31.8%and 20.5%.Conclusion:This study shows that trait anxiety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self acceptance and trait coping style,and trait coping style played a mediating role in self acceptance and trait anxiety.
Self acceptance;Trait anxiety;Trait coping style;Mediating effect
R395.9
A
1005-1252(2016)10-1571-03
10.13342/j.cnki.cjhp.2016.10.036
201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