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对术后胃瘫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6-09-15 07:50黄景武娄丽华崔保继
河北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胃瘫导丝空肠

黄景武, 娄丽华, 苏 彬, 崔保继

(1.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中医院, 河北 围场 068450 2.承 德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ICU, 河北 承德 067000 3.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胃镜室, 河北 承德 067000)

经鼻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对术后胃瘫功能恢复的影响

黄景武1, 娄丽华2, 苏 彬3, 崔保继3

(1.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中医院, 河北 围场 068450 2.承 德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ICU, 河北 承德 067000 3.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胃镜室, 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探讨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对术后胃瘫患者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38例术后胃瘫患者,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术前,术后进行比较。结果:38例胃瘫患者在营养指标、体重指数等方面,经鼻胃镜置入空肠营养管肠进行肠内营养后,以上指标均优于肠内营养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胃镜下放置空场营养管能有效促进术后胃瘫患者胃功能的恢复。

胃 瘫; 经鼻胃镜; 空肠营养管

对我院38例经鼻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对胃瘫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38例胃术后胃瘫患者,所选38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52~73岁。其中胃癌术后28例,胃溃疡穿孔术后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术后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经消化道造影证实为胃瘫,对38例患者实施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术前,术后进行比较。

1.2 方法:分析38例经鼻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对例胃瘫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指标包括: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空肠营养管的放置方法为,采用经鼻胃镜进入十二指肠降部取直镜身,沿经鼻胃镜钳道置入ercp常用黄斑导丝,使导丝进入十二指肠远端直至空场,一边退镜,一边进导丝,保持导丝位置相对不动直至完全退出经鼻胃镜,之后保持黄斑导丝水平状态,沿导丝置入空肠营养管。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统计资料以(¯x±s)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8例胃瘫患者在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利用经鼻胃镜置入空肠营养管肠进行肠内营养后,以上指标均优于肠内营养前,而且经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证实胃蠕动良好。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肠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s)

表1 肠内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s)

两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体重指数(kg/m2)  血红蛋白(g/L)  血清总蛋白(g/L)  血清白蛋白(g/L)置放营养管前 38 58.2±6.3 106±3.8 58.3±10.2 33.5±1.3置放营养管后 38 68.2±5.03 119±2.9 63.2±12.3 38.6±0.9

3 讨 论

胃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胃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据相关文献报道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胃部及十二指肠手术后致使消化道迷走神经受到损伤,手术位远侧端胃的蠕动功能明显降低,致使胃内容物排空延迟[1]。因胃部手术后,需要重新构建消化道,使消化道的整体形态学发生明显的变化,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残胃及其消化道粘膜水肿、糜烂,使残胃的蠕动减缓,排空延迟。消化道手术中全麻药物的应用,麻醉镇痛等相关药物抑制了胃部的交感神经、兴奋了迷走神经,术后随着麻醉药物半衰期的不断降低,不断代谢,致使胃部的迷走神经的阈值上升,导致了胃肠动力的减弱。Darido等[2]认为胃部的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胃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预防与治疗同样的重要。经鼻胃镜是日本富士公司最新研制的新型内镜,该内镜具有镜身细,镜身直径为5. 9mm,较普通胃镜9.8mm,质地更柔软。经鼻胃镜放置鼻肠管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充分给与患者的鼻腔进行麻醉后,利用胃镜的超细的优点,经鼻腔插入,经鼻胃镜进入十二指肠降部直至空场后取直镜身,沿经鼻胃镜钳道置入黄斑导丝,使导丝进入十二指肠远端,保持导丝位置相对不动退出胃镜,之后沿导丝置入空肠营养管。这种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患者痛苦小,置管成功率高。现在研究表明[3],尽早的给予肠内营养,减轻因术后消化道的应激所致的胃肠道水肿、糜烂,避免引起消化道的微生态环境失调,是有效预防胃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重要手段。肠内营养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肠内营养的食物配比可以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配置个性化的营养餐,在保重患者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适当增加维生素的摄入,粗纤维食物的研磨成细微颗粒后,加入到肠内营养餐内,从而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有效避免患者发生便秘的风险。长期禁食一方面可以导致胃肠道黏膜的萎缩和黏膜屏障功能损害,另一方面还可引起消化道细菌的易位,从而增加胃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机理,满足机体营养要求的同时还可保护消化道黏膜。在给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可根据患者需求,配备营养较完全的营养制剂,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4]。通过经鼻胃镜的方法,置放空肠营养管是目前最经济、患者耐受最好的方法,通过此方法积极地肠内营养,比较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遇到危重患者,也可在床边操作,给予危重患者早期的肠内营养[5],长时间的消化道饥饿,不仅会使消化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消化道黏膜水肿、糜烂,微生态环境失调,会导致患者腹泻,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导致患者体内营养物质丢失。而长期的肠外营养,易出现胆汁淤积,胃肠功能紊乱,肠内菌群失调,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即使胃肠道蠕动功能正常的患者实施胃肠置管术,置入螺旋管达空肠的成功率也仅为57%。同样置入空肠营养管需要一个好的置放方法,同时更需要有经验的护士助手很好地配合,才能有效保证置放营养管的成功率。经鼻胃镜的检查及治疗较普通胃镜更具优势。标准型胃镜外径为9.8mm,一般经口腔插入,即使成功置管后,还需要将营养管经口腔导出鼻腔,此过程患者较痛苦,而且如果操作不熟练,将营养管经口导出鼻腔的过程中,营养管在空场的位置易发生移动,从而导致置管失败。另外操作过程中患者的精神紧张、口腔分泌物等影响通气外,内镜的“粗硬”对气道的压迫和对咽部迷走神经刺激,还可导致患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经鼻内镜外径较细,更容易通过消化道狭窄的部位,对下载段以内及以下的消化道粘膜更好的观察。笔者设计了鼻空肠管营养解决了胃排空障碍甚至发展成为多脏器功能障碍,为提高成功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将鼻肠管前端封闭处剪开,以便导丝进入,选取长为4m以上的斑马导丝,并充分润滑鼻肠管里外,退镜时术者与助手要配合协调,导丝在胃内应是直线,尽量不要弯曲,打圈。此种操作时间短护理配合较为简单、方便。避免了普通胃镜经口置放营养管后,需将营养管经口导入鼻孔,再经鼻孔导出的操作步骤,大大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本研究通过经鼻胃镜置放空肠营养管的方式对38例胃瘫患者的应用观察,结果38例胃瘫患者在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方面进行分析,置入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后,以上指标均优于肠内营养前。发生胃瘫后,患者精神高度紧张,迷走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症状且不易恢复,对患者、家属作细致耐心的解释,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可促进疾病的康复。通过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氮的利用率更高,增加内脏血流使代谢更符合生理过程,各种免疫蛋白及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大大减少了肝脏及全身器官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方法操作简单;对于胃瘫患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1] 张得选.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3,43(1):14~15.

[2] Darido E,Farrell TM.Laparoscopic longitudinal gastrectomy and duodenojejunostomy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gastroparesis[J].Surg Obes Relat Dis,2012,8(6):811~813.

[3] 王向阳,张克难,冯安明,等.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 (10):1156~1158.

[4] 刘卫军.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4),:388~389.

[5] 吴刚,申翔宇,韩新魏,等.经鼻空肠营养管和胃肠减压置入治疗胸腔胃气道瘘患者18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5(9):858~859.

1006-6233(2016)08-1347-02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8.047

猜你喜欢
胃瘫导丝空肠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治疗疗效分析
术后胃瘫怎么办?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四、胰腺重建技术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