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治疗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6-09-15 07:50黄建荣
河北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弹簧圈住院费用动脉

黄建荣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广西 南宁 530023)

血管内治疗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黄建荣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广西 南宁 530023)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60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5%(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6.71±3.01)d,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为(34.52±4.73)d(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为(110362.26±215.92)元,多于对照组(12845.67±469.36)元(P<0.05);实验组手术治疗后ADL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血管内治疗技术; 颅内复杂动脉瘤; 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60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男16例(53.3%),女14例(46.7%),年龄(30~68)岁,平均(46.5±0.8)岁,病程(1.1~5.9)月,平均(3.2±1.1)月;对照组30例,男17例(56.7%),女13例(43.3%),年龄(31~67)岁,平均(45±1.3)岁,病程为(1.2~5.8)月,平均(3.4±1.6)月。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知情同意,且自愿签知情同意书,患者性别等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评定标准:诊断标准:参照颅内复杂动脉瘤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入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无精神意识性障碍者。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者;排除动脉瘤无法确诊者;排除伴有精神疾病障碍者以出现意识性障碍者;排除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者[1]。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治疗,手术过程中操作步骤必须严格遵循有关操作进行,患者手术后给予抗菌、抗感染等操作[2]。实验组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采用专用支架进行辅助处理,术前患者口服30mg阿司匹林和抗凝药物及75mg氯吡格雷。对于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则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并进行常规肝素化,手术时让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并进行全麻插管,待麻醉生效后先行脑血管造影术,了解患者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和载瘤动脉的关系,颅底动脉环情况等,确定治疗方案后进行气管插管。取患者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将6F导管鞘植入股动脉中,利用支架载入瘤动脉,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支架,促使支架越过动脉颈,使用弹簧圈进行栓塞术或血管内单穿支架植入术中的一种。同时,根据载瘤动脉情况载入合适的引流管,放置颈内动脉或椎动脉2水平以上,选择合适的支架,采用Echlon-10微导管携带微导丝入动脉瘤腔,根据造影结果从第一根填塞入弹簧圈,然后第二根塞入弹簧圈,待缠绕满意后释放弹簧圈,以此类推,直到满意为止[3]。入选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并进行常规全身肝素化。患者手术后体内肝素自然代谢,6h后拔除导管鞘,患者手术后每天口服100mg阿司匹林和75mg氯吡格雷,连续服用3个月。

1.4 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症状消失,且3个月内未复发,生活能够自理;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生活需要家属协助;无效:患者病情加重或许二次治疗[4]。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有效例数,总有效率=[总有效例数/治疗例数]×100%。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评价内容涉及三方面,即: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搜集的数据,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了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t'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5.0%(χ2=12.31,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本研究中,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s)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实验组 30 16.71±3.01 110362.26±215.92对照组 30 34.52±4.73 12845.67±469.36 t 20.97 19.66 P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比较:本研究中,实验组手术治疗后ADL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 论

颅内复杂动脉瘤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该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威胁其生命。常规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该治疗方案缺乏针对性,难以获得长期效果[4]。

近年来,血管内治疗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血管内治疗技术和药物等方法相比优势较多,手术过程中利用小弹簧圈能够分割瘤动脉,并且产生一种支持作用,保证弹簧圈能顺利进入瘤体内,从而一种比较可靠的填塞。同时,血管内治疗技术应用时使用支架,它能保证瘤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避免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微小动脉瘤能够更容易形成血栓,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6.71±3.01)d,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12845.67±469.36)元(P<0.05)。另外,血管内治疗技术在使用支架时能刺激瘤口血管内膜增生,促进瘤口愈合,保证弹簧圈脱进入载动脉瘤,避免弹簧圈的滑落,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手术治疗后ADL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但是,临床上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时尚存在一些不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常见的有:亚急性血栓、动脉瘤破裂、侧支血管闭塞等,影响患者治疗预后。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复发率为6.7%,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为2.5%)(P<0.05)。因此,患者手术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保持动作的轻柔,并且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支架的位置、形状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 张向艳,左书浩,宏伟,等.应用辅助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0,9:1089~1092.

[2] 倪陶义,朱维胜,王君.血管内治疗2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6:467~471.

[3] Mura J,Torche E,Riquelme F,et al.Three-year-old patientwith giantMCA aneurysm treated by trapping-resection plus STA-MCA bypass.Case report[J].Childs Nerv Syst,2012,28(1):169~173.

[4] 叶明,张鸿祺,李萌,等.眼动脉段大型动脉瘤夹闭和载瘤动脉重建手术技巧的探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6):287~291.

1006-6233(2016)08-1333-02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8.040为了探讨血管内治疗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计划课题,(编号:Z2014178)

猜你喜欢
弹簧圈住院费用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