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杨小波,罗琴,薄智云(.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00;.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800;.北京薄氏腹针医学研究院,北京000)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法的腹针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李倩1,杨小波1,罗琴2,薄智云3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2.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300;3.北京薄氏腹针医学研究院,北京100011)
目的分析目前已发表的腹针文献,了解腹针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了解文献内、外部特征。结果最终获得目标文献1 356篇。腹针疗法已成为热点,但我国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相关研究涉及医、教、研等多个领域,可治疗疾病143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研究尤为突出;研究类型以RCT/CCT居多(669篇);已发布腹针国家标准1项、出版专著4部。结论 腹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有非常好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循证研究、建立实践指南等工作,更好地为医疗保健服务。
腹针;文献计量学;内容分析法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经过40多年的研究创建的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先天、后天经络的新疗法,具有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等特点。腹针疗法与中医整体紧密地衔接,不仅可以像中医那样对慢性病、疑难病的调理得心应手,又兼备了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对疑难病时常也能取得奇效[1]。腹针自发明以来,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针联、中国针灸学会等各级管理部门和社会学术团体的重视,不仅在国内进行了普及推广、临床验证等工作,而且在韩国、意大利、新加坡、美国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本文全面收集腹针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腹针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未来方向,为该领域的研究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1.1计算机检索
1.1.1数据库来源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以及国外数据库PubMed,检索年限1992—2014年。所有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9月1日。
1.1.2检索条件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条件:常用字段=腹针;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条件:题名或关键词=腹针;中国知网检索条件:主题=“腹针”;在 Pubmed中检索时,对“abdominal acupuncture”进行词组检索,检索式(Search details)为 “abdominal acupuncture”[All Fields]。
1.1.3筛选标准 ①纳入标准:所有腹针方向的研究类和非研究类文献。②排除标准:非(薄氏)腹针相关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会议通知、培训通知和无可用信息的摘要等。
1.1.4检索结果 按检索策略,检索4个数据库共获得文献3 525篇,将所得文献导入NoteExpress,以“标题”、“作者”为查重字段对文献进行排序并结合人工查阅题录,必要时阅读原文剔除重复文献,剔重后共获得文献1729篇。根据筛选标准,最终获得目标文献1356篇。文献检索流程及文献概况见图1。
1.2手工检索
图书馆电脑查询结合手工检索,共获得国家标准1项、腹针专著4部,分别为《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6部分·腹针》[2]及《腹针疗法》[3]、《腹针无痛治百病》[4]、《腹针临床效案点评》[5]、《深入腹地掌握腹部治病密码》[6]。
图1 文献检索及文献概况流程图Figure 1 Flow chart of literature search and literature survey
2.1研究方法
本文综合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目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7-8]。
2.2研究内容
2.2.1文献外部特征 通过文献计量法分析文献的年代、作者、研究机构、地区及期刊分布等内容。
2.2.2文献内部特征 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文献的研究类型、研究专题及疾病防治领域等内容。
3.1计算机检索获取的文献
3.1.1文献外部特征
(1)年代分布
据统计,从2005年开始腹针文献的发表量呈迅猛上升趋势,2009年以后逐渐趋于平稳,每年发文量均在120篇以上。2005、2007、2009、2011、2012年发文量尤其突出,经调查发现期间均有大型腹针相关会议举行,如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2007年)、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2009、2012年)、中国针灸学会年会(2011年)等,发表了大量的会议论文。1992—2014年发文量分布见表1。
分析:腹针文献发文量近年来呈持续性、大幅度增长。可见,腹针疗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中医学界正大力开展腹针研究。
(2)作者分析
1 356篇腹针文献中涉及第一作者940人。发文量在6篇及以上的作者为22人,占全部作者数的2.34%,笔者将其视为腹针专业的高产作者,如薄智云(17篇)、王维明(12篇)、朱文罡(9篇)、王丽平(9篇)等,高产作者共发表文献181篇,占文献总数的13.35%。作者发文量分布及高产作者分布见表2~表3。
分析:当1篇论文单独出现时,并不能反映学科的发展规律,只有大批论文形成的文献流才能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高产作者是形成文献流的骨干力量,他们发挥着向导作用,不断地将学科研究推向新的水平[9]。
(3)研究机构分布
腹针的研究机构主要有3类,即各省市的中医药院校、各地医院、中医药研究机构。其中,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腹针发表量尤其突出,分别为198篇、107篇,占发文总量的14.60%、7.89%。表4为腹针发文量居前10的研究机构。
表1 1992—2014年文献量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quantities in 1992—2014
分析:研究作者所属机构的分布,不仅可反映不同机构在腹针研究方面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同时可反映出不同研究机构对腹针研究的重视程度,如广东省中医院。
(4)地区分布
据统计,我国共有33个省级行政区发表了腹针相关论文。广东发文最多为529篇,占文献总数的39.01%。此外,国际上已逐渐开展腹针研究,如意大利、新加坡、法国等。国内外主要发文地区分布见表5。
分析:腹针已在多个国家、地区进行推广应用。在我国,发文作者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存在着极大的地区发展不均衡性,腹针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医疗等较发达地区,部分省市地区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表2 不同发文量的作者分布Table 2 Author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documents
表3 核心作者分布Table 3 Core author distribution
表4 发文量居前10的研究机构Table 4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op 10
表5 国内外主要发文地区分布Table 5 Main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literature both here and abroad
(5)期刊分布
将期刊不同时期刊名进行合并后,对899篇腹针期刊文献进行期刊分布的计量,最终得出发表期刊共202种,其中发文量居前10的期刊见表6。
分析:发文量居前10的期刊质量均较高,其中3种期刊为针灸专科杂志,其余均为中医综合类杂志,可为指导期刊采购及指导读者利用期刊等工作提供参考。
表6 1992—2012年腹针文献的主要期刊分布Table 6 Distribution of main journals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literature from 1992 to 2012
3.1.2 文献内部特征
(1)研究类型
据统计,腹针文献分为研究类文献(1 145篇)和非研究类文献(211篇),涉及具体研究类型11种。其中,研究类文献中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对照试验(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CCT)文献量最多为669篇(49.33%),其次为临床观察305篇(49.34%)和医案142篇(10.47%)。
分析:腹针研究涉及多个研究类型,以研究类文献为主,其中较高级别循证证据已占相当比例,表明腹针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受到重视,已有良好的积累和发展。见表7。
表7 腹针文献研究类型Table 7 Type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on abdominal acupuncture
(2)研究专题
据统计,腹针研究涉及疾病治疗及预防类的专题最多,达1233篇,占90.93%,其次为作用机制/机理类文献、操作类文献等,专题分类概况见表8。
表8 腹针研究专题Table 8 Research fields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3)疾病防治领域
参考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方法,将腹针治疗的疾病从肌肉骨骼结蒂、神经系统等方面进行分类。据统计,治疗上共涉及疾病143种、临床症状体征28项,中医证型3个(即脾虚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预防上涉及病情3项(即中风、亚健康、抗衰老)。腹针研究涉及较多的疾病依次为颈椎病、中风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失眠症、肥胖症(单纯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抑郁症等;症状/体征方面依次为痛症、眩晕等。发文量在6篇及以上的疾病、临床症状等见表9。
表9 腹针疾病治疗领域Table 9 Main conditions treated with abdominal acupuncturet
分析:目前腹针疗法有着非常广泛的实践应用和临床研究,腹针治疗领域涉及人体各个系统。研究发现腹针治疗范围以慢性病为主,急性病较少。薄老对腹针适应证的选择做了一些规定,即主要治疗内因引起的疾病或久病及里的慢性病[3]104。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腹针“治病必求于本”的辨证施治特点,而且为腹针疗法扬长避短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3.2国家标准及专著
《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6部分·腹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此标准是推荐性国家标准,为腹针的规范化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出版了《腹针疗法》、《腹针无痛治百病》、《腹针临床效案点评》、《深入腹地掌握腹部治病密码》等专著、腹针疗法挂图及说明书一套、薄氏腹针疗法VCD,对腹针相关理论、治疗等进行阐述,分别适合于临床医师、中医药院校学生及普通群众学习与应用。
腹针疗法已成为中医领域的热点,近年的发展趋势良好,但我国各地区腹针研究发展不均衡,部分省市地区尚有较大的潜力;高产作者22人,他们发挥着向导作用,不断地将学科研究推向新的水平;10种腹针发文量较高的期刊可为期刊采购及指导读者利用期刊等工作提供参考。腹针研究涉及临床RCT/CCT、临床观察、理论研究、医案、综述等类型,其中RCT/CCT等占49.33%,表明腹针在循证研究方面有较好的积累;研究专题涉及疾病治疗及预防、作用机制、操作等;腹针治疗领域涉及人体各个系统,治疗上共涉及疾病143种、症状、体征28项、中医证型3个,其中颈椎病、中风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痛症等的研究尤为突出,可为临床医师治疗方向提供指导。目前已发布腹针国家标准1项、出版专著4部,有力推动了腹针在全世界范围内规范应用。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的新型原创针灸疗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任何一个学科/技术的国际化进程取决于其标准、指南的构建。腹针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和研究,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进展,腹针研究文献达1000多篇,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和分歧,需要循证评价、专家共识以建立指南。未来工作应致力于开展高质量“里程碑性”循证研究、建立腹针临床实践指南,为腹针临床提供规范的技术标准,为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依据,经过广泛的推广应用,必将不断提高国内外影响力。
[1]薄智云.谈谈腹针疗法[J].中国针灸,2011,21(8):474-476.
[2]薄智云,符文彬,林超岱,等.GB/T 21709.16—2013.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6部分·腹针[S].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
[3]薄智云.腹针疗法[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4]薄智云.腹针无痛治百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5]林超岱.腹针临床效案点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6]田原.深入腹地掌握腹部治病密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7]樊一阳,许京京.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法的石墨烯研究文献可视化图谱分析[J].现代情报,2015,35(8):81-91,99.
[8]王曰芬.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综合研究(Ⅰ)——综合方法研究的可行性、思路与原则[J].情报学报,2009,28(5):745-752.
[9]段和平,史文海,俞立,等.探讨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和核心作者群的重要意义[J].临床荟萃,2004,19(8):480-481.
(责任编辑:王昌栋)
Research on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based 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LI Qian1,YANG Xiaobo1,LUO Qin2,BO Zhiyun3
(1.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120,China;2.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unde District,Foshan 528300,China;3.Beijing Bo′s Abdominal Acupuncture Medical Academy,Beijing 100011,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se published papers associated with abdominal acupuncture,and obtain the knowledge of current status,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prospects.Methods Based on electronic databases,these papers about abdominal acupuncture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Results 1 356 papers were identified.Abdominal acupuncture had become research hotspots,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therapy was imbalanced in different areas in China.Abdominal acupuncture treated 143 kinds of different diseases,especially in cervical spondylopathy and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These paper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CCT)(669 papers).There were 1 abdominal acupuncture national standard and 4 monographs.Conclusion Abdominal acupuncture recently develops well in clinical practice,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and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in high-quality trials and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guideline.
abdominal acupuncture;bibliometric analysis;content analysis
综述
R245.3
A
1006-8783(2016)04-0526-06
10.16809/j.cnki.1006-8783.2016052701
2016-05-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503458);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3B032500011);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腹针院内专项”第三批课题-1,2012KT1041)
李倩(1984—),女,硕士,住院医师,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治及中医科研方法学研究,Email: liqiantcm2012@163.com;通信作者:杨小波(1973—),男,博士,主任中医师,主要从事科研方法学、证候研究,Email: yangxiaobomd@163.com。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029 11:28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4.1413.R.20160629.112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