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努尔·亚生 刘秀明
(喀什大学 中语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8)
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偏误的声学实验研究
阿依努尔·亚生刘秀明
(喀什大学 中语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8)
维吾尔语是非声调语言,声调的习得对维吾尔族学习者来说较困难,并且易在习得过程中出现偏误。文章以声调格局理论为基础,采用语音实验法,提取初级水平维吾尔族学生每种声调9个点的基频数据平均值,并把它转换成T值,以绘制声调曲线图。通过对汉语-维吾尔语声调曲线图的比较,分析具有初级水平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声学表现及其成因。文章认为,母语迁移和中介语的影响是导致这种习得偏误的主要原因。
维吾尔族大学生;声调偏误;母语迁移;中介语
学习者的母语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主要障碍,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与其可能导致的困难之间成正比,即“差异=难度”,差异越大,难度就越大。①汉语作为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声调的形式是一个音节里,带音部分在时间上的函数,它有区别音节和意义的作用。②由于维吾尔语是非声调语言,音高的变化对词义不起区别作用,只是起改变语气的作用。声调的习得对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维吾尔族学习者来说,是习得新的语言特征的过程。他们在习得汉语声调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受到母语的影响,结果导致声调习得偏误。因此,有必要加强声调习得偏误研究和改进声调教学。与传统的理论性研究相比,实验语音学对声调自然特征的分析更客观、精细,对声调偏误表现得更直观形象。
本文采用语音实验法,以具有初级水平③维吾尔族学习者为实验对象,对他们习得汉语声调偏误的声学表现及成因进行观察和分析,力图为纠正声调偏误、提高声调教学效果提供有利的实验数据。
(一)语料设计
选用20个MHK考试大纲一级单字,其中每种声调有5个单字。
(二)受试者
喀什大学中语学院的10名初级水平维吾尔族学习者(以下简称a1、a2、a3、a4、a5、a6、a7、a8、a9,a10)受试。为了便于数据比较,还分析了普通话水平为一级的1名汉族高校教师的音(以下简称S)。
(三)实验设备
录音用Cooleditpro.,采样率16 000赫兹,16位,单声道。让受试者按正常语速朗读一遍单字调查表,同时进行录音。采样样本总数为:11×4×5=220个。
(四)实验数据的提取和归一化
1.调值数据的提取标准
豪伊(Howie)认为,声调的范围不是音节中全部的带音部分,而限于元音和它后面带音的部分,即声调作用有韵母表现。④林茂灿先生也曾提出,在声调分析中去掉弯头和降尾,而保留调型段的方法,⑤因此,本文中单字调的调值数据以调型段为准,不包括调头、降尾。本研究主要在调形特征,即基频曲线和调值特征,即音高方面进行了观察。
2.调值数据的取值方法和归一化
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测算出每个单字声调曲线上9个点的基频值,共测算出了11×5×4× 9=1980个点的基频值和各单字调(调类)9个点的平均基频值。为了剔除外部因素带来的差异,使用石锋T值计算公式⑥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并转换成五度值。转换成五度值公式为
这里max为调域上线频率,即全部音高数据中的最大值;min为调域下线频率,即全部音高数据中的最小值;x为测量点的频率。T值跟五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从0-1之间大体可以看作五度值中的1度;1-2之间看作2度;2-3之间看作3度;3-4之间看作4度;4-5之间看作5度。
3.调形和调值特征的观察
以1名普通话为一级水平的汉族高校教师的调形和调值为观察和比较的标准。
4.实验目的
通过测算维吾尔族初级水平学习者各单字调(调类)9个点的基频数据均值并转换成T值,与汉语标准音进行比较,观察他们单字调习得偏误的声学表现及成因。
(一)维吾尔族学习者单字调调形和调值的分析
表1 a1-a10和S各单字调9个点的平均T值
通过测算各单字调(调类)9个点的基频均值并对其进行归一化,获得初级水平维吾尔族学习者和普通话一级水平汉族教师各单字调(调类)9个点的平均T值并做出了相应的表(见表1)。将表1中的9个点为横坐标,其T值为纵坐标做出了相应的图(见图1、2)。
图1 a1-a10各单字调基频曲线
从表1、图1可见,维吾尔族初级水平学习者各单字调调形和调值的习得情况。
阴平:阴平完全位于调域的上部。第六点T值最高,为4.9;第三、第四点T值最低,都为4.4,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只有0.5。起点T值为4.7,终点T值为4.8,起点与终点T值相差0.1。整个声调的音高范围基本在5度中,并且起伏不超过半度,而且平调其实并不是一个绝对水平的调型。⑦因此,其调值可看作55。
阳平:阳平是从调域底部到调域中部的升调。起点的T值为0.1,终点的T值为1.7,因此调值可以记作12。
上声:上声调是位于调域下半部分的曲折调。起点T值为1.5,终点T值为2.6。第四个点最低,为折点,T值是1.2。起点和折点都在2度以内,因此,对应五度值其调值可以记作223。
去声:去声本来是从调域顶部到调域底部的降调。但表1、图1显示,去声的调形和调值并不是降调的调形和调值。即去声起点T值为3.3,终点T值为3.1。起点与终点相差只有0.2。第三点和第四点最低,T值都为2.9。第八点最高,T值为3.4。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只有0.5。因为各点起伏度不超过半度,而且整个音高范围在4度中,所以其调值可以看作44。
(二)维吾尔族学习者与汉语标准音各单字调的调形和调值比较
从图2可见,维吾尔族初级水平学习者各单字调的习得中,除了阴平的声学特征在调形和调值上大体与汉语标准音相符以外,阳平、上声、去声的声学特征与汉语标准音相比有出入。虽然阳平和上声分别体现出了升调和曲折调的特点,但与汉语标准音相比有一些差别。去声体现出的平调特点完全不符合汉语标准音的降调特征。其实,这些差别就是维吾尔族初级水平学习者汉语单字调习得偏误的声学表现。
图2 S各单字调基频曲线
表1和图1、2均显示,维吾尔族初级水平学习者的阴平调值为55,调形虽然与汉语标准音相比不太平,但基本上在5度中,起伏度也不超过半度。因此,可以认为平调调形,与汉语标准音相比,调形、调值偏误都不太突出。
阳平的调值为12,与汉语标准音的24相比,出现了调值偏误,即调值偏低。从调形上看,上升速度比汉语标准音慢得多。起点和终点T值相差只有1.6,而汉语标准音相差有2.9。从而可见,调形偏误也比较突出。
上声的调值为223,与汉语标准音的213,出现了调值偏误。从调形的总体趋势来看是曲折调,有折点,但与汉语标准音相比,上升得很慢。起点和终点T值相差只有1.1,折得深度不够,起点和折点相差只有0.3,起点和折点都在2度中。而汉语标准音的起点和终点T值相差是1.6,起点和折点T值相差是1.1,起点在2度内,折点在1度内。这就说明上声习得中调形偏误也比较突出。
去声本应该是降调,但它却表现出了平调特征,即调值为44。从调形上看,9个点都在4度中。不管是从调值还是从调形上看,与汉语标准音,即调形是降调,调值为52相比,差距太大,无法进行比较。这就说明去声习得中调值和调形偏误很突出。
(一)受母语迁移(Transfer)的影响
迁移概念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会对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语言迁移理论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习得者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这就产生语言迁移现象。⑧奥德林(Odlin)认为,当母语规则与目的语规则相同时,迁移为积极的,或称为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之间出现差异时,迁移为消极的,又称为负迁移。⑨维吾尔族初级水平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既受母语正迁移的影响,也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如上图1、2所示,维吾尔族初级水平学习者阴平的声学表现与汉语标准音基本相符,相差不大。汉语声调是音高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而维吾尔语是无声调,但有固定重音的语言,维吾尔语语流中的重音总是放在韵律词的后面,韵律词内部的音高大多是中平或低平调。⑩因此,习得阴平时维吾尔语的低(中)平调对阴平的习得产生积极的影响。
阳平和上声的上升速度比汉语标准音慢;上声折得深度不够;去声表现出平调特征等都是母语,即维吾尔语负迁移的结果。由于维吾尔语中没有跟这些声调相似或相近的音高变化模式,在习得平调以外的声调时,母语的平调模式对其产生干扰或完全替代原声调模式。因此,对维吾尔族初级水平学习者来说,阴平的习得较容易,其次是阳平或上声,最难的是去声。
(二)受中介语的影响
所谓的中介语是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是从母语向目的语不断接近的变体。维吾尔族初级水平学习者在单字调习得中,自然而然地借助母语的低(中)平调。具体而言,图1、2显示,阴平表现出接近于目的语的状态,所以阴平习得偏误不突出。阳平、上声都表现出,处于母语(维吾尔语)和目的语(汉语)之间的从母语的平调模式向汉语的升调、曲折调模式发展的一种状态。它们既表现出了母语的平调特点,如上声和阳平中出现总是把音拉平,上升慢,上声折得不够深等特点,又体现出了汉语高低升降的音高模式,如阳平体现出的上升调模式和上声体现出的曲折调模式。去声表现出接近于母语的一种状态,即完全被母语的平调所代替,因此习得偏误最为突出。
从以上各单字调习得偏误的声学表现可见,维吾尔族初级水平学习者的汉语单字调习得中调形偏误和调值偏误都存在。只是偏误程度不同。阴平习得中调形和调值偏误都不太突出。阳平、上声习得中调形和调值偏误都比较突出。去声习得中调形和调值偏误都很突出。至于原因,与母语(维吾尔语)的迁移和中介语的影响有关。因此,在声调教学中,不仅要强调汉语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而且要强调汉语与维吾尔语音高模式的区别,抓紧对各单字调,尤其是去声的实际操练,让初级水平学习者摆脱母语的困扰是很有必要的。
附录:
语音实验单字调查表
阴平:说、高、妈、书、三
阳平:人、明、拿、头、学
上声:水、笔、古、女、好
去声:大、去、受、地、日
注释:
①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languageTeachers.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转引自石锋:《语音实验平面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9页。
②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5页。
③“初级水平”是指在入学前的MHK摸底考试中总成绩低于150分的学习者。
④Howie,J.M.Acoustical Studies of Mandarin Vowels and Ton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转引自石锋:《实验音系学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⑤林茂璨:《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音高特性》,《声学学报》,1965年第1期,第13页。
⑥⑦石锋:《实验音系学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69页。
⑧Odlin,T.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转引自石锋:《语音实验平面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9页。
⑨高玉娟、石锋:《德国学生汉语元音学习中母语迁移的实验研究》,《教育科学》,2006年第2期,第80页。
⑩刘岩、李玲、倪娜:《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实验研究》,《语言与翻译》,2006年第2期,第65页。
[1]高洁.不同汉语水平的维吾尔族学生对汉语声调的听辨实验[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刘岩.中国无声调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声调语调的实验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陈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特征浮现的实验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12,(2).
[4]易斌.维吾尔族学习者习得汉语单字调的感知实验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1).
[责任编辑]:马梅
An Acoustic Study on Errors of Tone Acquisition Among Uyghur Learner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yinur·YasinLIU Xiu-mi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 Xinjiang 844006)
It is rather difficult for Uyghur students,who speak a non-tonal native language,to learn the tones of Chinese and they are liable to make errors in their learning.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one pattern theory,the author makes acoustic experiments on the tone acquisition of Uyghur learners of Chinese(elementary level).After the experiments,the average values of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data of nine points obtained from each tone pattern are converted into Tvalues,with which acoustic graphs of Chinese intonation change are drawn up.By comparing these graphs with those of Uyghur intonation change,the author analyses Uyghur students'acoustic expressions of their tone acquisition errors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the transfer of the Uyghur language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rlanguage that leads to students'errors.
Uyghur learners;Tone error;Mother tongue transfer;Interlanguage
H193
A
2095-6967-(2016)01-064-05
2015-08-25
本文系喀什大学2013年教学教改重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实验性分析并改进声调教学的研究——以喀什师范学院为例”(KJCZ1307)的阶段性成果。
阿依努尔·亚生,喀什大学中语学院讲师;刘秀明,喀什大学中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