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中道德情感培养方法举隅

2016-09-10 07:22:44刘海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高中政治方法

【摘 要】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对别人或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高中政治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教育的人文综合性学科,可以采用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移情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发挥高中政治学科在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育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方面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道德情感;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3-0047-03

【作者简介】刘海,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45)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学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无锡市市属中学政治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对别人或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高中阶段是高中生从生理成熟走向心理成熟的过渡期,道德情感发展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的特点,进入以自律为形式,运用道德目标、理想、信念等来调节道德发展的初步成熟期,但仍具有反复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高中政治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教育的人文综合性学科,在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育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情感陶冶、榜样示范、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方法,效果较好。

第一,以境生情: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主要通过教师的爱、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途径实施。教师要用渊博的专业知识、优雅的言行举止、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育感染学生,把关爱和尊重学生作为自身职业道德的核心,及时捕捉发现和分析探究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中的深层问题,寻找教育引导学生的最佳契机。情感陶冶实施的关键在于要设置具有道德意义的教育情境。一方面,学校要营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宣传载体加强道德宣传,丰富社团活动、节庆活动、社会实践等学校文化活动,实现国内外、校内外德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中熏陶感染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文本资料、图片图表、视频动画等素材资源和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使抽象的道德规范具象化、情感化,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益的影视作品、精美的艺术作品创设道德情境,不仅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能让学生产生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在美育中自觉追求真善美,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政治必修三《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这一框时,可以引用公益广告《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郭明义篇》——

我是郭明义,鞍钢齐大山铁矿工人。1989年我第一次开始献血,每年都来献(无偿献血29次,总计11000毫升,捐献血小板49次)。1994年我捐出了300块钱给一个失学孩子(16年来个人累计捐款近20万元),我虽然捐助了300多个孩子,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帮助。后来,我的工友还有很多人和我一起来帮助孩子,我们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成员共2800余人)。大家一起献爱心,做好事(资助超过1000名贫困学生)。有人说我是郭傻子,问我做那么多事情图个啥。图啥?我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结合上述公益广告,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郭明义先进事迹对青年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

郭明义的精神实质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写照,他积极投入希望工程、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等活动,被誉为“当代雷锋”。这则公益广告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时代楷模的崇高道德,还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角度提高践行高尚道德的能力,在学习重难点突破中实现自身道德情感的提升。高中政治教学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些多层次、多维角度的生活主题创设道德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实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潜移默化地把蕴含其中的社会公德、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等信息纳入自身认知系统,不断影响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第二,以学育情: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利用优秀人物的优良品德、嘉言懿行来感染和教育受教育者,以培养其相应美德的教育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从社会生活中选取道德楷模,可以是民族英雄、革命前辈、杰出政治家和科学家等杰出人物,也可以是具有优良品德的家长、教师和学生榜样,亦可是一些具有正面形象的影视人物、网络人物、文学作品人物,教師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人物传记、举行主题班会、学科教学渗透等方式细致剖析榜样人物、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重在帮助学生学习其精神、心悦诚服地获取榜样的示范效应。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用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对待学生要尊重、平等、热情、耐心,而且要善于选择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光辉业绩、与学生年龄相近群体中的好榜样或有教育意义的道德教育事例,客观全面地展现榜样人物的优秀事迹和高尚道德情操,在学生与榜样的沟通与共鸣中缩短学生与榜样之间的心理距离,切实落实到实际的道德养成活动中,从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从外在约束到内在驱动的道德转化,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讲求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政治必修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时,可以引用以下材料——

2015年2月27日,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化名“炎黄”的江阴老人张纪清光荣入选“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炎黄”张纪清的颁奖词。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帮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炎黄”已经从一个名字升华为一种精神。

结合材料,谈谈自己如何实现“感动中国”人物追求的人生观境界。

“炎黄”精神和“炎黄”现象深深影响着无锡人的精神生活。这种具有乡土气息的道德案例的运用能够有效接近学生的知识距离与情感距离,在感受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的同时,能够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中实现人生价值,帮助学生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选取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劳动模范、师生道德标兵等典型人物的道德案例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认真揣摩这些时代楷模身上集中体现的鲜活的道德情感成长过程,深入把握他们身上体现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三,以情激情:移情训练法。

移情训练法是指教师通过学生的现实生活事件或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日常交谈等形式,引导学生对亲人、同伴以及他人在特定情境中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的训练方法。高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情绪的易感染性,因此,移情对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有重要的作用。移情能够通过主体的情感共鸣来推动学生品德发展,学会换位思考,从而摆脱“自我中心”,逐渐形成亲社会行为,真正体验助人为乐、合作分享的乐趣。高中政治教学要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社会生活场景创设学习情境,实现政治课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在积极的情绪互动过程中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共鸣,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最终建构起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政治必修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这一框时,可以引用以下材料——

2012年,围绕日本对我国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事件,我国在钓鱼岛维权上做出种种努力: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名称,实施海空立体巡航,及时公布该海域部分地理实体标准名称,及时做出成立三沙市、公布南海油气区块等重大决策,公布钓鱼岛领海基点基线,发布钓鱼岛附近海区的海洋环境和气象预报,及时发布钓鱼岛白皮书,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图件等,向世界表明我们维护国家主权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不妥协?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

钓鱼岛事件事关我国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这个热点事件的引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潜能,在探究合作中理解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利用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处理复杂的中日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海洋权益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深化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生态伦理道德观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把扎实的学科素养、高尚的师德修养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熏陶和感染,而且要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学习情境,强化学生关爱、公平的道德价值取向,在观点采择和角色承担中做出正确的道德抉择,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将道德动机转化为亲社会性的道德行为,切实提高学科教学的德育实效性。

第四,以行促情: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给未成年人设置场景,扮演相应角色身份,引导他们身临其境地进行道德体验,以培养相应道德素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是注重施教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克服了单纯道德说教灌输容易引起逆反心理的弊端,鼓励受教育者以主体身份参与道德教育的具体过程,从而激发他们产生内化效应。这表现在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强调促进包括事实知识、逻辑推理、道德判断原则等在内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提供包括让学生参与作决定的活动、扮演各种角色的道德训练的机会。高中政治教师要针对教育目标和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积极创设教育情境,尊重学生自主地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和创造角色,用言语或行动、理智或情感反应来探索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在经历主动参与、主动体验和主动观察中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际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政治必修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这一框时,可以引用以下材料——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我国迅速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互联网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发表意见的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柑橘蛆虫”“抢盐风波”“新疆籍艾滋病人滴血投毒”等网络谣言的传播严重污染了網络环境,往往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清网”专项行动,将“秦火火”“立二拆四”等微博“大V”绳之以法。广大网民也应该保持理性,主动承担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

有网民说:我有权发表言论,但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与我无关。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中夹杂的多元文化及多元价值迅速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他们的思想、情感、品德、行为乃至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学生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固然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权,但并没有上升到网络道德的高度来思考现实问题。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学生就能充分认识到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依法有序地参与网络生活,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秩序,从而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道德成长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高中政治教学就是要把理论知识蕴含于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主题中,从学生现在的道德心理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体验社会角色,主动经历价值澄清的选择、珍视和行动等阶段,建立一套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就是要着眼于寻找高中政治学科、道德情感理论与当今青少年道德情感教育实际的最佳结合点。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高中政治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2:15:10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5:57:41
可能是方法不对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0:17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9:01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3:25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1:31
用对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