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是史学的重要功能,更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很少观照史学“以史为鉴”的功能,导致课堂没有“灵魂”。本文以人教版《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让历史真正成为“一面镜子”。
一、寻觅:挖掘辛亥革命的史学价值
寻觅“镜子”,需要厘清线索。人教版《辛亥革命》一课共三目:武装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如果按照文本的顺序,则是革命的过程、结果和影响。但这样的顺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厘清辛亥革命的发展线索,更无法挖掘辛亥革命的核心价值。笔者教学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探讨并完善了这样的教学线索:共和之土壤(三民主义思想)→共和之花蕾(武装起义)→共和之果实(中华民国的成立)→共和之遗憾(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共和之回响(民主进程的丰碑)。从教学线索可以看出,“追求共和”是辛亥革命的“灵魂”,就是辛亥革命的史学价值。
寻觅“镜子”,需要开阔视野。历史就是一个圆,辛亥革命不是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挖掘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需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辛亥革命的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剧变: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兴办实业成为一种时代潮流,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需要共和体制的保障;从政治上看,君主立宪制尝试的失败,预备立宪的推行,都从内部让君主专制逐步走向坟墓,让共和体制呼之欲出;从思想上看,立宪派与共和派的论战,三民主义的传播,让走向共和的方向感更加鲜明;从国际上看,风起云涌的“亚洲革命风暴”,以及法国、美国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为中国人建立共和制树立了榜样;从外交上看,《辛丑条约》给国人带来的政治、经济上的苦痛,让人们更加追求共和的体制。这一切都说明:共和制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的选择。
二、凝望:感悟辛亥革命的核心灵魂
历史的最大价值就是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来观照现实。目前,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起始时间还有不同的声音,但我们在教学时更应该思考:辛亥革命对今天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换言之,今天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
教材已从诸多角度阐述了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共和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社会习俗的近代化,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上述的意义,是基于不同的视角得出的不同结论。在诸多的历史意义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内核”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纵观辛亥革命之后的100多年历史,辛亥革命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就是“走向共和”,这也应该成为《辛亥革命》一课的课魂。围绕“走向共和”的课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了三则史料——
材料一:近代史上两次帝制复辟之所以是短暂的,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们逆历史潮流而动,历史的主体人民大众不答应!总计只有两万人的护国军何以能节节战胜拥有三十几万兵力的袁世凯北洋军?除了正义之师、士气高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武装反袁斗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
——安静波《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1917年的张勋复辟丑剧,也是在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中顷刻瓦解。复辟当天,北京十几家报纸“一律停刊”以示抗议,其他各大城市报纸也都“口诛笔伐,痛斥叛国”,社会各界“上自官长,下至舆夫,无不痛心疾首”,反对复辟的电报“高可盈尺”。
——安静波《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在1912―1916年间,仅经济立法就多达86项。由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和倡导,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投资兴办近代实业的热情。
——刘国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新探》
笔者同时设置了一些探究题:材料一、二中,“历史潮流”指的是什么?反对“张勋复辟”的电报“高可盈尺”以及“总计只有两万多人的护国军何以能节节战胜拥有三十几万兵力的袁世凯北洋军”的史实又说明了什么?材料三是从什么角度论述辛亥革命的意义的?三则材料在论述辛亥革命的影响方面有哪些内在联系?
设计上述问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灵魂——“走向共和”。一个事物存在着方方面面的矛盾,而抓住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的确,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以及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这些影响中,最关键、最显著、最深刻的影响就是推动近代中国“走向共和”。再换个视角看,辛亥革命后“走向共和”是中国近代化的总开关:正是对共和体制的追求,革命党人才掀起一次又一次的维护共和的斗争。正是以共和体制为保障,南京临时政府才会出台一系列的经济立法,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黄金时代”。正是因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张勋复辟、袁世凯复辟都在极短的时间里走向了灭亡。正是有了共和的体制,“辛亥革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个性解放、人人平等、女子参政、易风革俗等新的观念充斥在变革中的社会,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冲击着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及旧有的伦理纲常。”[1]
三、品鉴:探讨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当笔者把“走向共和”作为课魂来统揽这一课教学时,就有学生发问:既然“走向共和”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辛亥革命还是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辛亥革命还有那么多的曲折与反复?可见,如果对辛亥革命成败认识不清楚,“走向共和”作为课魂就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更难以引航学生发展。针对学生的困惑,更为了加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探讨与感悟”环节提供了下面四则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亘古未有的新气象。曾经动摇于革命与改良之间的梁启超称:民国元年二年,不啻唐虞三代之盛。
——梁丽辉《整体视阈下辛亥革命再审视》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无疑是时代的呼唤,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诞生在一片废墟之上,而是诞生在已初具规模的大厦之上,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姜新《再议辛亥革命的成败》
材料三: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革命,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材料四:辛亥革命刚刚结束了已经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革命力量不可能轻松完成新阶段的这些任务。有帝制复辟,有军阀作恶,有政府卖国,有社会黑暗,有官僚贪渎,有种种社会问题,这是正常的。幻想革命之后一下子光明起来,太平起来,幸福起来,才是不正常的。
——李良玉《失败的革命?——中国革命意识形态中的辛亥革命评价》
同时,笔者设置了一些问题情境:上述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些视角评价辛亥革命?有人说辛亥革命只是剪掉了头上的辫子,没有剪掉心中的辮子,你是怎么看待的?评价具体的历史事件需要把握哪些基本的要素?
设置这些问题情境,旨在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到“走向共和”是辛亥革命的课魂,但基于历史的、时代的、阶级的局限,辛亥革命有不足、有遗憾、有曲折、有反复,但其历史功绩是主要的,它全面加速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习俗、外交乃至军事近代化的进程;我们在评价具体历史事件时,需要拥有多元的视角,把握其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真正看清其历史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国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新探[J].天中学刊,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