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丽俊
〔摘要〕自我损耗指个体经过一段需要自我控制资源的活动之后,自我控制的能力会被耗竭的状态。自我损耗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性影响。本文根据自我损耗理论的相关研究,分析中学生与自我控制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思考克服自我损耗的途径和方法,并反思这一理论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自我损耗;自我控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10-0004-03
一、从中学生案例看自我损耗的负性影响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紧张的学习任务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很容易在学业、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情绪情感等方面出现问题。下面是笔者咨询工作中的学生案例:
案例一 为学习成绩惶惶不安的学生
进入重点中学后,该来访学生十分努力但成绩无进步,焦虑不安。觉得自己很笨,担心同学背后笑话自己只会死读书,成绩还很差。因为成绩不突出,老师也不喜欢自己,终日担心自己会越来越糟糕。
案例二 “总有同学在背后说我坏话”
该来访学生总认为有同学背后说自己坏话,说自己恶心且性格孤僻。心里非常难过、伤心,没有办法静下来安心学习,总是想这件事情,烦躁不安。
案例三 为打游戏债台高筑的学生
该来访学生经常把省下来的生活费用来打游戏,后来发展到向同学借钱。几乎欠所有朋友的钱,难以兑现还钱承诺,失去朋友的信任。曾无数次下定决心不再打游戏,把欠账还清,但每次都失败,内心无比痛苦。
案例中几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体现在认知偏差、消极情绪、人际关系冲突和行为问题等方面。已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有一定比例的中学生存在心理与行为问题,如学业困难、行为冲动、人际冲突、犯罪、网瘾等[1]。研究学生案例发现,中学阶段的很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与学生的自我控制有关。而自我损耗效应是当前有关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控制失败的最具前沿性的理论。近几年,针对自我损耗影响因素的探究主要集中于认知、情绪及人格特质等领域,自我损耗是生活和学习中诸多适应不良现象的原因之一[2]。本文从心理能量损耗的角度解析中学生因自我控制机能失败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思考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心育工作以达到缓解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目标。
二、以自我损耗理论解读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Hagger 等人[3]将自我损耗定义为:自我经过一段需要自我控制资源(self-control resources)的活动之后,自我控制的能力会被耗竭,这种状态被称为“自我损耗”。自我损耗理论中,自我控制是个体努力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情感和冲突以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一种有限资源。Baumeister、Vohs和Tice[4]等人提出了自我活动损耗心理能量的理论,认为所有的执行功能需要的是同一种资源,一个领域的资源损耗会减少另一领域的可用资源;自我控制成功与否取决于心理能量的多少;自我控制的过程就是消耗心理能量的过程,心理能量被消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类似于肌肉疲劳后需要休息才能恢复[5]。
笔者试着用自我损耗理论分别解析上述案例。案例一中为学习成绩惶惶不安的学生,该来访学生的主要问题是认知出现偏差,表现为自我效能感低,消极地评价自身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能力,典型的悲剧解释风格,对未来的预计持有悲观态度。案例二中感觉背后被说坏话的学生,该生的表现为性格敏感多疑,情绪长期处于消极、低落的状态,采用偏执的主观认知模式,认为同学都讨厌自己,因而严重损耗自我心理能量,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案例三中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是一例典型的自我控制机能失败的案例,在自我损耗降低后,面临诱惑时容易出现冲动行为。在双任务范式的自我损耗心理实验中发现,当通过思维抑制、冲动控制、抑制偏见、自我呈现等方式引发自我损耗时,被试随后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个体在损耗自我控制资源后会出现多种与自我控制相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厌学、旷课、网瘾、认知偏差、人际关系冲突等[6]。
总之,影响自我损耗的因素有主观认知、情绪情感体验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所以,当自我心理能量被损耗时,中学生往往选择消极的认知模式,造成悲观的情感体验,甚至形成偏执的人格特征,因而容易出现学业问题、情绪情感障碍、人际交往问题、网瘾和吸烟酗酒等心理和行为问题。持续的压力使学生长期处于心理能量不足的状态,会引起心理枯竭,从而出现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笔者以自我损耗为理论基础,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经验,尝试分析中学生因自我控制失败而损耗心理能量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下图所示:
三、自我损耗理论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根据自我损耗理论的相关研究,结合中学生与自我控制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思考帮助学生如何从自我损耗中恢复,从而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是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笔者试着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思考,策划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希望有助于中学生自我损耗的恢复,提高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一)关注学生主观认知
学生在自我损耗后易出现认知偏差,低估自己的能力,消极地评估自身对外部环境的控制能力,对未来的预期也更悲观。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背后,通常隐藏着悲观的自我评价或消极的自我暗示,如“我处处不如别人”“我是个不受人欢迎的人”“我是个彻底的失败者”“我是个糟糕至极的人”等。因此,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当采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人优势和潜能,并使优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建议学校开设主题为“自我意识”的心理健康课或团体活动,如“学会悦纳自我”“你好!我也好!”“插上积极的翅膀”等,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觉察,觉察并纠正自己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建立积极而合理的自我评价和心理暗示,以此有效恢复自我损耗,逐步提升心理能量,避免不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出现。
(二)促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在Tice 等人的研究中,通过观看幽默短片或者赠送意外礼物的方式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起到克服自我损耗的效果,避免被试在随后的自我调控任务上的表现受损,这表明积极情绪可以有效地克服由自我损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7]。可见,积极情绪体验能降低由于自我损耗带来的自我控制失败。建议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依据心理学情绪ABC理论,以“情绪情感”为主题,通过“我的情绪我做主”“活出乐观的自己”“我的情绪披萨”等心理健康课或心理活动课,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以缓解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形成积极而合理的认知模式,从源头克服因自我心理能量损耗而带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同时,呼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为课堂增添积极情感和幽默风趣元素,营造轻松而愉快的校园学习氛围。最后,家长也需关心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与学校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成长的外界环境,以此增强积极情绪体验,降低因自我损耗而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三)开展自我控制训练
国外研究表明,合理的自我控制会带来积极结果,如优异的学习成绩、出色的工作绩效、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应对方式等[8]。因此,建议学校利用榜样效应,大力宣传身边自我控制力强的学生事例,唤起中学生自我控制训练的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设计主题为“意志品质”的心理健康课或主题班会课,如“阳光总在风雨后”“坚持就会成功”“压力让我更坚强”等,以此帮助学生逐渐提升个人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自我损耗的负面影响。
(四)树立未来规划意识
相关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时,更关注短期的、暂时性的满足,而忽略长远目标[9]。学校还需开展人生规划方面的未来取向教育,树立未来人生规划的意识,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远大的人生理想。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从目标制定、目标管理和目标执行三个方面着手,开展系列心理健康辅导或活动课程,如“我的未来不是梦”“目标,由远及近”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帮助中学生因关注眼前的得失,过度损耗心理资源,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出现。建议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德育处的统一部署下,编写适合本土的校本课程“中学生生涯规划教学设计”。为学生长远发展考虑,将中学生的生涯规划纳入课程体系中,以促进学生树立人生规划的意识,并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人生规划。
(五)倡导劳逸结合
休息(尤其是睡眠)应该是最为常见的自我能量恢复方式。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休息可以使得自我调控所依赖的能量获得有效的恢复或补充,因而恢复自我损耗心理能量。据经验可知,当个体经过充足的睡眠之后,自我调控的能量会大大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通过休息和锻炼,可以有效地帮学生从生理层面逐渐恢复体能,提高身体素质。心理学也强调身心互动的原则,当学生的体能通过休息和锻炼得到恢复,那么自我心理损耗能量也会随之有所恢复,降低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另外,建议学校德育部门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劳逸结合的乐趣并有所收获,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以此恢复学习方面出现的自我损耗感。
本文从自我损耗理论角度指出了学生自我损耗的负性影响,探寻克服或降低自我损耗的途径与方法,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思路。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研究自我损耗理论的影响因素日渐丰富完善,但在研究中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还有其他的因素和变量值得考虑,需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洪鑫.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5):563.
[2]谭树华,许燕,王芳,宋婧. 自我损耗:理论、影响因素及研究走向[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5):715-725.
[3]Hagger M S,Wood C,Stiff C,& Chatzisarantis N L D. Ego depletion and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A meta-analy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0,136,495–525.
[4]Baumeister R F,Vohs K D,Tice D M.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J]. Current Direction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16(6):351-355.
[5]Baumeister R F. Ego depletion and self-control failure:An energy model of the self's executive function[J]. Self and Identity,2002,1,129–136.
[6]Tangney J P,Baumeister R F,Boone A L. 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less patholoy,better grades,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2):271-322.
[7]Gailliot M T,Baumeister R F. The physiology of willpower:Linking blood glucose to self-control[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7,11(4):303-327.
[8]Franklin C A.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trol and alcohol-induced sexual assaultvictimization[J].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2011,38,263–285.
[9]李秀葵.自我损耗模型对中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启示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03):16.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中学,宣城,242000)
编辑/王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