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夫奏
【摘 要】当下是一个海量资讯的时代,时政新闻与社会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不少都包含德育功能,如果教师能够对这些事件进行精心择取,思辨、拓展、对比、整合、感悟,将其应用于品德课堂教学,就能极大地丰富学校的品德课程资源,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现实感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成长。
【关键词】新闻素材 社会热点 应用策略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课程内容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当下是一个海量资讯的时代,教师如果善于从这些资讯与热点中精心择取有德育意义的内容,就能极大地丰富学校的品德课程资源,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现实感和有效性,帮助学生丰厚社会认知,形成独立自主的价值判断。本文笔者试从五个角度例谈时政新闻与热点社会事件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
一、思辨式应用
运用两难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德育课堂常用的方法,而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上发生的现实问题,让新闻事件或者是社会热点事件中的两难问题及时走进德育课堂,能让课堂变成一个为学生提供思考生命、生活、社会的相对集中的鲜活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关注与思考社会现象的意识,增进其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安全伴我行》单元中的第3课《红绿灯》时,可以应用以下这个新闻事件:2016年2月4日傍晚6点半,宁波市中心的江厦桥东因晚高峰堵成一锅粥。等红灯间隙,一辆救护车的警笛声从轻到重响起,然而此时路况堪忧,前后左右都停满了车,几乎没有一点空隙。就在这时,为了给救护车让道,三四辆私家车集体闯红灯。为此事网友齐声大叫“好样的”!你怎么看?
通过讨论,师生可以达成一个共识:既不支持闯红灯行为,又要想办法给救护车让道,如果因为闯红灯造成新的事故,就会忙上添乱。由此可能还会引发出新的两难问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了给救护车让道闯红灯,交警部门是否可以法外处置?硬性法制与柔性情理之间如何取舍也是两难问题。如此,通过一则新闻,可以让学生多方面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但是,在课堂上呈现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两难事件时,首先要坚持儿童立场,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教师要注意缓和地引发、谨慎地指导,而不是简单、急切地拿各种事物去说教。要让学生有机会使用自己的理智,不听信偏见、不屈服权威,思辨的目的是唤醒理智的成长。其次,两难事件的择取一定要紧扣生活,越是贴近生活,学生越熟悉,越有“话”说。
但是有些两难素材,涉及文化差异,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这就需要教师谨慎驾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但不追求结果。如美国苹果公司与FBI之间因2015年12月圣贝纳迪诺县公共卫生部枪击事件展开的关于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之间如何取舍的争拗事件。这个问题没有定论,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也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此类新闻素材教学生探究性地思考社会问题。具体做法可以是在课堂上模拟一个特别法庭或者是听证会现场:将各持观点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无明显倾向的学生作为观众,教师作为主持人。不作结论推断,只为引发更多思考。
二、拓展式应用
在现实中,新闻资讯既承担了社会交互功能,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它能够拓展我们的社会人文视野,丰富我们的社会认知,进而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一个有意义的新闻素材出发,向外延展,为学生提供全景式素材,从而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富国强民之路》单元中的第1 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笔者引用了2015年“9·3大阅兵”这一重大新闻资讯。通过这次阅兵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至之前新中国举行的14次国庆阅兵情况,还可以以1949年、1984年、1999年、2015年四次阅兵庆典进行比较,思考为什么这四次阅兵之间能取得如此大的跨越?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强烈爱国情感。
笔者认为,以新鲜真实的新闻情境拓展学生视野,比简单枯燥的介绍和说教要有意义得多,它可以此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世界。不过,在择取拓展类新闻素材时,不可为拓展而拓展,而需指向新闻事件本身的意义、对社会的影响及事件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等。
三、对比式应用
帮助学生学会分辨善恶美丑,既了解这个世界有着许多丑陋的东西,又相信美好的事物永远占据着主流,并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学校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每天翻新的社会新闻中,美丑杂陈,正误皆现,教师可以择取其中具有鲜明反衬对比的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成长的脚步》单元中的第1课《诚实是金》时,可以引用以下两则新闻资讯作对比式应用。
齐鲁网报道,2016年3月13日,河南南阳陈女士带着母亲来郑州看病,此前的治疗已花去家里所有积蓄,她们为了节省跨市取款的手续费,出发前将借来的3万元现金带在了身上。当日11时许,陈女士和母亲坐上一辆86路公交车。车上乘客比较多,车厢内有些拥挤,一名女子挤到了陈女士和母亲中间,陈女士没有多想。在南阳路宋寨站,陈女士把母亲扶下车,之后发现包里的钱少了一多半,钱包也不见了,查点有17000多元救命钱不见了。陈女士拨打110报警,长兴路分局刘寨治安中队调取车内监控开始寻找嫌疑人踪迹。监控拍下了嫌疑人撸起袖子盗取乘客包内现金的场景。案发13天后,3月26日19时30分,郑州警方发布消息称,嫌疑人被抓住了。
这位小偷的丑行激起了网上的一片讨伐之声。与此新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后两天浙江在线发布的一篇报道。
浙江在线2016年3月15日报道,1982年年底,温州乐清的蒋爱芬孤身一人从娘家出发到山西长治务工。在郑州火车站转车时,身上仅有的130元钱被偷走了。走投无路的她,独自躲在火车站角落哭泣。一位陌生小伙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将身上的50元钱借给了蒋女士。事隔34年,通过多次多方联系,蒋女士今年年初终于联系上了当年的吴先生。吴先生说,自己早就把借钱这事给忘了,对蒋女士会不会还款自己也从没多想。不过,蒋女士说,34年来,自己一直没有忘,也不会忘。
女子苦寻恩人34年,只为还当年50元的新闻事件, 宣扬了中国传统的感恩、济困美德,在社会诚信严重缺乏的今天显得异常可贵。
对比式应用新闻素材取舍面广泛,可以有诚信、公共空间意识、国际援助、环境保护等各类主题。但是教师在应用此类新闻素材时一定要坚持正面引导原则。
四、整合式应用
围绕一个新闻主题呈现一组材料,有时候往往能引起更多的思考。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单元中的第2课《科技是把双刃剑》时,笔者整合呈现了以下一组新闻材料:
2009年“双11”淘宝商城交易额0.5亿元;
2010年“双11”淘宝商城交易额9.36亿元;
2011年“双11”淘宝商城交易额52亿元;
2012年“双11”天猫商城交易额191亿元;
2013年“双11”天猫商城交易额350亿元;
2014年“双11”天猫商城交易额571亿元,产生2.78亿元的物流订单;
2015年“双11”天猫商城交易额912亿元,产生的物流订单数达4.67亿元,所有包裹里程加起来可绕地球1100万圈。
组织学生阅读以上材料之后,再交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说说你家的网购故事,体会互联网如何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二是购物狂欢之后,纸箱、编织袋、塑料袋、胶带纸和用作防震填充物的海绵、泡沫塑料等“快递垃圾”也随之来袭。怎么办?特别是第二个问题,不妥善解决的话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从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怎样可以为网购商品包装瘦身?店家为店铺声誉不惜过度包装怎么办?快递公司能否在分拣货物和运输过程中“温柔”对待每件快递?在讨论中学生提出解决环境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科技手段:可以发明一种充气式环保包装袋,既可以保护商品的安全性,又可以极大地减少包装物;可以利用3D技术,绝大部分商品只需商家网递原材料,再由买家自行在家打印,也可以极大减少包装负担。
整合式应用新闻素材往往能引发学生更多的深层思考,让学生透过新闻现象思考社会本质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五、感悟式应用
丰富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内心世界是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事件中观照内心的感人事件,能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德育更真实、更有效。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我们爱和平》单元中的第2课《携手共创和平》时,笔者应用了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以色列拍宣传片《谢谢上海》这个新闻事件。
2015年8月26日,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创作的一部象征两国友谊与合作的公益宣传片《谢谢上海》在上海正式发布。 影片在以色列拍摄而成,宣传片中人人高举由汉语、希伯来语和英语3种语言写的“谢谢”标牌,希望借此向上海人以及中国人在他们“处于历史最黑暗的时刻”所给予的情谊与友好道声感谢。在课堂上,笔者也给学生播放了《谢谢上海》这个视频。通过这个新闻事件,学生在心中感悟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跨越民族与文化的友谊。
生活中的感悟式新闻,比如2014年11月,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一位76岁的拾荒老人“看书前”自发洗手的新闻,引发网络围观。围观的原因有二:一是杭城书香浸润人心,阅读无贵贱;二是看书前“净手”细节。到图书馆看书已经成为杭城百姓的生活常态之一,然而老人阅读之前特别洗手之举却并不多见,他的做法猛然间让人们重温了对知识和书籍的虔诚崇敬之感。这样的新闻能够从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触动,远比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感悟式的新闻重在养性养心,但是在择取时要有针对性,不求奇闻异事,而要选取那些看似熟悉却又以特殊方式打动我们内心最柔软之处的事件,为学生诠释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新闻每天都会发生,开放品德课程,新鲜资讯就会像一股清新之风流入课堂,巧加应用,亦可涤荡心灵、塑造灵魂。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街小学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