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校本教研成为“鸡肋”

2016-09-10 07:22张道明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鸡肋校本教研

张道明

【摘 要】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但当下的校本教研中存在着教师教研意识不强,内容与方式的异化误导教师,缺乏现实的教研土壤与氛围,教研策略与方法不当,教师不知道如何教研,体验不到研究的乐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提高认识,学校需要建立健全良好的教研机制,营造适宜的土壤和良好氛围,在内容主题、策略方法上切合教学一线,以促进校本教研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校本教研 价值认识 主题策略

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如火如荼。然而,深入到学校层面却会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教师对校本教研虽不抵触,但也并不十分热心。众所周知,校本教研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为何校本教研在现实中却成了“鸡肋”呢?

首先,是教师对校本教研的价值缺乏深刻认识。据笔者了解,不少教师并未认识到校本教研对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觉得教研不教研无所谓。更有甚者认为,教了一二十年书,没参加过教研活动,不也照常教?当前,人们对教师的价值定位仍然在“红烛”“春蚕”“园丁”等外在社会功用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主体性的普遍缺失,在工作中习惯于听从、执行、模仿,而缺少自觉、自悟、自省,缺少自主与独立,缺少批判与创新,不能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教而不研”致使教研活动低效,甚至无效。其实,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主体回归的必然,让“教师在从事其专业活动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教学领域内进行自主的研究和独立的创造,体验因研究和创造带来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是新时期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作用于事物。因此,笔者以为只有教师认识到教研对于自己专业成长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内心才会衍生出成长的渴望和教研的愿望,教研才会成为其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种由内向外的力量会持续刺激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寻求教研的机会,即便遇到外界阻力,也会想方设法克服外界一切阻力。基于此,学校应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专家名师成长经历,让教师充分认识和感悟教研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唯有如此,教师才愿意教研。

其次,校本教研的异化误导了教师的思想。笔者在教学一线工作了二十多年,发现绝大部分学校的校本教研都是抄抄资料、做做样子的形式主义。临近期末,校本研修负责人设计好校本研修笔记“模板”,标注日期、地点、主讲人、记录人等,内容从网络下载,然后教师之间相互传抄。这样的资料“规范”好看,也能让大家过关。某地有个校本研修“五个一”工程:规定每学年每个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万字读书笔记、设计一份优质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写一篇教研论文。应该说,这样的设计初衷是好的,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变了味。读书笔记可以请人抄,优质教案可以网络下载,优质课上不上无所谓,大可以编造一节,教研论文也可以从网络上拼拼凑凑。教师们明知这是造假,如果不做,校本研修不合格,影响评优晋级,关乎切身利益,不得已而为之。久而久之,教师们领悟到校本教研不过就是做做样子而已,做假资料也可以蒙混过关。这样的校本教研背离教育规律,是“伪教研”,不但无益于教师专业成长,相反是一种负担,无形中助长了造假的不良风气。变了味的校本教研越演越烈,扭曲了校本教研的本质,无形中减弱了教师的教研热情,致使相当多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就是做做样子、抄抄资料。那么,校本教研成了“鸡肋”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缺少校本教研的现实土壤。现实中,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就是听一听课、评一评课、抄一抄笔记。事实上,很多学校的听课活动低效,表现在上课教师独自设计教学(缺乏同伴智慧和集体思考结晶)。听课教师毫无准备(课前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无法融入教学内容)走进教室,下课匆匆离去(上课者和观课者之间没有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对教学缺乏探讨与商榷,没有反馈、总结、反思,更谈不上提升)。教师听课只为完成任务(学校规定每学期必须听10节课),即便没有听上10节课,借同事的听课笔记来抄一抄照样过关。无论是上课,抑或是观课、评课,缺乏必要的过程进行思考与打磨,参与者所获自然甚少。当校本教研不能解决教师当前面临的问题,他们从中得不到磨砺与成长,效果难以尽如人意时,教师的参与热情自然瞬间冷却。同时,由于目前多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依然还是分数,在广大教师心目中“分数才是硬道理”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校本教研是一份艰苦细致劳神的创造性工作,打的是“持久战”。若想让校本教研取得明显的效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远不如与学生一起打“时间战”,用“日光”加“灯光”的办法效果明显。现实中,很多教师都认为与其参加变了味的教研活动,不如给学生“开小灶”效果好。

任何一种事物都需要适合的土壤,校本教研也不例外。良好的氛围是教师深入教研的必要条件,而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对开展校本教研大有裨益。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改革评价制度,制定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多元地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以此营造良好宽松的教科研环境,让教师愿意教研、勇于教研、乐于教研。笔者还注意到一种现象:有的教师乐意参与教研,尽管短时间内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但仍然孜孜不倦地耕耘着。然而,这样的教师却被领导视作“不务正业”,受到了同事的冷嘲热讽,成为了另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更让其他的教师对教研望而却步。学校要树立教研榜样教师,肯定其教研热情,奖励其教研成果,以增强其继续研究的信心,同时让其他教师看到真正的教研者的益处。这样才有可能让校本教研蔚然成风,教研兴校的良好局面也就指日可待了。

最后,校本教研之所以成为“鸡肋”,还因教师不知道如何教研,没有体验到教研的乐趣。笔者发现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存在普遍的误区,一是主题内容的选择上过于随意,不是教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缺少针对性;二是策略方法上缺少科学的方法与规范的操作程序,教师各自为政、闭目塞听,缺少深度融合;三是一线教师工作量大,很多非教育事件挤占时间,影响了教师的潜心教研。笔者以为,开展校本教研前,应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师面临的问题,提炼确定一两个具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主题内容。开展过程中教研部门要下沉到学校,贴近一线教师,走进课堂,指导、帮助学校搞好校本教研。另外,上级相关部门应减少非教育事件对学校和教师的干扰,让教师有时间静下心来教研。事实上,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和教师,每一个都是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缺少任何一个校本教研都将难以深入开展,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或者不得其法,最终导致校本教研搁浅。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没有体会到教研之乐、研究之趣,怎么会对教研活动孜孜以求呢!教师只有从教研中收获快乐,获得成长,才会乐此不疲。学校要少一些硬性规定,多从激励角度唤醒教师的教研热情,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交流、分享教研思想和成果的平台,定时组织举办教研发布会,每学期评选优秀课例和研究型教师作为学校文化存档,供大家学习借鉴,并纳入绩效考核,形成奖励机制,以此激励教师积极地投入校本教研。

一言以蔽之,教师若能正确认识校本教研的价值,教研主题内容切中教师之所急和所想,专业人员下到基层进行指导与帮助,切实让一线教师“动”起来,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给予教师充裕时间,那么校本教研定会散发出馥郁的芬芳,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康万栋.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7).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 645350)

猜你喜欢
鸡肋校本教研
销售皆套路
如是灭度鸡肋型员工
鸡肋再好还是鸡肋
利用网络教研激发校本教研活力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退可守”没错,但也别忘了“进可攻”
鸡肋
留下来,还是走出去(热线三:想清楚是“食之无味”还是“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