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古今的对话

2016-09-10 07:22朱磊
课外语文·中 2016年11期
关键词:智叟移山列子

朱磊

中国论坛上,列子老道长给我们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他那声情并茂的表演,让真实而又生动的故事情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为论坛添色不少。听完了故事,奔流的感情潮水一片平静,思绪中相继产生了几个不解的结,下面是我请教列子老道长的谈话记录,冒昧公示,贻笑大方。

“列子道长,愚公不愚,那愚公的愚是什么意思?”列子道长身披袈裟,端然而坐,用和悦的目光看了看我,答道:“愚公移山是为万代造福,对于眼前的困难,他用发展的、长远的观点来看,并抱着下定决心、不怕困难的态度,是常人中很少有的,也是一开始大家往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名为‘愚公’,其实是大德大智大勇。”“列子道长,我看愚公大德大智大勇也未必,愚公移山不就是解决‘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交通问题吗?解决这个问题至少有四种方案,何必绑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可以将大山一分为二,从中开出一条路,可以凿通一个隧道,也可以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去,最不划算的也是最笨的方法才是移山。”列子道长说:“愚公是两千多年前的愚公,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当时的愚公能想到通过搬山来改变家乡地理环境,在那个时期,实在已经是大智大勇大德了。像智叟那样的人安于现状,不知变通,甘做自然的奴隶,表象聪明,实质不聪明,两相比照,突现了‘愚公’‘智叟’命名的讽刺意义。再说愚公移山,但凡中国人有口皆碑,成了人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榜样,我们不是常说:困难能比山还大吗?足见愚公移山影响之深远。”

“列子道长,你刚才说到智叟好像是智而不智,愚公对智叟的态度更为苛刻,认为其‘心之固,固不可彻’,我看智叟不见得如此僵化,就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为例吧。‘残年余力’是大前提,合乎愚公的事实,‘不能毁山之一毛’与大前提有因果关系,又是‘如土石何’结论的小前提,推理是成立的。愚公说智叟‘心之固,固不可彻’ ,是愚公刚愎自用的表现。 ”“唯物论者看事物不只是看事物的表象,还要看事物的实质,只看表象是片面的,只能就事论事,容易形而上学,犯机械性的错误。看问题要全面,就要看实质。智叟用静止的观点看待愚公移山,掩盖了他潜意识里的‘无为’思想: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无力的,只能听命顺从,不可违逆。这是我们道家理论的消极面。如果人们都像智叟那样听任大自然的摆布,不主动抗争, 那人类社会现在不还处于那原始混沌的状态吗?”“道长,智叟‘智而不智’,我已经明白了,但我还不能说服自己承认愚公不是刚愎自用的。看不出愚公征求过谁的意见,虽‘聚室’却不见‘谋’,虽有‘可乎’,却不容异议,决策似的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至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杂曰’完全是为愚公形象搭的花架子。在古代,丈夫或父亲在家里是绝对权威,妻儿不能反对,只有盲从,否则就大逆不道,这种万马齐喑的政治气氛必然扼杀集体的智慧。”列子用深邃的目光看了看我,然后道:“愚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象征,也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的长期受害者,‘毕力平险’是他在长期忧患中智慧火花的爆发,‘杂然相许’,‘杂曰’不是形式,而是心灵感应的碰撞,说明平险举措顺应时势,大得人心,而常常‘献疑’从某种意义上说则又是愚公得以大德大智大勇的土壤。可见,愚公移山非但不是刚愎自用,反而是一个领导者最可宝贵的胆识和气魄。贤者勇敢果决,庸者优柔寡断,贻误机遇,贻误发展。”

“愚公移山,其实是上帝把山移掉的,单凭愚公能够把山移掉吗?即使山不加增,即使‘子又生子,子又生孙’,但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恐怕至今也未铲平,况且‘寒暑易节,始一返焉’,那样的艰辛是人能承受的吗?”“人贵有志,有了志,人就有了奋斗目标,有了动力,自然会虽苦犹乐。你们不是说‘立下愚公移山志,能破万重困难关’吗?这正说明了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况且事物的发展,当它积淀到一定量时,也会产生质的飞跃。愚公移山感动上帝,这个上帝实际上是‘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居民的积极响应,由势单力薄的家庭移山,变成大伙儿移山,量变引起了质的飞跃。大家齐动手,同心同德,共移大山,山何苦而不平?有道是‘众人划桨开大船’,懂得了这个道理,不要说移山,就是西部大开发的圆满成功,也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智叟移山列子
愚公新传
那个感动天帝的老头儿
列子学射
愚公和智叟新传
山里的深秋
1911年的枪
《移山》『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
愚公移山
《列子》研究综述
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