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顾亚玉
内容摘要:“文”、“言”并重的观念在文言文教学中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却并非件易事。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尝试以下三方面的教学实践,有助于“文”与“言”的有效融合。一、“言”的讲解,需新旧整合,古今贯通。二、于“炼字炼句处”,发现“文”“言”结合点。三、补充资料,还原原文,化解难点。
关键词:文言结合 整合 炼字炼句处 补充资料
“文”、“言”并重的观念在文言文教学中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却并非件易事。一部分教师所谓的“文言并重”,只是简单地处理为两课时,一课时讲“言”,另一课时则讲“文”,“文”与“言”分离开来,各为一家。在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中,如何让学生既能有效掌握“言”的部分,又能让“文”的学习体现古典文化内涵,让“文”和“言”教学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融合,童志斌老师执教的《项脊轩志》一课,为我们开展文言文教学研究、实践“文”、“言”真正结合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一.“言”到尽处有新意
“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是教学大纲所定的培养目标。学生阅读文言文最大的障碍不是别的,就是对古代语言比较生疏。对古代常用词汇的常用意义了解得很少。所以,以“言”为中心的教与学,抓住关键字词,夯实学生文言基础,这的确是文言文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讲解“言”,如何进行字词教学。这节课,在揣摩“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中的“过”和“娘以指叩门扉曰”中的“扉”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生:有一天,我的祖母过来看我。
师:哦,“过”是“过来”,“看”从哪里落实?
生:还是“过”。
师:确切说,“过”究竟解释什么?
生:来看我,拜访的意思。
师:很好。按照工具书,古汉语中“过”有个基本义项是“拜访”。唐代孟浩然有两句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首诗的标题叫——
生:《过故人庄》
师:(板书“过故人庄”)那,“过”是什么意思?
生:拜访
师:非常好,请注意,若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过故人庄”就是“经过故人的农庄”,那么诗句中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该怎么理解呢?所以事实上,我是受邀而来,专程拜访,绝不是“不速之客”。
师: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娘以指叩门扉曰”,请翻译这句话。
生:母亲用手指击打门
师:击打门?
生:哦,敲着门。
师:问题是“叩”是什么意思?
生:敲击
师:“扉”是什么意思?
生:门
师:很好。我们学过一首短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什么叫“扣柴扉”呢?敲柴门嘛,至于为什么“久不开”呢?标题说“游园不值”,就是游园没遇见园子的主人,吃了一个闭门羹。这里的“值”是“遇见”的意思。
以上是童老师指导学生揣摩“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中的“过”和“娘以指叩门扉曰”中的“扉”的含义。这一环节的处理,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学生在回答了“拜访”和“门”,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然而童老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就势联系了学过的“过故人庄”和“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两个已有的经验知识,“言”的学习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借助已学知识形成迁移,从而理解所要学习掌握的新知识,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言文学习策略。
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同学生以往接触过的其他文言现象作对照,尤其是同经典古诗词句、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其中保留了丰富的文言字词与文言现象)进行参照,也是很有效的路径。文言文中的常用词语是新课标要求的“读懂浅显文言文”的关键,理应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往往耗费大量时间要求学生记忆文言字词,效果却并不理想;而基于学情,适时激活、调用学生原有文言储备,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隔膜消除了,距离却拉近了。
二.“言”到尽处有深意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文最核心的是“文化”、“文学”部分。学习文言文,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两个重点,文言文学习最终的落点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而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以下片段中对“室”和“轩”两字的探究中,发现了“文”“言”结合的点,从而探究出了作者这篇文章的感情脉络。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项脊轩志》,那什么叫“志”呢?
生:记
师:记,记项脊轩。这篇文章写的是项脊轩,或者是和项脊轩有关的人和事。这篇文章称这个项脊轩名称的时候,除了这个项脊轩的“轩”,还有什么另外的名称吗?
生:室。(师投影呈现突出原文中“轩”、“室”二字的语句。)
师:文章里有称“室”的,有称“轩”的,作者是很随意的用这两个字的吗?
生:不是。
师:就是说是有一定的讲究和意图在里面的,他的意图是什么?
生:一下用“室”,一下用“轩”,是有感情基础吗?
师:有感情的变化在里边。
生:“轩”就是对那个阁子特别有爱意的感觉。
师:称“轩”的时候特别有爱意,包含着感情。如果称“室”呢?
生:就是一个普通的室。
师:很好。称“室”的时候作者着眼的就是作为一个建筑的外在存在,而称“轩”的时候,其实是对它满怀着特殊感情的。
我前面已经提到了,是不是一开始它就是一个特殊所在呢?不是。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是吧。我们前面提到了,“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就是从束发读书中开始称“轩”了。而在这之前,作者在讲到这个阁子的时候就是称它为“室”,后来就称“轩”。那又是为什么呢?
生:外部装修了。
师:请注意,当他称“轩”的时候,这个房间有着特殊的情感呢和意味。在成为书房之前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建筑物,而当他因为妻子去世,冷落了这个地方,它又恢复为一个普通的建筑物存在。
这是师生讨论“室”和“轩”的一组对话。“轩”和“室”两个字在这篇文章中不属于重难点实词,很多老师不大会去关注这样的词,但童老师并没有就此放过,而是从这样两个看似浅显实则情感丰富的两个词中挖掘出了作者的情感脉络来。从“室”到“轩”最后又回归“室”,由一个普通的建筑物的“室”,到能在书房里读书因此对阁子满怀着特殊情感的“轩”,最后因为妻子的去世而又变成了普通的屋子的“室”,作者的情感脉络因此变得清晰明朗。
梳理文章的脉络情感和写作特色最忌凭空分析,贴标签、概念化地讲解。“文”的品赏要落实在“言”上。于“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通过“分析”,通过“细读”,进入文章最核心的情感、思想、文化中去。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其主要工作就是要在文本的教学解读中,找到这样的“文”“言”结合的关键点,在教学设计中获取纲举目张的抓手。
三.感受言之美、文之内涵
因为文言作品时代背景的遥远,语言习惯的巨大变化,使得学生在领悟文言文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时感到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翻阅大量的与文本相关联的资料,从中选取能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资料,在教学设计中适时地补充讲解,这样往往起到化难为易、水到渠成的效果。请看教学片断:
师:前面回忆的是母亲对什么方面的一种关注呢?
生:日常生活。
师:哦,生活方面的,“儿寒乎?欲食乎?”我们平常想到的,就是嘘寒问暖。母亲的表现集中为对晚辈的生活的呵护上,而大母的话更加触动他的心情。
刚才有同学讲到了,母亲对他的期望可能和大母对他的期望不一样,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下投影: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没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归有光《先妣事略》
从这两个细节里面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只有大母对他怀有殷切希望,其实母亲也对他怀有殷切希望。只不过因为有另外的专门回忆母亲的文字,而在这篇是集中回忆大母了。所以大母的这种期望和期待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他想起来长号不自禁。——有压力就行了吗,还要有什么?
生:有行动。
师:那么他有没有呢?是有行动的。“竟日默默就此,”闭门苦读。后面还有一个细节“余扃牗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辩人”。在房间里待的时间长了,能够辨别出外面走过人的声音。那表明什么呢?对,在房间里待的时间确实很长,很专注。
那么,他仕途的前途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始皇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师:这是教材中删掉了的原文当中最后一段话。一个是蜀清,一个是孔明,原先都是“昧昧于一隅”,什么叫“昧”,“拾金不昧”的“昧”就是“隐藏”的意思。名扬天下之前是怎么样的?大多数是默默无闻的,不为人知的。他想到这两个历史人物,可能也想到什么啊?
生:自己。
师:归有光一直待在项脊轩,处败屋。归有光是从这两个历史人物的遭遇身上看到自己未来的希望。
以上有两处补充了材料,第一处补充了母亲对归有光学习上的期待。当原文中没有具体交代,而学生对母亲之“泣”和大母之“长号”这两个情感又难以把握的时候,童老师适时地引入了这段资料,这样将母亲之“泣”与大母的“长号”二者比较,家庭的衰败、亲人的早逝、自身的命运与责任感等多种情感相互碰撞、糅合在一起,从而让作者“长号不自禁”,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体悟到作者在“悲”字背后所深藏之意。这段资料的引入,让学生对文本有更为深入地理解,对作者情感有更为真切的体悟。
第二段资料引入的是被删去的原文最后一段话,当学生在理解归有光在项脊轩中“竟日默默在此”产生疑惑的时候,童老师在此处适时补入被教材删去的最后一段,以理解归有光“竟日默默在此”闭门苦读的动力源泉,相当有效。归有光写作本文的时候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这时的归有光对自己的前途是充满了自信和憧憬的,这一段也最能表现归有光写作此文的最大目的。
当然在信息量极其丰富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极其慎重地补充材料,绝不能让资料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文言文教学设计同时要考虑文言、文章、文化这三个维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绝不能将文言、文化等不同维度割裂了之后再加以“拼合”;或者将文化狭隘地理解为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思想等之类的具体内容。教师进行教学安排时,也绝不能孤立地讲“言”,这样课堂一定枯燥索然无味;也绝不能拔高地讲“文”,这样的课堂也一定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两者在教学中应相生相融,“言”的讲解要渗透“文”,“文”的理解要因循“言”,“文”“言”相生相融,文言文教学才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真正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文”与“言”相生相融,趣味良多。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西石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