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10 18:00:15米玉红
考试与评价 2016年12期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任务驱动应用

米玉红

【摘 要】“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做到任务驱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笔者尝试设计了多个任务,引导学生搭建框架、丰富内容、优化训练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 英语写作教学 应用

“任务驱动”(TASK-BASED LEARNING),从字面上看,好像是学生在老师布置的“命令(任务)”驱动下完成某些学习。如果这样的话,学习过程就不是主动积极的探究而是被动的服从,显然,学生主体仍然没有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能力的提高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实际上,“任务型”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讨论,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并达到能力的提升。

牛津英语初中教材8A第四单元是围绕野生动物这一话题展开的,主要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熟悉一些野生动物的单词,了解野生动物的外貌、生活方式、特点、能力等,发现野生动物生存所面临的问题和如何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笔者就以本单元MAIN TASK部分为例,談谈自己是如何设计任务,指导学生写作的。

一、任务的提出要有吸引力

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欲望,我提供了一段动物世界的录像,其中既有野生动物自由自在生活的场景,给人一种幸福、和谐的感觉;也有人类在射击、残害野生动物的镜头。鲜明的对比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冲击。于是,我顺水推舟,建议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写一篇报告让更多的人知晓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呼吁所有人参加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中来,学生们纷纷响应,这就为完成本节课的写作任务产生了积极的情感铺垫。

二、任务的安排要有综合性

教师在安排任务时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会很容易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框架中,同时还具有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的能力。在上述积极情感的铺垫下,我顺利导入课前设计好的第一个具体任务中:学习Millie所写的“Giant pandas are in danger”这篇报告。这篇报告是建立在Reading基础上的。学生对大熊猫的外貌、生活方式、特点、面临的危险和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都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语言基础。我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提炼出报告的框架结构。根据文章的段落提示,学生应该不会遇到很大障碍。于是,我具体安排了三个环节。

第一,运用SCAFFOLDONG的教学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报告的写作结构。

第二,运用TIERING的教学方法,再次小组合作,分类写出各自的关键词、短语或句子。学生在讨论、归类的过程中也在积累写作素材,如friendly,never hurt people等。为丰富自己的习作奠定基础。

第三,引导学生从结构到具体的词汇、短语进行总结,既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同时也进行了口头作文的训练,有效地培養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任务的设计要有实践性

任务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学生在顺利完成第一个任务后(即学习了“Giant pandas are in danger”这篇报告后),对报告的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若就此打住,让他们自己操作来写一篇报告,效果可想而知。因为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来充实,并使其具体化。于是,我设计了第二个跟踪性的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环节一:我巧妙地将话题转到另一种野生动物身上,鼓励学生为保护熊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自然地,学生告知我可以从外貌、生活方式、特点、能力、面临的危险等方面考虑。为了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我提供了一段有关熊的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尽可能多的捕捉有关熊的信息。

环节二: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GRAPHIC ORGANIZERS的教学方法将内容具体化。

环节三:我再次使用DIFFERENT GROUP METHODS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采访:Suppose you are a reporter,try to know others’ ways to protect bears.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充、修正,既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任务的理解,也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环节四: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72的熊的报告。这是从完整的输入到完全的输出之间的过渡,有利于每个学生跃过台阶,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四、任务的评价要有创新性

我们在评价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生充分掌握两篇报告的基础上,用一篇习作进行巩固训练是水到渠成的,而且学生个个都摩拳擦掌,想一展风采。由此,我采用ASSESSMENT STRATEGIES的教学方式,提供一定的信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促使他们进一步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每小组选定一个话题,通过讨论、合作获取有关的信息与资料并进行有效地整理,做到合理利用,最后,自行完成写作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 “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学生在此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产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语写作教学任务驱动应用
文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分析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18:2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6:52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7:5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3:55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