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将学生的疑问转化为教学资源

2016-09-10 07:22吴虎
课外语文·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提问教学资源对策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几篇容易引起歧义的古诗和故事为实例,旨在探讨怎样应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从不同层面阐述为何要重视学生的提问以及可行性对策,以求达到“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目的。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与老师预设不同的问题,常常会被老师认为没什么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是学生在“捣乱”,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反而会压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有将学生的疑问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能力,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学生;提问;教学资源;生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老师没有预设到的,很多时候连老师也不能一下子解答出来,有些老师认为学生的这些问题是“没有价值的问题”而没有对此加以重视。但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是因为没有理解老师的教学而导致,这些问题往往是老师备课中没有包括到的,或者是教学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完全让学生弄清楚而导致的。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提问,把学生的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会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以课堂实例加以分析探讨

(一)乌鸦到底能不能喝到水

《乌鸦喝水》是小学语文一年级的一篇课文,本课中老师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乌鸦在喝水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插图是向读者传达作者思想的桥梁,能将课文的内容加以形象的表达与解释,将文字所描绘的事物具体形象的展示出来。研究证明,当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插图能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看着课本里的插图,学生会疑惑:那乌鸦真的能喝到水吗?这篇课文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本里面的插图中,乌鸦基本上没有区别,但是瓶子却不一样。

看似不起眼的一个提问,却引发了很多学生的共鸣与好奇,那如果故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结果依然会像课文中所说的那样吗?经过调查收集资料,在《好奇实验室》节目中,就专门为探究乌鸦能不能喝到瓶子里面的水做了实验研究。《好奇实验室》是都市快报社、杭州科学技术学会合办的国内第一档求证、调查类新闻电视栏目,该实验根据四套语文教材版本中的插图,选取了与插图描述相近的四个玻璃瓶和小石块,根据课文原文的描述“里面的水又少”,所以实验中玻璃瓶所用的水量都只有玻璃瓶体积的三分之一,经过对四个玻璃瓶里面放小石块,直到水到瓶口为止,结果,只有第四个瓶子的水乌鸦能喝到。也就是西安师大版教材的插图是符合现实情况的。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需要一定的条件。当瓶子中的水位高于瓶子的一半,瓶子是瓶身大和瓶口小的细瓶口,以及乌鸦所投入瓶子的石子是小石子时,就有可能让水涨到瓶口,乌鸦喝到水;反之,水就不能涨到瓶口,乌鸦便喝不到水。简言之,乌鸦能否喝到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体积和水量体积的比例有关,如果石头缝隙体积大于水量,即便乌鸦投石头到瓶子里并堆满瓶子,也无法让水涨到乌鸦能喝到的程度。

(二)霜能满天吗?

《枫桥夜泊》一诗被选入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课标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如苏教版教材中该诗就出现在三年级上册,诗文内容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学习这首诗时,不少学生就问老师这样的问题:霜不是在地上或者物体的表面才有吗?怎么会满天都是呀?表面看来这是一个与老师的教学“唱反调”的问题,却实实在在是学生脑中对课文的疑惑。

不仅学生对此处有疑问,学术界对此也有争议。参考书上对“霜”的解释是“雾气”;学者张孟麟也把“霜”翻译为“雾”;卢湘岳在《枫桥夜泊别解》中认为“霜满天”是形容满天朦胧、晦白如霜的景象;蒋德仁在《枫桥夜泊的科学解读》中指出,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诗文中所说的“霜满天”,而是对冷风凄凄、寒气袭人的一种文学性描述,表达诗人的凄冷悲凉心绪;张庆在《枫桥夜泊疑义试析》中提出,抒情诗中对山水草木的描述,绝不是像照相机那样只做纯客观的反映,而是强烈地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情,如果改成“霜满地”,读起来反而失去了原来的隽永;许柏在《关于〈枫桥夜泊〉的几点辨析》中认为,这是古诗中常见的虚实结合的手法,不应拘泥于严格的科学原理来理解它到底是霜还是冰雾。雾是指一种天气现象,当气温接近零度,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水平面的能见度下降;百度百科的翻译是“冰雾”。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范围》中规定:冰雾是高纬度地区出现的、完全由冰晶组成的雾,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组成。冰雾是漠河县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寒冷的冬季月份。多年观测显示,冰雾现象常在日最低气温达-40°以下出现。而如果翻译为满天的雾,说明当时雾的浓度极大,可见范围就很小,不可能看得到诗文中所提到的“月”。如果翻译为“冰雾”,根据冰雾形成的温度条件,“姑苏城”不可能形成冰雾,诗中的“姑苏城”指现在我国的江苏省,江苏省属于北温带,冬季最低气温远不可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所以翻译为冰雾也不合理。

综上所述,对“霜满天”共有四种解释:1.直译为霜。2.翻译为雾。3.把“霜”翻译为冰雾。4.采用意译,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考证当时的场景究竟怎样,所以可以理解为诗人根据所见之景,结合此刻的心情而加以联想所致。在本文中更赞同第四种理解,结合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张继,唐朝不第书生,本诗作于作者科场失利返乡途中。可想而知此时诗人壮志未酬、羁旅在外,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复杂之情,比较合理的解释便是作者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月光、水面的雾气相融的景象同内心的苦闷心情相结合,苦寒之情油然而生。诗无定解。《春秋繁露·精华》说:“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诂,《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达诂,即透辟肯定的解释。这句话说明我国古代学者就已明白,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能定于一尊。

(三)忽闻岸上“踏歌声”

在学习李白的这首《赠汪伦》一诗中,学生就提过如下问题:是李白一个人在“踏歌”吗?“踏歌”不是在欢庆的时候才有的活动吗?与送别友人的场景不符呀?“踏歌”具体是怎样的呀……这些问题似乎又和老师的教学预设背道而驰。

文献中对于“踏歌”的理解有如下解释:教材参考书上理解为“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合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含蓄地写出了人们边走边歌送行来了。”这里也就是说“踏歌”是合着脚步节拍唱歌的意思。百科上对“踏歌”的解释是:踏歌是汉民族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1999年版《辞海》释为:“中国古代群众歌舞的形式。指一种以足踏地为节,载歌载舞的群众自娱性舞蹈。”王蕾在《浅谈“踏歌”的舞蹈特点与艺术表现形态》中说:“踏歌”是一种古代的民间歌舞形式,踏歌者连手而歌,踏地为节。这种参加者成群结队、手拉着手、以脚踏地为节拍的歌舞活动,以独特的舞姿形态追寻旷远的境界促成了女乐舞蹈“高蹈周游”的特征。仲宁在《“踏歌”是何意——兼与“以喜衬悲论”商榷》中说“踏歌”应当是汪伦在送别之际,以“踏歌”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好友李白的深厚友情。杨名在《从唐代踏歌的文化内涵解读李白〈赠汪伦〉》中认为是李白在将行时听到的岸边踏歌,是汪伦为友人李白的祝祷。汪伦在桃花潭边设宴为李白送行,以家中美酿相敬,以妓乐踏歌为祝。仲子良在《为何会霜满天》中说道,之所以用“霜满天”而不用“霜满地”是为了考虑诗歌的平仄和押韵。

百科中“踏歌”有以下特征:一是“怀悫素驰杳冥的高蹈周游”,以端诚的神态追寻旷远的境界促成了女乐舞蹈“高蹈周游”的形态特征;二是“动赴度顾应声机讯体轻”,汉代女乐舞者以“纤腰”、“轻身”为美,舞蹈“机迅体轻”却又节奏感极强,如赋中所说“兀动赴度,指顾应声”,舞者时而“绰约闲摩”,时而“纷飙若绝”,时而“翼尔悠往”,时而“回翔竦峙”;其三,是“轶态横出,瑰姿谲起”,交长袖,手足并重,“委蛇姌袅,云转飘忽”。归纳古代踏歌的基本特点是:由女性组成,多人参加,以欢庆为主题。

综上所述,对此处“踏歌”的理解大致可以归为以下情况:1.是汪伦特意为送别李白而组织其歌妓所为;2.是汪伦自己一个人为送别李白而作;3.“踏歌”与二者无关,是附近其他地方传来的“踏歌”声。4.是为了保持诗歌的韵律和平仄。在本研究中认为在当时的场景,如果汪伦之前知道友人李白要远行,应会设宴饮酒送别;如果汪伦事先不知友人李白即将远行,汪伦应是匆忙赶来送别的状态,与“踏歌”的特点不符合;其次,上文已经说明“踏歌”是用在欢庆愉悦的场合之中,与送别的基调也不相符。本研究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岸上的“踏歌”与汪伦、李白二者无关,是恰好在送别的时候岸上别处传来了踏歌的声音,与此时送别友人的惆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四)《静夜思》中“床”的解释

在老师教《静夜思》这一课时,老师在解释“床”字时引发了学生的想象,老师说“床”是通假字,通“窗”,学生就问,那李白当时的月光到底是指的床前的月光还是窗前的月光呀?关于“床”字的解释,学术界确实有着不同的看法。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不断有争鸣文章刊出,各家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观点:1.“床”指“睡床”,即卧具;2.“床”指“坐具”,又或指“凳”,或指“胡床”;3.“床”指“井床”,而“井床”又或指井上的围栏,或指轱辘架。清人王琦认为这个“床”指睡床,他在《李太白全集》中,大凡“床”指“睡床”则不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对《静夜思》的“床”也不注出处,认为是睡床。所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解释为睡床是最符合本诗的意境的。

二、为何要重视学生的提问

(一)课堂的生成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

课堂的生成不仅仅出现在新授课上,也会出现在复习课中;不仅会出现在上述案例中的阅读教学课与古诗文教学课中,识字教学、写作教学等其他类型的课也会有学生的生成。正是由于学生生成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避免性,老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尊重学生的提问。学生的生成多半是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存在疑问,需要老师引导与解答;或者是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有其他想法,而这些疑问与想法往往是老师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疑惑,具有代表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在的课堂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注重对问题答案的统一性与标准化,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课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思维的推动,如把文字在脑中转换成立体的画面,写作的情节需要构思与设计,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也需要学生的思维。如果对课堂中的生成采取抑制与否定,学生的积极性将受到打击,学生的思维将处于消极或停滞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反之老师重视学生的生成,尊重学生的课堂提问,在师生与生生的相互交流与探讨中,将会产生各种新的观点与想法,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老师的教学内容。

(三)课标的要求

在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思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老师不仅不应抑制课堂生成,而且要尊重学生的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鼓励学生提问。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他在思考,他在关注老师的教学,同时也说明,老师的教学还有待完善,需要老师做进一步提高,这也是衡量老师课堂教学目标完成与否的重要信号。

三、可行性对策与方法

(一)以疑促学,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应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如在前面提到的“乌鸦真的能喝到水吗?”老师可以这样引导:你可以试着在课后或者在家里,与同学或者家长做一个“乌鸦喝水”的实验呀,你自己来充当“小乌鸦”,看看到底能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是指导者,而不是独裁者,这样能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能促进学生在课堂的自由表达。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能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语文是百科之母,学科的关联性使得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的海洋正,老师永远也无法掌握所有的知识,所以老师不是“百科全书”,有时候回答不上学生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比如说李白看见的月光到底是他床前的?还是窗户前的?或者是井前面的呢?我们无法得知,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诗文的内容理解和意境的赏析。正因为知识是无穷的,这就更加要求老师平时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更好地应对学生的生成,更多地解释学生的提问。

(三)理性备课,灵活应对

老师备课时,会预设很多东西,比如自己准备的问题学生会怎么回答,在上某个内容的时候,会引导学生往该方向思考,而不让学生偏离预设的轨道。但是生成是无法确定的,一旦出现了与老师备课预设的不一样的生成时,老师往往就不知所措,或者用一句“恩,不错”“很好,有自己的想法”来简单应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对他们积极性的一种打击。所以老师在备课时应忘掉课前预设,专注学生表达,灵活应对学生生成。老师应该顺势把学生的提问作为课堂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加以讨论,可以是学生的自由表达,也可以是生生合作,在讨论中既能促进学生的表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的理解。如果当堂课上无法解决,也可以留到课后让学生先自己想办法,再在下次课上讨论解决结果。

四、结语

老师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而不是忽略这些问题,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疑惑,并把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老师要善于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珍惜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加以研究,深入探讨问题背后的原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DavidA.HayesandJohnE.Readence.TransferofLearningfromIllustration-DependentText.The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arch,Vol.76,No.4

(Mar.-Apr.,1983),pp.245-248

[3]http://my.tv.sohu.com/us/215404934/79714430.shtml?ptag=vsogou

[4]简岩.乌鸦喝水的真与假[J].百科知识,2015,11:1.

[5]]张孟麟.“月落乌啼霜满天”新释[J].江西社会科学,1981(2).

[6]吴树森,张秀红,尤莉,等.漠河冰雾及相关气象要素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5(3).

[7]程柯楠.月落乌啼霜满天——从《枫桥夜泊》浅谈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J].大台,2010(2).

[8]张俊萍.“踏歌”浅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9]王蕾.浅谈“踏歌”的舞蹈特点与艺术变现形态[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5).

[10]胥洪泉.李白《静夜思》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5(7).

[11]RosalynH.Zigmond.AskAProvacativeQuestionToBreakTheIce.CollegeTeaching,Vol.56,No.3(Summer2008),pp.154-155

[12]郜舒竹.“变教为学”与“应对生成”[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4).

作者简介:吴虎,男,1991年生,湖南益阳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提问教学资源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