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潇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初,任仲夷作为广东改革开放起步发展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依靠党中央的支持,解放思想,力排干扰,为广东率先探索改革开放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任仲夷思想研究的相关著作和论文、涉及的主要问题和若干思考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梳理任仲夷改革开放思想。
[关键词] 任仲夷 改革开放思想 研究综述
一、与任仲夷有关的著作和论文
1.文集的出版。由张岳琦和李次岩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的《任仲夷论丛》三卷本,收入了自1976年10月粉粹“四人帮”起至2000年5月期间任仲夷讲话、文章中的一部分内容。这套论丛所收言论时间跨度24年,集中反映了任仲夷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两个重要历史阶段的领导工作实践与业绩,以及他对理论问题所作的探索。论丛分为三卷,根据每卷的主要内容,分别定为“拨乱反正篇”“改革开放篇”“政治文化篇”。其中第二卷《先行一步——改革开放篇》,主要收录了任仲夷从1980年11月起主持广东工作期间的言论,以论述广东经济领域改革开放为主,反映了他排除干扰,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坚决实行党中央给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改革开放中真正先行一步。这是研究任仲夷改革开放思想的基本史料。
2.传记类的出版。由王廉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任仲夷评传》,于1998年12月面世。与以往以历史线来谋篇布局的形式不同,该书以思想线来立章节。本书共分四章,从经济哲学思想、政策思想与原则、探索社会文明进程规律、人生态度与行为准则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1978年至1985年任仲夷在任期内的工作和思想。由向明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4月的《改革开放中的任仲夷》,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研究任仲夷改革开放实践和思想的著作。在本书中,编者以饱满的热情叙述了广东改革开放曲折而艰辛的历程,展示了任仲夷深刻的思想、卓越的胆识、幽默的性格、生动的语言,比较详实地记录了广东改革开放的一系列经验。作者以报春的红梅比喻任仲夷“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品格和精神风貌。每一章前均恰到好处地引用古今吟梅的诗句,可说是别具一格,富有创造性。
3.报告文学的出版。由李春雷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的《木棉花开:任仲夷在广东》,是一本专门描绘任仲夷在广东改革实践与思想的报告文学作品。本书分为“木棉花开”和“玉兰飘香”两部分,将任仲夷的思想、精神、情感、作风和性格等方面集中表现出来。本书语言精练,只有2万字,但内容涉及30年来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重大事件、社会变迁和未来发展等,多学科、多视角分析和探索广东改革开放的动因、价值和特点,是研究任仲夷改革开放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史料。
4.纪念文丛的出版。2005年11月,任仲夷去世后,党政机关、学术界及民间从不同角度怀念和追忆他。由李次岩和高伟梧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怀念任仲夷》一书,收录了怀念任仲夷的文章65篇,以及几首诗歌,共约38万字。由王涛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任仲夷与广东改革开放》一书,是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为纪念任仲夷诞辰100周年而组织编写的,分“任仲夷生平”“怀念任仲夷”“任仲夷研究”“任仲夷文选”“任仲夷治粤要事录”五部分。该书既有反映任仲夷一生的大事概览,又有浓墨重彩突出他主政广东时的要事记录;既有任仲夷的亲属、同事、部下的回忆文章,又有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章。
5.论文的发表。截至2015年10月,中国期刊网收录的回忆、纪念、研究任仲夷的各类文章已经超过260篇,其中专门研究任仲夷改革开放实践和思想的文章达30余篇。但是,目前尚未有以“任仲夷改革开放思想研究”为选题的博士、硕士论文发表。
二、涉及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观点
1.关于广东改革开放研究。这是学术界对任仲夷研究的重中之重。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在《敢为天下先:任仲夷力推广东改革开放》[1]一文中,将任仲夷推动广东改革开放的贡献归结为4条:一是解放思想,坚持“先走一步”毫不动摇;二是勇于承担,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保驾护航;三是驾驭全局,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四是坚定信念,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由任仲夷的两位秘书张岳琦和李次岩口述的《任仲夷与广东改革开放》[2]一文,从任仲夷受命到广东上任,到破除重重阻碍打开改革新局面,再到最终使广东“先走一步”,都作了详细真实的复述,这是研究任仲夷改革开放思想的重要史料。学者东来在《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任仲夷》[3]一文中重点叙述了任仲夷带领广东实行改革开放的3个片段。一是“鱼骨天线事件”。为了解决整个珠江三角洲用鱼骨架型天线接收香港电视节目而引起的全国谴责,任仲夷经过专门调查,提出了“排污不排外”思想。二是打造深圳特区。为了更好地建设特区,任仲夷解决了特区领导班子不协调问题,出台了深圳市政府与外商合资开发土地等相关政策,顶住各种外界压力,最终使深圳成为面向世界最靓丽的东方形象。三是利用广东毗邻港澳的优势,组织第一批内地公民香港游,引进港澳资金。黄金生在《改革先驱任仲夷》[4]一文中,详尽描述了任仲夷在广东改革开放中所顶住的压力和质疑:面对外界给深圳特区扣的“租借”帽子,任仲夷回击“办特区是对主权的运用,是行使主权的表现”;面对有些人认为广东已经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质疑,任仲夷回应“少谈点主义,多谈点实际”;面对国内“共产党怎能和资本家签约”的纷争,任仲夷解释“广州和香港是亲兄弟,同阵营”;面对广东沿海走私严重、“广东已经变了颜色”的论调,任仲夷“二次进宫”力争继续改革开放。
2.关于任仲夷生平和精神研究。任仲夷的孙子任意在《对政治信念的毕生追求——一位老共产党人的侧影》[5]一文中,追忆了任仲夷政治理想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革命时期以民族和国家维度为主导,经济建设时期以社会维度为主导,经济发展后期又转向以个体维度为主导。三个阶段的三个维度都以爱国理想为基础,相辅相成,逐步展开,最终指向一个最根本的目标,即建立一个富强的中国,让中国人民过上自由、富足、有尊严的生活。范敬宜在《革命的“铜豌豆”——任仲夷的达观人生》[6]一文中,追忆了任仲夷的幽默和乐观态度。他晚年因生病切除了胆,笑称自己“浑身是胆”;切除了胃,变成了“无所畏(胃)懼”;左眼和右耳都不好用,自称是“一目了然”,“偏听不偏信”。何立海、高荣朝在《改革先锋任仲夷的精彩人生》[7]一文中,回忆了任仲夷从革命到改革的充实的一生: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任仲夷积极投身革命,历经生死;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关头,任仲夷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在中国改革巨轮启航时,任仲夷挺立潮头,先行一步。孟庆功在《任仲夷:木棉树一样的执政情怀》[8]一文中,感言任仲夷的执政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岭南开太平。
3.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关山在《任仲夷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9]一文中,探析了任仲夷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观点: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滞后性,政治体制改革是必然的而且紧迫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民主;政治体制改革要走改良主义道路;要借鉴西方社会文明成果,充分发挥新闻舆沦的监督作用,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特区,搞政治现代化。张作斌、向明在《任仲夷:“为民做主”还是“由民做主”》[10]一文中,指出任仲夷主张民主政治应该是“由民做主”,强调充分发扬民主与健全完善民主制度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向明在《任仲夷縱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1]一文中,记叙了任仲夷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的身份在讨论政治改革问题时的主张。他认为,我党要重视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并对民主集中制做了深刻思考。
4.关于主政辽宁的研究。任仲夷是率先起来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省委第一书记之一,他在辽宁冲破“左”的束缚,为张志新同志平反,坚决贯彻邓小平的“先富”指示,提倡农民致富搞活市场。陈禹山在《任仲夷与张志新冤案的平反》[12]一文中,回忆了任老为张志新平反的整个过程。1979年,任仲夷冲破重重阻力,绕过“禁区”,为因捍卫真理而被“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张志新平反。辽宁省原副省长王纪元在他的文章《任仲夷搞活辽宁市场的回忆》[13]中,从经济角度回忆了任仲夷在主政辽宁时期搞活市场的实践。王纪元指出,在“富则修”的极“左”思想枷锁下,为了解决人民衣食住行的各种物资短缺,任仲夷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坚持解放思想,狠抓一个“活”字,建立多成分、多品种、多渠道、少环节的社会主义市场,开创了辽宁财贸工作的新纪元。
三、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近年来,对任仲夷改革开放思想及实践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但是,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同时,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研究人员偏少,专业理论性强的学术成果少,研究思路不够开阔。学术界对任仲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涉入其中进行系统研究的人员较少。已有的与任仲夷改革开放思想有关的文章,也多偏重于史料方面的叙述与回顾,主观性比较强,文学色彩浓厚,专业理论性较弱,学术价值受到一定局限。同一历史时段重复研究的成果多,富有新意的研究成果少,研究思路不够开阔。
第二,缺乏系统性的整体研究。就目前发表的论文及著述来看,大部分着重于对任仲夷某一历史时期某一方面思想的研究,研究呈片段性、碎片状,对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发展情况没有系统的考察和论述,连续性未能充分呈现。此外,目前学术界对任仲夷改革开放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的梳理也还存在不足,没有对其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进行把握和分析。
第三,文本资料的利用程度不够,对任仲夷的一些特色思想挖掘不足。截至目前,关于任仲夷改革思想的著作一共有8本,其中《任仲夷论丛》(三卷本)是收录任仲夷个人文献的主要文集,包含了任仲夷丰富的改革开放思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然而,学术界也并未以此为基点,在任仲夷研究上拓展更宽领域。另外,对一些相关报纸资料的重视与利用程度也还不够,《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都对任仲夷在广东时期的具体工作做过详细报道,这些都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任仲夷在民主、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但目前对于这些思想的挖掘还不够深入、系统。
总之,对任仲夷改革开放思想的研究,在已有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深化,挖掘出任仲夷个人思想的丰富内涵。在研究方法上,也可采取多样化,比如个案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法、分析比较法等等,分别从横向和纵向去把握人物的思想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敢为天下先:任仲夷力推广东改革开放[J].红广角,2014(9).
[2]张岳琦,李次岩.任仲夷与广东改革开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3]东来.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任仲夷[J].党员干部之友,2008(10).
[4]黄金生.改革先驱任仲夷[J].决策与信息,2015(7).
[5]任意.对政治信念的毕生追求——一位老共产党员的侧影[J].红广角,2014(9).
[6]范敬宜.革命的“铜豌豆”——任仲夷的达观人生[J].中文自修,2001(4).
[7]何立海,高荣朝.改革先锋任仲夷的精彩人生[J].党史博采(纪实),2014(7).
[8]孟庆功.任仲夷:木棉树一样的执政情怀[N].长白山日报,2008-08-07.
[9]关山.任仲夷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J].炎黄春秋,2006(11).
[10]张作斌,向明.任仲夷:“为民做主”还是“由民做主”[J].炎黄春秋,1998(1).
[11]向明.任仲夷纵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J].社会主义研究,2000(11).
[12]陈禹山.任仲夷与张志新冤案的平反[J].民主与科学,2006(2).
[13]王纪元.任仲夷搞活辽宁市场的回忆[N].南方日报,2007-11-15.
责任编辑/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