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如何既提高告知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计知识,是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难题。为此,本文进行了探析,希望对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改革能够起到理论上的参考,促进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基础会计教学课程的特殊性。基础会计课程是高职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高职基础会计在教学中常常陷入困窘之地。一方面是高职学生基础薄弱,自觉性相对较差,基础会计包含的专业术语太多,比如会计科目、账户等等,对于初学者,会加深同学们学习的难度,进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若过于强调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可能造成学生对会计原理的认识不深刻,理解不透彻,缺乏学习会计的谨慎性, 使之在会计这条路上无法走的更远更广。因此,怎么才能让高职学生提高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兴趣,又能使其深刻的理解会计知识,是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难题。为此,本文进行了探析,希望对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改革能够起到理论上的参考,促进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改革。
一、教材选择改革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基础会计教材的选择,偏向于考证教材,忽略了同学们学习的难度和兴趣,使其效果下降。本文认为在选择教材时,应该偏向多案例、多情景、多例题型的教材,一方面,大量的案例和情景,能够营造会计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和感受到会计工作环境,使高职大一学生觉得比较容易,促进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材配套大量练习题,题量大能使学生加深印象,帮助记住会计原理、熟练账务处理过程,促进其深刻理解会计理论知识。此外,教材语言应该通俗易懂,但寓意深刻。比如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利润分配等等,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十分费劲,好的教材应该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引导。
二、教学目标改革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有很大差异性,在教学目标上除了基本的知识目标外,更应该注重能力目标,让学生具备会计执业的能力。具体而言,在能力目标上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够明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正确填制各种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使会计工作符合各种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二是能够熟练使用三种账务处理程序;三是具备从事简单岗位的技能。在教学中,可以从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着手,让学生体会不同岗位的意义和能力要求,使其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四、能够分析企业的经济业务。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纪业务活动,能够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五、能够独立处理中小企业的全套账务。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独自完成从编制记账凭证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全部流程的工作。
三、教学手段改革
基础会计应当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手段,采取理论和实践同步的教学手段,将账、证、表的填制过程通过网络展示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理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方面,大胆的创新的采用情景式教学法、案例式启发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练式教学等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比如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剧的涉及会计的场景,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帮助更好的理解会计工作。又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课后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学生资料,让其自行查找,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期末成绩改革
现大部分高校都将其期末理论考试结果作为学生的成绩,应该改革期末考核方法。比如期末成绩可以由理论考试和案例实操两部分组成。比如:案例实操部分,可以创建财务数据和原始单据等,让学生完成整个账务处理流程。
六、实践教学改革
如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要么是在实训室模拟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要么是上机操作,在网上完成会计业务的核算。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很好的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和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高职院校可以积极的创建校企合作基地,让实践教学在合作基地完成,使其参与到企业的会计工作,接受企业的指导,促进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融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庆兰.新会计准则引发的会计专业教学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3).
[2]郭绍莉.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
作者简介:张诗淇(1986-),女,汉族,四川乐山人,助教,管理学硕士,任职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