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质量内涵的研究综述

2016-09-10 01:09王宇平
时代金融 2016年21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资产

【摘要】资产作为会计六大要素之首,而资产质量作为资产的重要方面是会计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回顾资产内涵和资产质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资产质量内涵方面阐述了现有研究的现状及特点,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简要展望。

【关键词】资产 资产质量 研究综述

一、引言

有些上市公司在连续几年收入和利润持续、稳定增长情况下,会突然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这可能和宏观及微观绩效考核制度、政策规定不合理或市场体系不完善等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站在财务分析的角度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看似形势“良好”的利润表背后却隐藏着大量的不良资产,即通常所言的资产质量恶化造成的。这一现象与我们长期以来过分、单纯的重视利润、强调利润表密切相关。与实践中资产质量的长期应用相比,理论界对资产质量问题的研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资产质量已成为影响公司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资产质量内涵的探讨有助于促进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产质量,从而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

资产质量实质上是一个属性概念,对其的界定和讨论必须依附于“资产”这一实体概念,脱离“资产”这一特定对象来讨论“质量”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讨论资产质量首先应该明确资产的概念。

二、资产内涵的研究现状

资产作为会计六大要素之首,是会计学和会计准则的基本概念之一。自1907年会计学家斯普瑞格讨论资产定义开始,会计学界对资产的定义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类代表性的观点:

(一)未来经济利益观

这是最早出现的关于资产的观点,它始于斯普瑞格在《账户的哲学》中认为“资产是未来服务的现在价值”,“体现为以前得到的服务和现在继续收到的服务的贮存”。随着1980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认可了这一观点,不少国家纷纷效仿,成其为当今的主流观点之一,但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二)成本观

Paton和Littleton于1940年提出资产“是未消耗的收入借项”,即已发生的、但尚未赚取收入的成本。这与1929至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后防止会计舞弊的时代大背景密切相关。

(三)权利观

该观点认为资产是财产权利,实际上是一个法律概念。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资产是能够用于交换的抽象权利,资产价值是财产权利的货币变现”。1999年英国会计准则理事会(ASB)明确表示虽然资产含有未来经济利益,但资产不等于未来经济利益,而是对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其他权益。

(四)经济资源观

2004年10月,IASB与FASB启动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将资产初步定义为:“主体的一项资产是主体对其拥有排他的权利或其他权益的现时经济资源”。这个定义恰当地反映了资产的本质特征、为各种没有具体实物形态的权利的确认提供了基础,保证了主体对经济资源的占有和支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定义经过了多次修订,2006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载明:“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一步步完善起来,进一步强调了资产质量,同时更加注重与国际趋同。2015年最新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延续了这一定义。基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无论是FASB、IASB还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四类资产的定义都强调了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资产定义更体现出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可见,资产的本质就是要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观念已经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认可。

三、资产质量内涵的研究现状

关于资产质量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信贷资产质量研究和企业资产质量研究两大领域。其中,信贷资产质量研究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而言的,其起步早、发展快,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较多,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规模;比较而言,目前企业资产质量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国内,且研究内容较为零散,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自1998年李树华和陈征宇在理论研究中明确提出资产质量的概念,许多学者研究了资产质量的内涵。曾凡毅、甘辉(2004)指出分析资产质量主要是要找出影响资产质量的异常资产,即虚拟资产、不良资产、贬值资产和泡沫资产。这一观点把资产质量的衡量仅仅局限于发现异常资产,并不能全面衡量资产质量。而大多数学者认为资产质量是多方面特征的综合。

干胜道、王生兵对企业资产质量的优化与评价进行了理论研究,认为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考察资产质量既可以从总体上进行,也可以分资产项目个别进行,企业整体资产质量可以从上述三方面进行,但是考察个别资产质量只能从后两个方面进行。资产质量具有相对性、时效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他们认为,凡是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技术含量高、获取收入能力强、周转速度快、利用率高的资产都是企业的优质资产。甘丽凝(2010)基于《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ISO9000质量体系的规定,从财务学角度对资产质量进行了定义,认为资产质量是由一组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有特性组成,且这些固有特性是通过企业在资产的获得、管理及其销售过程中形成的。她认为资产质量的特征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衡量:资产的根本特性即收益性、质量特性(存在性、结构性和变现性)和时间特性(有效性和先进性)。可以看出关于资产质量特性的研究是一步步丰富、完善起来的。

上述研究是将资产质量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有些学者则从作为单独的个体和作为整体资产中的一部分这两个角度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考虑,进而对资产质量进行研究。张新民、王秀丽认为资产质量是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作出贡献的质量等。他们强调,资产质量的侧重点不是特定资产的物理质量,因为相同物理质量的资产对不同的企业而言具有相对有用性。同时指出,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功用,因而其质量特征也各不相同,所以他们把资产按类别(经营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质量特质的分析。余新培(2003)则认为物理质量也是资产质量的重要方面,其应包括资产的物理质量、结构质量、资产的“自由”度和有名无实资产的比例。张麦利、徐文学(2004)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系统的提出资产质量包括物理质量和系统质量两方面。物理质量主要通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新旧程度等表现出来。资产的系统质量是指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在比较一项具体资产时,物理质量更为重要;对企业整体评估时,应更侧重于系统质量。同时,他们指出资产质量的特征包括存在性、有效性、变现性和收益性,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并基于此提出了资产质量的评价指标。陈仲威、朱小平、娄欣轩从低层次和高层次两个层面,界定了资产质量概念的内涵。低层次的资产质量是指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高层次的资产质量是指资产所带来的超过投资者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同时,他们认为资产的流动性、周转能力、风险、结构等因素对资产质量有重要影响,必须纳入资产质量概念的外延。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他们把资产质量分为物理质量和财务质量,财务质量又分为单项资产质量和整体资产质量。这一观点认为与物理质量并列的不是系统质量而应是财务质量,和前人观点不同,但是这些研究的最终落脚点都兼顾了单项资产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两方面,把资产质量看做二者的集合。

还有一些学者基于质量大师Philip B.Crosby在“零缺陷管理”理论中提出的“质量即是符合要求”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界定资产质量的概念。钱爱民,张新民基于上述观点,提出资产质量就是用于描述资产在特定的企业内部实际发挥的效用与其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他们指出,相对性、时效性和层次性是资产质量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并不是资产质量特征。在对资产质量的概念和属性重新加以界定的基础上,他们对资产质量特征分总体质量特征、结构质量特征和个体质量特征三个层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构建。曾人杰、谢志华则运用系统论,从价值和结构的全新角度分析了企业资产质量。他们认为资产有实体价值和功能价值之分,它们分别是指资产在市场上出售所获得的价款和资产的功能被反复使用所产生的结果在市场上被出售所获得的价款。如何实现资产功能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提高资产质量和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的关键。资产的价值和结构是决定资产质量的终极因素。

四、研究评述与启示

企业资产质量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许多学者从众多新颖的视点和角度对资产质量进行了研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资产质量概念及其特征的研究和企业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上。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整体上去把握。而本文认为资质量的研究还应区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从而制定不同的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以更好地把握不同行业资产的侧重点。一般意义上对资产质量的测度,应从企业整体角度进行,且实证分析中以较重视资产质量或资产质量所占比重较大的同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避免不同行业所引起的系统差异。

综上所述,资产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企业资产质量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绩效、成长性、企业价值等方面,使得资产质量可以作为信号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和利益相关方传递需要的信息,从而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资产质量的研究内容呈零散的分布,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认为,未来关于资产质量的研究应进一步挖掘资产质量的经济后果,通过对企业资产质量的全面分析,深入研究资产质量各个特征对企业的影响,以促进企业管理者对资产质量的重视,并为其进行资产管理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同时为利益相关者如何通过企业资产质量信息来了解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干胜道,王生兵.试论企业资产质量优化与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49~52.

[2]徐泓,王玉梅.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117~121.

[3]张新民,王秀丽.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特征[J].会计研究.2003,9:35~38.

[4]陈仲威,朱小平,娄欣轩.资产质量概念框架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0,5(上):135~137.

[5]钱爱民,张新民.资产质量:概念界定与特征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09,12:99~104.

[6]曾人杰,谢志华.资产质量分析:基于价值与结构的新视角[J].财会月刊.2011,6(上旬):3~4.

作者简介:王宇平(1988-),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农林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资产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大数据资产化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