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刚
广东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医学信息专业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尚文刚
广东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目的 探索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法 整合学校、企业和医院(校企院)教学、培训、师资、实践基地等资源,建立协同育人平台。结果 构建了医学信息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运用。结论 医学信息专业协同育人平台有利于整合“校企院”资源,优化教学培训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协同育人;人才培养;医学信息;教育改革
国内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起步迟、投入少、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大。根据《2012—2013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显示,56.70%的受访者认为信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医疗信息化人才匮乏已成为阻滞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阻力,而面对未来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发展现状急需改变[1]。
医学信息专业是一个综合医学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类的多交叉学科,具有专业面广泛但缺乏深入研究的窘状,传统的医学信息人才教育收效并不理想。一方面,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医疗信息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有偏差,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偏向理论,实践能力不足;学校讲授的知识相对陈旧,跟不上技术发展;学生在校所学和实际工作有较大差别。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医疗信息化人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广东医学院医学信息专业协同育人平台项目是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的重大项目,面向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企业、医疗机构重大需求,发挥主导和参与单位的综合效应,搭建“校企院”三主体的医学信息专业协同育人平台,三方资源整合共享,创新机制体制(人才团队聚集、资源整合共享、组织管理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具体包括:
①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医疗信息化卓越人才;②在教学组织形式、实践环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特别是改革实践教学、强化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课程设计和综合工程实践训练;③使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突出;④不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精神,切实增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2]。
以学校为主要教学培养基地,以企业和医院为协同培养单位,共同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各单位分工如下:①学校负责医学信息专业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教学,管理协调各协同单位的工作及中心日常事务的处理。②企业负责选派资深技术人员带领学生组建医疗信息化产品研发、实施团队,进行产品自主研发,全程管理产品研发过程及运营推广,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及真实项目资源库。③医院负责医院业务流程和医学信息数据流的讲解,参与课程体系设计。
4.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构建“3+1”教学模式
调整教学安排,加强“校企院”合作深度,实行“3+ 1”模式。“3”即从大一到大三共计3年时间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学习,“1”即最后一年在企业完成企业文化、制度的学习,软件开发流程的学习;在医院完成医院工作流程、医院信息流程、医院信息系统组成与技术的学习,并由企业和医院共同完成《高级软件开发》《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含软件测试)》和《医院信息系统新技术与应用》4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这样调整的目的是延长学生校外学习时间,以企业和医院为协同培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尽早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尽早了解企业需求,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主动适应社会[3]。
4.2医院、企业、学校三方协同培养师资力量
在企业教学阶段,由企业选派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对学生讲授课程。学校、企业和医院需为学生配备导师,由三方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并由三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学校每年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和医院做“访问学者”,全面了解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也积极为医院、企业在教学方面做出指导,以便更好地进行实习教学。
4.3调整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
适时动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校企院”三方联合围绕知识体系、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设计了以行业为导向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的配套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包含如下知识模块:数学、计算机、医学、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结合信息学和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缩短基础公共课程,增设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增加课程设计环节,延长企业实践时间,强化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课程设计和综合工程实践训练[4]。
学校2014年5月份启动了第一届卓越工程师班,经过“校企院”三方的联合培养,2015年7月首届经过卓越计划培养的62位学生已经进入就业,2015年5月至今第二届卓越班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校企院”三主体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5.1企业和医院的遴选
从与学校签订教学合作关系的三甲医院和医疗信息化厂商中遴选出符合卓越计划培养要求的教学医院和企业。所选医院和企业应该满足以下条件:①承担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实习教学3年以上,实习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积极的合作态度,对卓越计划应有足够的积极性;②企业必须是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知名大型企业,具有比较全的医院信息系统产品线,主要从事医疗软件研发、销售与技术服务业务,并能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医院必须满足三级甲等的要求;③企业和医院能安排专门的教学管理人员负责“校企院”三方的协调工作,能按照师生比例及学校给出的指导教师要求遴选出具有丰富工程项目经验、工作负责的专业技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教师在教学前能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教学培训课程;④企业和医院能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能为学生提供必须的生活学习基本设施,能辅助学校管理学生;⑤新一轮企业和医院遴选参照上一届学生在卓越计划执行过程中意见反馈及每一阶段教学检查的情况。
企业和医院遴选结束之后,学校组织学生、企业、医院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实施启动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联合培养的教学单位签订协议,并对教学基地授牌。目前,入选的医院和企业有广州军区广州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武警广东总队医院、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惠侨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5.2学生来源和规模
医学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从大一到大三期间按照前面提到的3+1模式在校内进行培养,将全部基础课程、医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集中在3年内完成。在校期间,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实践设置较多,其中重要的专业课程,如《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开发技术》《高级软件开发》都开设课程设计,采用工程驱动或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尽早从事设计、研究活动。开设“精英讲坛”,每学期定期举行2~3期,聘请行业专家及企业总工进行专题讲座或报告,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及发展前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同时,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ACM、数学建模等比赛项目。将创新创业作为一门选修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并授予4~6个学分。学生需要修满创新创业的学分,才具有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选拔资格,选拔机制概括为:①面向对象:面向大三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②选拔时间:每年5月下旬至6月初;③选拔原则:学业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工程实践潜力的学生优先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④选拔程序:由学生先提出申请,企业和医院联合面试,由信息工程学院与合作企业联合确定录取人员名单;⑤选拔条件:学生在校大一到大三必修课学习成绩在该专业平均分数线以上,具有4个创新创业学分,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数学建模、ACM等相关比赛经历;⑥选拔人数:每年选拔30~50人,每个联合培养单位(企业—医院配对)10~20名学生。
5.3教学的准备及内容安排
卓越计划启动之后,当年的5月~7月,学校指派专业教研室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协助企业和医院制定《高级软件开发》《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含软件测试)》及《医院信息系统开发新技术》4门课的教学任务和计划,学校教务处安排学校教学名师对各个教学点的教师进行教学培训。进入卓越班学生,从8月份开始,完成第四学年的教学,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卓越工程师第四年教学安排表
5.4教学考核及质量控制
企业授课结束时间为次年春节前,《高级软件开发》《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含软件测试)》及《医院信息系统新技术与应用》必须考试。其中,《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含软件测试)》由学校任课教师命题并改卷,闭卷考试。其他2课程,因每个企业讲授的内容不统一,由企业命题。每门课程的成绩必须包含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和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并要求在春节前把所有学生的成绩、试卷提交学校主管部门。
学校定期派专人到合作企业检查教学情况,并协助企业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严格按照实习生的方式进行管理,学习期间不允许学生离开企业。完成阶段三的教学后,卓越班的学生和企业、医院所有参与人员必须完成学校组织的调查问卷。对应企业的问卷主要为了解以下几个问题而展开:①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②学生的理论基础是否有欠缺;③学生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④企业和医院实施教学计划存在的问题;⑤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时间安排是否妥当;⑥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参与的情况给出建议。
对学生的问卷主要为了解以下几个问题而设置:①学生学到知识情况;②“院企”教师的教学情况;③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是否满足教学计划;④教学的计划和时间安排是否合适;⑤“院企”对教学的准备和教学的态度;⑥日常学习生活遇到的问题。
通过以上问卷调研,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学生、企业、医院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客观问题,学校主管部门会根据问卷的情况对卓越计划进行修订,促进卓越计划更加完善。
2015年1月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第一届卓越班教学完成,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卓越计划学生的认可率达到100%,经过“院企”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有80%左右都进入到企业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6.1解决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校企院”协同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就业等重大事项,强化办学的市场导向性。邀请医院和企业的专家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参与教材编写,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
6.2充分、合理利用企业和医院的教学资源,解决实践时间短的问题
解决原有的校企、校院合作实习方式不能满足全面实践教学,致使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6.3解决学校与校外教学基地沟通交流的问题
产学研深度融合、资源整合,推动协同体各方之间人才的流动。在管理上,校企院共同建立了教学企业管理团队,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保证校企院三方权力和义务不受损害;加强管理力量,结合学校实习管理制度出台了系列管理办法,如学生实习合同、实习工作守册,等,采用学生实习日志周报、项目班配备团队指导教师、项目团队周会制等得力措施,加强对实习生的实习过程监管力度。
6.4解决双师型师资培养的问题
建立了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导师的合作机制,使双方在教学经验、知识体系、实践能力方面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既解决专职实践经验少、实际操作能力弱的短板,又解决医院和企业的导师教学技能不足、不能将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的困难。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构建了医学信息专业协同育人平台,调整了专业方向并优化课程体系,构建“3 +1”教学模式,增强了医院、企业、学校三方师资,打造了教学企业基地。该平台在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模式,完善平台建设,争取为医学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起到示范作用。
[1]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2013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调查公开版[EB/OL].http://www.chima.org. 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0,2013-07-25
[2]吴应江,冯天亮,谢翠萍,等.以创新实践为主线的卓越工程师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5,2(4):1-2
[3]冯天亮,吴应江,向函,等.以行业为导向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1(2):40-42
[4]冯天亮,向函,吴应江.校企院合作培养卓越医学信息专业人才探索[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8):90-93
Construction and p ractic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latform for m edical in form ation specialty
Shang Weng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 523808,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 new trainingmode ofmedical information personnel who can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M ethods We built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latform by integrating resources of teaching,training,teachers,practice bases of schools,enterprises and hospitals(SEH).Results We constructed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latform formedical information specialty and put it into use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Conclusio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latform formedical information specialty is conducive to the integration of SEH resources,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 system,and improvement of students'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ooperative education;talents training;medical information;educational reform
G434
A
1004-5287(2016)03-0260-04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603007
该文系广东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培育”(4CX14026G)研究成果。
2015-10-09
尚文刚(1974-),男,陕西吴堡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医院信息化、计算机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