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荣,李晓静
(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华东经济
产业生态系统协同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
——基于2005-2014年安徽省16市的实证分析
唐建荣,李晓静
(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产业生态化是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一体的整合过程。文章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5-2014年安徽省16个市为研究对象,通过Topsis法评价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子系统诊断产业生态系统障碍因子,结果显示:2005-2014年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且市际之间产业生态系统水平差别较小;2005-2014年,各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有增有减有波动”;系统层PSR对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障碍度各不相同,压力、状态以及响应对应障碍度分别为40.41%、15.84%和43.75%;由于各市地域经济等差异较大,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也区别显著。
产业生态系统;PSR模型;Topsis评价;障碍因子
“高耗高排”产业的任由发展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推手。工业化初期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仅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更直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自2009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通过并实施至今,中部地区尤其是安徽省实现了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等目标。然而安徽省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并没有摆脱传统的能源消耗型生产模式,单向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忽略了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以牺牲有限的资源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导致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为避免安徽省在产业承接过程中传统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发展矛盾的激化,产业生态化研究进程迫在眉睫。为此,加速提高安徽产业发展能源利用技术效率、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构建高效低耗产业生态系统,实现“新常态”下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2005-2014年崛起过程中产业生态系统发展进程研究,宏观上评定安徽省16市10年间产业生态化发展态势,微观上具象到各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时序演变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主要发展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可行路径,为安徽省在实施《新十年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①中,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竞争力提供借鉴意义。
(一)基于PSR指标选取
近年来,学者对产业生态系统做了不少研究。张欢等(2014)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引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态及生态文明协调度进行了实证评价[1];黄元(2015)构建林产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化的PSR模型,并结合灰色系统对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以及综合指数进行预测,分析黑龙江现有林产工业发展模式的优劣及未来的发展趋势[2];王文平、周甜甜(2015)基于PSR模型探索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特征,并结合多元离散选择模型,识别不同类型相互作用关系的关键影响因素[3];张文龙等(2012)构建由政府、企业、居民等社会主体构成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PSR框架来研究城市化与产业生态之间的耦合关系[4]。国外学者也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或利用协调指数对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做了大量研究[5-7]。
建设生态强省是建设“美丽安徽”的战略重点,省内产业生态协同发展已经引起政府、公众的广泛关注,部分学者也做出了相关研究。汪志等(2011)采用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与ESDA方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目标,选取1997-2009年数据,从时空角度分析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8];洪功翔等(2014)通过对安徽与全国、中部各省及江浙两省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发现安徽省已经呈现加速崛起态势,继而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解析了安徽经济持续加速的背后支撑原因,并就安徽省如何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9];胡森林等(2016)通过熵位测度及GIS可视化功能对安徽省10个江淮城市群产业结构发展特征进行综合定量刻画,进一步就研究结果提出“T”型产业空间整合、优势产业分工协作、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发展战略路径[10]。
现有产业生态系统以及安徽省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也显现出不少共性问题:①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协调度指数、离散模型或耦合关系对产业生态安全进行测评,但其在将所构建的原指标转化成协调指数时会产生较大误差,失去了原指标自身的生态经济意义,对原因的分析不利;②以往研究偏重于协调度测算,不利于系统状态水平的分析;③测度生态安全的指标权重时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使某层指标相对其上层指标的重要性变得模糊;④并未针对影响指标提出新十年中部崛起中安徽省产业生态化建设共治路径。
本文创新性基于PSR模型建立一套适宜安徽省区域特点、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产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的PSR模型包括三个方面:①压力子系统,表征产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能源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压力;②状态子系统,表征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原始状态;③响应子系统,表征生态环境由于受到产业经济发展影响做出了改变,人类为缓解环境受到的破坏而做出的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措施。考虑到产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经济系统的开放性、数据的可得性等因素,兼顾所选指标的代表性、可操作性等要求,通过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归纳,结合安徽省产业生态的实际特点,本文构建安徽省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所列。
表1 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安徽省产业生态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1
(二)改进Topsis评价
安徽省产业生态化水平测算基础数据来源于2006-2015年《安徽统计年鉴》、安徽省各市统计年鉴及环境统计公报。由于PSR模型的各子系统相互影响,因此不能孤立地衡量基本指数的指标并确定其影响权重。为测度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利用Top⁃sis法系统客观地定量分析指标,首先根据指标性质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变异系数法进行客观赋权,并结合Topsis法进行样本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计算,运用灰色关联度计算产业生态化水平,最后通过障碍度模型测算安徽省产业生态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
1.数据标准化及赋权
其中,maxi、mini分别为第j个评价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xij|i=1,2,…,n;j=1,2,…,p}为标准化结果;xij为无量纲,0≤xij≤1。
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W=(w1,w2,…,wj),建立规范加权决策矩阵:
2.确定评价样本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计算样本与正理想和负理想的欧氏距离和灰色关联度
(1)确定正理想解V+和负理想解V-:
(3)计算样本到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灰色关联度。首先,以加权标准化矩阵为基础,计算第i个样本与正理想样本关于第j个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公式如下:
其中,Δvij=|-vij|;Δvij为两级最小差;Δvij为两级最大差;ρ∈[0,1]为分辨数,一般取0.5。则各样本与正理想样本的灰色关联系数矩阵为:
第i个样本与正理想样本的灰色关联度为:
其次,计算第i个样本与负理想样本关于第j个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其中,Δvij=||vj-vij。则各样本与负理想样本的灰色关联系数矩阵为:
第i个样本与负理想样本的灰色关联度为:
3.计算相对贴近度,实现样本的优劣排序
(1)分别对欧氏距离和灰色关联度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中,e1,e2表示决策者对位置和形状的偏好程度,且e1+e2=1,本文产业生态系统中e1=e2=0.5;和Ti-为样本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接近程度。
(3)计算相对贴近度。相对贴近度反映了待评价样本与正理想解或负理想解在态势变化上的接近程度。
其中,δi为相对贴近度。
(4)样本优劣排序。根据相对贴近度δi计算结果大小对样本进行排序,δi越大,表示待评样本越贴近正理想样本,样本越优;反之,则愈劣。
(三)障碍因子诊断
在产业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对产业生态化水平继续测度,更具有实践意义的是在于了解安徽省不同市区产业化生态水平的阻碍因素,以便对产业生态发展进行病理性诊断。因此,本文将障碍度模型引入产业生态系统评价中,对安徽省16个市产业生态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展开延伸性研究,探索安徽省各市在产业生态系统发展中的阻力因素,为安徽省产业生态水平的提高以至中部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障碍因子通过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进行综合分析诊断:①因子贡献度(Gj)表示单项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②指标偏离度(Pj)是指单因素指标与系统发展目标的差距,设为单项指标标准化值与100%之差;③障碍度(Zj)为单项指标或准则层因素对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一)产业生态系统水平测度
根据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确定指标的正、负理想解,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MATLAB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安徽省16市2005-2014年间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见表2所列。
表22005 -2014年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
由2005-2014年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可知,总体上,2005-2014年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态势各不相同:
(1)各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范围在[0.47,0.57],市际之间产业生态化程度差别较小,都处于中等水平。安徽省地处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处于全国中游水平,各市从北至南主要依靠本土农工业及长三角产业转移发展经济,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别相对较小。安徽省总体上呈现经济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走势,同时生态环境处于南优北差、西优东差的特征,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此好彼劣,制约着产业生态系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2)2005-2014年,各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有增有减有波动”,其中合肥、芜湖、铜陵、安庆4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平稳上升;淮北、滁州、六安、马鞍山、池州、黄山6市产业生态系统水平波动起伏;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宣城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则持续下降。选取2005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安徽省各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对比分析,如图1所示。
图12005 -2014年安徽省各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注:颜色越深表示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越高。
由图1中可以看出,2005年全省各市产业生态水平差别较大,省内东部以及省会合肥市的产业生态发展水平较高,北部和南部明显偏低;而2014年除合肥市外,省内其他各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相差较小;2008年与2011年则处于两者之间,是各市产业生态系统水平趋于一致的中间过渡阶段。
整体上2005-2014年全省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并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就各市而言:
(1)合肥、芜湖、铜陵、安庆4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平稳上升。其中,合肥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最高,这主要是由于合肥市省会的特殊地位、良好的产业经济发展基础、高端人才汇聚以及政策发展支持;芜湖市近年来随着皖江城市带的推动,高效快速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经济获得极速增长,加上本身处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良好,双双带动产业生态系统水平的提高;铜陵和安庆市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的推动获得快速发展,加之都位于安徽省南部丘陵地区,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生态化水平平稳上升。
(2)淮北、滁州、六安、马鞍山、池州、黄山6市产业生态系统水平波动起伏。淮北、滁州、六安、马鞍山4市都位于安徽中北部,其中淮北、马鞍山产业经济以煤炭和钢铁为主,传统“高耗高排”的生产制造模式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淮北市于2012年加快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非煤产业取得长足发展而实现“蝶变”,马鞍山造就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但两市产业升级快速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产业经济受到打击,生态治理效果也并未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产业生态水平处于平稳波动阶段;滁州和六安位于安徽中部,以传统制造业为支柱产业,产业转型发展缓慢;池州市和黄山市主要依靠旅游业发展,尤其是黄山市,虽然旅游业发展持续攀升,但其他支撑产业建设缓慢,产业生态整体水平踌躇不前。
(3)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宣城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则持续下降。除宣城外5市都位于安徽北部,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综合素质低,历史上产业发展水平低下且都以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为主导,5市薄弱的人才、经济技术基础难以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水平要求,人才、经济、政策支撑捉襟见肘;宣城市生态环境基础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57.8%,但产业经济发展缓慢,长三角产业承接竞争力低于芜湖及马鞍山市,旅游业竞争弱于黄山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开始缓慢降低。
(二)产业生态系统聚类分析
取2014年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水平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出高水平产业生态系统、中水平产业生态系统和低水平产业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
(1)高水平产业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0.55)。经过聚类分析,处于高水平产业生态系统的地区为合肥市。合肥市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产业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2015年合肥市GDP超5 000亿元,增幅9.5%占全省约25.7%。在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和中部崛起的黄金机遇中,构建以合肥区域对外开放龙头城市的合肥经济圈,致力打造全国的核心增长极和创新极。合肥市相对于省内其他市产业生态化水平较高,这主要得益于产业经济的发展,合肥森林覆盖率从2005的14.8%下降到2014年的11.13%,虽然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生态环境基础薄弱,整体上合肥生态产业化水平仍需提高。
(2)中水平产业生态系统(0.5<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0.55)。马鞍山市、安庆市、芜湖市和铜陵市4市处于中水平的产业生态系统。这4市在皖江城市带“一周双核两翼”中占据主要位置,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力,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稍逊于合肥市,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加上本身生态环境的状况良好,未来产业生态系统向好发展指日可待。
(3)低水平产业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0.5)。淮北、六安等11市处于低水平的产业生态系统。安徽北部长期以农业和传统煤炭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发展技术基础薄弱,低水平的产业经济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难以提供足够的物质、技术及资源支撑,环境改善缓慢,可持续发展进程步履维艰。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频繁,安徽北部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转向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发达经济区域,致使本地区经济建设动力减少。南部的黄山、宣城等市生态与产业发展不相协调,受地理条件及资源限制,发展工业产业动力不足,进而导致产业生态系统综合水平较低。
(三)产业生态系统发展障碍
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是产业发展经济压力、能源消耗压力、“三废”排放状态、生态环境状态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为探索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力,就准则层障碍度及各具体指标层障碍度进行测算,进一步从时序及空间上厘清各市在产业生态化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因子。基于PSR评价模型,按照准则层和指标层对影响安徽省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并对其排序,计算结果见表3所列。
表3 基于PSR模型指标层障碍度测算
续表3
由表3各项指标障碍度结果可知,PSR子系统层对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障碍度各不相同,压力、状态以及响应对应障碍度分别为40.41%、15.84%和43.75%。这表明影响安徽省各市产业生态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为人类对生态环境响应措施的不足以及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生态环境现状障碍度较小,对产业生态化进程的阻力也最小。
1.PSR指标障碍度测算
(1)压力子系统障碍。压力子系统对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障碍度为40.41%,其中产业经济准则层障碍度为37.2%,能源消耗准则层障碍度为3.2%。具体到各项指标障碍因素分析,地区生产总值(P11)障碍度为7.04%、第二产业增加值(P12)障碍度为5.85%、私人汽车(P16)障碍度为4.77%、工业总产值(P18)障碍度为4.98%、固定资产原价(P19)障碍度为4.61%为排序在前10的压力准则层具体指标,且都属产业经济范畴,说明产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阻碍产业生态系统获得长足发展的主要障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政策鼓励、人才支撑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导致产业生态系统水平整体下降。而能源消耗准则层障碍度仅为3.2%,主要由于安徽省工业发展落后能源消耗较低,对产业生态系统发展阻力较小。
(2)状态子系统障碍。状态子系统对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障碍度为15.84%,相对“压力”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比重较小。其中“三废”排放准则层障碍度为2.7%、森林资源障碍度为8.1%、空气质量障碍度为5.1%,总体上“三废”排放对生态环境现状的破坏、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以及基于破坏及维护的空气质量现状对产业生态系统障碍度都限定在可控范围之内。具体到各项指标,除森林覆盖率(S22)的障碍度为4.23%,其他都排在前10位之后,可见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中森林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
(3)响应子系统障碍。响应子系统对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障碍度为43.75%,显然已经成为安徽省各市产业生态化进程中最大的障碍,其中准则层治理设施障碍度为5.5%、治理能力障碍度为28.3%、治理产值障碍度为9.9%,可见治理能力准则层成为响应子系统最主要的障碍因素。具体到各项指标障碍因素,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R21)的障碍度为13.45%位居单项指标障碍度第一、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R24)的障碍度为6.59%、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R23)的障碍度为4.48%,表明安徽省各市在进行污染治理措施中使用治理能力低下的设备,致使治理能力远低于污染物排放的水平。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R31)的障碍度为6.09%也排在单项障碍指标的前10位,薄弱的治理经济投入造成治理能力的低下,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力度刻不容缓。
2.各市主要障碍因子分析
时间序列上,2005-201410年,安徽省各市产业生态化进程中主要障碍因子为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R21)、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R24)、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R31)、第二产业增加值(P12)以及地区生产总值(P11)。各市在时间序列上主要障碍因子的高度一致性表明市域之间差别较小,为确定各市内部主要的产业生态系统发展障碍因素,就2014年产业生态发展水平进行主要障碍因子诊断,表4为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排在前5的主要障碍因子。
表4 2005-2014年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主要障碍因子
由表5可知,由于各市地域经济等差异较大,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也区别显著:
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和滁州市的主要障碍因素相似,主要为工业烟(粉)尘排放量(S14)、第二产业用电量(P21)、工业废水排放总量(S11)、工业废气排放总量(S13)等,状态子系统成为主要障碍因素,四市为省内产业经济最发达市域,“三废”排放量显著较高,相对产业生态化阻碍也较大。
淮北市、铜陵市的主要障碍因素相似,主要为森林面积(S21)、第二产业从业人数(P14)、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S12)、企业单位数(P17)等,两市是以煤炭、钢铁为主要产业的城市,有限的森林面积对污染物的承载范围较小,同时企业数及就业人员也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两市产业主要是大型企业,集中力度也较大。
亳州市和宿州市的主要障碍因素相似,主要为城市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P15)、城镇化率(P13)、工业废气治理设施数(R12)等,两市城市化在省内处于中下水平,工人平均工资也都处于较低水平,长此以往将导致本市劳动力外流,不利于本市产业经济的发展。
阜阳市和池州市的压力子系统占主要障碍因素比重较大,淮南状态子系统占主要障碍因素比重较大。阜阳市产业经济发展有限,是全国著名的劳动力输出地区,本市劳动力缺乏,产业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池州市位于安徽西南区,地理位置较弱,产业经济发展竞争力低下;淮南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现状中产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都处于紧张态势,传统煤炭企业的转型压力、新能源使用的比重提升都为本市产业的发展带来压力,生态环境基础脆弱,成为产业生态化进程的主要障碍。
蚌埠市、六安市和安庆市的主要障碍因素相似,主要为城市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P15)、城镇化率(P13)、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S31)、可吸入颗粒物(PM10)(S32)、工业烟(粉)尘去除量(吨)(R22)等,三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工人工资、城市建设等支撑系统并未持续跟进,加之生态环境改善投入有限,现下三市主要应加强城市基础设计规划和建设,经济与环境并重,克服发展障碍。
宣城市和黄山市响应子系统占主要障碍因素比重较大,尤其是黄山市前5全为响应子系统指标。两市生态环境在全省处于最优,但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和治理投入。
表5 2014年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主要障碍因子
(一)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5-2014年安徽省16个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Topsis法计算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并聚类分析,最后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子系统诊断产业生态系统障碍因子,结果表明:①2005-2014年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且市际之间产业生态系统水平差别较小;②2005-2014年,各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有增有减有波动”,其中合肥、芜湖、铜陵、安庆4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平稳上升,淮北、滁州、六安、马鞍山、池州、黄山6市产业生态系统水平波动起伏,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宣城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则持续下降;③系统层PSR对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的障碍度各不相同,压力、状态以及响应对应障碍度分别为40.41%、15.84%和43.75%,这表明影响安徽省各市产业生态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为人类对生态环境响应措施的不足以及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④由于各市地域经济等差异较大,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也区别显著。
针对安徽省16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本文提出以下产业生态化进程可行路径:
(二)对策建议
1.推进产业承接,创新技术拉动经济转型
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动皖江与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深化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承接新途径,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着力加快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同时避免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皖江各城市争取打造自身产业特色:马鞍山、淮南等通过技术深化加工、提高要素密度、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价值等途径促进煤炭、钢铁传统开采型工业向加工型重化工业升级,进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合肥、宣城等通过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组合本市人力、技术以及环境资源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北部阜阳、亳州等市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利用安徽丰富的农产品特色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业副业服务,实现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发展。
2.深入生态治理,革故鼎新保证环境健康
政府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的第一推动力量,其通过制度制定、政策导向影响市场经济下企业竞争环境。各市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深入生态治理,转变末端治理模式为管端预防模式,进而对企业生态产业发展竞争提供保障。全省积极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小企业,实现行业内部差异化竞争。合肥市起带头作用,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加快环保设施建设,携手芜湖、马鞍山、蚌埠等产业经济发达地区,加大生态治理投入,带动次经济发展地区生态建设。淮南等对市内大型国有煤炭、钢铁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将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和换代成生态产业技术。安徽北部生态水平较差地区,当务之急是加快历史污染治理,结合本地污染类型引入治理技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
3.融合产业生态,积极构筑协同创新平台
省内各市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化优势互补、清晰定位主体功能,政府积极转变服务职能,由省会政府带头构建多极支撑、不同类型的省级层面战略规划体系。首先,全面促进全省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在区域结构上因地制宜,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对产业生态系统协同共治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各市政府构建产业生态发展平台,做大“合芜马”,培训经济崛起核心增长极,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合肥、芜湖、安庆、蚌埠、阜阳、黄山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小城市。再次是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完善交通设施基础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省联合发展,转变“中部塌陷”为“中部崛起”,为中部提升内生动力以期跨越式发展。
注释:
①《新十年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中国中部地区六个省份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教、医疗等各方面全方位发展飞跃的国家战略规划。
[1]张欢,成金华,陈军,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22-29.
[2]黄元.黑龙江森工林产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3]张文龙,邓伟根,余锦龙.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耦合发展的PSR机理与政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1):70-72.
[4]王文平,周甜甜.我国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3-78,147.
[5]De Lange H J,Sala S,Vighi M,et al.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 risk assessment-a review and perspective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0,408(18):3871-3879.
[6]Hallett C S,Valesini F J,Robert Clarke K,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fish-based,multimetric indices for assessing the ecological health of Western Australian estuar⁃ies[J].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12,104-105(6):102-113.
[7]Costanza R.Ecosystem health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2,45(8):24-29.
[8]汪志,焦华富,郇恒飞.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特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1):53-58.
[9]洪功翔,张兰婷.安徽经济崛起的比较与解析[J].江淮论坛,2014(3):75-79,84.
[10]胡森林,滕堂伟.江淮城市群产业结构特征及其优化路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6(6):25-31,143.
[责任编辑:余志虎]
Collaborative Evaluation and Obstacle Factors Diagnosis of Industrial Ecosystem—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16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4
TANG Jian-rong,LI Xiao-jing
(School of Business,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
Industrial ecology is a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process of ecology,economy and society.The paper,based on PSR model,build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dustrial ecosystem development,and selects 16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4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n the paper,through the Topsis method,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industrial ecosystem and diagnoses industrial ecosystem obstacle factors based on the“pressure-state-response”subsys⁃tem.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industrial ecosystem development of 16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4 is in a middle level,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ecosystem between cities are small;From 2005 to 2014,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industrial ecosystem in cities presents the characters of“increases,decreases and fluctuations”;The obstacle degrees of system lay⁃er PSR on the industrial ecosystem development level of 16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are not identical,the obstacle degrees corre⁃sponding to the“pressure,state and response”are 40.41%,15.84%and 43.75%respectively;Due to the large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economy,the main obstacle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cosystem are also different.
industrial ecosystem;PSR model;Topsis evaluation;obstacle factors
F127;F124.5
A
1007-5097(2016)11-0017-09
10.3969/j.issn.1007-5097.2016.11.003
2016-06-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1061)
唐建荣(1964-),男,江苏无锡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低碳经济;李晓静(1995-),女,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产业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