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2016-09-06 06:30梁建翁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成药不合理医师

梁建翁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惠州 516211)



23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梁建翁*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惠州516211)

目的:了解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233例ADR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发生ADR的23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0 ∶1;≥60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28.32%(66例);新的、严重的ADR占39.48%(92例);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占71.24%(166例);抗菌药物引发的ADR为33.48%(78例)、中成药制剂引发的占15.02%(35例);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为主,分别占35.19%(82例)、24.89%(58例)。不合理用药37例,涉及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12例,占32.43%)、中成药(11例,29.73%)及心血管用药(10例,占27.03%),不合理用药主要以超适用证、配制浓度过高及溶剂选择不当较为突出。结论:ADR的发生有多方面因素,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重点监测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特别关注儿童与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并注意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和指导。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不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随着当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ADR的监测越来越受重视。临床用药过程中引发ADR的重要原因包括药物、体质、用药、遗传及免疫因素等[2]。为了尽可能避免ADR的发生,现对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ADR发生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2014—2015年门诊与住院科室上报的233例ADR报告,采用Excel软件对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及涉及药品类别、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参照《新编药物学》(17版)及《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2版)对所涉及的药品进行药理分类;同时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ADR监测中心评价标准对ADR的名称、发生程度等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对233例ADR报告再审核过滤,以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17版)及《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2版)作为评价标准,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

2 结果

2.1不同年龄阶段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分布

233例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122例,女性111例, 男女比例为1.10 ∶1,男性稍多于女性;≥60岁者占28.32%,≤14岁者占9.45%,见表1。

2.2ADR的类型分布

233例发生ADR的患者中,92例(39.48%)为新的和(或)严重的ADR。其中,报告的严重的和新的严重的ADR患者中5例由抗菌药物引起、5例由中成药引起,4例由抗肿瘤药引起。ADR的类型分布见表2。

表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表2 ADR的类型分布

2.3引发ADR的药品剂型及给药途径分布

233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大部分是由注射给药引起,共189例,占81.12%。按给药途径统计,静脉滴注为主要途径(166例,占71.24%),其次为口服给药(41例,占17.59%),见表3。

表3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2.4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分布

引发ADR的药品共116种,其中,抗菌药物致ADR为78例(33.48%),其次为中成药制剂35例(15.02%)。引发ADR 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最多(占52.56%);其次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占23.08%)。所涉及药物种类与构成比见表4;引发ADR的抗感染药种类分布见表5。

表4 引发ADR的药物种类与构成比

表5 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布

2.5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与主要临床表现

233例发生ADR的患者中,临床表现所累及最多的器官和(或)系统是皮肤及其附件,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干燥等;其次为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等。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与主要临床表现见表6。

表6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与主要临床表现

2.6ADR的转归

233例发生ADR的患者中,经医务人员处理后,治愈178例,好转55例,无死亡病例。

2.7不合理用药情况

2.7.1基本信息:在233例发生ADR的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患者37例,占15.88%。其中男女比例为1.18∶1;≤14岁者3例,>14~<60岁者24例,≥60岁者10例;37例不合理用药ADR患者中有15例来源于门诊。

2.7.2所涉药品种类及用药途径: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最多,占32.43%(12例);其次为中成药与心血管用药,分别占29.73%(11例)和27.03%(10例),见表7。其中,抗菌药物出现频次最高的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中成药中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心血管用药中为银杏达莫注射液。37例不合理用药给药途径中,36例为静脉滴注给药,1例为口服给药。

2.7.3不合理用药类型:根据筛选出的37例ADR不合理用药类型,分为超适应证、配制药物浓度过高、溶剂选择不当、超剂量用药、用药频次过高及配伍不当6种。其中,超适应证用药居首位(37.84%,14例),其次为药物配制浓度过高(29.73%,11例),见表7。

表7 不合理用药涉及药物种类及类型分布

注:*表示该例不合理的给药途径为口服

Note:*stands for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was oral

2.7.4不合理用药ADR转归:37例ADR中有7例为新的一般的ADR,其余均为一般的。经医务人员处理后,治愈35例,好转2例,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3.1ADR的发生机制

药物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重要工具和维护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物质。随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和用药普及率的提高,ADR发生率也有日益增加的趋势[2]。所有的药物均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但ADR的程度和发生率有所不同。其发生机制较复杂,临床用药过程中引发ADR的重要原因多种多样。ADR一般分为A、B型反应,A型反应为药品本身药理作用的加强或延长所致,一般发生率较高、容易预测,死亡率较低;而B型反应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通常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其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

3.2关注老年、儿童患者

本调查结果显示,≥60岁的老年患者ADR发生率为28.32%,偏高,这与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等因素导致的各器官功能衰退、机体耐受能力降低和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有关,也与老年患者多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相关,此外,老年患者的依从性亦为ADR发生率高的关键因素[3-4]。因此,应重点关注老年患者ADR的监测工作,并应根据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合理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另外,儿童的ADR监测亦不容忽视。儿童存在对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慢、肾脏排泄功能较差、对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药物易进入脑内等特点,需加强对儿童监护人的用药教育,掌握正确的给药方式和及时观察并发现无表达能力儿童所发生的ADR尤为重要[5]。

3.3新的和(或)严重的ADR及给药途径分析

233例发生ADR的患者中,92例(39.48%)为新的和(或)严重的ADR。其中,25例严重的ADR中过敏性休克2例、骨髓抑制4例,由静脉滴注引起的有17例。另外,ADR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由表3可见,71.24%的ADR由静脉滴注引发,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似[6]。该类ADR均在用药后很短时间内发生,较口服类药物发生更快速、明显。众所周知,近年来临床普遍选择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体内血药浓度会在短时间内上升到治疗窗,但同时也导致ADR发生率增加。因此,临床医师应尽量减少静脉滴注给药、在静脉滴注时注意询问过敏史;护理人员严格控制滴速、注意用药巡视;临床药师在进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时,注重强化医师合理用药观念。

3.4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中成药

由表4~5可见,抗感染药的使用导致的ADR病例高居首位,其中又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等优点[3],而在临床应用较多。由表5可见,以头孢菌素类等由发酵产物来源的半合成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报告居多,其内在因素可能是发酵类抗菌药物成份多元化、存在大分子聚合物;外在因素是临床用药的的偏好性导致的使用不规范因素[7-8]。因此,药物的生产工艺是降低ADR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作为临床医师应强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意识,并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抗菌药物。本调查中,中成药引起的ADR占15.02%,其常见影响因素可能为机体因素,制剂、剂量、配伍因素和操作不当等[9]。因此,在使用中成药制剂,特别是静脉给药时,临床医师须严格按说明书使用药物、注意配伍因素;护士在配药及静脉滴注操作时需特别注意严谨性。

3.5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33例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干燥等,此类ADR较明显、易于发现和诊断,常用的处理措施是停药及抗组胺药对症处理,转归良好。部分ADR,如过敏性休克、发热、寒战等,表现较为突出,且常需要与原患疾病和输液器械等其他诱因所致ADR进行区别,因此,提醒医护人员用药时应特别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或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免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3.6不合理用药ADR情况分析

3.6.1抗菌药物:从调查结果来看,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所致ADR最多,不合理现象主要为超适应证用药和超剂量用药,具体为:(1)头孢菌素因其具有多种优点,临床使用广泛;(2)门诊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等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时,医师偏向1日1次,较大剂量使用,认为这样有助于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却未考虑剂量过大易引起体内药物浓度过高从而引发ADR;(3)部分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医师未按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进行用药,存在无明确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现象;(4)某些抗菌药物有其特殊要求,如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老年患者应用时,应考虑其肾功能情况,若医师在使用该类药品过程中未及时调整剂量,可能导致ADR的发生。

3.6.2中成药:中成药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含大量未知成分,一些注射剂中还含有多种致敏成分,且未制订专属性强的定性、定量指标以控制注射剂质量[10],故易发生ADR。中成药注射剂所致ADR的原因很复杂,必须要综合进行分析和考虑,加强监测力度。本调查中,中成药不合理使用均由静脉注射所致,多数为使用时超适应证和溶剂选择不当,如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说明书要求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医师在使用时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剂。根据文献报道,大株红景天的溶剂规范使用问题较为普遍[11-12]。这就要求临床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护,发现问题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医师应加强对中医药理论的学习,结合中医辨病辨证理论合理选择中药注射剂。

3.6.3其他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多为辅助用药,银杏达莫注射液不合理情况较多,如将25 ml银杏达莫注射液加入250 ml溶剂中使用,而其说明书要求使用溶剂不符,配制药物的浓度过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液配比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越大[13]。因此,应严格按照说明书配比药液浓度。

综上所述,ADR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且部分存在不可预测性。临床应重点监测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重视抗菌药物和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特别关注儿童与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尽管本次调查的不合理用药导致的ADR转归均为治愈或好转,但也应引起医师药师的注意,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用药,个体化用药,避免重复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医、护、患应加强合作,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1]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81号.2011-05-04.

[2]谭毓治,唐圣松.药物毒理学:案例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94-199.

[3]李俊.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4-119,381.

[4]沈芊,刘琛,王育琴,等.400例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4):228-231.

[5]马军丽,逢立艳.关注12岁及以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情况[J].中国药物警戒,2011,8(10):638-639.

[6]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14.

[7]吴向文.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7):560-562.

[8]柴林青,赵向东.536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06,3(2):81-84.

[9]朱卫.21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1):1503-1505.

[10]张艳,胡忠杰,秦明明,等.药品不良反应260例报告分析[J].武警医学,2012,23(10):895-896.

[11]李艳娇,张晓荧,周微,等.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2):199-201.

[12]康柳枝.某院心内科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用药合理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12):2418-2420.

[13]冯成明,王俊新.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与药液配比浓度的关系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4):272.

Analysis on 233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

LIANG Jianweng

(Dept.of Pharmacy, 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Guangdong Huizhou 516211,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rity,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in 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so a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223 cases of ADR by Excel software. RESULTS: Of the 233 cases of ADR, the ratio of female to male was 1.10∶1, the ratio of patients≥60 years old years old took the lead, accounting for 28.32%(66 cases); the ratio of new and sever ADR was 39.48%(92 cases); the ratio of ADR induc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was 71.24%(166 cases); the ratio of ADR induced by antibiotics was 33.48%(78 cas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reparation was 15.02%(35 cases). ADR-involved organs and (or) systems mainly focus on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damage and digestive system damage, 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35.19% (82 cases) and 24.89% (58 cases). There were 37 cases of irrational drug use and involved drugs mainly included antibiotics(12 cases, 32.43%), TCM preparations(11 cases, 29.73%) and cardiovascular drugs(10 cases, 27.03%). The mainly irrational drug use situations were over-indications for drug use, high drug concentration and improper selection of solvent. CONCLUSIONS: The occurrence of ADR is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factors. Hig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CM preparations. Clos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ADR induced by intravenous drip.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hildren and elderly patients in rational drug us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rain and guidance of rational drug use for clinician and pharmacist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s; Analysis; Irrational drug use

R969.3

A

1672-2124(2016)08-1131-04

10.14009/j.issn.1672-2124.2016.08.043

2016-05-17)

*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和药事管理。E-mail:1964732911@qq.com

猜你喜欢
中成药不合理医师
中国医师节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韩医师的中医缘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