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杰 陈 岩(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
京津冀教育协同与资源共享
——以研究生教育为例
王亚杰陈岩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
从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布局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壁垒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现状,并从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平台机制、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机制、京津冀高校人事和科研管理机制和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平台监管与考评机制四个方面完善并发展了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机制,最后从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适用性”学科共建基地、工学博士团培养体系、学分认证和科研资源共享机制六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及建议。
京津冀;教育协同;运行机制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跃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研究生教育的非均衡已经超越了地区间教育公平的范畴,严重阻碍三地社会经济走向一体化,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水区。
现有关于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影响机制上,缺乏京津冀一体化情境依托下的教育资源共享配置效率的研究。虽然郭瑞光、翟天任、石峰等学者近几年逐渐将研究的视角转向情境依托下的资源共享的影响机制及路径研究,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京津冀教育共享情境下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因此,如何有效整合京津冀三地现有研究生教育资源,发挥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优势,并在正确定位京津冀三地学研机构、政府和区域产业在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当中的地位的同时,激活北京在京津冀都市圈的增长极效应,引导京津冀三地产业转型升级,打破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集聚不经济和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共享困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相较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协同发展局面,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非均衡困局使得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难以发挥区域协同、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作用。
1.资源布局的非均衡性现象比较突出
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布局主要体现在学科授权点、高水平师资、高等院校教育经费以及平台等几个方面。随着近几年国家转型升级压力的不断增大,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逐渐加大了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力度,但是三地横向间高校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差距也在逐年增大。在现行高校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当中,地区经济实力和“211”、“985”工程仍是现行经费分配机制的重要参考因素,地区经济发展的集约效应和高校科研的“马太效应”二者交互作用的负向效应已严重影响了京津冀地区高校教育经费的合理配置,并且这一现象还有局部扩大的态势。现如今,北京地区内“211工程”高等院校数目是天津地区的7.7倍,河北地区的23倍;在学位授予点方面,2013年的北京地区“211”、“985”工程高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总数分别是天津地区的5.2倍和6.1倍,河北地区的47.0倍和10.1倍;在高水平师资方面,2013年的北京地区“211”、“985”工程高等院校的院士、“长江学者”和“千人计划”总数分别是天津地区的6.7倍、6.2倍和4.2倍,河北地区的315倍、281.5倍和104倍;在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方面,2012年的北京地区的教育经费总收入数为同期天津地区的3.8倍、河北地区的4倍;在学科平台方面,2013年的北京地区“211”、“985”工程高等院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实验室(中心)总数分别是天津地区的7.6倍和6.9倍,河北地区的133.0倍和62.5倍(见图1)。
图1 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现状示意图
2.体制“壁垒”阻碍了教育协同发展
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机制的“壁垒”主要集中于三地教育行政分割困局和三地研究生培养分工趋同两个方面。第一,京津冀三地教育行政分割困局使得三地本地区内高校研究生教育“小协同”难以过渡发展为三地间研究生教育“大协同”。由于现行京津冀三地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运作机制,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区高等院校间的研究生教育协同共建仍主要集中于本地区内,这势必加重北京、天津和河北之间的教育行政地域分割现象,进一步阻碍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大协同”的良性发展,加剧京津冀三地间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并且这一恶性循环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第二,现有京津冀研究生的科研培养导向趋同,三地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单位难以发挥区域分工和协同优势。由于三地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当中存在“大而全”以及忽视特色发展的现象,在这种办学思想的影响下,三地高等院校主观上盲目追求研究生学科建设的“全覆盖”和科研方向的“全包络”,这导致了现如今京津冀三地内各类综合性研究生培养单位“遍地生花”,使与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研究生分类培养、特色型发展难以有效实施。
3.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在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现行研究生教育资源规划发展当中,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长期存在的“一亩三分地”意识,导致了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处于割裂发展的局面。第一,京津冀三地高等院校科研文献数据库缺乏基本的共享机制,重复购买和重复建设问题特别突出。由于京津冀三地缺乏基础性的研究生教育科研文献数据库共享平台和建设经费运作机制,三地高校往往依据自身专业建设情况和学校规划选择性地购买相应的科研文献数据库以满足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在科研数据库建设方面,由于各高等院校之间缺乏对应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部分高校领导狭隘的政绩观念,京津冀区域性的高等院校研究生科研文献数据库建设机制难以成型,最终导致高校科研建设经费的重复性浪费。第二,京津冀三地研究生教育当中“资源孤岛”现象与科研成果转化难的交叉困局阻碍了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在研究生学科建设方面,京津冀三地就研究生教育资源就共享意识、交流机制、团队共建和利益共享等方面难以达成统一,最终客观导致京津冀三地区域内各高等院校研究生学科建设当中的“大而全”的现象频出。在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由于高校科研资金不足,专利维护费用过高,部分高校教师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研专利过程中存在顾虑,这使得部分优秀科研成果无法以科研专利形式进入流通环节。此外,部分高校教师受限于自身观念意识,仍保留部分科研成果,这也直接影响了高校科研成果资本化的进程。此外,在保障高校教师科研队伍的建设方面,大多仍以科室审批的模式,缺乏专业的队伍建设和相应的服务理念。
图2 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框架图
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机制应以国家转型发展升级和区域协同发展为重点突破口,突出优势互补、良性互补和合作互补特性,发挥京津冀地缘相接、人员相吸和人员相同的先天区域优势,并在优化现有三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基础上,重点突出区域发展的异质性以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重新定位京津冀三地政府相关部门、教育主体单位和区域产业在京津冀教育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北京在京津冀都市圈的增长极效应,最终实现京津冀研究生教育资源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见图2)。
1.资源共享平台机制
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平台机制应在结合三地科研积累和地区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重点引导三地研究生的学科建设导向。第一,北京和天津地区高等院校应重点承担研究生学科建设当中的基础性部分,重点发挥北京和天津两地科研和学科建设当中的既有优势,以从根本上提高三地研究生教育当中的关键性缺失环节。第二,河北地区高等院校在同北京和天津地区高等院校开展应用型研究生学科共建工作时,应依据京津冀一体化总体规划方针、省内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承接来自北京地区转移产业类型合理规划发展布局以规避三地研究生学科建设当中优质资源的重复性浪费。
2.协同领导机制
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机制应重点加强顶层设计,紧抓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共享发展当中的核心问题,完善和提高现有运行机制的同时,重点加强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平台机制建设,从而破解三地区域内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资源协同和共享壁垒,引导三地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发展导向,最终形成科研分工明确,定向帮扶渐进式的循环可持续良性发展共享平台。
3.人事和科研管理机制
京津冀应建立三地高校人才流动和科研成果认证制度。第一,京津冀三地高校人才流动应从三地教师跨校兼职方面突破现有的体制机制。三地教师跨校兼职应以“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平台机制”规划为基本准则,重点帮扶河北地区高等院校提升其应用性研究生科研建设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北京—河北”或“天津—河北”地区校际间高校教师工作量互认制度以解决三地高校教师跨校兼职工作量互不“兼容”的问题,提升北京和天津地区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二,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应集中体现京津冀三地科研导向的差异性。针对这一差异性,三地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应构建适合三地实际科研现状的“基础性研究评价体系”和“应用性研究评价体系”。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将依据三地科研成果的积累情况和学科间的差异性对三地高校导师跨校科研成果做出相应的评价。
4.监管与考评机制
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平台监管与考评机制应重点加强对三地有关部门的考评机制,并形成“季度考评”和“年终考评”公开制度以加强监督和领导作用。监督和考评机制将从京津冀三地的行政监督、协同绩效产出和高校科研评价等方面重点对三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加强监督以保障研究生教育规划的有效落实(见表1)。[1]在该监督和考评机制中,行政监督指标将重点考察京津冀三地相关行政部门的信息公开透明度、相关利益协调机制及反贪污管理,保障三地权力部门的信息顺利沟通和相关基金的有效落实。知识创新产出将重点考察京津冀三地的人力资源投入、财力资源投入、知识创新与转移及区域经济贡献度,保障三地研究生教育资源投入(采用当年地方政府的教育资源投入量衡量)和协同机制下的区域知识及经济转化效益(采用滞后2-3年的方式衡量)。[2]高校科研评价将重点考察京津冀三地高校研究生导师交流机制、高校科研服务和产学研结合度以保障高校研究生校内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
1.构建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机制
基于京津冀之间行政主体的多元化的现状,应从国家层面构建由有关部委、三地相关政府及职能部门参与的专业化研究生教育资源对接平台,以实现全方位、多维度规划和协调的三地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发展。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机制应重点体现对区域内研究生教育落后地区利益诉求的回应,成立由京津冀按比例分摊的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引导基金,以政府调控手段纠正原有研究生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三地少数城市及高等院校科研成果与区域发展不匹配的现象,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加强京津冀一体化“顶层设计”的精神。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机制还应建立三地教育主管单位和三地高等院校的人员互换和挂职交流机制,重点加强互换和挂职交流所在地业务知识的学习,以深入了解驻地研究生教育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并形成定期反馈汇报机制,以客观真实地反映所在地的实际发展诉求。
2.推进协同改革试点工作
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政府应以市场失灵纠错机制作为研究生教育资源协同改革的重点,发挥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机制的宏观调控引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资源协同共享作用。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政府在制定京津冀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配套政策和机制的同时,还应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和科研实力的具体情况,并以解决国家和企业发展的中长期实际需求为重点攻坚目标,从而为京津冀研究生教育资源协同共享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还应落实各自地区的引导资金,以保障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工作协同领导机制顺利运行。
3.建立研究生导师流动交流制度
针对京津冀研究生教育资源分散和分配非均衡的现象,三地教育部门应加强协作以改变以往“一校定终身”的高校管理制度模式,逐步拓展研究生导师跨区域轮岗交流制度。轮岗交流制度应以国家和地区长期发展规划和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目的,并在结合地区高等院校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条件、有步骤地开展研究生导师跨校交流和跨校帮扶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外,三地教育部门还应从长远出发,改变现行研究生导师教师职称评定和招聘考核机制,转变过去依靠自身实力建设学科的旧观念,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部门的办学经验,深入挖掘京津冀教育单位的发展潜力。
4.构建“适用性”博士团培养体系
与现有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同,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机制将从导师选聘、学制和科研导向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全面系统改革措施。[3]在选聘导师方面,“适用性”博士团将重点优化学科与区域产业发展结构,提高博士人才培养层次水平,采取跨区域多点结合的联合选聘机制。在导师人数方面,一般为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在规定学制期内由两名分别来自北京和河北(天津)高校的博士生导师联合培养。在学制方面,“适用性”博士团将采用“1+2+1”模式,即一年课程基础培养,两年对口帮扶地区实地培养,一年毕业论文准备期的培养模式。在选聘科研导向方面,“适用性”博士团将重点结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有规划、有目的地引导京津冀三地高等院校博士科研方向,并树立以“北京地区”为标杆的基础型科研导向,以“河北地区”为标杆的应用型科研导向,以“天津地区”为标杆的基础应用型科研导向,进而达到三地高等院校产学研用相结合,增强京津冀三地特色型“适用性”博士团智库建设。
表1 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监管和考评机制
5.建立统一的学分认证系统
为保障京津冀三地“适用性”博士团培养工作,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教育部门应根据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领导机制的发展规划纲要和本地区各博士研究生教育单位的实际情况,有序合理地开展校际之间学分互认的先期试点工作。京津冀高等院校校际学分互认应根据博士团培养目标和培养单位(培养导师所在高校)学科建设情况,合理规划“适用性”博士的课程所占学分,摒弃以往博士课程设计当中的缺陷和不足,逐步科学推进“适用性”博士团的校际交流和联合培养工作。
6.建立京津冀校际科研资源共享机制
在京津冀研究生教育协同和资源共享平台机制下,应着力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北京地区和天津地区所在高等院校应发挥教育资源集中和科研实力领先的优势,采取校际协作形式重点开展国家重大科技及基础性项目研究。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应结合本校相关学科的优秀师资力量,重点填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空白,提升国家和产业竞争力。[4]第二,在区域产学研应用性研究方面,应将北京地区相关转移企业资本引入该共享平台,并建立对应科研中心和实践基地以满足企业对相应科技成果的诉求,保证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长久运行。
[1]Eng T Y,Ozdemir S.International R&D partnerships and intrafirm R&D marketing production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firms in emerging economi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3.
[2]Qing Z,Tong LI,Wei Y,etal.Investment Decision Mode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and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 Regarding Conflict based on Plant Growth Simulation Algorithm[J]. Applied Mathematics&Information Sciences,2014, 8(3).
[3]张金学,张宝歌.建设地方区域高校联盟全面加强教育资源共享[J].中国高等教育,2013,(8):54-55.
[4]翟天任,李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管理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44-47.
(责任编辑朱玉成)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 in Universities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Take Graduate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Wang YajieChen Yan
Focusing on the non-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barriers in resource sharing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with graduate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in the three regions,and proposes collabor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mechanisms in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the mechanism of graduate education cooperative leadership,the personnel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the universities,and the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graduate education platform.The paper then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in six areas:the mechanism of graduate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leadership,the integrative reform,the bases of courses of“applicability”,the Ph.D. group training system,the credit certification,and the research resource sharing mechanism.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educational cooperation;graduate education
G643
A
1672-4038(2016)04-0017-06
2015-09-10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优先关注课题(AAA14002)
王亚杰,男,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等研究;陈岩,男,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国际商务、战略绩效管理、创新管理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