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一流大学建设人才培养问题与审思
——以广东17所高校为例

2016-03-19 23:46王志强李盛兵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广州50035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063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省域广东大学

王志强 李盛兵(.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广州50035;.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063)

省域一流大学建设人才培养问题与审思
——以广东17所高校为例

王志强1李盛兵2
(1.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35;2.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

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法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省域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招生考试制度不够合理,规模大,层次低、科类结构与产业需求不匹配、培养模式有待更新、学生国际化水平较低和评价体系滞后等方面。借鉴国际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特征和经验,要推动省域一流大学建设,需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优化人才培养层次和科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构建完备的评价体系等。

省域一流大学;广东;人才培养

201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的总体目标。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梯队式推进,既需要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更需要建设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内一流大学,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多次调整,我国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因此,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是实现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战略构想的前提和保障。2015年4月-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并遴选出17所高校整体或部分学科进入培育计划。①以广东为例,探讨省域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策略,对推动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一、省域一流大学建设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第一标准就是人才培养状况,核心是解决好人才培养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在新一轮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广东积极推进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建设,各方面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1.学校人才培养规模分析

2014-2015学年,17所本科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共计456240人,校均规模为26837.6人。其中中山大学人才培养规模最大,为50485人;其次为广东工业大学,为46712人;华南农业大学列第三,为41993人。培养规模在3-4万人之间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其他九所学校培养规模均在3万人以下。

2.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分析

2014-2015学年,17所本科学校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在校生分别为14130人、66720人、359287人和16103人,博、硕、本、专比为3.1∶14.62∶78.75∶3.53,其中,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比例最高,占到35.2%;其次为中山大学,占到35.7%;暨南大学列第三,占到30.7%。其他按照研究生比例从高到低排名高校依次为汕头大学(25.6%)、华南师范大学(23%)、南方医科大学(22.9%)、广州中医药大学(22.3%)、深圳大学(15.6%)、广州医科大学(14.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2.3%)、华南农业大学(9.6%)、广东工业大学(8.9%)、广州大学(6.9%)、广东海洋大学(1.6%)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0.2%)。东莞理工学院和南方科技大学尚无研究生培养资格。

3.人才培养科类结构分析

通过对17所本科学校分析发现,按在校生规模排序依次是工学116711人,占34.56%;管理学52585人,占15.57%;文学34655人,占10.26%;医学30688人,占9.09%;理学26713人,占7.91%;经济学23242人,占6.88%;艺术学17425人,占5.16%;法学16607人,占4.92%;农学9915人,占2.94%;教育学6734人,占1.99%;历史学1861人,占0.55%;哲学565人,占0.17%。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推动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国内外一流大学都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广东省各大学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例如,广州大学鼓励不同学科专业探索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了基于“大工程观”的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院团结合”的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基于CDIO理念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等鲜明特色的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5.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2014-2015学年,17所本科学校留学生合计6059人,占全日制在校生的1.33%。其中暨南大学比例最高,占4.98%;其次是南方医科大学,占4.88%;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分别占到2.82%、1.99%和1.52%。其他学校比例都比较低,未超过1%。广东海洋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尚无来华留学生培养。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方面,这17所本科学校中通过教育部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所,项目12个。

二、省域一流大学建设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总结来看,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具有生源质量高、办学层次高、学科结构优、培养模式好、国际化程度高、评价体系优等六个方面的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在人才培养领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招生考试制度不够合理

优秀的生源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讲,一流大学的人才输入也是高起点的,这从其考核体系和录取率可见一斑。国际一流大学一般都实行自主招生制度,其考核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高中成绩、课外活动、学术兴趣和专家推荐等。2014-2015学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的录取率分别为5.9%、6.26%、7.7%和10.55%。在英国高校中,剑桥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的录取率分别为2.00%和5.00%。

从目前来看,我国一流大学招生考试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具有自主招生权的学校过少。在广东仅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两所学校具有自主招生权利,传统考试制度过分地强调“统一性”,抹杀学生个人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扼杀了“天才”、“怪才”、“偏才”的成长之路,又不利于不同类型高校分类招生、分类发展。[1]另一方面,自主招生制度设计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情况,影响了其公正性和社会认可度。同时考核内容还不够灵活丰富,在学生来源的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等方面还缺乏考量。

2.规模过大,层次较低

规模适中层次较高是国际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一般来讲不同类型的一流大学规模也有所区别。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在校生规模大约在2万左右,而特色性大学一般在1.5万以下。例如,哈佛、牛津两所综合性大学的在校生分别为2.1万人和2.2万人。而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三所理工类院校的在校生分别为1.1万、0.23万和1.3万人。在层次方面,研究发现办学重心上移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必然的联系。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20世纪20年代以前在美国影响并不大,此后该校将研究生教育作为重点,其比重迅速提升。1920年该校研究生比例为10%左右,到1950年达到37.1%,1985年为50.2%,与此相适应,该校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2015年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研究生比重分别为68.4%、55%及46.5%。

总体来看,由于人口基数大,基础教育在校生多,高等学校数量相对较少,我国拟培育的一流大学也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绝对规模较大,远高于国际一流大学。从人才培养层次来看,广东高水平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较小。一方面,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国际高水平大学研本比一般在1∶1左右,我国39所“985工程”大学均值在1∶1.5左右,而广东省拟培育的17所本科院校的平均值为1∶4.5左右。另一方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和佛山科技学院等八所学校还保留专科生教育,其中广州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的专科生比例高达20.5%和28.5%。

3.人才培养科类结构不合理

国际经验表明,推动人才培养科类结构变化,是大学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之本。十九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以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为代表的培养文、法、神、医人才为重点的教会大学顺应时代要求,逐步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现代学院,科技工程学院、人文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相继诞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博克利分校、马里兰大学和北卡罗纳大学等通过大力发展生命科学,培养相关人才,形成了波士顿、旧金山、圣迭戈、大华府地区和巴卡罗莱纳研究三角园五个生物技术园区,再次主导了全球科技发展的方向。[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根据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和各学科专业在校生比重对广东省本科学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与第一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门类主要是农学;与第二产业发展相关的学科门类依次是工学、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关的学科门类依次是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和工学。[3]根据2005-2014年经济发展趋势,可以预测,到2020年广东三次产业比重约为3.9∶44.4∶51.7,2030年约为2.8∶40.0∶57.2。因此,未来全省层面需要大力发展的学科门类是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分析来看,广东拟建设的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学科类型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要,存在医学、艺术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培养规模过大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与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明显不足。专业建设重复率高,计算机、英语、管理和经济等学科覆盖率达到80%以上,缺乏特色。另外学科实力明显不足,17所高校进入世界ESI重点学科排名前1%学科数不足40个。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不够

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西方主要大国已经在教育方面主动应对,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个体性、互动性、生命性、多样性、民主性、创新性成为西方主要大国教育的基本品质追求。[4]美国哈佛、普林斯顿等大学注重广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促进学科交叉和思维启迪的课程设置方式,强调因材施教和科研创新的教学制度体系,采用交流互动和探究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孕育拼搏进取和宽容博爱的隐性课程内容,倡导灵活多元和注重反馈的教学评价方式。[5]而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等大学则非常重视导师制在教育体系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注重为培养全人而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不仅着眼于未来的职业,而更着眼于整个生活。[6]研究西方一流大学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虽各具特色,却也有共同之处。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等。

比较来看,我国拟建设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与一流大学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高精尖人才培养思路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与国际接轨,缺乏在国际上具有时代引领性和重大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5.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不高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院校与国家层面,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的过程。[7]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国际化,表现为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学,这种竞争力和影响力主要通过学生国际化程度表现出来。例如2013-2014学年,在美国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比例占到20%、22.1%、16.8%。英国牛津和剑桥外国留学生比例分别为23.3%和18.0%。并且这些学校的留学生主要来自美洲、欧洲、澳洲和亚洲的中国、印度、新加坡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

比较来看,广东拟培育高水平大学学生国际化水平较低,在留学生比例方面,国际高水平大学一般在15%以上。我国“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留学生平均比例为4.92%,而广东17所本科学校仅为1.33%,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2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仅达到1.99%和2.82%。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上,广东17所本科学校校均机构数为0.12所,校均项目为0.71个,而我国3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3所,校均0.59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3个,校均2.9个。因此,广东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优越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战略地位极不相称。

6.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建设滞后

评价体系是遥控器和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从国际经验看,美、英等发达国家均构建了完备的评价体系,其评价体系更多关注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育效益和质量;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其学业和个性的发展程度等。例如“对于人才培养,美国高校衡量学校质量的指标通常包括新生选拔率、教育资源率、毕业率、校友捐赠率多项”。[8]

总结而言,我国在省域一流大学评价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评价机构鱼龙混杂,缺乏公信力和认可度。二是评价内容关注学术研究的成果,缺乏对一流人才培养方面的关注。三是人才培养评价指标比较零散,缺乏从输入—过程—输出方面构建完备系统性的评价体系,例如大学评价指标中缺乏生源质量、新生选拔率和校友捐赠率等方面的关注等。四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缺乏分类思维,缺乏弹性和灵活性。

三、省域一流大学建设人才培养策略审思

1.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推动省域一流大学建设,必须深化考试内容和录取方式改革,应该建立试点,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放宽一流大学招生自主权,构建完备的监管办法,保证自主招生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在此基础上扩大自主招生的规模和范围。鼓励一流大学面向全国乃至国际采取积极灵活的方式招收优质学生,发现考生中的奇才、偏才和怪才。在统一考试方面,建立具有国际视野更加专业的命题队伍,使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素质教育的本质,满足一流大学对学生全方位、多方面素质的需求。

2.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结构

提升研究生比例一方面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增强学科实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科研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因此,省域一流大学建设需要遵循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规律,首先对高校进行分类建设,逐步减少拟培育一流大学本科生招生规模,减少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承担的任务,以此增加研究生比重。其次国家应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并向重点高校、重点学科给予倾斜。同时各省市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一流教师,提升学科水平,吸引优质生源,积极申请扩大研究生规模,争取使本区域一流大学平均研本比达到1∶1左右。

3.优化人才培养科类结构

优化人才培养科类结构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科技发展需要。因为“大学所面临的更直接地服务于公众利益的需要和压力将会继续加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同样确定的是,如果高等教育想维持公众对他的信任与支持,他就必须证明自己永远比过去对社会更加有用和有意义。”[9]各省市应根据一系列经济社会战略规划,推动高校布局相关学科专业。例如广东珠三角地区未来将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中现代服务业到2020年将占到生产总值的60%以上。粤东和粤西作为东西两翼,将积极利用其地域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海洋、港口、能源、旅游等产业。粤北地区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重工业和旅游业。因此,广东一流大学人才培养需要按照优先发展紧缺学科,保持传统优势学科,打造特色学科,扶持新兴学科,改造提升落后学科的思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工程、文化产业管理、经济管理和金融等相关学科专业。

4.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系统中一个最富于变化、最具活力的子系统,也是构成要素最复杂的子系统。[10]省域一流大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围绕“创新、创造、创业”这一主线,将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模式选择、过程管理、教学考核、课内外结合、评估与持续改进等统筹考虑,依据学校和专业特色,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制和学分绩点制为核心,以弹性学制、专业选择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学业导师制等为基本内容,以免修重修制、学业预警制等为评价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5.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

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国际化工作,需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国际化理念,确定发展总体目标,构建完备的国际化工作机构,建设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推进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互派留学生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宽中外合作办学的空间和规模。同时设置专门奖学金,引进境内外优秀生源来粤学习,逐步提高省内高校在国际尤其在发达国家的吸引力,形成国际性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6.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省域一流大学建设应该以全面和全程评价为理念,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以全员参加为形式,尽快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教育评价制度。具体来讲,需要按照系统模式,对初始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进行评价。初始质量主要指生源质量,一般来讲,生源质量反映的是一所大学的受社会欢迎程度,可以有效反映一所大学的社会声誉。过程质量是指培养过程中,学生的构成及培养的水平;结果质量主要指毕业生质量。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建设省域特色评价体系,引导人才培养改革,有力推进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建设。

注释:

①其中整体进入建设范围的学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此外还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和深圳大学等7所高校的18个学科项目列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南方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进入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行列。

[1]卢铁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10-13.

[2]张民选.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高教发展的战略重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16-18.

[3]汤贞敏等.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 2015,(3):5-12.

[4]周洪宇,鲍成中.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教育研究,2013,(10):4-9.

[5]董泽芳,王晓辉.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4,(2):77-81.

[6]刘宝存.牛津大学办学理念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2):16-22.

[7]简·奈特.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刘东风,陈巧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2.

[8]熊丙奇.建设一流大学要有科学评价体系[N].北京青年报,2015-11-06.

[9]Lundvall.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a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M].London:Pinter Publisher.1992:165.

[10]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5.

(责任编辑田晓苗)

Problems in and Proposals for Provincial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Education: Based on Seventeen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Wang ZhiqiangLi Shengbing

Based on statistics and a comparative research,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vincial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education,namely,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s not reasonable,the student population is large and development level is low,the disciplinary structure does not match the industry needs,the education model needs to be updated,internationalization in students low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backward.Comparing the surveyed universities with world-class one,we find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provincial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to reform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to optimiz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discipline structure,to reform talents training model,to enhance student internationalization,and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provincial first-class universities;Guangdong;talents training

G642.0

A

1672-4038(2016)04-0065-06

2016-02-15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40419)

王志强,男,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李盛兵,男,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省域广东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广东舆情
基于云平台的省域交通服务热线系统架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