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的理论视域

2016-09-05 08:01江哲丰彭祝斌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品金融理论

江哲丰, 彭祝斌

(1.湖南工程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2.湖南大学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的理论视域

江哲丰1, 彭祝斌2

(1.湖南工程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5;2.湖南大学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随着我国艺术品金融实践的不断推进,相关学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与调整。艺术品金融理论研究由早期的宏观视野转向了越来越具体的微观层面,一个能有效指导艺术品金融实践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未来我们应该从艺术品资源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新技术范式下文化艺术品金融平台创新,艺术品金融数据,艺术品科学评估、鉴定的方法及标准化问题以及艺术品创意IP产业金融化等五个方面深入把握艺术品金融研究的理论方向。

艺术品资产;理论体系;新技术范式;金融平台创新;创意IP金融化

“艺术品金融”是近年来在我国艺术品市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客观来看,它是指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出现在我国艺术品产业中的一系列极具创新意义的金融尝试。与传统产业单一依靠银行业融资、贷款行为不同,在新技术经济的引领下,今天的艺术品产业已经开辟出多向度的资金融通渠道。艺术品以流动资本的形式进入金融市场,改变了其单纯作为商业消费品的属性,推动了其向资产化、金融化的华丽转型。

在关于艺术品金融概念的解释中,主要有以下几种:1.国家级文件中的提法。泛指文化艺术品产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及被用来描述各个阶段文化艺术品与金融的关系[1]。2.国内学术界的不同解释。文化经济学者金巍认为,我们说的文化艺术品金融不是机械性的文化艺术品产业与金融业的“合作”,也不是简单的产业“融合”,而是一种产业机制,一种内在的经济机理,甚至是一种国家竞争力的机能[2]。艺术经济学者西沐认为,艺术品金融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艺术品产业与金融业的结合,而是指在艺术品资源资产化、产业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架构体系、金融化过程与运作体系、以艺术品价值链构建为核心的产业形态体系及服务与支撑体系等形成的系统活动过程的总和[3]。

如果将艺术品金融置于我国独特的艺术品产业结构及政治、经济、金融生态视野下审视,其内涵可以进一步解读为:中国艺术品金融是中国艺术品产业、金融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而触发的动态融合过程;是通过调整新型文化生产关系释放文化生产力的要素转型升级过程;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依靠文化艺术品产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过程。在这三大过程中,以实现中华文化艺术复兴为目的金融手段统称中国文化艺术品金融。

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艺术品金融领域涌现出了大量实践创新。艺术品基金、艺术品租赁融资、艺术品众筹、艺术品P2P金融、艺术品电子化交易、艺术家公盘等文化艺术品金融模式得到广泛运用,中国艺术品产业与金融业二者之间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架构与互为依托的产业链。随着 实践的兴起,学术界开始将眼光投向了这个领域,形成了大量的学术观点,进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品金融的早期理论前沿。其中,西沐关于艺术品资产化问题研究;黄隽关于艺术品金融与经济政策研究;马健关于艺术品金融的社会学意义研究;刘双舟关于艺术品金融相关司法问题研究等理论成果尤为突出。

艺术品金融是我国新经济环境下文化艺术品市场孕育出的一株独特的蔷薇,是我国艺术品产业与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是中国艺术品金融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除了宏观理论研究,对具体问题的具体研究方法的理论总结也是理论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针对具体实践创新的方法论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仍处于相对零散的研究状态,多数理论成果还局限于宏观研究的层面,并未能形成有效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论。同时,现有的理论成果并未从根本上厘清中国艺术品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发展动能,中国艺术品金融发展的理论体系还存有大量空白点亟待补充。

随着互联网经济理论的发展、技术手段的持续创新以及国际金融理论对中国文化艺术品金融研究的影响,中国文化艺术品金融研究的理论视域逐渐由宏观思考转向微观的实践研究层面。一些青年学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开始针对具体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他们从微观的视角去辨识与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成果,形成丰富的实践理论分支。这些研究工作按照从实践总结理论再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原则出发,侧重于细分领域的具体问题研究,逐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理论延伸(如图1),从而为全面构建起中国文化艺术品金融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中,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和重视。

图1 艺术品金融理论研究体系框架图

一、文化艺术品资源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文化艺术资源的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研究实际上是从更广泛的层面研究文化艺术品流通的机制建设问题与实现路径问题。吴华等认为,谈艺术品资源资产化不能泛化艺术品资产化及其业态,要实实在在围绕艺术品资源资产化的核心领域与关键问题做好基础性研究工作,要针对具体问题的逻辑关系开展研究,寻找文化艺术品资源对接金融的方式方法。这要求从实践层面上,必须先抓好文化艺术品及其衍生资源的信息工作,建立各种门类、比较专业的数据库,建设信息化体系,如征信体系以及与估值相关的服务性体系。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通过真实的数据信息对接相应的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渠道[4]。

西沐认为,艺术品资源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实现的难度在于其资源特性的复杂化及其资源碎片化。不同的艺术品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资源特点的复杂程度较高,不能用一种方法去实现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交易。比如文交所模式中的非遗产品与字画产品等非标准化标的物以及邮币卡等相对标准化的标的物在电子化交易模式上就有极大的区别,其评估、鉴定、交易规则等都无法用同一种方式去实现,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相关艺术品资源数据的缺乏与现有数据的严重虚假化。另外,艺术品资源的碎片化也是阻碍其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的关键。艺术品资源往往不成体系,属于个性产品,特殊产品,缺少连贯性与逻辑性。对于市场而言,无法批量生产,因而在定价、销售时带有较强的偶然性与随意性。因而对于其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之路还存在很多瓶颈性问题需要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文化艺术品资源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更要善于总结以往在这方面失败的经验教训,比如曾一度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艺术品基金无法兑付问题、艺术品资产份额化交易问题等,通过新的技术条件与技术手段,研究与制定更为合理能真正实现我国文化艺术品价值效应的实践方案,形成指导具体实践的理论指导意见。同时,研究艺术品资源资产化、证券化、大众化路径不能过度依赖于西方艺术品金融理论。由于中西在文化艺术品金融实践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西方的方法论对我国不具备太多的指导意义,在借鉴西方相关理论研究上,我们强调学习,而非照搬。

二、新技术经济范式下文化艺术品金融平台创新理论研究

所谓新技术经济范式是指能够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所形成的规范性指导方式。Kuhn(1962)指出,“范式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 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5]。Dorsey提出了技术范式(technology paradigm) 的概念, 将技术范式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6]。在我国新旧经济范式转型阶段,艺术品产业孕育着新一轮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技术变革和产业洗牌的无限机遇[7]。将艺术品金融平台创新置于新技术经济范式的视域下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艺术品金融与互联网、新技术三者之间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艺术品产业可对接的资金融通创新型平台越来越多,融资渠道越来越宽,这即得益于互联网经济强大的聚合功能,又得益于互联网经济的开放式创新。

最近两年,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时间戳(timestamp)技术等互联网技术不断运用到艺术品行业中,形成新的行业技术范式。上述技术主要解决的是艺术品信息鉴证备案与信息采集共享问题,通过数据块信息生成的时间戳与存在证明,可以实时记录并完整保存所有的交易记录,留下永久性的艺术品信息痕迹。该技术以密码学、全网共享信息和分布式共识机制等技术为核心,构建起一套不依赖于第三方机构运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为解决一直以来困扰艺术品市场的数据库建设问题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除此以外,以技术手段创新为核心的电子盘交易模式、艺术家公盘电子化交易模式以及P2P融资租赁模式在发展中虽然面临诸多内生性问题,但依然通过自我变革、自我改造实现模式创新的持续发展。

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产业发展需要从技术层面不断总结失败经验教训,探索能持续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技术理论。在进行技术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既要避免由于单纯研究技术而违背“文化艺术品金融市场逻辑”,又要避免过于注重技术创新研究忽略文化艺术品金融创新平台应当承载的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在某种意义上讲,经济是技术的表达,并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取决于社会效应的最大化,尤其对于文化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因此,通过技术手段的更新来促进经济模式的转型的同时,还应该认真思考技术范式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新技术经济范式的规范下追求经济效益,放大社会效应。

三、艺术品金融数据研究

金融数据一直是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在业务系统中,数据价值的体现是发现知识、提供信息、预控风险。艺术品金融数据管理是金融业对艺术品资产开展业务的先决条件,当数据决策与数据服务成为一种趋势,文化艺术品金融数据研究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

艺术品金融数据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五个方面。其一是艺术品价格数据研究;其二是艺术品鉴证数据研究;其三是艺术品产业数据研究;其四是艺术品数据服务研究。 艺术品价格数据研究主要指评估艺术品价格所需的数据利用方法研究;艺术品鉴证数据研究是指艺术品真伪数据的区分与数据信息采集备案的方法研究;艺术品产业数据研究是指艺术品企业相关的各类数据包括企业并购、重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等数据整理研究;艺术品数据服务研究是指数据服务的方式方法研究。

无论是商业银行的艺术品金融数据库建设还是艺术品金融创新平台都开始了对艺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并将数据功能开发与运用放到了首要位置。艺术品金融数据功能开发是未来文化艺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数据服务将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文化艺术品金融数据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文化艺术品金融指数研究,这部分研究通过一定时间内艺术品金融数据的走势来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性问题;另一个是关于文化艺术品金融数据服务研究。这部分研究旨在提炼出有效数据与数据服务方式,从而为使用者服务。

艺术品金融数据研究正直面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融合时代特征,将中国艺术产品市场置于艺术消费和网络消费的时代背景下,以“开放、平等、互动、合作”的精神审视传统艺术行业和艺术市场,依靠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和社会化思维来把握当代中国艺术品金融数据库体系的建构。

四、是艺术品科学评估、鉴定的方法及标准化问题研究

艺术产品的价值评估鉴定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一个难题。艺术产品和艺术市场的特殊性,使一般意义上的估值模型无法适用于艺术品。由于缺乏统一的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致使艺术品无法实现资本化。这正是今天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一方面,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快速增长,艺术品交易总额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艺术品鉴定乱象丛生,艺术市场秩序混乱,银行、担保机构不敢提供低押、担保服务,即使政府提供了政策支持,涉及国有资产的企业仍然不敢向艺术品注入资金。Godfrey Barker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充满投机性的赌场,而艺术品则是最适宜于赌博的筹码,因为价格完全来源于想象[8]。厉以宁先生认为:“文化艺术产品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是有争议的”。为什么?因为它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时间的累积,才能评价一个文化创意产品真正的价值[9]。

研究艺术品鉴定、评估应从市场的消费需求、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出发,结合经验观察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范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梳理和探讨。理论研究应该在对中国艺术产品定价机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深层次的理论剖析与实证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的艺术品定价经验,揭示中国艺术品定价的内在机理和未来出路,创新中国艺术产品定价机制。研究工作还应该把中国艺术产品市场置于艺术消费和网络消费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审视传统艺术行业和艺术市场,探索和构建符合网络时代需求和国际惯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产品价值鉴评指标体系。

艺术产品价值鉴评标准的研究与建设过程,是一个对极具个性特点和受偶然因素影响的社会现象进行标准化的过程。在理论上,这个过程既是对艺术作品及其价值鉴评理论的挑战,也是对长期与稳定、统一、重复为伍的标准化理论极大的丰富;在实践上,这个过程将全面梳理文化艺术品价值评估的每个环节、模块、技术与程序,直接反击当前艺术品价值评估的市场乱象,对于规范艺术品的创作、经营和价值评估,推动中国艺术品评估标准化行业协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文化艺术品创意IP产业金融化理论研究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意成为改造世界的重要推手。以“知识”、“技术”、“文化”为核心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兴起已经成为社会新经济领域的重要标志。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推动艺术品创意IP的保护、利用与价值放大成为艺术金融理论研究的必要选项。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10号)以及《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两份文件对发挥金融优势推进相关工作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意见》在推进文化艺术品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开发推广适合对外文化艺术贸易特点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从2014年以来,以艺术创意IP为核心的艺术消费品开始受到金融创新平台的关注。2014年3月3日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首个组合产品艺加1号正式上线交易,2016年底以来,该组合产品的实际交易标的物已经换成了以艺术品版权+染织丝巾为主的衍生创意产品。2015年6月以来,南方文交所艺术品交易中心开始艺术创意产品组合资产电子化交易,目前已经成功实现了多个产品的大资金交易。就实体而言,大芬油画村在油画市场不景气的行情下,大量传统艺术品企业开始将自身发展定位于艺术创意产品的开发,并寻求通过金融创新平台拓展流通渠道,缓解资金压力。

艺术创意IP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蓬勃发展激发了新一轮的理论研究潮,艺术创意版权金融、艺术品内容产业金融的研究成为艺术品金融理论研究的风口。IP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版权金融,正在形成一种产业金融业态和资本运营体系,随着这一业态与体系的逐步形成,从艺术创意IP产业的金融化路径到金融化手段到金融化服务再到金融化创新正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问题(见图2)。

图2 艺术创意IP产业的金融化研究框架图

我国艺术品金融理论研究的异军突起既是当代金融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中国艺术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已有理论成果将对未来中国艺术品金融实践的再次发展与二次革命性创新奠定良好的文献与史料基础。在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创新的背景下,未来我们需要不断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深入探索新的理论研究路径,从实践出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总结问题。现有的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对艺术品金融领域进行理论研究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1]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Z].2010-03-05.

[2]金巍.2016中国文化金融将如何变化[N].中国文化报,2016-03-05.

[3]西沐.艺术金融离我们有多远?[J].艺术金融,2015(07).

[4]吴华,向勇. 中国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研究[J].文化产业与文化研究,2014(04).

[5]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5-60.

[6]邓龙安,徐玖平.技术范式竞争下网络型产业集群的生成机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04).

[7]刘庆振.“互联网+”语境下的技术变革、范式转换与电影产业转型[J].电影评介,2015(22).

[8]戈弗雷·巴克.名利场——1850年以来的艺术品市场[M].马维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80-290.

[9]张振鹏.在“第六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主题论坛”的演讲(2016-07-02)[EB/OL].http://v.iqilu.com/sdws/sdxwlb/2016/0702/4339644.html.

Theories on Financial Study of Artwork in China

JIANG Zhe-feng1, PENG Zhu-bin2

(1. Academy of Design &Art,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Hunan 411105; 2. College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FilmandTelevisionArts,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in financial dealings of artworks in China, a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adjustment also occurred in the related academic studies that have shifted from the earlier macroscopic study to the more and more micro-perspectives and a theoretical system is emerging that can effectively guide the financial dealings of art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irical studie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deepen the financial study of artworks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First, it is how to make the artworks capitalized, securitized and popularized; second, it is how to innovate the financial platform of cultural artworks with new technology paradigm; third, it is how to collect financial data of artworks; fourth, it is how to evaluate artworks scientifically and improve the appraising methods and standardization. And finally, it is how to make the IP of creative artwork industry financialized.

art assets; theoretical system; new technology paradigm;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platform; financialized creative IP

2016-07-10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产品价值评估的方法与标准研究”(项目编号:15ZD04)。

江哲丰(1979-) ,男,湖南南县人,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金融;

彭祝斌(1964-),男,湖南武冈人,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J114

A

1671-444X(2016)04-0056-06

猜你喜欢
艺术品金融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