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电影市场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6-09-05 08:08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影视教学法课程

余 莉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 200240)



PBL教学法在《电影市场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余莉

(上海交通大学 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200240)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电影市场学》课程在综合型大学的影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常规教学方法在当下遇到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应用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学习)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尝试。PBL教学法在《电影市场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是通过设立学生小组项目来实现的,教师在重新设置教学内容版块之后,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双向度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水平,增强了教学效果。

PBL教学法;《电影市场学》;应用研究

无论是专业艺术院校还是综合大学的影视教育教学体系中,有关影视产业和影视市场的教学版块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基于笔者八年教学经验总结,探讨如何将PBL教学法引入电影市场学课程,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界限,通过学生自主设立项目目标,导师辅以过程指导,以电影策划营销的模拟实践训练和电影市场研究的课题报告为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电影市场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一)《电影市场学》课程概念

电影市场学是以围绕电影产品为核心的,从电影创意开发、电影项目投融资、电影制作、营销发行、放映管理到版权开发的各种经营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电影市场学》课程是影视专业教学中关于影视经营管理版块的基础课程。

(二)《电影市场学》课程在影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很多综合型大学也开设了影视专业,但这些学校以一个系、一个专业的师资力量是难以覆盖专门影视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由于综合型大学中的影视编导专业缺乏其他相关专业(例如摄影、录音、美术等)的相互支持和有力补充,同时又受制于专业规模、师资力量等因素,如果以学生的单项专业技能考核,与影视专业院校学生相比,缺乏竞争优势。但综合型大学所拥有的综合实力与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以内容创意、创新为主导,面向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电影市场学》课程在这样的培养体系中具有奠定专业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增加就业适应面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影视文化产业人才的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地位的确立,影视产业链不断细化、加长,以影视投资、影视企业管理为业务范畴的文化类咨询服务业也快速发展。《电影市场学》课程对学生从事文化类咨询服务业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经管专业中增加对影视产业了解的辅修课程。本课程还可对文化管理专业、传播专业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持。

(三)《电影市场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电影市场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两类知识:一类是中国电影产业史知识,通过产业史的发展、历变来理解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知晓产业政策变化沿革及深层次原因,能够把政策解读和产业发展联系起来;二类是电影开发、电影制作、电影营销与院线管理等专业知识。

本课程的重点不在于提供产业行情信息,这些信息会随着时间不断地更新,而学生一旦投身于实践工作,也自然会获得相关信息。所以,教学目标中设置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电影产业的内在逻辑产生深刻的理解,从而拥有一种高屋建瓴、触类旁通的电影市场研究能力。“如何做”是一种动手能力,而理解为何“如此做”才是高端电影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

本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产业全局观、具有行业研究分析能力、具有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电影市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版块:

一)产业宏观认知版块

1.中国电影市场现状与分析: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历程、当前市场结构分析。

2.电影运作流程介绍:电影产业链分析,电影运作流程分解与图示,电影运作各环节的内容与各环节间关系的介绍。

3.电影工业体系案例研究:通过2-3个案例介绍好莱坞工业体系形成的历史脉络和内在的产业逻辑,理解娱乐内容产业的发展规律和推动因素;通过国内民营企业(华谊兄弟或光线等)案例分析,深刻理解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特征和市场机会。

二)专业知识版块

1.电影项目的创意与开发:以《征婚启事》、《非诚勿扰》为例,分析如何根据创意、目标市场来选择电影项目的类型与规模,开发一个电影项目。

2.电影项目商业计划书:介绍电影项目商业计划书的格式、规范、逻辑。

3.电影金融服务:学习电影投融资、完片担保的基本概念。

4.电影制片计划与管理:了解电影拍摄制作流程和各个岗位职责与职能,学习制作与电影制片实践相关的各种表格,编制拍摄进度计划表、编制预算、通告、核算等。

5.电影营销(宣传和发行):学习电影营销的相关理论和核心概念,了解电影市场的细分与定位,电影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宣发策略,电影的品牌策略。

6.电影院线管理研究:掌握电影消费者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习电影档期、电影票定价策略、影院营销、院线管理等相关内容。

三)能力训练版块

影视市场调研与行业分析:针对影视项目,学习如何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掌握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组织实施电影市场调研,撰写市场分析报告。

二、《电影市场学》的教学方法与PBL教学法应用

(一)常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经过若干轮的教学之后,笔者发现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授课环境变化加剧课堂授课难度。网络时代带来授课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教学来说有两个巨大的挑战:一是网上信息包罗万象,信息类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搜索一下几乎都可以查到,尤其是文化产业、娱乐营销业的相关报道、分析非常详尽,学生只要感兴趣想“知其然”太容易了,所以教师上课讲什么是网上搜索不到的,才对他们构成吸引力,能够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才是大学专业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二是由于大多数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兼之手机上网便利之极,学生上课注意力极难集中。如今教师上课必须重新思考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才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其次,单向度教学方法不能有效保证教学效果。单向度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里,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听懂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对于文科类课程来说,是很难衡量的。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多少、提高到什么程度也不得而知。对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的培养来说,学生记住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够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变革、去创新才是更有价值的教学。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值得大力引进到课程教学实践中去。

最后,90后学生更难教。目前在校生全部是90后学生,我们的高等教育今后面对的也都是更年轻一代的学生。这些学生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具备并擅长记忆碎片化知识、快速获取关键信息、迎合命题式的考核内容等应试技能,这些应试能力和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还相差太远。9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之后、享受到了国家文化经济实力进步成果、不甘心于被动接受一切、不甘心落伍于世界潮流。就读于影视专业的学生,普遍比其他非艺术类学生更具活力和反叛性,简言之,他们见识广、眼界高、难规训,想让学生们真心信服任课教师也非易事。因此,如何开展适用于新生代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迫在眉睫的教学改革议题。

(二)什么是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一种研究性的教学方法,起源于杜威的“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理念,后续学者和教育家把这个理念发展出了一套“基于项目的学习”的教学方法。PBL也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缩写。从本质上来说,这二者并无区别,都是以学生为导向、将理论学习化为实际应用的、具有任务驱动性质的教学方式。“基于问题的学习”以较多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教学活动中而更为人所知,“基于项目的学习”较多应用于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中的理工科专业,教学成果常以作品、项目等可展示性的形式出现。影视专业的教学特点与“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教学法有着高度的匹配性。根据笔者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的受教经历,以及通过同行交流而了解到的国内主流艺术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笔者认为艺术类专业的某些课程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无意识的PBL教学法实践。而如能有意识的将PBL教学法引用到电影市场学的教学活动中的话,有利于教学活动更为体系化和教学成果更有成效。

托马斯(2000)对PBL(Project-based learning)的定义提出五条准则:第一,项目是课程的中心内容,而非次要、辅助性的教学内容;第二,项目必须聚焦于既能够激发学生去努力解决的困难或问题,又恰是学科的核心概念或基本原理;第三,项目当能使学生致力于具有建设性的调研活动;第四,项目由学生推动至某种显著的程度;第五,项目需是现实性的,而非学院式的。此外,合作性也被认为是PBL的第六个准则。

(三)为何要在《电影市场学》的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

围绕影视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电影市场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传统教学法当前遇到的时代挑战,PBL教学法对于《电影市场学》课程来说,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第一,调动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PBL教学法以项目任务为核心、以学生驱动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的方式给学生设立紧扣教学大纲的研究性任务,让学生从被动参与课堂教学到主动参与课程,变“教师说学生听”为“学生说教师评”。

第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为了完成研究任务,除了需要在课堂上掌握本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内容,还需要通过课后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讨论等工作,来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完成项目,锻炼了其独立思考、主动思考的能力,掌握信息搜寻与分辨能力、掌握选题甄别与决策过程,以及一般性的人文社科研究方法。

第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研究项目的设置与产业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在进行模拟项目开发和营销训练的同时,势必需要熟知产业链知识与产业动态,既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第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增加课程中对学生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参与讨论、表达观点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四)PBL教学方法在《电影市场学》课程中的运用

一)教学内容版块的重新设置

首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版块化设置,对学生应掌握的专业能力有了更清晰的界定。同时,将技能模块和应用模块的教学目标和知识模块分离出来,三个版块共同构建授课过程,使得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通过对学生任务的全程指导,更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和技能,整个教学方式可以更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表1

其中,S1市场研究能力可细化为S1.1研究方向的选择,S1.2研究题目的确立,S1.3文献检索与综述,S1.4研究过程的控制,S1.5研究结论的得出与汇报。

二)运用PBL的教学活动

教学时间分配:1-4周全课堂教学,教师讲授式,完成K1和K2模块。从第5周开始,教师就要求学生根据兴趣每5-7人组成一组,然后上报各自小组选题的初步意向。然后学生论证项目选题的价值和可行性,教师进行分析与点评,师生共同决定每组的项目选题,各组开展任务。每次课的课时分配为1:1:1。

表2

内容理论教学,PPT内容总结点评每周进展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方式讲授式互动式指导式

由于一个教学班级在40名学生左右,全班共6-8个小组。根据经验,每次项目汇报大概占时15-20分钟,因此每周完成一半小组的汇报,也就是每个小组每两周进行一次进展汇报。

以下举例说明项目执行过程以及对应的教学内容:

案例:关于粉丝电影的项目研究

表3

阶段主要任务细化问题与任务对应的教学目标1选择题目:粉丝电影研究研究对象的界定———什么是粉丝电影,和明星制的区别与联系K3,K5研究范围界定———研究对象的时间划分,从哪部电影算起K4,S1研究对象的相关背景知识———粉丝经济的资料S12文献综述汇报现有关于粉丝电影的研究情况,现有关于粉丝现象的社会学、传播学研究情况K4,S1基于文献综述,将研究主题定位于粉丝电影中粉丝经济运作对电影营销的影响K4,S1布置下阶段任务,整理总结粉丝电影案例K4,S13中期汇报粉丝经济运作的研究汇报S1,S3粉丝电影营销案例汇报S1,S3研究报告大纲的讨论S1,S3布置下阶段任务,准备粉丝电影的项目开发与创意策划书K5,S24影视项目开发与制作练习粉丝电影项目X的创意策划案S2,A2项目X的商业计划书S3,A3项目X的拍摄计划表、预算S4,A35影视项目营销训练粉丝电影项目X的宣发营销方案S5,A4粉丝电影项目X的地推方案S5,A46项目汇报训练粉丝电影的研究报告A1粉丝电影项目X的商业汇报S3,A5

整个项目是基于小组成员要开发一个粉丝电影类型的项目X而开展的,整个任务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粉丝电影的市场研究报告;二是基于这份研究报告而开展一部粉丝电影项目X的创意策划和营销策划练习。在市场研究报告部分,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研究成果而展开第二个任务,这样使得学生的研究训练更加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增强与现实的联系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在第二个任务中能够更真切地理解理论、概念、产业知识、研究方法的学习对现实应用的作用。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商业表达与沟通能力都有所锻炼和提升。

教师在完成K1、K2教学版块之后,在随后的教学活动中,可将K3、K4、K5的知识点伴随项目任务的过程进行讲解和示范。而且,由于不同学生小组选择题目的不同,教师在分析点评过程中,正可以把不同的知识点嵌入到不同的案例中,增加了教学的灵活度。学生们不同的项目选择,也从不同方面覆盖了影视行业的各种类型的项目,学生之间也可以构成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

三、PBL教学法应用于《电影市场学》课程的局限性及对策

PBL教学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PBL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一对一(小组)指导模式所付出的精力、时间远远超出单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所以PBL教学法不适用于大班教学。教师的精力有限,课程的上课时间有限,每个小组获得的教学资源也必定是有限的。因此,PBL的教学法存在学生数量和课时数量的极限制约。其次,大多数教师都有一个经验,就是小组作业中,总有主要贡献者和偷懒“打酱油”的学生。不同于拍摄作业中的分工,每个角色都是任务明确而不同的,在市场研究的作业中,如何区分每个学生的贡献度、激发每个学生不同的特长?学生团队合作中的分工与效率监管问题,也是教师应用PBL法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教学规模的问题不在教师所掌控范围,理想的教学班级在20-30人,但实际上,近年来笔者执教的专业,一个教学班级基本在40-50人。更理想的教学模式有待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笔者在2014年访学美国期间参加了特拉华大学Claire Mccabe教授冬季学期的“Business Communication”课程。该课程中关于学生团队合作的管理方法,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第一,控制小组人数。Mccabe教授的课程要求每个小组3-4人。根据《电影市场学》课程中项目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微调为5-9人。原因有二:一是项目作业的工作量大,需要一个人数更多的团队合作;二是根据团队理论研究,7(正负2)人是有效团队规模的一种基本框架。

第二,角色分配Team Roles,各小组要清晰划分每个人的角色,以及相应承担的工作责任。笔者在《电影市场学》课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在建组之初就协议商定角色分配,还需要在最终汇报中标注出每个人的贡献。

第三,管理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求对文献检索部分标注出每条信息的搜索人,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评级,教师依此可客观判断每个学生的实际参与度。

教学从来都是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影视专业的发展,更是育人先于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提升教学发展。因此,不断提升的教学方法学习与实践也是教师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将PBL教学法有意识地引进到《电影市场学》课程中,做出了一些尝试,既期待学生的评价反馈,也恳请同行的批评指教。

[1]Thomas, J. W. (2000).Areviewofresearchonproject-basedlearning.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Autodesk Foundation. Retrieved May 18, 2009 from http://www.bie.org/index.php/site/RE/pbl_research/29

[2]陈旭光. 论综合性大学影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八大矛盾关系[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01):82-88.

[3]陈宇. 专门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艺术教育之比较——从影视专业角度[J]. 当代电影, 2013(01):8-14.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urse Film Marketing

YU Li

(School of Media & Design, Shanghai Jiaod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challenges the course Film Marketing has encountered currently concerning its orientation, teaching object, teaching content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film and television specialty. And on this basis, it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BL (Project-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 that was carried out with students’ team work in the course Film Marketing after the teacher rearranged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teaching activity was bidirectional centered with students’ activities that has improved students’ class participation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hus strengthened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BL teaching method; Film Marketing; application study

2016-05-15

余莉(1976-),女,江苏人,电影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影理论与批评,电影市场与观众。

G420

A

1671-444X(2016)04-0044-06

猜你喜欢
影视教学法课程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