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婷,冯广艺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论何祚欢湖北评书中词语运用的语体特色
何婷婷,冯广艺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湖北评书名家何祚欢以独特的语体特色备受观众喜爱。本文从语体角度考察何祚欢湖北评书中词语运用的两大语体特色:一为巧用口语体,二为善于将书卷体融入口语体,进而分析他的评书流畅洒脱、细腻儒雅的风格特点。
语体特色;口语体;书卷体;流畅洒脱;儒雅细腻
何祚欢湖北评书以独特的语体特色备受观众喜爱。他的评书不论“南口”或“北口”,都能带给听众或观众全新的视角、全新的韵味。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对何祚欢评书的研究,特别是从语体角度着眼的研究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兴趣,因此,笔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研究。
何祚欢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评书语言。在创作中何祚欢不仅喜用口语体词,而且巧用书卷体词,善于将书卷体词和口语体词交叉运用,形成其评书流畅洒脱、儒雅细腻的风格特点,给人以独特的艺术感受。
(一)巧用口语体,晓畅通俗
何祚欢湖北评书作品中巧用口语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喜用武汉人口头常说的方言词,因而他的评书“汉味”十足;其二是妙用具有武汉方言特色的拟声词,因而他的评书描摹功能突出;其三是善用具有武汉本土气息的歇后语,因而他的评书十分通俗、俏皮。
(一)喜用方言口语词,“汉味”十足
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生活在一定地域里的人往往以该地域的方言作为母语,方言也就成了他们思维和表达的工具。何祚欢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老汉口”,对武汉文化、方言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他在写作时可以游刃有余地驾驭武汉方言,传神到位地塑造人物形象,描写老汉口的市井文化,从而使其评书“汉味”十足。如:
(1)这么一说,清早的那一顿,就不是当正餐饭吃的,“过早”、“过中”,便是正餐前的垫补。(《小吃大会帐》)
(2)到餐馆点菜,牛百叶不说牛百叶,要说“猪的爹”,老跑堂的就明白,“猪的爹”过去了,就该是“牛的伯爷(百叶)”上前了。(《“汉腔”的姆妈在武昌》)
(3)女伢一听这么多“你的姆妈”就不乐意了:“哎哎哎,我迟到我的姆妈没迟到,光说‘你的姆妈’,你像是跟丈母娘谈恋爱的!”(《韩派含蓄》)
(4)你爱扯皮,总不能整天背一杆长枪去惹祸吧?(《杨柳寨》)
(5)他回身走向被喝止的战士们,一边挥手一边斥责道:“都退回去!男子汉大丈夫,输赢要明白,死也该死个伸妥。说好的一个对一个,再下阴手还有点人味吗?”(《杨柳寨》)
例(1)中的“过早”、“过中”为武汉方言,常言道:“一日三餐”,可是,在武汉地区,一日有五餐,分别是过早-吃早饭、中饭、过中、晚饭、过夜-晚饭后临睡前的加餐。通过武汉方言的使用,使何祚欢评书语言自然平易,生活气息浓厚,充满地域特色,让观众或者听众感觉更加亲切、自然。例(2)是利用武汉方言中“百叶”和“伯爷”音近的特点而形成的仿拟,使何祚欢评书形成一种充满“汉味”、极具地域风格特征的幽默,也体现了其评书语言的变异美。例(3)中的“姆妈”为武汉方言,指“母亲”的意思,但当武汉人碰到不耐烦、不相信的人或事时,往往也会说“你的姆妈”。这里何祚欢利用了“姆妈”这个方言亲属词的双重含义,从而达到了幽默风趣的语言效果。例(4)中的“扯皮”也是武汉方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无原则地争论,即争吵。然而武汉话中的“扯皮”并不仅仅停留在争论、争吵上,更有闹纠纷、找麻烦的意思,为了强调这一点,武汉话还派生出“扯皮拉筋”、“扯横皮”等词,这也是对武汉“码头文化”的一种反应。例(5)中“伸妥”是湖北方言,本意是指服饰干净、笔挺;常引申为办事干脆、果断。此处用的是其引申义,表明蔡黑子英勇、果断的性格。通过武汉方言词的使用,使何祚欢评书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汉味”十足。
(二)妙用具有武汉方言特色的拟声词,描摹功能突出
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通过描摹某种声响形态,给人一种如闻其声的音响效果,使人感受到事物的生动性和内在旋律。何祚欢评书常常妙用具有武汉方言特色的拟声词,将拟声词与武汉方音相结合,使其语言具体化、形象化,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真实感,为其评书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如:
(6)你看,他来了——
“嗨嗨,嗬嗬,嗨嗨,嗬嗬… …”
听他喊号子,嗓音蛮洪亮,他长的样子可是配不上这好嗓子,浑身上下,有棱有角:眉棱骨,耸得高;两颧骨,像山包,尖尖的下巴往起翘,脊梁骨活像一把刀!(《补车票》)
(7)王狗娃看出芦金龙是要换梭子,忙喊:“打!”“啪啪啪!”四支枪开了火。(《杨柳寨》)
(8)给自己报名?只怕你昨天还是打“撇撇”的队伍啊!(《刘春“赶考”》
例(6)中的“嗨嗨,嗬嗬,嗨嗨,嗬嗬… …”是李大爹卖糯米糖时喊的号子,这类号子源于武汉的码头号子。这一拟声词的标准读音应是[xei53xei53x∂53x∂53],但何祚欢在进行评书表演时,使该拟声词在语音方面具有武汉方言语音特点,读作[xei53xuo53],更易让观众感到亲切、自然,使语义内容更加丰满。例(7)中“啪啪啪[phA53]”是拟声词,摹拟枪响的声音。何祚欢在评书表演时,将这一拟声词用武汉方言读作[phia43],通过与武汉方音的完美结合,大大加强了何祚欢评书语言的生动性,给人身临其境的触感,增强了其评书的感染效果。例(8)中 “撇撇[phiε214phiε214]”是拟声词“啪[phA53]”在武汉方言中音变的结果。“打‘撇撇’”是小孩子玩的一种游戏,即用手上扁平的纸块打地上的纸块。由于拍打地上纸块时发出的“啪”的声音在武汉话中读[phia43],[phia43]与[phiε214]中的韵腹[a]与[ε]只是发音时舌面的高低略微不同,由于发音省力原则,武汉人有时将[phia43]与[phiε214]相互转换。这里的“撇撇”即表示拟声词[phA53phA53]的音。“撇撇”由于其扁平的形状,武汉方言中也用“撇撇”形容人瘦,后又表示不屑的意思,此例“打‘撇撇’”即表示对刘春的不屑。通过使用具有武汉方言特色的拟声词,使语言表达具有动态感,既直接又形象。如果将以上例句中的拟声词词去掉,虽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但却减少了何祚欢评书语言的艺术魅力。
(三)善用具有武汉本土气息的歇后语,通俗、俏皮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歇后语这种词汇成分,产生于民间,主要活跃在大众的口语里,虽然书面作品也用,然而它的口语体风格是明显的。[1]何祚欢评书中运用了不少具有武汉本土气息的的歇后语,使其评书语言又平添了一股“俏皮”劲,通俗、风趣。如:
(9)“哦——先生你是‘黄州的萝卜过了江——来头不小’。这一说,是个假江湖!”刘广朝带着几分要笑。(《杨柳寨》)
(10)胡天禄接过钱来一声冷笑:“哼哼!不为了共灭赤祸,… …真是那样,你堂堂团总又能奈何?到那时我们还缺这几块现洋?团总,‘三十斤的鳊鱼’——你把人窄看了啊!”(《杨柳寨》)
(11)刘广朝完全明白,这不过是“阎王说书——款鬼话”。(《杨柳寨》)
(12)陶世才插嘴说:“哎呀,‘巷子里赶猪——直去直来’吧!陈铁,我们是要问,遇到了刘广朝这种上司,反他的水算不算水客。”(《杨柳寨》)
例(9)中的黄州位于湖北省东部,湖北黄州的萝卜是黄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也是“黄州三绝”之一,其绝就绝在它长的粗壮,体大皮薄,营养价值高。此处就是利用黄州的萝卜体型大这一特点作比,形容人的身份不一般。例(10)中“‘三十斤的鳊鱼’——你把人窄看了啊!”是荆门市漳河一带“土生土长”的歇后语,这一歇后语以“鳊鱼”侧扁的形体作喻,表明我们看人不要只看外表。例(11)中阎王是鬼,其说的话自然是鬼话。武汉话的“款”是“说”的意思,“款鬼话”在武汉话中用于骂人,指骂对方胡说。如果直接骂对方胡说不太好听,可用这句谚语表示就收到一语双关的效果,幽默之余暗表了骂人之意。例(12)中的“巷子”即是位于武汉关后侧的居巷,是一条长约560米的小巷道。因与英租界毗邻,英当局不准外来生猪通过码头地面转运。当年慑于英侵略者的威胁,于是开一条地道通过,叫“猪巷”。抗战后,在原地面建起的小巷改名为“居巷”。此后民间谈话时要求对方实话实说,就用这一歇后语。何祚欢评书运用了不少具有武汉本土气息的歇后语,歇后语不仅增强了何祚欢评书语言的艺术魅力,而且幽默风趣地反映了武汉人民的生活经验智慧和地方的风俗民情。我们对何祚欢湖北评书中具有武汉本土气息的口语体词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表1 何祚欢湖北评书中具有武汉本土气息的口语体词分布情况
从语体的角度分析,评书属于口语体作品。然而何祚欢却打破这一常规,在创作中不仅喜用口语体词,而且巧用书卷体词,善于将书卷体词和口语体词交叉运用,具有浓厚的文学特色,形成其评书言语形式的新奇美,表达结构的变异美。
(一)成语的使用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多是从书本上沿用下来的,不同程度地带有书卷色彩,是现代汉语书卷体的组成部分[2]。何祚欢评书巧妙地将四字成语融入到口语体中,使其评书语言幽默中不乏严整。如:
(13)徐鹏飞不免万分狐疑,满腹诧异,回头一看:见许云峰端然坐在桌前,纹丝不动,犹如一尊铜铸金刚一般!(《许云峰赴宴》)
(14)筷子开动,风卷残云,只见两人舌头忙,腾不出工夫做不得声。(《AA制战争》)
(15)有个大块头,一米八二,在国家篮球队算矮子,在平常人当中鹤立鸡群。就凭这个块头,像破冰船一样,从“铜人像”一直朝中山大道挤,势如破竹,一下就到了德华酒楼门口。(《六渡桥轶闻》)
例(13)中使用成语“万分狐疑、满腹诧异”将徐鹏飞此时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通过成语的使用使口语体的评书充满书卷色彩,形成何祚欢评书言语形式的新奇美。例(14)中的“风卷残云”将张先生、李先生二人吃东西时的神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增加了何祚欢评书语言的幽默风趣感。例(15)中通过将书卷体的成语“鹤立鸡群”和口语体的“大块头”互相照应,成语“势如破竹”和口语体词“破冰船”互相照应,形成何祚欢评书独特的语体风格,通过在口语体中融入书面体成语,使表意更加细腻传神、文学气息十足。
(二)古语词的使用
古语词是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那部分古代汉语词语,是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何祚欢评书中多处运用古语词表达特殊的意义或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如:
(16)今天,许先生欣然赴会,不仅为我们的宴会增添了不少光彩,也用他的行动,为西南一带的国共合作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许云峰赴宴》)
(17)当他们冒浪费之大不韪,留下半盘剩菜准备逃之夭夭的时候,却发现身后闪动着一双眼睛。(《刘春“赶考”》)
(18)而马少云对于老同学信稿中的浮艳之词、悱恻之意,以及蜜语以佞色、含涕而求爱的情调,是大不以为然的。正因为如此,他对老同学的信稿从来一字不改,原文照抄。(《天外姻缘》)
例(16)中用古语词“欣然”修饰“赴会”,现代汉语词典对“欣然”的解释为愉快的样子。用古语词“欣然”既增添了徐鹏飞语言的书卷色彩,又简洁凝练地表现出徐鹏飞最希望看到的许云峰的神态,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国民党当局的狡诈。例(17)中“大不韪”、“逃之夭夭”都为古语词,“大不韪”意思为公认的不是或过错。“逃之夭夭”一词源于《诗经.周南.桃夭》,意思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此处用古语词“大不韪”、“逃之夭夭”增添了语言的书卷气,同时也达到了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例(18)中的“之、以、如此”都为古语词,通过古语词的使用,使表意简洁凝练,带给听众或观众全新的视角、全新的韵味。
(三)关联词语呼应式表达
关联词语指的是连结语词、贯接语义、显示语言体结构关系的系列用词,主要由连词充当,也可以由副词或短语充当。何祚欢评书通过使用书卷气较浓的关联词,即关联词语呼应式表达,从而使其评书句义、结构更加严谨,增强了评书的书卷气息。如:
(19)教授觉得,尽管时隔四年,但以刘春的年龄和学历,还应该是在讲台下受教而不是在讲台上施教的人。(《刘春赶考》)
(20)如果让这种情形延续下去,那不但会坏了华芸的名声,而且会闹出无尽的风波。(《杨柳寨》)
(21)可是你这个朝三暮四的臭戏子,一旦认识了马少云,就丢了原来的朋友。(《天外姻缘》)
(22)不光因为韩同琏不是空手进门,而是恭恭敬敬送来一斤红糖,还因为同琏顾不得喝茶就说了一句震得他五脏发颤的话。(《失踪的儿子》)
例(19)使用关联词“尽管… …但”,例(20)使用关联词“不但… …而且”,例(21)使用关联词“可是… …一旦… …就”。例(22)使用关联词“不光因为… …不是… …而是… …还因为… …”如果将上述关联词去掉,虽不影响句子语义的表达,但相比之下,通过使用这些书卷气较浓的关联词,更能显现出叙述上的起伏、书卷气的抑扬顿挫,使得句义、结构更加严密。将这种关联词点缀在口语体的评书里,使得何祚欢评书增添了一种充满逻辑理趣的雅致。
(四)语体色彩的变用
语体色彩的变用即改变词语的使用环境,将典型的书卷词移入口语,形成何祚欢评书口语体中融入书卷体的独特书风。从而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角、全新的韵味。可分为大词小用、庄词谐用等。如:
(23)上大一的刘文下围棋不行,下军棋却不得了,布阵诡秘,又会利用弯道的回避之功,行营的运兵之力常常下到最后还多人家一个军长司令什么的,就把对方的军旗夺了。(《棋盘上得雷达》)
(24)他爱人说:“你在厨房操作,我在床上喊话指挥,这叫遥控杀鸡法。”(《喝汤》)
(25)车夫这一下懂了,就又问他:那您有几个令尊呢?(《“令尊”是儿子》)
(26)星期日上午,这位家长真的把他的六个儿子喊起了床,在门前一字排开,等六位班主任一到,他就喊:“立正!报告老师,我的儿子集合完毕,马上开始洗脸!”(《批发洗脸》)
(27)人说老就老了,刚才憋着想厕所,现在到了厕所吧,又解不出来。老常排除杂念,静心屏气,深呼吸… … 嗯,水闸终于开了!(《憋尿记》)
例(23)中“回避之功、运兵之力”本是军事用语,这里却用于指下军棋的水平,属大词小用。例(24)中将 “操作、指挥”和 “杀鸡”联系起来,增强了语言表意的形象性。在语用上使作品语言具有新奇感和幽默感,也属于大词小用。例(25)中“令尊” 是敬辞,多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指说话者对方父亲。但此例中的“令尊”却是出自一个完全不明白“令尊”是什么意思的车夫之口,不免令人哑言失笑,属庄词谐用。庄词谐用即把庄重的词语用于戏谑的场合。例(26)中的“集合完毕”多用于正式场合,此处“集合”的目的是家长把六个孩子喊到一起洗脸,语言表达幽默风趣,形成其评书言语形式的新奇美。例(27)中的“排除杂念、静心屏气”本是用于比较严肃、安静的场合,这里却用于指老常在厕所里的神态,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同时展现了语言的变异美,同属庄词谐用。
我们对何祚欢湖北评书中书卷体词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表2 何祚欢湖北评书中书卷体词的分布情况
不同的作家具有不同的言语风格特点。一个作家要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具有鲜明的个人言语风格特点,或者说他较之别的作家具有鲜明的区别性特征。何祚欢在文学创作中,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已经形成了他有别于其他湖北本土作家的个人言语风格特点。表现在他的湖北评书中,就是流畅洒脱和细腻儒雅的言语风格特点。
(一)流畅洒脱
何祚欢评书多用拉家常式的语言,通过将武汉人口头常说的方言词,具有武汉方言特色的拟声词,具有武汉本土气息的歇后语等融入作品,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武汉人民最日常的生活行为,让观众感觉更加地亲切、自然。如:
(28) “它自己… …这个… …不是… …对不对?”——他不晓得么事对不对! “哎… …对!自己长成的,它为什么自己长成红的呢?总有些原因吧!萝卜留下来,我拿回去切开研究研究!”(《双枪老太婆》)
(29)陶虹没想到樊进山会无中生有,扯到孙敬人身上去。一股火“呼”地从心头喷起,说话的声音也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彩电风波》)
(30)在汉正街的茶叶业当中,车氏家族是比较有分量的一支,只要是打着“车和顺”招牌的,不管后边标着“益记”、“信记”或别的“记”,一开口准保是“铜壶掉了嘴——汉川(焊穿)”县口音。(《失踪的儿子》)
例(28)中的“么事”意为“什么事、任何事”,是十分典型的武汉地区方言,读作[mo33s35]。例句中通过使用省略号,将张得胜当时无言可答的神态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加之运用武汉方言“么事”,更使得何祚欢评书语言流畅洒脱。例(29)此处何祚欢并没有用大量繁杂的语言去描写陶虹此时的恼火,而是通过“一股火‘呼’地从心头喷起”这一简短的句子表现出来。其中拟声词“呼”当用于形容火一下子冒出来时,它的标准音读为[xu55],而武汉话中读为[ph∂55]。何祚欢在进行评书表演时,将该拟声词读作具有武汉方音特点的[ph∂55],更易让观众感到亲切、自然,使语义内容更加丰满。例(30)中“铜壶掉了嘴——汉川(焊穿)”是利用“汉川”与“焊穿”谐音形成的歇后语,形成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体现了语言的变异美,具有极强的语用价值。以上口语体词的使用,形成何祚欢评书流畅洒脱的风格特点。
(二)细腻儒雅
何祚欢评书通过将书卷体词语巧妙地渗透到口语体中,用书卷气息的语言描写人物的情感、心态,描写环境、细节,形成了细腻儒雅的风格特点。如:
(31)女的不客气地说:“先生,让别人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你,是不尊重知识产权!”(《六渡桥轶闻》)
(32)白大姐什么人?居委会主任哪,给别人做工作的人哪,说起话来,她满嘴新名词:“怎么,你不喜欢闺女?封建思想!是个闺女才好呢。我和你爸爸想了一辈子啦,你们养个闺女呀,算是继承了先辈的事业,实现了我们的理想!”(《育儿生女》)
(33)在他儿子刚满五岁那一年,他头顶上就发生了头发一批批“临阵脱逃”的事故。到儿子七八岁的时候,他的脑壳这一小块“版图”上,中心地带变得越来越荒凉,边远地区反倒苗肥草壮,一片葱茏。(《生发宝》)
例(31)中女的将抬头望天所谓的发现称作“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为书面体词,将其插入口语体中,不仅使其评书语言更加鲜活有味,而且使得在语义内容的表达上更加深刻、完备。例(32)中“继承、事业、实现、理想”都是书卷体词,通过这些词的使用表明了白大姐居委会主任的身份。使其评书语言新颖奇特,充满书卷气息。例(33)将头发掉说成是“临阵脱逃”,将脑壳说成“版图”,又将脑壳分成“中心地带”和“边远地区”,形成其评书语言的新奇美、变异美。
结语
何祚欢湖北评书中词语运用具有鲜明的语体特色。首先,评书属口语体作品,何祚欢湖北评书也不例外,其作品中出现了大量与武汉语言文化环境相关的口语体词,从而使其评书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特色。如喜用武汉人口头常说的方言词,因而他的评书“汉味”十足;妙用具有武汉方言特色的拟声词,因而他的评书描摹功能突出;善用具有武汉本土气息的歇后语,因而他的评书十分通俗、俏皮。其次,何祚欢评书之所以能够备受观众喜爱,原因在于他不止将评书语言局限于口语体,并且善于将书卷体词和口语体词交叉运用,使其评书语言具有浓厚的文学特色,形成其评书言语形式的新奇美,表达结构的变异美。如成语的使用,使其评书语言幽默中不乏严整;古语词的使用,使表意简洁凝练,带给听众或观众全新的韵味;关联词语呼应式表达,使其评书句义、结构更加严谨;语体色彩的变用,形成其评书言语形式的新奇美。最后,分析了何祚欢湖北评书的风格特点。何祚欢在文学创作中,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已经形成了他有别于其他湖北本土作家的个人言语风格特点。表现在他的湖北评书中,就是流畅洒脱和细腻儒雅的言语风格特点。总而言之,通过本文的分析,既让我们对评书语言的语体有一个新的认识,又帮助我们进一步准确地把握了何祚欢作品,此外本文采用了数据统计的方法,对所选语料进行全面客观地统计,以图表的形式清晰陈列,力求对何祚欢作品语言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注释:
[1][2]郑远汉.言语风格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5.
[1]何祚欢.挂牌成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11.
[2]何祚欢.杨柳寨[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11.
[3]何祚欢.养命的儿子[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11.
[4]郑远汉.言语风格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5.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
(责任编辑:胡光波)
A research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words usage in He Zuohuan’s storytellings of Hubei
HE Ting-ting,FENG Guang-y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430074,China)
As the well-recongnized “Talent”, “Xiu Cai (scholar in our ancient times)” in the storytelling field , He Zuohuan's storytellings are popular among the audience by the unique stylistic features. This paper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ylistics to research two stylistic features of using words in He zuohuan's Hubei storytellings. The first reflection is He's skillful command of the colloquial style .The second embodiment is He's mastered ability to blend the written style into the colloquial style.Then, analyzed the style of He zuohuan's Hubei storytellings which is fluent and free as well as exquisite and elegant.
stylistic features;the colloquial style;the written style; fluent and free;exquisite and elegant.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何祚欢作品语言研究”(2015Z01) 湖北省文化厅2014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评书研究”(20141128)
2015—12—27
何婷婷,女,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冯广艺,男,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H151
A
1009- 4733(2016)03- 0036- 06
10.3969/j.issn.1009-4733.2016.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