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评书弹指间道尽千年事

2016-05-15 07:28:34
福建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弹指民间艺人福安

福安评书弹指间道尽千年事

昔日活跃山村乡野、寻常巷陌,老少皆宜的评书,如今已是难得一见。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盛极一时的说书逐渐淡出了视线,以此为生的民间艺人更是越来越少了。但在福安,评书如今却是另一派景象。

评书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评书。晚唐诗人李商隐在《骄儿》一诗中也曾用“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描述评书人深受百姓喜爱,博君一笑的场景。

400年前,福安就有了评书这门行当。明末清初的战乱时局,中原人纷纷南下避难,大量民间艺术跟着大迁徙,其中就有评书的民间艺人。这些北方来的评书人在福安走红以后,本地人也跟着他们学习评书艺术,并且开创以福安方言自成一派的“福安评书”。这一群评书人,他们农忙时于田间耕种,农闲时便活跃在各大乡镇进行评书表演,所到之处,观者如云,好评如潮,经常个把月都不能回家一趟。

早期的福安人也是会享受,闲来都会跑城里听评书看杂戏,逢年过节,或者谁家有个喜庆事情,叫一个评书先生来捧捧场也是非常热闹的事情,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氛围,也给主人家脸上添了光彩。

福安评书的鼎盛时期,表演艺人就多达三四十人,附近的一些外地的评书人也经常会跑福安抢场子,其中就有柘荣籍的著名评书艺人张庆供。那个时候,评书就是一场重大的艺术表演,是普通民众对文化的一种追求和享受。

福安人瑞玲、吴作瑞、杨尚路、杨光星都是评书高手,杨光星曾经在棠发洋村创下连续评书120多场、场场内容不重复的辉煌。如今还有一位60岁的福安评书传承人杨光兴,仍坚持在福安评书亭义务评书。

每当夜幕来临,数百位听众将评书台挤得满满当当。夏日时,老一辈的人坐在椅子上,一边摇着蒲扇消暑,一边在评书人的抑扬顿挫中一会欢喜一会忧。冬日,寒冷的天气没有带走人潮,反而聚拢了群众,人们围在一起,看评书人醒木一拍上下五千年,折扇轻摇纵横千万里。评书人讲到兴致盎然处,嘬一口茶,用福安特有的腔调学着话本里的人物哼起了小调,引得观众连声喝彩。

虽然没有报酬,但福安评书依然受到群众的喜爱,杨光兴非常满足,他说,自己不仅要把《杨家将》《说唐》《西游记》《梁山伯》《红灯记》等听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段子搬上舞台,还增加新时期廉政、计划生育等精彩内容,让评书丰富百姓的夜生活。f

猜你喜欢
弹指民间艺人福安
张福安作品
美术界(2022年4期)2022-04-26 11:07:24
民间艺人
金秋(2021年8期)2021-07-27 02:10:46
福安廉村
民间艺人巴拉吉尼玛及作品研究
晋祠周柏
教育·学习(2018年9期)2018-12-04 10:20:04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
卷宗(2018年27期)2018-11-07 09:18:14
福安八斗村:扶贫做得精,荒山野茶能刨金
弹指红颜,刹那芳华
福安廉村:不廉洁就不能葬在村里
福建人(2015年11期)2015-02-27 10:24:14
简论灵璧皮影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