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思
(长春市161中学,吉林 长春 130000)
“以形索义”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以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为例
王三思
(长春市161中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所以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至关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线教师努力探索文言文的多种教学方式。本文从训诂学的主要方式“以形索义”出发,以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扎实词汇基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以形索义 文言文教学 长春版语文教材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还在于使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从而获得民族智慧,赢得民族自豪感。在《语文课标》中对第四学段文言文教学目标设定如下: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在《课标》指导下,我国初中课本出现了“一纲多本”的情况,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都不约而同大幅度地增加了的文言文篇幅。以长春版语文教材为例,文言文共二十九课,比重占到了课文总量的24.2%。此外,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不仅体现在选文数量上,还表现为各地中考语文中分值的上升,在此不一一列举。以上情况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重视。老师们在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考虑从深层次挖掘拓展,这样训诂学的研究方式走入了语文课堂。
“训诂”一词来源于《尔雅》,“训”为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诂”为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从文献学角度阐述,训诂是文献学一个较为边缘的学科。“以形索义”是训诂学手段之一,《辞海》中这样定义: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解释字义,如“小土为尘”,“日月为明”。“以形索义”,往往是通过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去所求词义,从而探明词义的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坚持运用这种方式讲解文言文字词。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这种古老的“以形索义”的方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相互碰撞,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谈一下“以形索义”的理论基础。
其次,我们谈一下“以形索义”的适用情况。
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东汉学者许慎如此定义“六书”: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以上六种造字法并不全部适用“以形索义”的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书与汉字形体有关联,可以应用“以形索义”的方法探究词义。而转注、假借不和汉字结构发生关联,仅仅是用字之法,所以不适用。
从字形上看,也不是所有字形都适用“以形索义”。汉字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汉字形体越往后发展越不能体现原始的造字意图,尤其是到了现代,运用“以形索义”来解读简体字更是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把文字还原到甲骨文、金文、篆书这些字形之后再加以分析。
综合以上,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以形索义”是基于汉字构造理论基础上,在理顺文字演变找出原始字形情况下,适用于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字形的探究词义的教学方法。
在此,我以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应用“以形索义”这一方式引导学生探究词义的。
(一)探求词的本义
《格律诗八首》第七首《游山西村》中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豚,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中写作。想要透彻这个词义首先要认识“豕”,甲骨文字形,猪。而“豚”是区别于“豕”的,“豚”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已经比“豕”多一部分了,这一部分意为用手持肉,这一表意在金文中更加形象。《说文解字》解释该字为:小豕也。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給祠祀。至此,我们明白“豚”是古人祭祀用的小猪。联系《游山西村》下文“箫鼓追随春社近”,明确背景是春社日,古人要在这一天要准备丰厚的祭品拜祭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北宋《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对于春社时的活动有详细的记载: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滋味调和,铺於饭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北宋和南宋的风俗差不多,想必陆游此刻享用的饭菜应该就是这个社饭了。村民的热情在这一个“豚”字的解读中洋溢而来,使学生不得不为当时人民的淳朴所感动。
《谨言箴》中有:“铭而复蹈,嗟女既耄。”因为很多学生不能区别“既”与“即”,所以在这里我要通过“以形索义”的方式详细作出区分。首先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两个甲骨文字形与,然后利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这两个字的字义。通过分析得出:“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形状,右边像一人将要食用。“既”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形状,右边像一人吃罢而掉转头部。最后进行总结:“即”本义:走近去吃东西;“既”本义:吃罢,吃过。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再也不会因为形近而难以区分这两个字了。
《老子》中有“万物作焉而不辞”,“作”释义为“兴起”,这是它的一个引申义,而我们要强调的则是它的本义。在现代汉语中,“作”和“做”的区分比较复杂,甚至有时候还存在争议。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提出如下意见:“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①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原始字形上更清晰地区分这两个字,“作”,从人,从乍。小篆字形,追溯到金文字形为,像衣领起来的样子。“做”实际上是“作”的俗字,后来就变为分别字,小篆字形,追溯金文字形,该词中有手的象形就更倾向于具体动作。由此我们就可以通俗地解释这两个字了:最开始“做”是“作”的分身,两个词是一个意思。后来随着历史演变它们的分工开始不同了,“作”负责抽象一些、书面一些的意义,“做”负责具体的工作、活动的意义。
(二)揭示词的引申义
《桃花源记》中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其中邑人为“同乡的人”。这里我想解释的是“邑”,追溯字形演变,小篆字形,金文字形,甲骨文字形。如果我在讲授之前提示学生把这个甲骨文分成两部分来看,大多数学生都会认出下半部分是一个跪立的人形。而上面的部分恰恰利用了封闭的结构表示疆域。总体解释这个字就是:上为囗,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起来表城邑。本义:国,在《桃花源记》中用的是引申义:乡邑。由此又要进行补充:“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以此为部首的字多和地名有关如:邦、郡等。从“邑”讲到了一个部首,又从这个部首推演到很多的字词。这样讲解的意义不仅在于明了一词的词义,更是提供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再遇到不认识的文言文词语的时候心中更有底气。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此处“私”为偏爱之意,是由“个人的,自己的”这个意义引申而来。“私”的古字是“厶”,小篆字形为,是一个环着的手的形状。《韩非子》中有“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在造字过程中,“厶”与“公”与生俱来就有感情色彩,“厶”是为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去营求。“公”小篆字形为,表示与“厶”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表面上我把简单的实词解释复杂化了,但是实际上我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告诉学生自私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不容,无私则为人们称道。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强调要“文”、“言”并重,尤其不能忽视古汉字教学。因为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个表意符号的背后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以形索义”这一类训诂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意义在于,我们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一个或是几个汉字而已,而是经过系统化的教学加深学生的记忆,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以形索义”不是训释词义的唯一方式,更不是万能法宝。面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变化,形声字表意功能的局限,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等情况,“以形索义”还需要与其他的训诂方式结合才能准确地解释字义。我们应认清“以形索义”的实质,理性地运用它。
注释:
①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200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