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体表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

2016-08-31 09:47虞飞燕金海徐志邵水儿范贤斌王振华顾晓琳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细针细胞学特异性

虞飞燕,金海,徐志,邵水儿,范贤斌,王振华,顾晓琳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体表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

虞飞燕,金海,徐志,邵水儿,范贤斌,王振华,顾晓琳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FNAC资料,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126例淋巴结中,FNAC诊断为恶性的69例(54.76%),可疑恶性7例(5.56%),良性50例(39.68%)。经手术病例证实恶性淋巴结80例(63.49%),良性淋巴结46例(36.51%),FNAC诊断的敏感性92.50%,特异性96.65%,误诊率4.35%,漏诊率为7.50%。结论FNAC为淋巴结肿大患者提供安全、快速、准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淋巴结;肿大;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淋巴结肿大临床常见,原因多为炎症、原发或转移性肿瘤,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是肿瘤诊断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准确、便捷、快速和经济安全等优点,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较为准确的细胞学诊断,从而明确疾病性质,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并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活检[1]。现回顾性总结12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FNAC和组织学诊断结果符合情况,以探讨FNAC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行淋巴结FNAC的126例患者,均经淋巴结活检确诊,其中男80例,女46例;年龄12~80岁,平均(61.5±8.7)岁;住院患者86例,门诊患者40例;淋巴结直径1.2~7.5 cm;颈部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96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2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8例。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明确为淋巴结肿大。

1.2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选择淋巴结暴露较好、活动度差、质地硬且直径相对偏小、无液化、坏死或继发感染的淋巴结,避开重要神经、血管。表面皮肤常规用碘酒、酒精依次消毒,左手固定淋巴结,右手持5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穿刺针用7号针头)、持针与体表垂直或呈45°角进入淋巴结内,抽吸注射器针芯使注射器保持2~3 ml的负压,不同方向抽吸2~3次,解除负压退针。局部穿刺点按压,将针吸物均匀涂薄片2~4张,晾干后行瑞氏-姬姆萨染色,镜检,作细胞学诊断。

1.3病理学检查对肿大淋巴结活检,行快速石蜡切片或快速冰冻切片,观察组织切片,作组织学诊断。

1.4诊断标准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分别计算出FNAC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及漏诊率。

2 结果

2.1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良性淋巴结46例(63.49%),其中非特异性炎症与反应性增生45例,结核1例,恶性淋巴结80例(63.49%),其中转移性肿瘤68例,恶性淋巴瘤1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9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急性白血病1例。见表1。2.2FNAC在恶性肿瘤诊断中,126例淋巴结中,FNAC诊断为恶性的69例(54.76%),可疑恶性的7例(5.56%),良性的50例(39.68%)。穿刺诊断为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的76例,病理活检最后2例为良性非特异性炎症。穿刺诊断为阴性(非恶性)的50例中,最后病理诊断有6例恶性肿瘤,FNAC诊断的敏感性为92.50%,特异性为96.65%,误差率为4.35%,漏诊率为7.50%。

表1FNAC与临床及组织学诊断对照 例

3 讨论

浅表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也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其病因多种多样,既可以因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或某些化学药物、毒素、机体自身的代谢产物等因素的刺激,导致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迅速增加,淋巴结充血渗出、炎症浸润,从而出现肿大;也可以因原发于淋巴造血组织或转移到淋巴结的恶性肿瘤细胞大量增殖、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而导致淋巴结肿大[2]。因此,对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早期准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淋巴结细胞学诊断包括以下几点:(1)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见到成熟的淋巴细胞背景下大量的中性粒细胞、蜕变细胞;(2)特异性炎症:常表现为肉芽肿性炎,包括含凝固性坏死样伴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及郎罕氏细胞的结核性肉芽肿;(3)转移性淋巴结癌:癌细胞核大、畸形,核仁色深明显,成块、成堆排列;(4)恶性淋巴瘤:可见到弥散分布的异形细胞,核膜较厚,染色质粗,霍奇金淋巴瘤涂片中,背景细胞主要为肿瘤反应性细胞,可找到典型的R-S细胞及不典型的R-S细胞。

对于淋巴结肿大,单从临床征象上较难鉴别,淋巴结活检病理对诊断可提供重要依据,但其创伤大,操作复杂,不易被患者接受,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心肺等严重基础疾病者及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患者。FNAC是一种简便、快捷、经济和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技术,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大力推广[3]。

本组资料中,FNAC的恶性符合率为86.2%(69/80),良性符合率95.7% (44/46),总符合率89.7%,与以往临床研究相仿[4]。本组资料中,转移性恶性肿瘤比例较高,占54%(68/126),而非特异性炎症与反应性增生比例相对较低,占35.7%(45/126),较以往研究有统计学差异[5]。本组资料中,患者已经过初步的筛选,以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作为行FNAC的主要对象,且本组资料中,老年患者多,平均年龄61.5岁;住院患者多,占68.3%(86/126),而门诊患者相对较少,占31.7%(40/126)。上述均为恶性淋巴结检出率高的因素。

本组 FNAC诊断的误诊率为4.35%,漏诊率为7.50%,与文献报道相符[6]。原因有:(1)穿刺部位不准确,取材不佳,未取到病变部位有价值的标本;(2)虽为恶性肿瘤,但因继发感染而被炎症细胞掩盖;(3)癌肿体积大,且转移性癌在淋巴组织中呈灶性分布,穿刺不一定能到达转移灶而造成假阴性;(4)癌肿发生水肿、出血坏死及纤维化时穿刺也不易取到病变组织;(5)穿刺者人为的原因,大意或经验不足;(6)病理医师的制片、阅片经验不足。因此,当遇到临床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病例,FNAC检查阴性时,需行手术活检确诊。

有文献报道,进行细针穿刺会发生出血、皮下血肿、继发感染、气胸、肿瘤扩散等并发症。本组126例病例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在于穿刺针没有刺中淋巴结,或者穿过淋巴结到达附近的组织所致,要避免这一点。本研究的穿刺中,均选用7号针头的穿刺针,且多方向穿刺不超过3次,对于淋巴结难以固定及位置较深的患者,均由经验相对丰富的医生进行,穿刺后做好局部消毒包扎和压迫,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FNAC方法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是对肿大淋巴结进行定性分析的重要诊断方法,能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活检,值得临床推广。

[1] KooV,LioeTF,SpenceRA.Fine needieaspirationcytologyinthediagnosisofgranulomatouslymphadenitis[J].UlsterMedJ,2006, 75(1):5964.

[2]梁艳,高清平.21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病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3 (1):129-132.

[3]许良中.临床肿瘤细胞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癌症,2004,23(12):1717-1720.

[4]熊阳琼.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肿大的淋巴结定性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8):115-116.

[5]万宇,万礼仪,陆忠鸣.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病理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12):2425-2428.

[6]邵萍.淋巴结病变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94.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7.055

R361;R654.7

A

1671-0800(2016)07-0947-03

316100浙江省舟山,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虞飞燕,Email:180580 29807@163.com

2016-01-10(本文编辑:陈志翔)

猜你喜欢
细针细胞学特异性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标本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