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班级空间助力混合式班级管理*

2016-08-31 12:23:22郑亚菊梁校荧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4期
关键词:晨会电子书班级

郑亚菊 梁校荧 刘 军

电子书包班级空间助力混合式班级管理*

郑亚菊 梁校荧 刘 军

“互联网+”时代引领我国教育迈向了新的征程,电子书包的出现也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学校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应用电子书包班级空间的混合式班级管理模式,并应用于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希望可以为中小学应用电子书包进行班级管理提供参考。

电子书包;中小学;班级管理

自200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通知》之后,电子书包应运而生。近几年,伴随着移动便携式设备的发展和普及,电子书包已经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有很多一线教师将电子书包应用到教学中,电子书包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翻转课堂的发展,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效率。然而,电子书包的作用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吗?近几年,伴随着电子书包功能及平台的不断完善,电子书包也被应用于班级管理之中。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着班集体的建设更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班级管理的最高价值是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参与,开发学生潜力,展示学生的个性,引导每一个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实现自主发展[1]。“互联网+”时代引领我国教育迈向了新的征程,电子书包班级空间的出现为实现班级管理的“最高价值”提供了可能。那么,电子书包会为班级管理带来哪些新的变革?又会为班级管理带来哪些问题?我们结合学校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应用电子书包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班级管理模式,并应用于实际的班级管理中,对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希望可以为中小学应用电子书包进行班级管理提供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自我意识从依附被动、服从权威的阶段,逐步向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服从家长和教师的意见。他们开始有主见,需要获得他人尊重的感觉日益加强;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但是,他们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却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通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而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主要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而且只有少数班级干部参与班级管理,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这种方式显然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既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又兼顾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塑造和人格的发展呢?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班级管理平台的开发应用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2]。作为一线教师,在“互联网+”时代,教育部倡导“三通两平台”“智慧教育”的大背景下,是否应该尝试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改变呢?

二、电子书包班级空间环境的建立

本文构建的电子书包班级空间环境是基于互联网使用优学派电子书包进行开发的。电子书包班级空间可以支持班级创建,可设定该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并产生相应账号。能够实现班级文化建设、成员学业问答、成员情感交流、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等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书包班级空间功能图

1.班级文化建设:齐心协力、快乐分享

在班级文化建设板块中,教师可以把学校活动的照片和视频上传到班级相册和资料中,学生可以浏览、查看、评论、分享,希望班级相册可以把学生的精彩瞬间、快乐时光分享给所有的孩子。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确定班训、班歌、班徽、班旗等内容,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2.学生学业问答:勇于提问、机智解答

成员间可以在此板块互相提问,询问其他学生学业上的问题,并可以相互讨论,共同提高。有的同学对课上的知识掌握不牢固,经常出现下课就忘记知识点的情况,有了问答板块,学生可以针对学业交流讨论,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巩固了知识,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

图2 学业问答展示图

3.成员情感交流:多元互动、增进友谊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通过发帖、跟帖或者私信交流,通过互动增进情感,这里有的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还有不分年龄的朋友身份。班上有些学生比较内敛,他会在私信中说出他的想法;也有些开朗的孩子会在私信中和教师聊天,这是一个私有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敞开心扉,把他的小秘密、小心思通通说给教师听。这样的平台让师生之间多了更多的信任,多了更多的了解,是打造和谐班级氛围的有力推手。

图3 教师与学生交流展示图

4.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我们都是班级的“小主人”

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比如晨会、班会、外出活动的组织。班级管理的大小事宜也都会在此公开,每一位成员都可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老师可以在班级空间中发帖,学生跟帖,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有时候学生还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例如:在集体活动或外出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在班级空间中对活动进行小结。

作为新一代智慧教育服务平台,电子书包班级空间主要有以下特点: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就课程上和作业上的问题在课下进行交流讨论,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增进师生情谊,师生可以通此平台交流讨论,有效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同窗情感,学生之间有了可以交流学校生活的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班级管理不再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之间小范围的“窃窃私语”,而是公开透明,人人参与和发表意见的管理服务平台。

三、电子书包助力混合式班级管理

应用电子书包班级空间的班级是第一批参与电子书包项目的实验班,学生经过两年多的锻炼,在信息技术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电子书包同学们真正做到了“我的空间我做主”。班级管理本质上是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与评价[1]。班主任教师引导学生管理好班级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上好活动课程。在基于电子书包班级空间管理模式的创新中,实验班首次尝试基于电子书包的混合式班级管理,有效地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真正实现了班级管理参与度的最大化,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和总结,我们提炼出了应用电子书包的混合式班级管理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电子书包助力混合式班级管理模式图

1.班级事务 自主认领

教师将班级内部的大小事情,都一一列出,放在电子书包平台上,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喜好“认领”,而不是教师安排指派。例如:每天必做的事情提水洗抹布、擦饮水机、开关计算机、检查礼仪、检查收纳箱、教室门口值周等都由学生自己申请、认领,并在讨论区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能胜任这项工作,学生把能认领到职务视为骄傲、光荣的事情。当学生认领后,教师只负责把这些职务与相关负责的学生一一对应制作成表格上传到班级空间中以便后续督促检查。通过这样的举措,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有了主人翁的感觉,每天都有事可做,找到了存在感。

2.班干部轮值制度 建立明确的自评互评机制

由于学生的心理不断变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不喜欢受制于人,产生不喜欢被管理的心理,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看待问题的角度,这是形成学生个性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班级里的班干部采用轮值式,无大小高低之分。例如:班级内部设小组长,一组6人,每周一轮,周五班会课教师在电子书包班级空间发起话题,让同学们进行自评和匿名他评,这样做既不会伤害学生之间的友谊,又给了学生实话实说的平台。学生经常说,我们班最大的“官”就是组长,真正做到了让每人都有“官”可做,“官”不再高冷。

3.班会、晨会、队会自主申请 放手让学生组织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不喜欢班主任的唠叨,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想尝试着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放手让学生去主持晨会、选择晨会主题,想主持晨会的学生通过电子书包班级管理平台向晨会负责人申请,晨会负责人负责整理大家的申请,发布在班级空间中,让大家进行投票,票数最高的申请小组可以得到组织晨会许可,该小组做好准备才能主持。学生每天会观察班级内部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班级近期的事情和年级组的安排进行晨会,例如本学期开展的晨会主题有:如何做榜样、如何做好一件事、规则意识、如何预防近视、小卫士职责培训、爱心捐书等,参与主持晨会的同学接近班级总人数的1/2。

图5 学生主持班会

在放手让学生主持晨会的基础上放手班会、队会,让教师看到了学生的成长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低段的班会基本都是由班主任安排和负责的,本学期基本放手由学生申请主持、制作PPT、寻找合作伙伴等。刚开始学生的主持只限于制作好PPT之后,2~3小主持进行分工,谁负责讲述哪一张幻灯片的内容、谁负责管理课堂行为习惯以及互动提问等。到了后来,班队会课上会穿插游戏、诗朗诵等,到最后会有学生主动申请班队课中表演舞蹈、进行小表演等。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教师安排、指派,而是学生的主动要求和申请,并且在这其中学生寻求合作伙伴、进行合理分工、协同练习等,这无一不是在锻炼学生的能力。

4.各项事务按组量化评比 连带责任制

每周会根据小组成员表现对该小组进行量化评分,并发布在电子书包班级空间平台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室的卫生是重头的工作,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有一部分孩子不能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负责,作为班主任教师有时真的是无从下手,无奈至极。但自从采用小组成员捆绑、连带责任制之后,情况转变非常明显。例如:王同学小组,王同学思维敏捷、爱思考,就是动手整理的能力稍弱一些,经常出现乱扔垃圾、乱丢衣服等问题,为了小组的荣誉,其他小组成员经常不厌其烦的教他整理,最终,这个孩子的习惯有了很大的起色,他开始主动寻求帮助,衣服叠一遍不满意再来一遍,再也不会把衣服揉成一团塞进抽屉。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小问题,比如说课前准备不及时、交作业总是忘记等等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效果都很好。

四、结论与建议

电子书包班级空间的出现为枯燥传统的班级管理带来了生机。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改善。

1.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

电子书包班级空间实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但在家校互动和家家互动(家长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方面做得还不够。如果让家长们可以通过班级空间了解班级动态和孩子的表现,家长可以协助教师更好的督促学生完成任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家长之间也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互相交流教育理念,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更有帮助。

2.基于电子书包的班级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提出的基于电子书包的班级管理模式只是小范围的试用,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和实践研究,在其管理模式的合理性、可行性、创新性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3.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当代中小学生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其信息素养普遍偏高,这与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教师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线教师,要将电子书包班级空间应用于班级管理的前提就是教师熟练掌握电子书包的使用,能够对电子书包操作自如。但是,一些年纪偏大的教师显然在电子书包的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盲目使用电子书包班级管理平台不仅不会起到积极作用,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对于此平台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群体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是将基于电子书包班级空间应用于实际班级管理中的前提。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参差不齐是电子书包走进班级管理中的阻碍,但当今大数据时代,网络和设备介入学生的班级生活已是客观现实。实现班级管理的全员化、自主化,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施水平和班级管理的效率是“互联网+”时代的趋势[2]。希望本文能够为推进电子书包走进班级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143.

[2] 曾令华,胥经华. 大数据时代班级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7):37-41.

作者信息

郑亚菊,本科,小教二级。新疆库尔勒市建国路华山中学,841000

梁校荧,在读本科生。刘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100048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 年度重点课题《优学派互动学习系统环境构建及其教学创新应用模式研究》(编号:136120977);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电子书包应用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十所电子书包试点学校为例》( 编号:CJA13148)。

猜你喜欢
晨会电子书班级
班主任反思的背景研究之“晨会有效性”探究
新课程(2022年1期)2022-03-02 16:07:14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上好小学晨会课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三破三立”创新集体晨会
新教师(2019年1期)2019-04-01 09:23:04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学与玩(2017年5期)2017-02-16 07:06:30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
班级被扣分后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0